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体在光滑斜面滑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2021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bd为圆周的一条直径。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环分别从abc处静止释放,用t1t2t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
A.t1<t2<t3B.t1>t2>t3
C.t3>t1>t2D.t1=t2=t3
2020-12-28更新 | 2122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乐亭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11-12高三·浙江·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房顶的底部宽度一定情况下,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  )
A.图AB.图BC.图CD.图D
2020-12-04更新 | 850次组卷 | 43卷引用:沪科版 高二下学期专题复习三:牛顿运动定律
3 . 如图甲、乙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滑块M,在滑块M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从静止释放,Mm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中的物块m都处于失重状态
B.图甲中的物块m不受摩擦力
C.图乙中的物块m不受摩擦力
D.图甲和图乙中的物块m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都沿斜面向下
4 . 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光滑斜面的底端,一端放置有物体P,物体P与弹簧接触但不拴接,t=0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P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使得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直到与弹簧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外力F随物体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
C.D.
14-15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斜面上放置个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距斜面底端点的距离分别为,现将它们分别从静止释放,到达A点的时间分别为,斜面的倾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若增大,则的值减小
6 . 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剪断轻绳后A、B分别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分别落地的过程中,两物块(  )
A.速度变化快慢相同B.重力的冲量相同
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2020-08-18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7 . ABC三个相同滑块,从光滑斜面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静止释放B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C初速度方向水平,大小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同时滑到斜面底端
B.滑到下面底端时,B的动能均比AC动能大
C.滑到下面底端时,B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与AC相同
D.滑到下面底端时,B的机械能与C相同
11-12高三·福建福州·期末
名校
8 . 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地面上,小球p从A点静止下滑,当小球p开始下滑时,另一小球q从A点正上方的D点水平抛出,两球同时到达斜面底端的B处。 已知斜面AB光滑,长度l =2. 5m,斜面倾角为。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球p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
(2)小球q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
2020-08-07更新 | 129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章末系统检测 基础巩固+拓展练习
9 . 如图所示,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在电场中竖直放置一光滑圆环,ADBD为光滑细杆,C为圆环的最低点,B点是圆环的最左点,CD弧长为圆环周长的AD方向竖直。有两个相同的带正电的小圆环分别套在两细杆上(不计两小圆环的相互作用力),已知小圆环带电荷量为,现将AB两处的小圆环同时释放,到达D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关于t1t2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B.C.D.无法确定
2020-08-0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联考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的圆弧轨道,A为圆心,O为最低点,OB为一光滑弦轨道,OC为一段圆弧轨道,C点很靠近O点。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同时由静止释放,最后都到达O点。如果忽略一切阻力,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最先到达O点,甲球最后到达O
B.乙、丙两球同时到达O点,甲球比乙、丙两球后到达O
C.乙球最先到达O点,甲球最后到达O
D.甲球最先到达O点,乙球最后到达O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