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PCR扩增的原理与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2 . 下图示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改造目的基因的原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操作中至少需要用2种限制酶对目的基因进行处理
B.操作中引物2和引物3序列应含有拟突变位点,且可以互补
C.应选用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3,以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序列
D.此过程实现的基因序列改变属于基因突变,未发生基因重组
3 . 为研究玉米的抗逆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图中的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分析玉米M5与B72蛋白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将YFP剪切为N端和C端后,分别与M5和B72蛋白连接
B.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玉米cDNA为模板扩增M5和B72基因
C.将M5和B72基因融合后连接到质粒上的YFP基因中
D.将含有M5和B72的基因表达载体分别导入不同细胞中
4 . 为了构建可以直接利用纤维素发酵的酿酒酵母工程菌,研究人员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如图所示),并导入不能合成尿嘧啶的酵母菌。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尿嘧啶合成基因可以作为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B.该方法需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C.扩增目的基因时应在引物的5'端添加与线性化载体两端相同的DNA序列
D.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检测酒精含量确定工程菌发酵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荧光定量PCR是通过在PCR体系中添加荧光染料来记录PCR产物的累积情况,从而达到对PCR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的目的。CT值表示每个反应管内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荧光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通常情况下将已知浓度的DNA标准样品经过梯度稀释后分别取样进行荧光定量PCR,得到一系列的CT值,以梯度稀释后的浓度对数值作为横坐标,浓度所对应的CT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即可得到一个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需要添加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荧光定量PCR可以用于检测样品中待测病毒核酸的浓度
C.若两组样品中待测病毒核酸的浓度差了10倍,则两组CT值的差异在3与4之间
D.若标准样品的DNA出现降解,则利用所得的标准曲线分析,待测样品所测CT值偏低
6 . 为获得转G3-GFP融合基因纯合小鼠,科研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G3基因拼接到一起,然后导入小鼠受精卵。目的基因和载体所在DNA上的限制酶识别位点及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如图1所示,A、B、C、F、R为不同引物。实验获得能正常表达两种蛋白质的杂合子雌、雄小鼠各一只,利用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检测,发现两者均为GFP转基因阳性小鼠。

   

(1)为了使GFP基因能正确插入载体,在PCR扩增GFP编码序列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引物F和R,在两个引物的____(填“3′”或“5'”)端需分别插入限制酶________的识别序列。
(2)在GFP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除限制酶外,还需要的酶有________
(3)将实验获得的两只雌、雄杂合子小鼠(P)进行杂交获得F1若干,利用荧光蛋白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后,研究人员从这些小鼠中提取Gata3基因相关DNA片段,设计了引物A和C用于PCR扩增,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则________小鼠是Gata3-GFP基因纯合子小鼠;若用引物A和B进行PCR扩增,________(填“能”或“不能”)区分GFP转基因阳性小鼠中的杂合子和纯合子,原因是________
(4)研究人员常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检测时用____标记的目的基因单链片段作为探针。不对称PCR能够大量制备单链DNA片段,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经若干次循环后,低浓度的引物(限制性引物)被消耗尽,以后的循环只产生高浓度引物(非限制性引物)的延伸产物,结果获得大量单链DNA(ss-DNA)。若反应体系中原有100个模板DNA,最初10个循环后限制性引物耗尽,再进行20个循环,理论上可制备ss-DNA________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在这30个循环中ss-DNA的产生量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
7 . 科研人员在常规PCR基础上发展出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检测原理(a、b)及结果(c)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针对不同病原体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
B.图中b是PCR反应的复性过程
C.多重PCR同时完成对4种病原体的检测
D.由结果推测该检测样品中有A病原体的核酸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可以实现对纤维素酶基因进行合理性改造,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PCR1过程中的产物AB是依赖引物a和引物b扩增的结果
B.引物c和引物b上均含有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碱基
C.①过程需要先加热至90 ℃以上后再冷却至50 ℃左右
D.②过程需要利用引物a和引物d获得突变产物AD
2023-01-10更新 | 1005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 第3章 基因工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莫里斯,以表彰其在PCR技术发明过程中的突出贡献。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DNA体外复制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CR过程中所需的两种引物能互补配对
B.升高PCR的退火温度有利于增加目标产物量
C.PCR过程中需要用解旋酶打开DNA双链
D.热稳定DNA聚合酶可将脱氧核苷酸与引物3′端相连
2021-12-26更新 | 45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4)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B.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PCR扩增时需要再添加
C.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后,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5%
D.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2017-10-14更新 | 7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12月16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