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人们每天要接触手机多次,且大多数人没有清洁手机的意识,因此手机已成为大量细菌的繁殖基地,下表是手机上的细菌数与空气中细菌数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检测地点          微生物数量
手机膜               7.1×109
宿舍空气            2×103
城市街道空气        5×103
市区公园空气        2×102
畜舍               2×106
(1)如果要对手机进行消毒,可采用_____(回答出两种即可)进行消毒处理,适用于空气的灭菌方法则是_____
(2)在培养手机膜上的细菌时,通常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基中能同时提供碳源、氮源的成分是_____,其所含氮源的功能是_____
(3)若要将调查的细菌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操作,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进行了5次划线,则需要对接种环灼烧_____次。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得到的单个菌落大小、颜色、隆起度等不完全一致的原因是_____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菌数量时,在接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_____(填“接种环”或“涂布器”)进行接种,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_____(填“是”或“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_____
2024-02-2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生物试题
2 .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来自培养基中的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
(3)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细菌数目时,实际活菌数要比测得的数目___
(4)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稀释倍数为104、105、106的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
(5)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填“增加”或“减少”)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填“增加”或“减少”)。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造成___
2023-12-11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广东卷)
3 .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酚醛树脂、炼油、焦碳、染料等的生产中,并成为这些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水溶液中的苯酚可被皮肤吸收而引起中毒,含酚废水可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作为废水处理的主体,是 有毒物质分解转化的主要执行者。回答下列问题:
(1)欲选出高效分解苯酚的菌株,应从_______中取样,接着在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选择培养,目的是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时,应采 用_______法。
(2)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高效分解苯酚的菌株进行计数,其原理是_______
(3)在3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3的稀释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108、114和120,因此可得出1mL初始菌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个。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为了区分活菌和死菌可采用台盼蓝染色,对活菌计数时应选择 视野中_______的细胞进行计数。
(4)分解苯酚的关键酶是苯酚羟化酶。苯酚羟化酶经分离纯化,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该方法可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_______。生产上常常把苯酚羟化酶固定化后使用,研究发现不能用同一种技术来固定化苯酚羟化酶和其它所有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022-11-12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酿酒残渣(皮渣)。目前这些皮渣主要用作饲料或肥料,同时研究者也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其利用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皮渣中含有较多的天然食用色素花色苷,可用萃取法提取。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草取剂的___。萃取时辅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可提高花色苷的提取率,原因是___。由___ 等发酵生产的果胶酶被广泛的应用于果汁加工业。
(2)皮渣堆积会积累醋酸菌,可从中筛选优良菌株。制备醋酸菌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进行___灭菌,在制备醋酸菌初筛平板时,往往会向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而使培养基不透明,加入碳酸钙的主要目的___,在缺少糖源的培养基中可加入乙醇作为___
(3)初筛醋酸菌时,某些兼性厌氧型乳酸菌有可能混入其中,两者菌落形态相似,且都能产生透明圈。为区分初筛平板上的醋酸菌和乳酸菌菌落,可将初筛平板置于___环境下继续培养,观察菌落和透明圈大小的变化,若___,则说明该菌落为醋酸菌菌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实验室常利用溶钙圈法对产酸菌进行筛选,其原理是产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和CaCO3反应而出现的溶解圈,另外,CaCO3还可中和产生的酸,维持培养基品质相对稳定。北方小吃浆水中的产酸菌主要是乳酸菌(厌氧型)和醋酸菌(好氧型),现欲对某浆水样品中这两种产酸菌进行筛选,其操作过程如下图一,图二为两种不同的接种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①操作中制备的培养基时,除加入____作为营养成分外,还需加入_____,并对培养基用____法进行灭菌。
(2)③操作前,应随机抽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若只需获得乳酸菌一种菌种,则④操作中的培养必须在______条件下培养。
(3)若对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计数,应选择图二中_____图对应的操作方法,用此方法测定菌体的数目,其原理是_______。但是,用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比接种活菌的实际数目要低,原因是_________
6 .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然后,将 1mL 水样稀释 10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39、38 和 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示意图 A 和 B 中,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另一小组同学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刚果红
