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三次提到了一块大石头:“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二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作为道具,这块“大石头”在小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风大雪大,门必须关上,大石头的作用无可替代。供桌,太大,难以移动,即便林冲能挪过来,也不便下文林冲突然开门冲出去杀敌;香炉,太小, ;花枪,是武器,不能离身,更不能以此当作顶门的杠子。因而,此处就需要一块大石头。而恰好,旁边就有这么一块。

。这样,林冲和陆谦等人就不能直接面对面。因此,这块石头挡住了门,陆谦等人才能在门外庙檐下悠闲观火,没有任何保留地道出所有阴谋;,才能激起心底的怒火,才能狠下死手,报仇也就显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要概括文段中介绍了作为道具的“大石头”的哪些作用?除此之外,你认为“大石头”在小说中还能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猪头

苏童

我母亲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运来了八只猪头,八只猪头都冒着新鲜生猪特有的热气,我母亲排在第六位。可是等肉铺的门打开了,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我母亲踮着脚向张云兰的脚下看,紫红色的胶鞋闪烁着热烈而怠慢的光芒。那只胶鞋突然抬起来,把什么东西踢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了。我母亲断定那是一只大猪头。

猪头售空了。我母亲却倔,“我数过的,一共来了八只。”我母亲说,“还有四只,拿出来!你不拿我自己进来拿了。”可是也不知是肉铺里人太多,或者干脆就是人家故意挡着我母亲的去路,她怎么也无法进入柜台里侧。她听见张云兰冷笑的声音,你算老几呀,自己进来拿,谁批准你进来了?

我母亲急于去柜台里面搜寻证据,可是她突然发现从四周冒出了许多手和胳膊,也不知道都是谁的,它们有的礼貌,松软地拉住她;有的却很不礼貌了,铁钳似的将我母亲的胳膊一把钳住,好像防止她去行凶杀人。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见喜的母亲向我母亲耳语了几句,竟然就让她冷静下来了。

我们街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有的人到了八点钟才去肉铺,却提着猪头从肉铺里出来了。比如我们家隔壁的小兵,那天我母亲看见小兵肩上扛着一只猪头往家里走。我母亲不甘心,尾随着小兵,装作不经意地问,你妈妈让你去拿的猪头,在张云兰那里拿的吧?小兵说,是,要腌起来,过年吃的。我母亲的一只手突然控制不住地伸了出去,捏了捏猪的两片肥大的耳朵。①她叹了口气,说,多大的一只猪头啊!

小兵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父亲在绸布店,母亲在杂货店,一个手里管着棉布,一个手里管着白糖,都是紧俏的凭票供应的东西,我母亲不是笨人,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

我母亲平时善于与女邻居相处,她手巧,会裁剪,也会缝纫,小兵的母亲经常求上门来,让我母亲缝这个缝那个的,我母亲有求必应。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有煤票,草纸票,最好的是布票。我们家那么多人,到了过年的时候,几乎不花钱,每人都有新衣服新裤子穿。

那天夜里我母亲带了一只崭新的假领子到小兵家去了。小兵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整天嚷嚷她家孩子穿裤子像咬雪糕,裤腿一咬一大口,今年能穿的明年就短了,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为了孩子的肚子,你就别管你的面子了,你做好了裤子我给送去,保证你有好处,马上要过年了,这么和她僵下去,你还指望有什么好东西端给孩子们吃呀,张云兰那把刀是长眼睛的,你吃了她的亏都没地方去告她的状。女邻居把我母亲说动了心。母亲说,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张云兰,让她把料子拿来,以后她儿女的衣服我来做好了。

凡事都是趁热打铁的好,尤其在春节即将临近的时候。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张云兰提供的一捆布要求做五条长裤子,都是男裤,长短不一。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②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整个事情的结局出乎她的意料,当然也让我母亲哭笑不得,你猜怎么样了?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早不调晚不调,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

很少有人会尝到我母亲吞咽的苦果,受到愚弄的岂止是我母亲那双勤劳的手,我们家的缝纫机也受愚弄了,它白白地为一个势利的女人吱吱嘎嘎工作了好几天。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肠胃也受愚弄了,原来我们都指望张云兰提供最新鲜的肉、最肥的鸡和最嫩的鸭子呢。不仅如此,我们家的篮子、坛子和缸也受愚弄了,它们闲置了这么久,正准备大显身手腌这腌那呢,突然有人宣告,一切机会都丧失了,你们这些东西,还是给我空在那儿吧。

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天色还早,其他人都没起床,我和我三哥计划在家门前堆雪人。我们在拉门栓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说,你妈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围观群众没有站在母亲这边,有意无意地阻止她进入柜台,是因为觉得母亲在无理取闹。
B.煤票、草纸票、布票等反映了当时物资匮乏的现实,猪头成了当时极其珍贵的美食。
C.母亲通过拉关系来换得更好的生活资源,如给邻居送假领子、给已调走的张云兰做裤子。
D.小说是关于饥饿的记忆,因为“吃”联结着家庭温情,意在提醒读者关注家庭情感问题。
2.本文画线部分隐含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的作用。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情节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坦率真诚,既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C.随着电话交流的不断加深,“我”想知道女主人公的身份,却被婉拒。这一情节解释了结尾“我”说不出她的名字的原因,前后呼应。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2.小说结尾“我”为什么不愿知道号码主人的名字?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3.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拯救

