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注】①重闱:旧时可称父母。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将家乡的繁华热闹与蛮村的孤寂寥落相对比,突出了各地风俗的不同。
B.从题目可知,此诗写于正月十五之夜,颈联“月满虚庭”的景色与此相应。
C.“独”字描写作者身在荒凉之地,元夕时一人枯坐的情形,更添悲苦之情。
D.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初春时节,残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己率先开放的景象。
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021-05-2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音乐?
4.揣摩诗歌意境,将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1-05-10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19-2020学年跨地区职业学校单招考试一轮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黄庭坚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①清洛:清清的洛水,洛水可通扬州。②鸡头:芡实,俗称鸡头米。③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北西门外。歌吹:音乐演奏。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的标题推断,先是王定国从扬州寄诗给黄庭坚,黄步其韵而成此诗,原诗也是以“愁”韵作结的。
B.古人常以流水作比,表达悠悠不尽的情思,这首诗的首句就是如此,用想象之景喻对朋友的相思之情。
C.在三四句中,诗人对朋友现在的处境表示了关切。“犹”“却”二字,转接有力,意思陡下,含有无限感慨。
D.五六句具体写王定国在扬州的生活,既是倒装句,又是比喻句,以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充分联想。
2.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注】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4-24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4.命题专家高考模拟尖卷4(精选母卷+专家打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易水

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宝刀。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注释】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
D.两首诗语言深沉,苍凉悲切,均可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和分析。
2021-04-20更新 | 7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①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②。斗城③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④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⑤。怀倥偬⑥。落尘笼。簿书丛。鹖弁⑦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⑧动。渔阳⑨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注】①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②鞚:有嚼口的马络头。③斗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④嗾:指使犬的声音。⑤冗从:散职侍从官。⑥倥偬:事多、繁忙。⑦鹖弁: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⑧笳鼓:都是军乐器。⑨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回忆青少年时期在京城的任侠生活。“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是对这段生活的总括。以下分两层来写:“肝胆洞,……矜豪纵”是一层,着重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的“侠”。“轻盖拥,……狡穴俄空”是又一层,侧重描写少年武士们性格上的“雄”。
B.下片开头“似黄粱梦”过渡自然。既承接了上片对过去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过去的生活虽快乐,然过于匆匆,如梦一样短暂。
C.“思悲翁”,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当年交结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锐气已销磨许多,然而也成熟许多。
D.全词叙事、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颇为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
2.本词上、下两片运用何种表现手法突出构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021-04-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十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①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诗人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写自己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仿佛谙练世情,却又觉得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有茫茫身世之感。
B.首联下句写当看到年复一年,时光流逝,而自己功业未就,老大无成,诗人又有岁月蹉跎、流年虚度的嗟叹。
C.颔联中“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刻画出环境的凄凉,从中不难悟出诗人旧愁添新愁的内涵。
D.尾联诗人开始想念自己的儿女,并把思念说给闽北渔梁村的同行之人,抒发了思念家人、盼望团圆的情感。
2.这首诗的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注】①感化寺在陕西西安市辖县蓝田,此诗是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此时,王维与好友裴迪同游同咏感化寺。②筇:筇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
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
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
D.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
2.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秦城:泛指中原之地。秦城一作“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流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陚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2.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至南台

陆 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浮桥:用船或筏作为桥墩、上铺木板的桥。此处浮桥横跨南台江,后建成万寿桥。这首诗是陆游担任福州决曹时所作。②九轨:浮桥上多辆车子。九,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宽。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此处指代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废”字既写出诗人寓居福州、困于多病、久未登山临水的境况,也流露出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
B.颈联视听结合,诗人听钟鼓、看云烟,感悟自然变化、人事变迁,深感时光易逝、壮志难酬。
C.尾联写诗人虽“豪气”犹存,但最终在报国无门的痛苦中,吹笛自遣,落入借酒浇愁的消沉。
D.本诗虽只是记游之作,但意境阔大,风格瑰玮,内容又曲折有致,读来情感起伏跌宕,动人心弦。
2.古人评价颔联“写浮桥,语颇伟丽”,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1-04-1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语文-学科网2020年高三11月大联考(广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