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假设宇宙是一团球形的密度均匀的物质,其各物理量均具有球对称性(即只与球的半径有关)。宇宙球对称地向外膨胀,半径为r的位置具有速度。不难发现,宇宙膨胀的过程中,其平均密度必然下降。若假设该宇宙球在膨胀过程中密度均匀(即球内各处密度相等),则应该有,其中H是一个可变化但与r无关的系数,那么的值应为(  )
[提示:若是某一物理量,则对时间的导数为]
A.1B.2C.3D.4
2024-02-15更新 | 7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2 . “天问一号”顺利进入火星的停泊轨道,此轨道稳定在近火点280千米的椭圆轨道,由于科学探测的需要,需将“天问一号”在近火点从椭圆轨道调整为为贴近火星表面的圆轨道,若引力常量已知,测得此圆轨道的周期和轨道半径,以及原椭圆轨道的周期,则下列物理量可准确或近似求出的个数是(  )
①“天问一号”的质量;②火星的质量;③火星的密度;④原椭圆轨道远火点到火星距离
A.1个B.2个C.3个D.4个
3 . 2021年12月14日,我国成功将天链二号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假设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5倍。已知地球半径R,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信息无法求出地球的密度
B.根据信息无法求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
C.该星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运行速度小于7.9km/s
D.该星的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4 . 如图所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对接后飞行轨道高度与“天宫二号”圆轨道高度相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对接前“天宫二号”的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由此可知(  )
A.“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追上“天宫二号”完成对接的
B.地球的质量为
C.对接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的运行周期等于T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报道,中国空间站分别在2021年7月1日和10月21日进行两次机动变轨,原因是空间站受到美国星链卫星靠近的威胁,触发了空间站的“紧急避碰”的指令,改变轨道以回避正在接近的卫星。正常运行时,星链卫星的轨道高度是在之间,而中国空间站的在轨高度是。已知地球半径为,引力常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的向心力大于星链卫星的向心力
B.中国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小于星链卫星的运行周期
C.中国空间站如果机动变轨到更高轨道需使空间站减速
D.由题目所给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密度
6 . 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标志我国对火星研究进入实际阶段,不久后若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火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如图甲所示,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绳的拉力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F1=7F2,设Rm、引力常量G以及t0F1为已知量,忽略各种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卫星绕火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火星球的密度为
D.小球绕O点的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周期为2t0
7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已知月球半径为R0,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4,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则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A.B.C.4D.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