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励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说法不成立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20-21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解答题-问答题 | 容易(0.94) |
2 . 《九章算术》第八章“方程”问题一:今有上禾三秉①,中禾二秉②,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③;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 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请列方程组求解这个问题.
①禾:粮食作物的总称.②秉:束. ③斗:计量单位,1斗=10升.
2023-10-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精创】2.1.3 方程组的解集 学案(2)-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3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届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abc∈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ab,则B.若ab>0,则
C.若ab,则D.若,则ab
4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书》一书中首先用“=”作为等号以后,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2022-10-26更新 | 56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测试数学试题
5 . 古希腊时期,人们把宽与长之比为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把这个比值称为黄金分割比例.如图为希腊的一座古建筑,其中图中的矩形ABCDEBCFFGHCFGJILGJKMNJK均为黄金矩形,若MK间的距离超过1.5米,CF间的距离小于11米,则该古建筑中AB间的距离可能是(       )(参考数据:


A.30.3米B.30.1米C.29.2米D.27.4米
6 . 《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余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长木长多少尺 (       
A.11尺B.10尺C.6.5尺D.6尺
2022-02-18更新 | 116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7 . ABCD四名学生的年龄关系如下.AC的年龄之和与BD的年龄之和相同,CD的年龄之和大于AB的年龄之和,B的年龄大于AD的年龄之和,则ABCD的年龄关系是(       
A.B.
C.D.
2021-11-29更新 | 74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8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步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2021-11-13更新 | 66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在西方,人们把宽与长之比为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这个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如图,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整个画面的主体部分便很好地体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其中矩形,矩形,矩形,矩形,矩形为黄金矩形.若画中点G与点K间的距离超过,点C与点F间的距离不超过,则该名画中,AB间的距离可能为(       )(参考数据:

A.B.C.D.
2021-07-12更新 | 79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数学试题
10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次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表示“小于”,用“>”表示“大于”,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若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且,则
D.若,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