李睿

小哲坐在球场边,像往常一样,慢吞吞地脱球袜和球鞋。他穿的是阿迪达斯猎鹰,是去年比赛上演帽子戏法后爸爸给他的奖品。踢了一年,鞋子都旧了,尤其是左脚,红颜色的鞋面黯淡无光。

踢完球,人也放松下来,小哲还在想刚刚结束的球赛。疫情让他在家整整待了三个月,没有球踢的日子太难熬了。城市的病例终于清零了,球队的训练、比赛恢复正常。小哲上场前,弯下腰,摸了摸草皮,像是和久违的朋友打招呼。跑着跑着状态就有了,他一个人进了三个球,还给同伴喂了两个饼。和队友击掌、拥抱,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当然,小哲还是有遗憾的。伤停补时阶段,他一点劲都没有了,不然那个单刀球肯定能进,他错过了自己第一个大四喜之前,小哲和爸爸说过,想要一双新球鞋。爸爸说,可以,但你必须超越自己!

小哲忽然觉得身边无比安静,听不见队友的喧哗,听不见教练的嚷嚷,连爸爸的催促声也没有。爸爸是个外科医生,平时风风火火,他只要看见小哲慢吞吞的样子就着急,还要加上一句,你这性格一点都不像我,真是你妈的好儿子!

球场空空荡荡,而附近停车场却是另一番景象。群人围在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他们的额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还有人拿着手机,站在路边,焦急地向远处张望。

小哲还是慢吞吞地往球场外面走,等他快透到停车场的时候,人群散开了,一辆救护车刚刚驶过来,顶棚上的灯放射着幽幽的蓝光。一个男人刚刚戴上口罩,向救护者叮嘱着什么。救护者用担架将躺在地上的男子抬上了车,砰的一声,车门关上,蓝光渐行渐远。旁边的人再次围拢过来,正中间的男人高大、瘦削,他看见了小哲,向着他招了招手,是爸爸。围观的人愣在那,但很快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突如其来的掌声让小哲和爸爸都有些不知所措。

爸爸搂着小哲,朝车子走去,爸爸的手在抖。

还有水吗,儿子?

没了,都喝没了。

你去对面的便利店,给我买瓶可乐,要冰镇的,快!

小哲回到车上,里面弥漫着酒精消毒液的气味,爸爸摘下口罩,抓过可乐,一口气灌下半瓶,然后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很心满意足的样子。

爸,刚才怎么了?

啊,没怎么,有个人在路边昏倒了,我给他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没事了,活过来了。

我怎么不知道?

你,慢慢腾腾地,我要是像你那么磨蹭,那个人早不行了。我先把你送回家,然后回医院。

晚上要和妈妈一起吃饭吗?

再说吧。

小哲回到家,姥姥正拿着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唠叨:今天那个年轻人命真大,要不是遇上欣力就完了。储欣力,是爸爸的名字!小哲快来,朋友圈都是你爸爸。

图像一直晃动,地上躺着一个人,年纪不大,脸色正由紫变黑。爸爸先是检查了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又用双手按住他的胸口,一下,两下,三下……接着他一把扯下了口罩,眼镜也甩了出去。两个男人的嘴紧紧地贴着,一个男人的气流进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体,一条触礁的船渐渐启动。视频的时长只有短短几十秒,但小哲却觉得无比漫长。

妈妈给姥姥打了一个电话,说不用给她留饭,她要去医院采访,采访储欣力。姥姥还特意叮嘱你和欣力好好唠唠,两口子有啥话不能说的,你俩就是犟驴。

晚上,妈妈的新闻栏目播出了对爸爸的专访,镜头前的男人让小哲有点恍惚。他从没见过爸爸正襟危坐的样子,电视中的男人说话不紧不慢,但语气却很镇定,他说根本没考虑疫情,自己是个医生,给病人做人工呼吸是常规操作,救死扶伤更是天职!

这件事动静不小,就连央视的记者也来采访了。在央视微博的评论区里,网友更是开了锅,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反正都是正能量的硬词。

爸爸发了一条朋友圈,除了对亲友的关注表示感谢之外,还在央视的话题医生路边救人连眼镜都甩飞了旁边加了一个捂脸的表情。

没多久,小哲换了一双新球鞋,梅西同款2020猎鹰,是他和爸爸、妈妈一起买的。


注:小说取材于发生在哈尔滨的真实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为“拯救”,含义丰富,既指医生爸爸对病人生命的拯救,也暗指这件事的发生是对医生家庭的拯救。
B.全文采用多种手法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比如运用了细节、动作、对话等描写手法,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C.儿子问起救人之事,爸爸只是轻描淡写,但当时的救人过程应该很是紧张,这从事后“爸爸的秀手在抖”可以看出来。
D.小说中也塑造了生活中父亲的形象,他对儿子表面冷,内心关心,结尾时捂脸的表情表现了他柔和的一面。
2.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爸爸在救人过程中表现出的形象特点。
3.作者通过不同的人物来呈现这个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爷们,枪对枪

