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游戏装置原理示意图。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半圆形竖直挡板,其半径为2R、内表面光滑,挡板的两端AB在桌面边缘,B与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C点的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小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由A点切入挡板内侧,从B点飞出桌面后,在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内侧,并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小物块到达D点的速度大小;
(2)BD两点的高度差;
(3)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大小。
2023-06-15更新 | 1214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高考湖北卷物理真题
2 .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和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B.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2022-09-16更新 | 2819次组卷 | 5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滚动复习(9)
3 . 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垂直水平面的挡板上的A点,B点为弹簧原长位置,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锁定,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弹簧右端有一质量的物块P与弹簧接触但不栓接,B点右端C点静止放置一质量m=6.0kg物块K,AC为光滑的水平面,物块K右侧光滑的水平轨道DE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2.0kg的平板车,其上表面与水平轨道BC在同一水平面内,左侧紧靠C点。物块K与平板车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H为竖直面内半径R=0.90m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心为FG为竖直方向的直径,其固定在一水平位置可以调节的竖直挡板EF的上方,平板车上表面与圆弧轨道FH可以平滑连接。调节竖直挡板使平板车右侧与E点的水平距离d=1.5m,让弹簧解除锁定推动物块P向右运动,之后物块P进入水平轨道BC与物块K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后物块P被束缚不再运动,物块K滑上平板车带动平板车运动,平板车运动到F点与挡板EF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0,之后物块K又由平板车滑上圆弧轨道FH。物块P、K均可视为质点,物块K从F点进入圆弧轨道FH时无动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
(1)物块P与物块K碰撞之后物块K的速度大小
(2)从物块K滑上平板车到平板车运动到E点过程中,物块K与平板车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物块K未脱离平板车)
(3)物块K能滑上圆弧轨道且能运动到最高点G,平板车长度L的取值应满足的条件。
4 . 如图,一足够长的透气圆筒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筒中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流体,它对薄滑块的阻力可调节。初始薄滑块静止,流体对其阻力为0,弹簧的长度为L,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2L处自由落下,与薄滑块碰撞后(碰撞时间极短)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为使薄滑块恰好做匀减速运动且下移距离为时速度减为0,流体对薄滑块的阻力必须随薄滑块下移而适当变化,以薄滑块初始位置处为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建立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流体对薄滑块的阻力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小物体与薄滑块碰撞后在圆筒中下移距离的过程中,智能材料对薄滑块阻力所做的功
(3)在薄滑块速度第一次减为0的瞬间,通过调节使此后流体对运动的薄滑块阻力大小恒为,若此后薄滑块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不再下降,的最小值。
2022-06-04更新 | 1258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卷(湖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倾角为段、圆弧轨道、水平轨道、圆轨道以及水平轨道组成,将一质量为、可视为质点的物块由轨道点无初速释放,经过一段时间物块可由点进入竖直的圆轨道。已知物块与轨道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其余部分的摩擦力均可忽略不计,两点的高度差为,重力加速度为。求:
(1)物块第一次运动到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多大?
(2)欲使物块不离开竖直圆轨道,则圆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则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
2021-07-12更新 | 912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某儿童弹珠类游戏装置由水平面上的固定倾斜轨道、竖直圆轨道(最低点D处分别与水平轨道CDDE相切)和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组成,且各部分平滑相接。某次游戏时,弹珠(可视为质点)从倾斜轨道顶点A点由静止释放,沿倾斜轨道下滑,经过圆轨道后压缩弹簧,然后被弹回,再次经过圆轨道并滑上倾斜轨道,如此往复多次。已知圆轨道半径r=0.1m,弹珠的质量m=20g,倾斜轨道的倾角θ=37°及底边BC的长度L=1.6m,弹珠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忽略其他轨道摩擦及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弹珠第一次通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H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及弹珠前两次(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之比;
(3)调节竖直圆轨道的半径为R=0.04m,其他条件不变,仍将弹珠从倾斜轨道顶点A处由静止释放,则此后弹珠通过H点的次数。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7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处的静止小球,分别沿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球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  )

A.t1t2B.=t1t2
C.t1t2D.=t1t2
2019-01-30更新 | 443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届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8 .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为某游乐园滑草场的示意图,某滑道由上下两段倾角不同的斜面组成,斜面倾角θ12,滑   车与坡面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载人滑车从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滑到滑道的底端C点停下.若在A、C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两段滑道的交接点B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使第一段AB的倾角稍稍变大,第二段BC的倾角稍稍变小.不计滑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机械能损失,则平移后
A.滑车到达滑道底端C点之前就会停下来
B.滑车仍恰好到达滑道的底端C点停下
C.滑车到达滑道底端C点后仍具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应在C点右侧加安全防护装置
D.若适当增大滑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可使滑车仍恰好到达滑道的底端C点停下
2018-05-30更新 | 33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5月押题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细圆管道BCD由两个半径R=0.5m的圆弧构成,其D端与水平光滑地面DE相切,E端与一粗糙斜面EF平滑连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可在0°~90°角范围内变化,一个质量m=0.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的初速度进入管道,已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A.通过B点时,滑块对管道的压力竖直向下
B.通过D点时,滑块对管道的压力大小为10N
C.θ=60°时,滑块在EF上向上运动的位移最小
D.θ=30°时,滑块沿EF上升的高度比θ=60°时上升的高度大
2018-05-25更新 | 7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18届高三五月冲刺理综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