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7 . 土壤中的某些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使尿素分解产生NH3和CO2。从土壤中分离和纯化尿素分解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培养基平板的过程中,调节pH应在____________(填“灭菌前”或“灭菌后”)。系列梯度稀释后,采用____________(填工具)将0.1mL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
(2)为保证上述实验中统计结果更接近实际值,下列处理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个稀释度下至少接种3个平板,统计菌落数并求其平均值
②24h后统计菌落数,将记录的菌落数目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③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
若每个平板上单菌落数目均符合统计要求,且单菌落数目的平均数为n,则可估算出1g该土壤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个,用此法估算尿素分解菌数目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作唯一氮源。
(3)感染幽门螺杆菌(Hp)会引起一系列胃部疾病,在消化内科,患者常被要求做Hp检测。
①Hp能产生脲酶,基于这一原理的13C—尿素呼气试验是Hp检测的重要手段:口服含13C—尿素的胶囊,一段时间后,收集受试者呼出的气体并用红外光谱仪来检测其中13CO2的情况。若呼出的气体中检测出13CO2,则可判断受试者为Hp感染者。请简述13C—尿素生成13CO2。并转运到呼出的气体中的过程:____________
②少数患者因感染耐药性Hp,用常规方法无法进行根除治疗,此时可以采取分离培养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筛选出最有效的抗生素:取少量从患者体内分离纯化的耐药性Hp接种在培养基平板上,将用不同候选抗生素和_____________浸润的圆形滤纸片贴在细菌平板上,将培养皿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____________
8 . 近年来,过度依赖提高养殖密度和过量投饵的养殖方式,导致出现养殖环境生态失调、病害频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等现象。益生菌能够改善水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持微生态平衡,是水产动物防控病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人员从鲫鱼肠道样品中分离出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为开发适用于水产养殖的抑菌类微生态制剂提供参考。抑菌效果用指示菌(嗜水气单胞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有害菌)进行检验。用到L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酵母膏0.5%、氯化钠0.5%、水1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LB液体培养基中的蛋白胨能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___;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水沸腾后,待________________,再关闭排气阀。
(2)将样品鲫鱼肠道内容物制成稀释液,接种至LB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目的是_________;将富集培养液加至LB固体培养基平板,涂布均匀,37℃恒温培养。配制LB固体培养基时,通常需向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菌落长出后,常采用__________法将其转接种到新的平板上进一步纯化,得到初筛菌株。
(3)采用打孔法测定初筛菌株的抑菌效果:吸取稀释好的________________菌液0.6mL加入平板;使用2.7mm的直径打孔器,在平板上垂直均匀打孔,标记菌株编号,每孔分别注入10μL________________菌液,培养24h。每个样品做3个平板。培养完毕,检测板上出现抑菌圈,测量________________,取平均值。
(4)经鉴定,菌株YJ4的抑菌效果最好,为进一步验证菌株YJ4的安全性,选择健康鲫鱼80尾,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组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法注射0.1mL浓度分别为1×109、1×108和1×107单位/mL的YJ4菌悬液,适宜条件下饲养7d,观察并记录实验鱼游动、摄食及死亡情况,最后剖检,观察有无病变,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2022-09-08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从葡萄皮上分离野生型酵母菌并进行纯化培养,培养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纯化培养之前对培养基和操作者进行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a中酵母菌菌液浓度是试管b中菌液浓度的10倍,则过程①稀释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
(3)过程②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法,接种工具是________。若培养过程中出现多种微生物时,可以依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________(答三点)等特征区分不同的微生物。
(4)若用平板划线法分离酵母菌时,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却均无菌落,操作失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两点)。
2022-09-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苹果树腐烂病由真菌感染引起,为了开发生物防治该病的途径,研究者拟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抑制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芽孢杆菌,实验流程如下图。

(1)配制培养基时,培养基的灭菌应该在调pH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为避免混淆应在培养皿的________做标记,并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2)图中①过程取5g土壤加入______mL无菌水中充分震荡得到10-1的土壤悬液。进行系列稀释后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每个浓度重复3次。37℃条件下,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根据菌落特征鉴别出芽孢杆菌并进一步纯化。
(3)目的菌筛选时,应取直径为5mm的苹果腐烂病菌菌落移置于________(填“A”或“B”)处,将芽孢杆菌接种________(填“A”或“B”)处。培养3~5天,筛选出抑菌率最高的菌株。
(4)探究不同稀释倍数的芽孢杆菌发酵原液对感染了苹果树腐烂病菌枝条的抑菌率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①发酵原液稀释0、5、20、50、100倍,选取健康果树枝条进行消毒和打孔。
②实验组枝条上分别涂抹等量的_______________,对照组枝条上涂抹等量的___________
③在所有枝条的打孔处接种等量的苹果腐烂病菌,7天后测量并计算抑菌率。
(5)实验数据表明发酵原液的稀释倍数与抑菌率之间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与化学防治相比,该方法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