肖靖

大运河九曲回转,河弯弯里窝着我的家乡。

太爷在村庄里很出名,出名是因为太爷的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当兵,当兵在那个年代不算什么稀奇事,混不上吃喝,当兵算是条出路。但是四个儿子成了敌我的对头兵,这就成了一件稀奇事。

大儿子,也就是大爷爷被日本鬼子抓走,拷打威逼之后成了日本宪兵队的伪军。二爷爷,三爷爷,跟着八路军的队伍走了,战死疆场,尸骨都没留下。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19岁加入共产党,在县里的区小队跟着当时的区大队长王凤燕一起打鬼子。

大爷爷骑着马挎着盒子枪回村的时候,威风凛凛的样子惊动了整个村子。

太爷的棍子雨点般落在大爷爷的背上,因饥饿浮肿的手撕扯着大爷爷的伪军服,嘶吼着:“把这身皮给俺扒下来!”太爷直接宣布,再也不认大爷爷,一刀两断,连同大爷爷带回来的半袋粮食和十几块银元一起扔出了家门。

村里的人说,大爷爷牵着马离开的时候,一道红色的闪电从运河上空直劈下来,大爷爷就在那闪电的亮光里消失不见了。运河水哗啦啦地响动,像极了大爷爷无奈地哭泣。

从那之后,家里人再也没见过大爷爷。虽然十里八村的风声和大运河上的波纹会时断时续带回来大爷爷掩护乡邻逃脱鬼子追捕的消息,但是太爷却像聋了一般,再也听不进去。

其实我爷爷是见过大爷爷的,不止一次。

爷爷跟着区小队在运河边的玉米地和鬼子相逢,爷爷拿着枪,转身就看见了同样端着枪的大爷爷,枪对枪,风沙刮红了两兄弟的眼睛。爷爷看到大爷爷的枪口往上抬了抬,伴着一声枪响,爷爷闪身钻进玉米地。稀疏的玉米苗没能遮挡住赶上来的鬼子,爷爷被捕了!大爷爷一声不吭,跟在宪兵队鬼子身后,押着爷爷回了据点。

半夜里,关在牛棚里的爷爷觉得有人拉他,借着细微的星光,一个人解开他身上的绳子,在他口袋里塞了个东西,压低了声音说:“快走!”爷爷拉着大爷爷的手说:“一起走。”大爷爷挥了挥手,声音颤抖:“俺回不去了。”星光在大爷爷的脸上映出一抹银白色的苍凉。

爷爷跑出牛棚,跑出村子,跑出了一腔温热的亲情,却跑不断残酷的现实。跑累了的爷爷掏出口袋里的窝头,那是大爷爷知道他一天水米未进,塞到他口袋里的。在黑色的夜里,爷爷一口一口吞咽着,运河水和爷爷的泪水一起滔滔流淌。

爷爷回村,总是悄然无声。爷爷是带着任务回来的,他要在村子里发展抗日组织,建立信息联络站。

那时候爷爷已经娶了我奶奶。爷爷家是抗日堡垒户,村子里要挖地道,要从堡垒户家开始。奶奶有点担心会把房子挖倒了吧。区大队长王凤燕笑着和奶奶说:“嫂子,你家是堡垒户,要带头咧,等打跑了日本鬼子,俺给你盖楼房!”

地道在爷爷发展的抗日堡垒户家里挖通了,直接通到了村外的小树林:平时区小队开会、接头都在爷爷家,奶奶就搬个板凳在门口纳鞋底,鞋底上的针脚从歪七扭八,变成整整齐齐的时候,奶奶已经成了一名优秀的放哨员。

这一天,奶奶她觉得右眼皮突突地跳,心里慌慌的,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向远处张望,太阳已经偏到西边的天空,云霞红得像一摊血。一队人影从云霞深处冒了出来,奶奶看见了日本宪兵队的服装。

奶奶慌了神,爷爷和几个区领导还在家里。奶奶快步走进院子,轻轻地敲了敲窗棂子,爷爷和区领导听到声响,急忙钻进地道撤退。

爷爷和几个区领导钻出地道的时候,就看见大爷爷瞪着眼睛面对着他们。血色的夕阳映照,大爷爷周身泛着淡淡的血色。他手里的枪无力地垂了下去。大爷爷说:“中国人肯定能打跑小日本,你们快走吧!”

剿灭日本鬼子残部的时候,爷爷将大爷爷堵在了一座破院子里,大爷爷背对着院门,无数条枪对准了他,大爷爷被抓住了。透过朦胧的泪水,爷爷看见大爷爷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为了让全家活着,为了让咱全村的人都活着,我没法呀。

我知道我得死,我知道我得死!

