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普勒第三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轨道1、3均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示意图,轨道1的半径为R,轨道2是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的轨道示意图,轨道3与轨道2相切于B点,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三个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1、2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三颗卫星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小于在轨道1上的周期
B.若卫星在轨道1上的速率为,卫星在轨道2上A点的速率为,则
C.若卫星在轨道1、3上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卫星在轨道2上A点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D.若,则卫星在轨道2上B点的速率
2 . 2023年10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圆满的完成了发射,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与交会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①为近地圆轨道,其轨道半径为R1,②为椭圆变轨轨道,③为天和核心舱所在圆轨道,其轨道半径为R2PQ分别为②轨道与①、③轨道的交会点。已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引力势能大小的表达式为,式中R为地心到飞船的距离,M为地球的质量,m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质量,G为万有引力常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七号在②轨道上经过Q点的速度小于在③轨道上经过Q点的速度
B.神舟十七号先到③轨道,然后再加速,才能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
C.神舟十七号从①轨道转移到③轨道,飞船增加的机械能为
D.神舟十七号在②轨道上从P点运动到Q点的最短时间为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来的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D.在探究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时候,牛顿认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2023-12-22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 万有引力定律 热搜题
4 . 某航天飞机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大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速度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2023-12-19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二 第七章 课时06 变轨问题、双星问题及其他综合问题 夯实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甲,“星下点”是指卫星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图乙是航天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卫星FZ01的“星下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轨迹,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FZ01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FZ01的轨道半径约为
B.卫星FZ01的轨道半径约为
C.卫星FZ01可以记录到北极点的气候变化
D.卫星FZ01不可以记录到北极点的气候变化
2023-12-02更新 | 942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二 第七章 课时04 宇宙航行 进阶拓展
6 . 2020年7月23日,我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在我国发射“天问一号”前几天,美国火星探测器“毅力号”和阿联酋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也发射升空。为什么这么多的火星探测器都要集中在这几天发射呢?这是因为:要顺利实现登陆火星的计划且所用燃料最少,必须让探测器直接逃离地球经霍曼转移轨道(椭圆的一半)到达火星轨道,并且此时火星也刚好运动到附近,这就对探测器发射的时机有一定的要求:地球、火星必须处于特定的位置才能够发射,我们称之为发射窗口期,以上三个火星探测器都是在这个窗口期发射的,如图所示。假设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轨迹近似为圆形,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约1.5亿千米,周期365天,火星的公转轨道半径约为2.3亿千米,周期687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问一号”到达火星轨道时的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速度
C.“天问一号”经霍曼转移轨道到达火星轨道的时间约为515天
D.“天问一号”发射的窗口期即地球与太阳连线和火星与太阳连线的夹角θ约为45度时发射
2023-11-05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二 第七章 课时06 变轨问题、双星问题及其他综合问题 进阶拓展
7 . 如图甲所示,A、B两颗卫星在同一平面内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且绕行方向相同,t=0时刻A、B两颗卫星相距最近,图乙是两颗卫星的间距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已知卫星A的周期,结合图像给出的信息可知(       

A.B卫星的周期
B.A卫星的轨道半径是B卫星轨道半径的
C.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B卫星的4倍
D.A、B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
2023-10-28更新 | 717次组卷 | 6卷引用:必修二 第七章 课时01 行星的运动 进阶拓展
8 . 探月工程中,“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过程可以简化如下: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圆形轨道1,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2,轨道2与月球表面相切于M点,月球车将在M点着陆月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
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大
C.“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的运动周期比在轨道2上的小
D.“嫦娥三号”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2023-09-26更新 | 1162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 宇宙航行-近两年高一下名校期中好题汇编
9 . 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k是一个与行星有关的量
B.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越长
C.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长
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周期为T,则
2023-06-26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7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1 行星的运动 热搜题
22-23高一下·广东深圳·期中
10 . 中国预计将在2028年实现载人登月计划,把月球作为登上更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如图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的示意图,“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经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关于“嫦娥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绕地轨道中,公转半长轴的立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之比不变
B.发射时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C.在轨道Ⅰ上运动时的速度小于轨道Ⅱ上任意位置的速度
D.绕月轨道Ⅱ变轨到I上需减速
2023-04-25更新 | 76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4. 宇宙航行-近两年高一下名校期中好题汇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