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数学里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做Proofwithoutwords,也被称为无字证明,是指仅用图象而无需文字解释就能不证自明的数学命题,由于这种证明方法的特殊性,无字证明被认为比严格的数学证明更为优雅与有条理.如下图,点为半圆上一点,,垂足为,记,则由可以直接证明的三角函数公式是(       

A.B.C.D.
2024-04-11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卷
2 . 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圆锥曲线为(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以上都不对
3 . 数学里有一种证明方法为无字证明,是指仅用图形而无需文字解释就能不证自明的数学命题.在同一平面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1和图2,其中四边形为矩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则借助这两个图形可以直接无字证明的不等式是(       
A.B.
C.D.
2023-12-0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验数学试题
4 . 在中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6,则这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6B.9C.12D.18
2023-11-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5 . 《几何原本》卷2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的代数的公理或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也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图形,点F在半圆O上,点C在直径上,且,设,则该图形可以完成的无字证明为(     
   
A.B.
C.D.
2023-11-1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航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帕普斯:(Pappus)古希腊数学家,3﹣4世纪人,伟大的几何学家,著有《数学汇编》.此书对数学史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对前辈学者的著作作了系统整理,并发展了前辈的某些思想,保存了很多古代珍贵的数学证明的资料.如图1,图2,利用帕普斯的几何图形直观证明思想,能简明快捷地证明一个数学公式,这个公式是(       

A.
B.
C.
D.
2023-10-10更新 | 93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友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理科试题
2023高二·江苏·专题练习
7 . 阿波罗尼斯证明过这样的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类圆称为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动点P到点的距离之比为,当不共线时,面积的最大值是(    )
A.B.C.D.
2023-10-05更新 | 46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章 圆与方程章末题型归纳总结(3)
8 .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而且在高等数学和其他学科中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正因为这样,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已发现并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因此有许多名称.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在所注解的《周髀算经》中给出了一种勾股定理的绝妙证明.如图,这是赵爽的弦图及注文,弦图是一个以勾股形之弦为边的正方形,其面积称为弦实.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勾股形及一个小正方形,分别涂成红(朱)色及黄色,其面积称为朱实、黄实,利用2×勾×股+(股-勾)=4×朱实+黄实=弦实,化简得勾+股=弦.设勾股形中勾股比为5∶12,现给弦图内的4个朱色三角形分别作内切圆,并向弦图内随机抛掷1粒芝麻(大小忽略不计),则芝麻落在所作的4个内切圆中的概率为(       
   
A.B.C.D.
9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e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曲线是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为(       
A.B.C.D.
2023-03-22更新 | 36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十四中凤起康桥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10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