大爷爷的声音从撕心裂肺到低泣轻喃,诉尽了无助疲惫的一生。

大爷爷被执行枪决的时候,村里人看见一道红色的闪电划过了天际。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开头部分,交代太爷的四个儿子都当兵,但“四个儿子成了敌我的对头兵”,既揭示了故事基本的矛盾冲突,也为故事设置了悬念。
B.小说写太爷棍打大爷爷,撕扯伪军服,宣布与其一刀两断,并将大爷爷带回的钱粮扔出了家门,这些细节表现了太爷身上朴素的民族大义。
C.小说中“一道红色的闪电”“云霞红得像一摊血”“血色的夕阳”等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故事悲壮的氛围。
D.小说写在区小队开会、接头时奶奶为他们放哨,“鞋底上的针脚从歪七扭八,变成整整齐齐”,暗示了奶奶在斗争中逐渐成熟、成长起来。
2.小说中的“大爷爷”具有丰富而矛盾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3.小说有多处“巧合”。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这种情节安排技法的表达效果。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假面

(俄)契诃夫

在某某公共俱乐部里,以慈善募捐为目的,举办了一次假面舞会。

深夜十二点时,几个不跳舞从而也没戴假面具的知识分子坐在阅览室一张大桌子的旁边,把鼻子和胡子藏到报纸里,在看报、打盹。从大厅里传来舞曲的音响。仆役们常在门边跑来跑去,发出响亮的踏步声和盘碟的叮当声。阅览室里却是一片静寂。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伴随着一个低沉的声音,门打开了,一个宽肩、敦实的男子走进阅览室来,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帽子上插着孔雀的羽毛,脸上戴着假面具。跟着他进来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托盘上有一个盛着烈性酒的大肚瓶和三瓶红酒,以及几个杯子。

“到这边来,这里凉快一些。”那位男子大声叫嚷,“把托盘放到桌子上去……而你们,几位先生,请让开……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

说着,那男子身体一歪,手一挥,把那些杂志从桌子上扫掉。

“把托盘放在这里!而你们,读者先生们,请让开,这里不是看报和搞政治的地方……你们都别看了!”

“我请你安静一点。”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说,透过眼镜打量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这里是阅览室,而不是小吃部……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

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男人猛地欠起身来,一下子从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把报纸夺了过来,那位先生被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您忘乎所以了,阁下!”他愤怒地说,“您把阅览室当成了酒馆,您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竟从我手里把报纸夺过去!我不能容忍!您不知道您这是在跟谁较量,阁下,我可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

“我可不管你是什么热斯佳科夫!至于你的报纸嘛,瞧,我可以给它这样的荣耀……”

那男子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

“先生们,这是什么意思?”热斯佳科夫喃喃地说,一时被惊呆了,“这真荒唐……这……简直不可思议……我简直不明白……一个无赖闯到这里来……还……突然说出这种混账话。”

“什么是无赖?”插孔雀羽毛的男子大喊一声,火冒三丈,一拳打在桌子上,托盘上的杯子被震得蹦起来,“你是在对谁说话?你以为我带着假面具,你就可以对我胡说八道了吗?尊敬的先生们,不开玩笑了,我可没有心思跟你们闲扯。你们全都滚出去,赶快滚吧!”

“咱们这就等着瞧吧!”热斯佳科夫说道,激动得连镜片都蒙上了一层水汽,“去把叶夫斯特拉特叫来!”

“叶夫斯特拉特!”俱乐部里响起了呼叫声,“叶夫斯特拉特在哪里?”

叶夫斯特拉特是一个穿警服的老头,他应声迅速来了。“请您离开这里!”他哑着嗓子说,瞪着一双可怕的眼睛,抹了油膏的胡子在微微颤动。

“这可把我吓坏了!”那男子说,乐得哈哈大笑起来,“真的是把我吓坏了!你这愚蠢的东西,瞧这胡子,就像猫胡子,两只眼睛就要鼓出来了……嘻一嘻一嘻!”

“少废话!”叶夫斯特拉特气得全身哆嗦,声嘶力竭地喊道,“滚出去!不然我就叫人把你扔出去!”

阅览室里响起了一阵无法想象的喧嚣声。舞会被霎时的一团混乱中断了,群众纷纷从舞厅拥向阅览室。

叶夫斯特拉特召集了在俱乐部的所有警察,并坐下来进行笔录。

“你写,你写。”戴假面具的人用手指在他的笔下指指点点地说,“现在我这个可怜虫将是什么下场呢?我真是个可怜虫!哈哈。喂,怎么啦?笔录做好了吗?全都记上了?好吧,你们现在就瞧一瞧吧!……一……二……三!”

那男子站起来,全身挺直,摘下自己的假面具。他露出了自己的醉脸,看着大家,欣赏所产生的效果。他倒在圈椅里,高兴地放声大笑。而所产生的效果也的确非同寻常。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张皇失措地面面相觑,脸色发白,有的还在挠后脑壳呢。叶夫斯特拉特像是干了意外的大蠢事的人那样,后悔地发出呷呷声。

大家都认出来了,这个爱胡闹捣乱的人正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荣誉公民皮亚季戈罗夫。

“怎么样,你们走开还是不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皮亚季戈罗夫问道。

那些知识分子一句话也不敢说,踮起脚尖,默默地从阅览室里走出去了。皮亚季戈罗夫随后便把门锁上了。

“你当然早就知道这是皮亚季戈罗夫!”过了片刻,叶夫斯特拉特低声地沙哑地问那个仆人,“你为什么不说?”

