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一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实验探究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速度可调的固定水平传送带、光滑圆弧轨道BCD和光滑细圆管EFG组成,其中水平传送带长B点在传送带右端转轴的正上方,轨道BCD和细圆管EFG的圆心分别为、圆心角均为,半径均为,且B点和G点分别为两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在细圆管EFG的右侧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紧挨着一块与管口下端等高、长、质量木板(与轨道不粘连)。现将一块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点,由传送带自左向右传动,在B处的开口和ED处的开口正好可容物块通过。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
(1)若物块进入圆弧轨道BCD后恰好不脱轨,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若传送带的速度为3m/s,求物块经过圆弧轨道EFG最低点G时,轨道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
(3)若传送带的最大速度为5m/s,在不脱轨的情况下,求滑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与传送带速度v之间的关系。
   
2 . 某游戏装置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长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其左端A点和右端B点分别与两个光滑水平台面对接。左边水平台面上有一被压缩的弹簧,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与一质量为的物块甲相连(甲与弹簧不拴接,滑上传送带前已经脱离弹簧),甲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B点右边有一个倾角为,高的固定光滑斜面(水平台面与斜面由平滑圆弧连接),斜面的右侧有一高光滑固定桌面。桌面左端依次叠放着质量的木板(厚度不计)和质量的物块乙,乙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桌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挡板与木板右端相距,木板与挡板碰撞会原速率返回。现将甲从压缩弹簧的右端静止释放,甲离开斜面后恰好在最高点处与乙发生弹性碰撞,乙始终未滑离木板。甲、乙均可视为质点,已知。求:
(1)甲刚离开斜面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最初的弹性势能;
(3)木板运动的总路程。
2023-11-30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的上方,存在竖直平面内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把一质量为m、带电荷的小球在时从A点以大小为的初动能水平向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以的动能竖直向下经过点,随后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正下方,且经过A点正下方时电场刚好第一次反向。已知之间的高度差为,水平距离为点到水平面的竖直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求:
(1)两点间的电势差;
(2)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
(3)小球到达水平面时与A点的水平距离。
4 . 巴哥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器材,在竖直平面内的粗糙斜面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平滑连接,水平传送带的右端与竖直面内圆心角为的圆弧轨道在最低点处平滑连接,整个装置固定。斜面高为、倾角为,传动带长为,以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圆弧半径。有质量的小物块P从斜面上静止释放,小物块与斜面和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圆弧轨道的摩擦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
(1)若P从斜面高处释放,P在处的速度大小以及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若P从斜面高的不同位置释放,P从射出后,这些轨迹的最高点构成什么形状?
(3)若P从斜面高释放,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用表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运用,某科技小组进行自制无人机试飞实验,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足够高的POQ三点,点P为试飞起点,沿竖直方向,设无人机每次试飞前均已获得相同的初动能。第一次试飞让无人机关闭引擎从P点水平向左飞出,在其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Q点;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飞时均在点同时打开引擎,两次试飞均获得相同的牵引力且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第二次试飞时无人机通过Q点,到达Q点时动能与初动能之比为,第三次试飞时无人机通过O点,到达O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7倍,无人机质量为m,可视作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求:
(1)第一次试飞时,无人机到达Q点的动能与初动能之比;
(2)第二、三次试飞时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3)在x下方有某区域,该区域上边界平行于x轴如图虚线所示。重新调整无人机,使其在第四、五次试飞前获得全新的相同初动能,当无人机在关闭引擎状态从P点水平向右飞出后,两次到达轴瞬间均打开引擎获得水平等大牵引力,其中第四次试飞获得水平向右牵引力后做直线运动飞入下方虚线区域,第五次获得水平向左牵引力后最终竖直向下飞入虚线区域,第四次试飞到达虚线位置时动能是第五次试飞到达虚线位置时动能的3.5倍,求第四、五次试飞时牵引力的大小。
   
6 . 如图所示,一个光滑斜面与一个光滑的竖直圆轨道在A点相切,B点为圆轨道的最低点,C点为圆轨道的最高点,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1kg,电荷量为qq>0)的带电小球从斜面上静止释放,小球始终能沿轨道运动。已知电场强度θ=53°,圆轨道半径R=1m,g取10m/s2,sin53°=0.8,cos53°=0.6。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刚释放小球时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3.5m/s2
B.若小球能到达C点,释放点与A的距离至少为1.2m
C.若小球恰能到达C点,此运动过程中小球对轨道的最大压力为75N
D.若小球恰能到达C点,则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为0
2022-11-08更新 | 11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一诊物理考前选择题复习
7 . 如图所示, 某同学设计了 “蝴蝶” 型轨道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 该轨道由四个光滑半圆形轨道BCDDEFGHJJCK和粗糙的水平直轨道FG组成, 轨道DEFGHJ的半径均为,轨道BCDJCK半径均为2rBK 两端与水平地面相切。现将质量 的小滑块从光滑水平地面上A点以不同初速度释放,小滑块沿轨道上滑。已知小滑块与轨道FG的动摩擦因数,其他阻力均不计,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
(1)若小滑块恰能沿轨道运动到G点, 求小滑块的初速度大小(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2)若小滑块恰能沿轨道从A点运动到K点, 求小滑块在DEF圆轨道运动时对轨道 点的弹力大小;
(3)若小滑块最终能停在FG轨道上,且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求小滑块的初速度大小范围(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8 .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B上放一物体A,现以恒定的外力拉B,由于A、B间摩擦力的作用,A将在B上滑动,以地面为参考系,A和B都向前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  )

A.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A的动能的增量
B.外力F做的功等于A和B动能的增量
C.A对B的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B对A的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外力F对B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的增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2022-09-16更新 | 2818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暑期检测模拟物理试题

9 .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连锁机械游戏装置如图所示。左侧有一固定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其末端B水平,半径为3L;在轨道末端等高处有一质量为m的“”形小盒C(可视为质点),小盒C与大小可忽略、质量为3m的物块D通过光滑定滑轮用轻绳相连,左侧滑轮与小盒C之间的绳长为2L;物块D压在质量为m的木板E左端,木板E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板E右端到桌子右边缘固定挡板(厚度不计)的距离为L;质量为m且粗细均匀的细杆F通过桌子右边缘的光滑定滑轮用轻绳与木板E相连,木板E与定滑轮间轻绳水平,细杆F下端到地面的距离也为L;质量为0.25m的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F上端,环与杆之间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相等,大小为0.5mg。开始时所有装置均静止,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顶端A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进入小盒C时刚好能被卡住(作用时间很短可不计),此时物块D对木板E的压力刚好为零。木板E与挡板相撞、细杆F与地面相撞均以原速率反弹,最终圆环刚好到达细杆的底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与小盒C相撞后瞬间,小盒C的速度;
(2)小球在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木板E与挡板碰后,向左返回的最大位移;
(4)细杆F的长度。

10 .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沿一条直线并排着四个物体(均可视为质点),彼此相距为L,以物体1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向右为x轴正方向,建立如图甲所示坐标系。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乙所示,在之间动摩擦因数与x轴所成μx图像正好为半圆,其他地方地面可视为光滑。物体1、2、3、4的质量分别为m、2m、3m、4m。现给物体1以一定初速度,物体1与物体2发生碰撞后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此后,发生的其他碰撞皆为弹性碰撞。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所求答案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mLgπ表示,本题中所有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求:
(1)物体1在运动第1个位移L过程中,地面对物体1所做的功;
(2)物体1与物体2相撞后瞬间的速度;
(3)物体3最终的位置坐标。
2022-05-10更新 | 141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质检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