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0-11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1 . 实验室欲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可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生长
B.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2024-04-11更新 | 54次组卷 | 3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不溶于水,被腐蚀会形成微塑料。为了减少微塑料的产生,科学家从啮噬米袋的蜡虫肠道内分离出能降解聚乙烯的芽孢杆菌YP1,实验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将蜡虫肠道液进行选择培养时,培养基应以为_______唯一的碳源。选择培养基除可以筛选出目的菌外,还可以________
(2)鉴别培养基中加入白色聚乙烯粉末后,所倒的平板浑浊不透明,培养一段时间后,应该在培养基上具有的菌落中挑选目的菌种。将挑选到的目的菌种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通入无菌O2并在适宜条件培养10天后,检测到聚乙烯的降解率几乎为0,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芽孢杆菌YP1能降解聚乙烯,是因为YP1能够产生降解聚乙烯的漆酶、过氧化物酶和单加氧酶等,若要比较不同酶的活性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可通过比较______来衡量。若将获得的聚乙烯降解酶固定化,就可以降低降解聚乙烯的生产成本,原因是_______
(4)若要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塑料垃圾,在确定处理塑料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答出3点)。
2024-04-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六模(期末考试)理综试题 -高中生物
3 . 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件组合是(       

   

A.a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
B.b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C.b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
D.c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2023-06-12更新 | 8043次组卷 | 3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4 . 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措施,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秸秆可在微生物A分泌的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区别微生物A、B的重要标志是菌落特征,主要表现为菌落___________(答两点)等的不同。
(2)分离和纯化高效工程菌是图示工艺流程实现的重要保障。土壤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庞杂,要想从其中分离出并不占优势的微生物A,需在选择培养基中将土样中的微生物先培养一段时间。这里的选择培养基是指___________
(3)为纯化微生物A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接种上述选择培养后的土壤样品,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则该培养过程中所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应从___________区挑选目的菌单菌落,不从其他区域挑选单菌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需要对实验室中批量培养的微生物B进行计数,则需要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该方法统计的微生物数量一般比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灭草松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其含有的某些含氮化合物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研究发现,土壤中的一些细菌能对灭草松中含有的这些含氮化合物起到降解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种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应先用_________对土样进行溶解。一般选用__________倍稀释的样液进行平板培养。
(2)细菌降解该种含氮化合物后可用于合成自身的_________(答出2项)等物质。欲从样液中筛选出该种细菌,对培养基成分的要求是_________
(3)若对样液中的目的菌进行计数,则可用_________(答出2项方法)。其中统计细菌数目较为准确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6 . 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成葡萄糖,再转化为乙醇后作为工业酒精和生物燃料,实现资源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为了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酵母膏

无机盐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1)表中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
(2)酵母膏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答两点)。计算、称量、溶化培养基后,需要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灭菌,冷却后倒平板,倒置备用。
(3)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反应生成__________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因此,利用__________法将菌液接种到筛选培养基上,挑取__________较大的单菌落作为初选高产菌株。
(4)对初选纤维素分解菌株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的实验,对纤维素分解菌所产的纤维素酶进行测定,一般采用__________测定的方法。
7 .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将表中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 mL。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KH2PO4

1.4 g

Na2HPO4

2.1 g

MgSO4·7H2O

0.2 g

葡萄糖

10 g

尿素

1 g

琼脂

15 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________色,则可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需要消毒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璃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2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所取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被污染
③接种操作错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8 . 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A.碳源B.氮源C.凝固剂D.生长因子
9 . 下表是某同学列出的分离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配方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

1.0g

琼脂

15.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作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提供氮源的物质是___________,细菌能利用该氮源是由于体内能合成____________酶。
(2)在对分离的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鉴定时,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___________,说明有目的菌株存在。
(3)为了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接种时应采用_________法,某同学在4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上述微生物的数量为________个, 测定的活菌数比实际活菌数_____(填“低”“高”或“基本一致”)。
10 . 某同学配制了两种培养基:I.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含微量马铃薯提取液,不含琼脂);Ⅱ.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培养基(含刚果红)。该同学欲利用上述两种培养基从腐木、腐叶密集处的土壤中采样分离筛选出纤维素高效分解菌。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能分泌_______________,其中C1酶、CX酶可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_______,由葡萄糖苷酶再将其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该细菌获得碳源。
(2)将采样的土壤加入到培养基①中培养一段时间,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为筛选并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常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

①该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图中培养基应选择____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②若通过该方法培养的平板如图2所示,则造成该现象的不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③初筛挑选纤维素高效分解菌时,应挑取平板上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目的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