“吩咐不许说,长官!”

“吩咐不许说……等我把你这该死的家伙送进牢里几个月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不许说’了。滚出去!而你们呢,诸位先生,你们倒好,”他又转过身来对那几位知识分子说,“居然造起反来了,连离开阅览室十分钟都不肯!现在你们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吧。唉,先生们,先生们……我可不喜欢,真的!”

那些知识分子在俱乐部周边走来走去,垂头丧气,惘然若失,心里充满愧疚,絮絮叨叨,好像预感到大难就要临头了……

深夜两点钟,皮亚季戈罗夫才从阅览室里出来。他还是醉醺醺的,走路摇摇晃晃。

热斯佳科夫动手去搀扶皮亚季戈罗夫,其他几个知识分子也跑了过来,高兴地微笑着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扶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把皮亚季戈罗夫送回家之后,这些知识分子着实快活了一阵,并终于放下心来。

“他还伸手跟我握别呢,”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道,“这就意味着,没有事了,他没有生气……”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几个没戴假面的知识分子躲在阅览室里,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政治。
B.小说没有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主要采用大量人物对话推动故事的发展,使情节紧凑,矛盾冲突更加集中。
C.叶夫斯特拉特在皮亚季戈罗夫揭掉假面前后的表现,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知道狗的主人前后的表现异曲同工。
D.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人能随时观察每个人物言行,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既全面客观又灵活自由。
2.简要分析热斯佳科夫等知识分子对待皮亚季戈罗夫的前后表现及心理变化。
3.小说题目意味深长,有评论认为,“假面”可以称为“真面”,“真面”可以变成“假面”。如何理解这句话,结合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桑叶与蚕宝宝

朝颜

进入征村乡吴坪村的时候,一场急雨刚刚歇住了脚,厚厚的云层从天空中渐次消散。不远处的青山之间,还萦绕着白色的雾气。山下的屋宇和田园,便都像置身于仙境中了。视野之内,树木、蔬菜和青草绿得不染一丝杂质。一条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云雾的万千姿态。一辆高大的农用拖拉机威风地驶过侧畔,车尾还粘着湿漉漉的新泥。

这里是江西省修水县的西南郊,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然而如今,穿过一幢一灰瓦白墙的农家宅院,我在这里已找不到贫穷的痕迹。

横平竖直的田间,铺展开一望无边的桑林。桑树不高,却枝叶葱茏,每一片叶子都肥美而多汁,绿得精神。底部的枝条已被采摘得光溜溜的,顶部仍在不停地抽出鲜嫩的新芽。这样的长势和桑叶产量,是我幼时所见枝叶稀落的野桑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桑叶的使命是喂养蚕宝宝。而后是茧,是丝,是琳琅满目的丝制品,是村民们走出贫穷、奔向富裕的希望。

“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歌谣在蚕乡流传开来,像茂盛的桑树,遍布山坡田垄。地处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县,在清代时,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之誉。蚕桑传统延续至今,更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仅我脚下的吴坪村这片土地,便建有二百零八亩蚕桑产业基地。

桑田一侧,矗立着四座标准化养蚕大棚。我们走进了其中一座。只见偌大的空间,整齐地排列着方格蔟,底层撒着厚厚的消毒的石灰,上面再垫一层新鲜的桑叶。一些蚕宝宝在不倦地喻食,一些已经爬上了属于自己的蚕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小小的木格中,见一条身子黄而透明的蚕,正从口中牵拉出晶莹透亮的细丝。它不停地快速摇动着脑袋,仿佛这分分秒秒的光阴都不能耽误。

蚕的一生,如果撇开化蛹和成蛾期,须经历四次休眠蜕皮。在此期间,它们变得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患病死亡。尤其是第四次蜕皮,时间长,过程艰难,死亡风险大,直接关系着最后的产量。千百年来,蚕农们秉承着祖上代代总结的传统经验,一季又一季地侍弄着蚕宝宝。他们依靠着简易的蚕具和蚕室,劳心劳力,但是产出却常常与付出不成正比。

“现在不一样了。”一位扶贫干部告诉我,“我们不仅有养蚕大棚,还建有小蚕工厂。在两个最关键的时期,统一消毒,统一管理,生产几乎零风险。”小蚕工厂,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我不由地想象起来,宁静的夜晚,无数只黑黑的蚁蚕,在小蚕工厂里挤挤挨挨地蠕动,它们昂起脑袋噬咬着桑叶,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

然后,它们休眠、蜕皮,变白、变胖,被蚕农们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悉心地照顾着。再然后,它们和我眼前所见的熟蚕一样,被送往大棚最后,择一个小方格为归宿,走完短暂而辛劳的一生。我又不禁想象着另一幅画面;某一天清晨,管理员打开大棚,无数只洁白的蚕茧卧居其间,仿佛刚刚下过一场盛大的新雪。

