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加,致使一些抗生素疗效降低,甚至无效,因此要不断地筛选新的抗生素产生菌。真菌等多种菌类能产生抗生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可从土壤中进行样品的采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pH需求不同,如要筛选出土壤中的霉菌,应在__________pH环境中取样。对样品进行稀释时,不同微生物采用的稀释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一般真菌的稀释倍数较______
(2)如果要分离得到真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填一种抗生素),这样可以增加真菌的比例。将样品进行梯度稀释后,再进行____________操作得到单菌落。可通过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对分离出的菌种做进一步鉴定。
(3)要测定某真菌产生的抗生素活性可用纸片法,该方法可通过抑菌圈的大小衡量抗生素的活性。如图中a~d是不同浓度抗生素标准品溶液纸片在接种有细菌的平板上的摆法,其中3是经过______浸泡过的纸片。经过细菌培养后,将__________________组别间进行比较,可测定该真菌产生的抗生素活性的大小。
2021-05-20更新 | 54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中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生活中的一些认知有的有一定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自家宠物咬伤的患者也需接种狂犬疫苗
B.通过食用发霉橘子表面青霉菌消除体内炎症
C.75%酒精能消毒,可通过饮酒的方法消除体内病毒
D.有氧运动可提高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利于第三级记忆的形成
3 . 餐余垃圾在垃圾集中点采用生化+雾化+膜过滤技术处理后,可以达到无二次污染的标准。为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的效率,研究人员将餐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餐余垃圾浸出液,后续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培养基需以淀粉为唯一的碳源,且应添加抗生素
B.相比于X培养基,在Y培养基中,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更快
C.餐余垃圾浸出液在接种前通常需要进行湿热灭菌处理
D.若稀释倍数不够,则往往会使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低于实际值
2024-04-28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2021·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巴氏杀菌乳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杀灭了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也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据国家标准每毫升合格巴氏杀菌乳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00个。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新鲜牛奶合适的消毒温度的探究,相关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A.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在121℃、100kPa 条件下处理15~30min
B.将等量的新鲜牛奶分别置于60℃、70℃、 80℃、 90℃恒温水浴锅中处理30min
C.对处理后的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后,利用涂布法接种平板并在37℃下培养24h
D.统计培养基上全部菌落数,以菌落数最少组的处理温度作为牛奶最适消毒温度
2021-06-04更新 | 5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襄阳市五中高三5月冲刺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和培养等工作,得到下图所示的两种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分类
B.采用图示A方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时,为了将聚集的菌体分离获得单个菌落,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一定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C.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若无菌落出现则培养基平板灭菌合格
D.该实验中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此法要求压力100KPa,温度100℃,灭菌时间15-30min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实践是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灭菌的试管等玻璃器皿可用牛皮纸包好放干热灭菌箱灭菌
B.倒平板后需要持续间歇晃动,以保证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平整
C.平板划线时,每次转换划线角度后都需要灼烧接种环再划线
D.微生物实验材料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7 .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使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B.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应该在灭菌后进行
C.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固体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
D.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基被滴落的冷凝水污染
2018-05-10更新 | 1637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很多生活实例中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实例和生物学原理对应不准确的是(       
A.长时间存放的剩菜一般不宜食用-剩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醋酸菌将乙醇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用巴氏消毒法对牛奶消毒-既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又不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
D.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大量乳酸菌聚集在发酵液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B.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
C.菌种和培养基使用前均需灭菌处理D.紫外线照射配合消毒液使用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2022-12-01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湖北省高考冲刺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八)
10 . 某同学从植物中提取了W物质,并研究其抑菌效果。在平板中央处打孔后加入提取物W,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和计算抑菌圈平均增幅速率,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一定量菌液与刚灭菌的培养基混匀后,冷却并倾倒平板可得到试验菌平板
B.在平板上打孔的钢管需要灼烧灭菌,目的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平板
C.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与菌体浓度、提取物 W 的浓度和预扩散时间密切相关
D.提取物 W在培养基中扩散,加入提取物 W 后的2 小时可获得最佳抑菌效果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