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应用动能定理解多段过程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长为4 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0.6 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 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力F作用向右运动,F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g取10 m/s2,求:
(1)滑块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前2 m过程所用的时间;
(2)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3)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021-06-15更新 | 76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10-11高三上·新疆乌鲁木齐·阶段练习
2 .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水平,其长度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止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

A.0.50 mB.0.25 mC.0.10 mD.0
2021-06-13更新 | 3101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省长白山一高高一月考物理卷(12月份)
3 . 如图甲所示,一滑块从平台上A点以初速度向右滑动,从平台上滑离后。落到地面上的落地点离平台的水平距离为s。多次改变初速度的大小,重复前面的过程,根据测得的多组和s,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滑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在平台上滑行的距离d=24m
B.滑块在平台上滑行的距离d=2m
C.平台离地的高度h=lm
D.平台离地的高度h=2m
2021-06-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如图1为某体校的铅球训练装置,图2是示意图。假设运动员以5m/s速度将铅球从倾角为30° 的轨道底端推出,当铅球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 其动能减少60J,机械能减少了12J, 已知铅球(包括其中的上挂设备)质量为12 kg,滑动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每推一次消耗的能量至少为60J
B.铅球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4J
C.铅球上滑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增加了150 J
D.铅球返回底端时的动能为90 J
2021-05-30更新 | 410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之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为使物体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至少多大?

6 . 如图甲所示,半径的光滑半圆弧轨道与粗糙水平面相切于,且固定于垂直平面内。在水平面上距处的点放一质量的小滑块,在水平向右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滑块与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小滑块到达处时的速度;
(2)若到达点时撤去力,小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继续上滑,是否能滑至最高点?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021-05-12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7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CD固定在竖直面内,D点与圆心O等高,C点为最低点。圆弧上B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斜面AB沿该切线放置,在B点与圆弧平滑连接。一质量为m的滑块自AB上某一位置P(图中未画出)由静止释放,恰能到达D点。滑块在以后的运动中到达斜面的最高点为Q(图中未画出)。已知滑块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第一次经过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PQ之间的距离。
8 . 如图所示,从A点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BOC=37°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的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 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6 m、h=0.15 m,R=0.75 m,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7,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g=10 m/s2求:(sin 37°=0.6,cos 37°=0.8)
(1)小物块的初速度v0及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滑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2021-04-13更新 | 4714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光滑轨道AB可视为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圆周,圆心为OOA水平。一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至B点时与另一质量为的小物块相撞,并粘合在一起沿粗糙水平面BC运动,已知水平面与两小物块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最终两物块停止在水平面的C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运动至B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3)两物块碰撞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
2021-01-28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10 . 质量为2kg的物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动能Ek与其发生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m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m/s
B.x=3m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C.在前4m位移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25J
D.在前4m位移过程中物块所经历的时间为2.8s
2020-12-0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