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成立了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优先成为社员和股东。从流转土地到购苗栽桑、技术指导,再到蚕茧收购,全部由合作社牵头,统一进行。桑蚕鲜茧的价格,也由保险公司统一承保。当所有的风险被解决后,蚕农们放下了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他们只需专心种桑养蚕,凭着勤勉付出便可安心地等待收益分红。

这一路上,我们围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个圈。从吴坪村,到征村乡,到整个县域,无不见桑树遍布沃野,郁郁葱葱。我看见因病致残的胡经明,用一把竹椅支撑着身体,在桑田里奋力地挖地草;我看见从打工地返乡的樊南星,带着身患“渐冻症”的妻子下地,双手并用飞快地采摘桑叶;我还听见吴坪村的脱贫户石根感慨地说:“用好国家政策,自身勤劳肯干,就是最好的脱贫药方。”

何止是他们呢?在修水,九万八千亩桑园,十个五千亩蚕桑乡镇,二十个千亩蚕桑村,一百五十个百亩专业组,三百七十五户十亩以上大户……一头,承载起三万多名蚕农的希望,另一头,连接着丝绸企业上亿元的年销售额,还有两千多在家门口就业的人。现在,桑园还在一亩亩扩大,蚕农的雄心也在一天天变大。随之而来的,还有桑果休闲采摘、桑葚酒、桑葚饮料、桑叶茶、桑芽菜、蚕丝被、食用蚕蛹等相关产品产业的开发。日子,正一天天生机勃勃地向前走。

我携着满身的绿意退出桑园,抬起头望去,天边早已云开雾散,万道金光下,深情抚摸着这热腾腾的土地……

(选自2020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栽桑的歌谣,写修水在清代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美誉,表现了这里桑蚕生产历史悠久。
B.文章写蚕四次休眠蜕皮,用“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会患病死亡”“过程艰难”等,意在突出养蚕艰难、蚕农艰辛。
C.文章中扶贫干部的话,承接上文蚕农产出与付出反差大,再转向对扶贫工作队到来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的叙述。
D.文章结尾使用“九万八千”“十个五千”等一组数字,展示了修水桑蚕产业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2.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3.本文结尾构思巧妙、意蕴深远,对此你如何理解?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祁成德

小司号员终于苏醒过来了。

厚厚的泥土掩埋了他的下半身,带着硝烟味,混杂着树枝叶草根草屑。肩膀上被刺刀捅的伤口在发痛,但他的神智是清醒的,从来没有过的清醒。

林梢上空有朦胧的月色,许是后半夜了吧?

他不清楚战斗是怎样结束,部队是什么时候撤离战场的。他只记得部队白天上午翻过七里坎向赤水方向挺进,他们化装成送稻草的老百姓,在下面黄皮洞山沟里同敌人遭遇,干上了。他们边打边撤来到这片树林高地,打了不知多久,一发迫击炮弹飞来使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名的小虫在近处的草丛中唧唧叫着,山风卷过一阵林涛,发出尖利的啸声,这树林里咋会这样静?连长他们哪里去了?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我的枪呢,小号呢?

他环顾四周,心里空荡荡地有一种失落感。

他试着动了一下但身子无法动弹。他不甘心,又猛力抽动,右下肢有一点痛的感觉,左下肢却没有什么反应,好像麻木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去掉泥土抽出身子来。

他今年才16岁,咋说也还是个孩子,满打满算参加红军还不到两年。在部队,同志们都当他是小弟弟予以爱护,只有大胡子的老炊事班长,会时常摸着他毛蓬蓬的头喊他“伢子”,常常多给他几片南瓜几块薯干。而今,他们在哪儿呢?在急切地盼望他归队,还是认为他已经光荣牺牲而正化悲痛为力量?他仿佛看到连长那焦灼忧虑的目光,听到大胡子班长那时常干裂带血丝的阔嘴在喊“伢子……”

他一定要设法回到战友们身边。

树干撬,双手刨,身子扭动抖落……他终于抽出身子,然而他看着自己的左下肢惊呆了:踝骨以下部分,是永远埋在了泥土深处,还是失落在什么地方?

他嘤嘤地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滚落,融入身下这片异乡的土地,为那被炮弹夺去的左脚。

“红军哥,你回来教我吹号哈,要得不?”

房东小孩的话在耳边响起,不要哭哩!红军战士铁打的汉,为什么要哭?那小孩砸破手指还不哭哩!还是找找自己的左脚和枪号吧。

爬着找了一阵,只找到炸坏的枪和小号。

左脚不要了,找来也没用,何必浪费时间。

哦,时间!自己还有多少时间?虽然才只有16岁,但这左脚,肩上的伤口……还行吗?

行的,爬也要回部队!回去还要吹号,起床号集合号行军号冲锋号……部队能没有号兵吗?他吹起冲锋号,战士们在号声激励下猛虎下山般冲向敌群,押回垂头丧气的成群俘虏,他会多么自豪!必须尽快归队,大家都在等着他!

