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度测量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天封塔”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西端与解放南路交汇处,是宁波重要地标之一,为中国江南特有的仿宋阁楼式砖木结构塔,具有宋塔玲珑精巧、古朴庄重的特点,也是古代明州港江海通航的水运航标.某同学为测量天封塔的高度,选取了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现测得,在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则塔高_________

2 . 10世纪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库希设计出一种方案,通过两个观察者异地同时观测同一颗小天体来测定小天体的高度.如图,有两个观察者在地球上AB两地同时观测到一颗卫星S,仰角分别为∠SAM和∠SBMMAMB表示当地的水平线,即为地球表面的切线),设地球半径为R的长度为,∠SAM=30°,∠SBM=45°,则卫星S到地面的高度为______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魏晋时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有关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海岛的高.如图,点在水平线上,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称为“表高”,称为“表距”,都称为“表目距”,的差称为“表目距的差”则海岛的高       
A.表高B.表高
C.表距D.表距
2021-06-07更新 | 32283次组卷 | 54卷引用:考点14 三角恒等变换-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11-12高一下·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若某人在点A测得金字塔顶端仰角为30°,此人往金字塔方向走了80米到达点B,测得金字塔顶端的仰角为45°,则金字塔的高度最接近于(忽略人的身高)(       
A.110米B.112米
C.220米D.224米
2021-03-11更新 | 436次组卷 | 7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瑞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理科数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皋定慧寺原有佛塔毁于五代时期,现在的观音塔为2002年6月12日奠基,历时两年完成的,是仿明清古塔建筑,框架七层、八角彩绘,总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塔内供奉观音大士铜铸32应身,玻璃钢彩铸大悲咒出相84尊,有通道拾级而上可登顶层.塔名由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顾问、国学大师启功先生题写.塔是佛教的工巧明(即工艺学,比如建筑学就是工巧明之一),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方始在我国兴建.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七级浮屠就是指七级佛塔.下面是观音塔的示意图,游客(视为质点)从地面点看楼顶点的仰角为,沿直线前进51米达到点,此时看点点的仰角为,若,则该八角观音塔的高约为(       )(
A.8米B.9米C.40米D.45米
2021-01-30更新 | 647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高中数学20210323-012【高一下】
填空题-双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主释》中指出:“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极远者,必用重差.”也就是说目标“极高”、“绝深”等不能靠近进行测量时,必须用两次(或两次以上)测量的方法加以实现.为测量某山的高度,在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单位:),则山高______到山顶的距离______.
2020-04-20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调测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海岛算经》是中国学者刘徽编撰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现有取自其中的一个问题: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今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从前表却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着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几何?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其意思为:立两个三丈高的标杆,之间距离为步,两标杆的底端与海岛的底端在同一直线上,从第一个标杆处后退步,人眼贴地面,从地上处仰望岛峰,三点共线;从后面的一个标杆处后退步,从地上处仰望岛峰,三点也共线,则海岛的高为(古制:尺,步)
A.B.C.D.
2019-08-23更新 | 45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4.7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浙江版)(练)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如图,《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有一根竹子原高一丈(尺),现被风折断,尖端落在地上,竹尖与竹根的距离三尺,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为__________尺.
2018-05-21更新 | 973次组卷 | 9卷引用:2019年一轮复习讲练测 4.7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浙江版】【测】
单选题 | 适中(0.65) |
9 .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刘徽著有《海岛算经》.内有一篇:“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今后表与前表相直,从前表却行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参考译文:假设测量海岛,立两根标杆,高均为5步,前后相距1000步,令前后两根标杆的底部和岛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从前标杆退行123步,人的视线从地面(人的高度忽略不计)过标杆顶恰好观测到岛峰,从后标杆退行127步,人的视线从地面过标杆顶恰好观测到岛峰,问岛高多少?岛与前标杆相距多远?)(丈、步为古时计量单位,三丈=5步).则海岛高度为(       )
A.1055步B.1255步C.1550步D.2255步
2018-04-12更新 | 74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四章测试卷【浙江版】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10 .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刘徽著有《海岛算经》.内有一篇:今有望海岛,立两表齐,高三丈,前后相去千步,令后表与前表相直.从前表却行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与表末参合.从后表却行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岛峰,亦与表末参合.问岛高及去表各几何?”请你计算出海岛高度为__________.
(参考译文:假设测量海岛,立两根标杆,高均为5,前后相距1000,令前后两根标杆和岛在同一直线上,从前标杆退行123 , 人的视线从地面(人的高度忽略不计)过标杆顶恰好观测到岛峰,从后标杆退行127, 人的视线从地面过标杆顶恰好观测到岛峰,问岛高多少? 岛与前标杆相距多远?)(丈、步为古时计量单位,当时是三丈=5”)
2018-04-12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9年一轮复习讲练测 4.7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浙江版】【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