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二倍体作物M有抗虫、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但不甜。育种工作者通过基因工程将二倍体作物N的高品度基因A(表达产物是A蛋白)转入了M,获得了高甜度的M。
(1)用PCR技术可从N的细胞中获得A基因,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____________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复性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2)将A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上的______中,得到重组质粒。进行该过程时,DNA连接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A基因的上游还应该加上特定的____________,以便A基因在受体细胞能正常表达。
(3)转入了A基因的M细胞经过培养,得到了能稳定表达A基因的愈伤组织,则说明A基因已经整合到M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4)现已获得纯度高的A蛋白(可微抗原),可通过____________技术制备特异性探针,然后利用该探针,检测转基因植株的A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2 . 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在生物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下列技术中没有酶的应用的是(       
A.制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B.PCR扩增DNAC.早期囊胚的胚胎分割D.贴壁生长的动物细胞的解离
2022-12-09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
3 . 新冠疫情出现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PCR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______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______
(3)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______(答出1种情况即可);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______
(4)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知某种病毒的特异性蛋白S(具有抗原性)的编码序列(目的基因)。为了制备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______
2022-06-09更新 | 14441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油田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实现入侵,血清中新增的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可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图1为病毒感染及发病流程,图2为相关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易地流动人员实行集中隔离不少于14天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和抗体检测,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分析图1和图2可知,检测________抗体呈阳性可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若某人抗体检测阳性,核酸检测阴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清抗体检测常采用下图所示的试纸条,添加后的待检血样通过毛细作用沿试纸条向前移动,红色标记的新冠病毒抗原可随之移动,最终根据T线和C线的颜色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

① 据题中信息推测,试纸条上新冠病毒抗原的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血清抗体检测过程中反复发生____________的特异性结合;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这种结合发生________次。
③ 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检测为阳性,说明血样中含有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若________,则检测为阴性,说明血样中不含有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
(4)新冠病毒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一种常见的疫苗,灭活病毒疫苗制备前期需用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新冠病毒。两次接种需间隔一段时间,若时间过短,接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疫苗会与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新抗体和记忆细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利用了DNA热变性原理,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DNA双链的解聚与结合。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两条链的解旋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催化
B.需要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PCR过程需要的两种引物的碱基序列必须是能够相互配对的
D.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PCR所需要的酶耐高温
6 . 我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通过构建多种酶催化体系的方法,首次实现了在细胞外从二氧化碳固定到合成淀粉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 PCR技术从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多酶催化体系中的目标酶基因
B.在多酶催化体系中,可能会因为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而使反应中断
C.该方法可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实现对酶特性的改造和优化
D.若该科研成果成熟后推广应用有助于摆脱耕地和自然环境限制,解决粮食危机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DNA中。研究者将下图中被侵染植物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以此可确定T-DNA插入的具体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子链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
A.PCR扩增依据的是DNA分子双链复制的原理
B.进行PCR扩增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
C.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D.通过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DNA的插入位置
12-13高二下·贵州遵义·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8 .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两种引物分别为A和B,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占3/4
B.在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扩增目的基因
D.耐热的DNA聚合酶总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3’端
9 .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与人体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相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DNA聚合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
C.都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D.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
10 . 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电泳缓冲液。进行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做出分析正确的是(       
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500bp之间
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
2020-12-29更新 | 447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白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