应该找一找路,他抬头察看着周围的地势。

朦胧月光下,一条暗褐色的带影,在林中蜿蜒起伏,曲折盘旋而依稀可辨,白天,他就看清那是路,就在上面约20公尺的地方。

他奋力向上边爬去,带着炸坏的枪和小号。

然而,一阵痉挛抽搐剧痛,左下肢在淌血。

得赶快包扎起来!他撕下衣襟,咬牙忍痛竭力地弯过左下肢,身子弓过去两手努力够着包扎好。

歇口气吧!他抹去脸上额上豆粒般的汗珠。

爬,又继续爬,向着那路。

五公尺、十公尺……快到了,路已依稀可见。脚为啥疼痛不止?

他回头发现脚下有血印。

歇歇再爬吧!蓦地,他脑子里闪出个念头,这山林中是不是还有跟自己一样,在寻找部队的战友?他们记得路吗,知道部队的方向吗?自己在昏迷中,仿佛听到连长喊过:“同志们,撤,向来时的方向!”那就是说七里坎土城方向。自己应该设置点路标,为想归队的战友们,这是一件好事!即使自己因此不能归队,但如果能让更多的战友沿着路标归队,不是更好吗?

他看看自己伤残的左腿和身后的血印,笑了,能办好这一件事,死了也心安,没有遗憾哪!

他终于爬到了朦胧月光下的小路上。

取下断枪上的刺刀,借助月光辨准方向,吃力地开始刻第一个箭头,刻在路边的土壁上。脚在剧烈地痛,血在不断地流。他不顾一切地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刻好路标。累了歇会,疼痛咬紧牙,汗顾不上擦。他仿佛听到战友和房东小孩在呼唤自己而力量猛增。

第一个路标终于刻好了。

他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箭头朝着部队的方向,那么坚定有力,仿佛自己坚定的信念;箭头随着月光的游移不定而闪烁,犹如自己赤诚的心在跳动,他欢呼般地发出一声大喊,“啊嗬嗬”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他又带着小号刺刀向前爬去,要刻下一个他认为该刻路标的地方。他身后留下一溜血印,点点滴滴联缀成一个长长的大写的血的路标。

天上,依稀透出点曙光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对草丛中的虫叫声及山风的啸声的描写反衬了山林中寂静的氛围,这属于以动衬静的手法,此处的景物描写烘托了小司号员内心的慌乱。
B.“树干橇,双手刨,身子扭动抖落……”中“橇、刨、扭、抖”,简短的几个动词就把读者带入到情境中去,让人体会到了小司号员艰难的脱身过程。
C.“左脚不要了,找来也没用,何必浪费时间”,这句近乎冷酷的描写表现了小司号员的果断和机智,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小司号员的同情。
D.小说尾段的景物描写,既呼应了小说前面有关月光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同时也富含深意,暗示了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的革命前景。
2.小说对小司号员的心理作了真实细腻的描写,这些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标题“路标”在文中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谢谢你,小姑娘

林海音

除夕的下午,母亲把我叫到厨房,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爱官,再去姑妈家一趟吧!”

“菜不是都买了吗?”我见纱橱里好像碗碗盘盘有了几样菜。

自从父亲死后,便靠母亲十指缝缀养活一家人,粗茶淡饭已经很勉强,可是到了年节,母亲却不肯将就,总要让我们一年吃一次比较丰美的年夜饭。这一年,我记得母亲是先派二姐到堂叔家借钱,对付买了年菜,现在又派我去姑妈家。我们平日事事顺从寡母的心,有提到上阔亲戚家,姐妹们便你推我躲,不肯上前。

母亲又温柔地向我说:“傻丫头,还有明天呢,从你二叔那儿借来的二十块,刚够买些菜,明天开了门打发这赏那赏的,事也可多哪!去吧,爱官!”

听到妈末一句话的声音,总不忍违背了她,不得已拖着沉重的脚步到姑妈家去走一趟。进了姑妈家的门,只见老妈子、听差穿梭似的忙。我打开堂屋的门,一股热气扑面,看见桌上椅上摆满了礼品,表妹见我来了头也懒得抬。姑妈正扯了嗓门骂佣人,她没有看见我。我轻轻地喊了声:“姑妈!”她没听见,我待在那儿好难受。老半天,姑妈才认清了我,她说:“哟,爱官你什么时候进来的?这群没用的老妈子……”接着她跟我开了河,她说这样涨那样贵,买这买那花了多少钱,我嘴里唯唯称是,心里却盘算着怎么开口向她借钱。后来姑妈说够了,才想起来:“你妈你姐姐都好哇?我还要叫她给我织件毛衣呢!”

