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1 .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下列对这首诗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猿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用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2.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沉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B.诗歌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噫吁嚱”开篇,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C.诗中融神话传说、写景绘形于一炉,亦真亦幻,由山脚写至山顶,移步换景,逐一写来。
D.诗歌用了散文化诗句,字数不等,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4.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请选择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5.诗人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举例说明。
2021-03-25更新 | 52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3课 蜀道难-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

(唐)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①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②,回车挂扶桑③。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④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注】①麻姑:神话中仙女名。②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③扶桑:神话中的树,在东海中,日出于其上。④“北斗”句:化用《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句意。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句“短短”两字,强调时光稍纵即逝,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自然流露出感伤失落。
B.“苍穹”句,上句从“时间”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则从“空间”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
C.“麻姑”“天公”句巧妙融入神话故事,创设奇伟神仙世界,有力地渲染了“苍穹浩茫茫”的情境。
D.“吾欲”四句,诗人欲揽“神龙”,挂日“扶桑”,用“北斗”劝饮六龙,表达渴望时光停歇之愿。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为乐府旧题,以人生易老对比时光永恒,流露诗人及时行乐、纵情豪饮之意。
B.诗歌多处用典,从思想到艺术都富有创造性,在借鉴继承前人的同时又有所突破。
C.诗人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将写实熔入其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D.诗歌文辞如行云流水,极富表现力,体现了作品雄奇奔放、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
3.简要分析下列诗句抒情手法的异同。

①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李白《短歌行》)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021-02-11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7课 (1)短歌行-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同学少年”出自杜甫的诗句“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意思是当年的同窗好友,现在都成了富贵人家,作者借此反衬自己的落魄。
B.“挥斥方遒”出自《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斥又极,神气不变”一句,作者化用原文语句,既符合韵律,又有新意。
C.“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借用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故事,但作者反用其意,表明自己与同学不仅不为功名利禄所惑,反而将之视为粪土。
D.“中流击水”化用东晋名将祖邀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既表达了革新中国复兴民族的远大志向,又兼用夸张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
20-21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020-08-24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章节综合(下)-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韩淲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注】①韩淲(1160—1224),江西上饶人,南宋诗人,从仕不久即归隐。本诗写于庆元四年(1198年)秋。②“满城风雨近重阳”原为江西派诗人潘邠老的名句。

1.颔联中“行藏”是成语             的省略,暗含了诗人             的人生轨迹。
2.赏析首联与尾联的写法和作用。
2020-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学习任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