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空间几何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0 道试题
1 . 汉朝时,张衡得出圆周率的平方除以16等于,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俯视图中的曲线为圆,利用张衡的结论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32B.40C.D.
2019-03-25更新 | 2030次组卷 | 2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2019届高三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
2 . 榫卯(sǔnmǎo)是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代表建筑有北京的紫禁城、天坛祈年殿,山西悬空寺等,如图是一种榫卯构件中榫的三视图,则该榫的表面积和体积为
A.B.
C.D.
2019-03-11更新 | 700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数学(理科)试题
3 .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从最初的承重作用,到明清时期集承重与装饰作用于一体.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如图所示,是“散斗”(又名“三才升”)的三视图,则它的体积为
A.B.C.53D.
4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米堆底部的弧长为尺,米堆的高为尺,问米堆的体积及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米堆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一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由此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B.C.D.
5 .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顶部为一线段,下底为一矩形的拟柱体称之为刍甍(méng),如图几何体为刍甍,已知面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与面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B.
C.D.
2019-01-23更新 | 6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膳(biē nào).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鳖臑的三视图,则该鳖臑表面积为
A.6B.21C.27D.54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沙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锥顶对顶叠放在一起组成的(如图).在一个圆锥中装满沙子,放在上方,沙子就从顶点处漏到另一个圆锥中,假定沙子漏下来的速度是恒定的.已知一个沙漏中沙子全部从一个圆锥中漏到另一个圆锥中需用时10分钟.那么经过5分钟后,沙漏上方圆锥中的沙子的高度与下方圆锥中的沙子的高度之比是(假定沙堆的底面是水平的)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探求球体体积时构造的一个封闭几何体,它由两等径正贯的圆柱体的侧面围成,其直观图如图(其中四边形是为体现直观性而作的辅助线)当“牟合方盖”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其俯视图可能为
A.B.C.D.
9 . 《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俯视图中间的实线平分矩形的面积,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
A.B.C.D.
2018-12-17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九章算术给出求羡除体积的“术”是:“并三广,以深乘之,又以袤乘之,六而一”,其中的“广”指羡除的三条平行侧棱的长,“深”指一条侧棱到另两条侧棱所在平面的距离,“袤”指这两条侧棱所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用现代语言描述:在羡除中,,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为h,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为,则该羡除的体积为已知某羡除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羡除的体积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