好不容易抓住这个机会,我这才赶紧接上话:“我妈好,让您惦记,我妈说……”姑妈一听是借钱,就不像刚才那么高兴了,她虽还是笑,笑得怎么也不自然了。她先向表妹说:“去,看你爸爸那儿有零钱没有?我这儿没有了。”表妹坐在那儿扭一扭腰,表示不高兴去。姑妈没办法,往腰里掏,掏,掏,掏出一张十块钱的票子来,晃了好几晃才递到我手里。接着她又足足教训了我一顿,她说什么要好好用功,才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又说什么要省吃省穿,钱来得不容易;还有什么别学坏,别乱跑等等。我连声答应着,我知道一个穷亲戚向阔亲戚借钱的滋味,我知道该怎么低声下气。屋里暖气开放得太高,妈妈临来时又给我加上一件当大衣穿的棉袍,我热得涨红了脸,耳根都发烧了,这时姑丈从里屋喷足了烟走出来,他对姑妈说:“让爱官回去吧,不早了,她妈回头惦记她。”我如释重负,站起来就往外跑,一股凉气迎脸打来,我舒服多了。

天黑下来,鹅毛雪下着,①我的手插在口袋里,紧紧捏着那张票子,怕它失落了似的。我凄凉孤独地走着,脑子里充满了刚才姑妈家里的情景,那些礼物,那暖洋洋的堂屋,表妹那副嘴脸,姑妈的训词……忽然我觉得头有些晕,喉咙也痒起来,是从暖室里猛一出来,吹了冷风的缘故,我靠在街旁一根电线杆子休息了一会儿。对面亮煌煌的是一家糖果店吧?只见里面人影幢幢,该是有不少办年货的人。

我走过街,想在这店里买两个梨润润我的喉咙,顺便给姐姐们带些糖果回去,我手里毕竟有了十块钱,②我使劲地捏了一下,它还在。一进店,我低下头向玻璃橱里找标价最便宜的糖果。我的身旁站着一个穿蓝布长衫的人,他的衣服正好遮住了半个柜,我抬起头来看他,是一个戴着玳瑁边近视眼镜的又瘦又高的男人,他正拿着一罐奶粉问价钱,我想站一会儿等他买完再说,我连请人“借光让一下”都不敢说。

这时我见那男人从大褂的襟上取下自来水笔,对老板说:“我今天刚好没有钱了,这钢笔先押在这里,明天再拿钱来取可以吧?”那老板,两手交插在袖笼里,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那男人又说:“可以吧,老板,明天我一定拿钱来,小孩子夜里没有奶吃了。”我的干喉咙里咽了一口唾沫,等着老板的答复,谁知正好照在电灯下的老板的光葫芦头,又摇了几摇。那男人把奶粉罐放下,叹了一口气出去了。

我不知怎么也跟了出去,昏沉沉的脑袋里又幻想着他那句话:“小孩子夜里没有奶吃了。”夜里没有奶吃了,夜里没有奶吃了……我忽然停住了脚,喊道:“先生!先生!”随着我把捏在手中的钞票扔在脚底下。那男人回过身来,我指着地下的钞票说:“您的钱掉了!”他犹豫了一下,张开了嘴,可没说话,弯下腰捡起那张钞票——那张还带着我的体温的钞票。随后他说:“谢谢你,小姑娘。”我们两个人表演得都够逼真。

我害羞似的跑走了,回头看那硕长的影子还愣在那里。这时远远近近的除夕的炮仗声开始乒乒乓乓响了起来,我想我该快些跑回去了,母亲还等着我吃年夜饭哪!

(节选自《城南旧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母亲以“商量的口吻”让“我”去姑妈家一趟,接下来又交代去阔亲戚家“姐妹们便你推我躲”,这些都是在暗示阔亲戚对亲情的冷淡。
B.摆满桌椅的礼品,暖洋洋的堂屋,姑妈家的富有与“我”家一顿年夜饭都得借钱置办的贫穷,贫富悬殊上的鲜明对比使“我”在姑妈家里好难受。
C.“我”从姑妈家出来如释重负,凉风吹来觉得舒服,这样写既照应前文“拖着沉重的脚步到姑妈家”,又写出了“我”离开姑妈家后的畅快心情
D.“我”擅作主张将刚刚好不容易借来的钱扔到了地上,还说成是那位先生丢的,这不明智之举是当时“我”还小,而且脑袋“昏沉沉的”的缘故。
2.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我”“捏”钱的细节描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这篇小说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2021-04-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

蒋子龙

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以仁对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在海上遇到大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以仁对天,崇拜神灵。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扶持”。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闽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千百年来,渔民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的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其实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到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渔港沸腾。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仁”为先的。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的快乐。

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来。门里门外,风光无限。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

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网络时代那些自以为“一只鼠标在握”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的虚幻狂妄之人的批评,引出对舟山的描绘。
B.以沈家门为代表的舟山群岛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和精神,当地渔民具有勇、强、豪爽的性格特点。
C.这篇散文常常使用连续的四字词组成句子,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练而又雅致,将读者引向深渺悠远的历史场景。
D.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始终围绕沈家门的“渔风渔俗渔家乐”展开记叙与描写,突显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沈家门因为历史悠久,岛屿众多,逐渐由小小的渔船避风港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千年不衰,是“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
B.抗倭名将戚继光驾舰于大洋上御寇的表现,与他《马上作》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句子一样,都令人感到气势豪壮。
C.“仁”是沈家门风俗习尚的核心,渔民以“仁”对海、对天和对人,与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仁”的观念一致。
D.中国人历来看重“养生丧死”,孟子曾向梁惠王指出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沈家门人则用行动来体现了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3.文本一中,在叙写沈家门的人文环境时,作者为什么对历史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活趣”之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