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2-13高一上·山西晋中·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测量值跟被测物理量的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实验中的错误,应绝对避免
B.通过改进仪器和谨慎操作,可以完全消灭误差
C.测物体质量时,由于天平两臂不完全等长会造成误差,这种误差叫做系统误差
D.0.920是两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0没有意义
2016-12-08更新 | 96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2 . 实验
实验可以揭示自然规律的奥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1.数字式多用电表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测电流时,应将多用电表并联接入电路
B.测电压时,要将黑表笔接高电势点
C.测电阻时,待测电阻可以与外电路的电源相连接
D.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到“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实验二 波的干涉与衍射2.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中甲和乙,由此可知(       
A.甲和乙都是衍射图样B.甲和乙都是干涉图样
C.甲是衍射图样,乙是干涉图样D.甲是干涉图样,乙是衍射图样
实验三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出多组摆长L与周期T的数据,并输入计算机生成如图所示的图像,计算机显示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以平衡位置为参考点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四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该电阻阻值为左右,则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围为(       
A.0~2ΩB.0~20ΩC.0~200Ω
5.用螺旋测微器测定该金属丝的直径,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又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该金属丝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__cm。

6.一个阻值为4Ω的电热合金丝,若将其长度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其电阻值为(       
A.4ΩB.8ΩC.16Ω

实验五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7.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源为太阳能电池,定值电阻

(1)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光照一定情况下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如图乙,由图像知当输出电流时,UI成线性关系。则电池电动势E________V,在满足UI成线性关系的条件下,该电池的内阻r________。(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当电流大于150mA时,随着电流增大,电池的电阻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5V时,电池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4-01-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等级考生)
3 . 某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约
(1)现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A(量程0~150mA、内阻
C.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R
D.滑动变阻器R、1.0A)
E.电阻箱
F.开关和若干导线
该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电流表的量程较小,他想利用现有的电流表和电阻箱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取______,并在图甲的虚线框Ⅰ内画出改装后的电路图_____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图甲所示电路所绘出的图像,UI分别为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表盘刻度值并未修改),根据该图像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______V,内阻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3)对本实验的系统误差理解正确的是______(多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实验出现系统误差
B.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实验出现系统误差
C.由于电压表读数变化不大,读数不准确导致实验系统误差大
D.将虚线框Ⅰ、Ⅱ元件互换,重新进行实验,可排除系统误差
2024-01-11更新 | 40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利用光电门测滑块速度,对其测速原理中的d理解正确的是(  )
A.d为滑块的宽度
B.d为光电门的宽度
C.为遮光条的挡光时间
D.为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物理实验方法与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1中,用小球穿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代替小球球心到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B.图2中,伽利略通过直接测定瞬时速度验证了小球沿斜面下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图3中,按压玻璃瓶使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管内径越小,液体的高度变化越明显
D.图4中,通过使结点的位置前后一致来保证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024-01-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6 . 图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将完全相同的挡光片依次固定在圆弧轨道上,测出部分数据如下表:
   

高度h/m

0.08

0.06

0.04

0.02

0

势能Ep/J

0.0236

0.0177

B

0.0059

0.0000

动能Ek/J

A

0.0328

0.0395

0.0444

0.0501

机械能E/J

0.0504

0.0505

C

0.0503

0.0501

(1)关于摆锤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摆锤仅受重力时,机械能才守恒
B.只有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才守恒
C.只有重力对摆锤做功时,机械能才守恒
D.只有合外力做功为零时,机械能才守恒
(2)摆锤内置光电门,当摆锤经过挡光片时,光电门自动记录遮光时间。若挡光片的宽度为d,挡光时间为t,则摆锤经过挡光片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3)表中AB处数据应为______J和______J。
2023-07-2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7 . 某同学用橡皮条与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A、O间为橡皮条,OBOC为细绳。

①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对其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条可以用细绳替代
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
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
②某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到达O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为______N。

③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______(填“F”或“”)是合力的理论值。

④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绘出如图丁所示图像,则该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
8 . 晓宇同学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将两个细绳套与橡皮筋拴接在点。

(1)下列选项中对该实验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时段可以替换为细绳
B.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将点拉到同一位置
C.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两弹簧秤的夹角应适当大些
D.弹簧秤没必要与木板平行
(2)开始两弹簧秤垂直,现保持点的位置以及弹簧秤的方向不变,将沿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度,则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实验时如果仅有一个弹簧秤,为了完成实验,应至少拉橡皮筋___________次。
2023-02-18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某同学利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探究加速度与外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关于对该实验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的思想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细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沙桶的重力,则应使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D.平衡摩擦力时,应挂上沙桶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2)某次操作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的点为相邻的计数点,且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用已知量和图中的量表示)。
(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反复改变沙桶的质量,并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表述合理即可给分);小车的质量应为______g。
10 . 某同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对测量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
A.由可知,T一定时,gL成正比
B.由可知,l一定时,g成反比
C.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可用实验测定,由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应当选用以下哪些器材_______
A.长度为左右的细绳               B.长度为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的钢球                    D.直径为的木球
E.最小刻度为的米尺               F.秒表、铁架台
(3)然后进行以下必要的实验操作,请将横线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①测量单摆的摆长,即测量从摆线的悬点到_______的距离;
②把此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后释放,使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测量单摆全振动30次(或50次)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振动的周期;
③适当改变摆长,测量几次,并记录相应的摆长和周期;
④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图像,并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由图像计算重力加速度。
(4)若实验得到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
A.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次全振动
(5)该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在北京和厦门两地做了此实验,比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然后将这两组实验数据绘制了图像,如图所示,在北京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