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现当代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暑去寒来春复秋

李碧华

小豆子[注]也来了好几个月,与弟兄们一块,同游共息,由初雪至雪雾。

练功最初是走圆场,一圈一圈地在院子中走着,越来越快,总是走不完。棍子敲打突地停住,就得挺住亮相。一两个瘫下来、散漫的必吃上一记。到了稍息,腿不自主地在抖。还要压腿。把腿搁在横木梁上,身体压下去,立在地上的那条腿不够直,师父的棍子就来了。一支香点燃着。大伙偷看什么时候它完了,又得换另一边耗上。小癞子又泪汪汪的。他总是压不下去,便要“撕腿”。背贴着墙,腿做横一字张开,师父命二人一组,一个给另一个两腿间加砖块,一块一块地加,腿越撕越开,痛苦得很。

孩子们都没穿过好衣服。他们身上的,原是个面口袋,染成黑色,或是深颜色,做衣服,冬天加一层棉,便是棉衣。春暖了,把棉花抽出来搁好,变成两层的夹衣。到了夏天,许是再抽下一层,便是件单衣。大的孩子不合穿,传给小一点的孩子。破得不能穿了,最后把破布用襁糊裱起来,打成“袼褙”做鞋穿。

天气暖和了,这天烧了一大锅水,给十几个孩子洗一回澡。这还是小豆子拜师入门以后第一次洗澡,于蒸汽氤氲中,取一个木勺子,众多弟兄你替我浇,我替你浇,喧闹得很。几个孩子又架着脏兮兮的小癞子进来,把他像木偶傀儡一样扔到水里去,溅起水花。

“别逗了,烦死了。反正我活不长啦,我得死了。哎哟,谁踩着我啦——”小癞子只一壁叨叨不清,师兄弟们早已习惯,全没上心。他们只是嬉玩着,舒服而且舒坦。

孩子长得快,拉扯地又长高了。个个略懂所谓十八般武艺……

眨眼就到了“分行”的日子。

孩子们穿好衣服,束好腰带,自个伸手踢脚喊嗓,之后,一字排开。眼前几个人呢,除开关师父,还有上回那师大爷,拉胡琴的歪鼻子丁二叔。大人们坐好了,一壁考试一壁掂量。就像买猪肉,挑肥拣瘦。先看脸盘、眉目。挑好样的生。

一个一个被拣去了,剩下些胖的、眼睛小的、笨的……因没人要,十分自卑难过。只在踢石子,玩弄指头儿,成王败寇的残酷,过早落在孩子身上。

师大爷又问:“你那个绝货呢?”

胡琴拉起了。关师父得意地瞅瞅他,把小豆子招来:“来一段。”

不知恁地,关师父常挑一些需得拔尖嗓子的戏文让他练。四合院里还住了另外两家人,他们也是穷苦人家。自某一天开始,卖茶的寡母把小木车和大铜壶开出去,一路地吆喝:“来呀,喝大碗茶呀……水开茶酽,可口生津啊,喝吧……”师父总是扯住他教训。只他一个。

“小豆子你听,王妈妈使的是真声,这样吆喝多了,嗓子容易哑,又费力气。你记住,学会小嗓发声,打好了底……”

今天小豆子得在人前来一段了。昨儿个晚上,本来背得好好的。可一开腔唱“我本是——我本是——”高音时假声太高,一下子回不过来。回不过来时心慌了,又陷入死结中。

正抽着旱烟的师父,“当哪”一声把铜烟锅敲桌面上,再冷不提防便捣入他口中,打了几个转。

“什么词?忘词了?嘎?今儿我非把你一气贯通不可!”师大爷忙劝住。

“再唱!”

小豆子一嘴血污。小石头见他吃这一记不轻,忙在旁给他鼓励,一直盯着他,嘴里念念有词,帮他练。

小豆子含泪开窍了。琅琅开口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啊呀天吓,不由人心热似火——”

嗓音拔尖,袅袅糯糯,凄凄迷迷。伤心的。像一根绣花针,连着线往上扯,往上扯,直至九霄云外。

师大爷闭目打着拍子。弟兄们只管瞅住他。

小豆子过关了。

师父踌躇满志:“哼!看你是块料子才逼你!”

他的命运决定了。他童稚的心温柔起来。

“不好了!不好了!——”一个徒儿蓦地走过来,惊扰一众的迷梦。胡琴突然中断了。

“什么事?”

小黑子仓皇失措,说不出话来,只呆呆指着杂院。

杂物房久不见天日。堆放的尽是刀枪把子,在木架子上僵立着。简陋的切末、戏衣、箱杠,随咿呀一响,木门打开时,如常地映入眼帘。太阳光线中漫起灰尘。

见到小癞子了——他直条条地用腰带把自己吊在木架子上面。地下漾着一摊失禁流下的尿。

孩子们在门外师父身后探看。他们第一次见到死人。这是个一直不想活的死人。小豆子吓得双手全捂着眼睛。肩上一沉,大吃一惊,是师兄小石头过来搂着他。

木门砰然,被关师父关上了。第二天一早,只见两个苦力拉着平板车,上面是张席子,席子草草裹着,隐约是个人形。关师父点头哈腰,送一个巡捕出门。大伙目送着同门坐科的弟兄远去。

小豆子在小石头耳畔悄悄道:“小癞子真的走出去了!”

他走出去了。只有死掉,才自由自在走到外边的世界。自门缝望远,“它”渐行渐远渐小……

(选自李碧华长篇小说《霸王别姬》,有删改)

[注]“民国”十八年,九岁的小豆子被母亲狠心剁下骈指(与大拇指并排长出的第六指),投在关金发门下为徒,学习梨园十年为满。言明四方生理,任凭师父代行,十年之内,所进银钱俱归师父收用。倘有天灾降临,车惊马炸,伤死病亡,投河觅井,各由天命。有私自逃学,顽劣不服,打死无论。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癞子又泪汪汪的”中的“又”说明他已不止一次地在“压腿”上面经历非人的磨难了,揭露出科班练功非同一般的辛苦。
B.孩子们的衣物省了又省,裁了又裁,既有师父节省克扣的成分,更是艰难时世下人们艰难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
C.离开母亲,身在戏园,小豆子凄苦无依,看着小癞子“真的走出去了”,走到那个自由自在的世界里去了,他心中是有几分羡慕和期盼的。
D.结尾处“‘它’渐行渐远渐小”中的“它”意味深长,表明小癞子从来就不曾以“人”的身份和尊严存在过,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癞子自言“我得死了”,师兄弟们全然不上心,既为后文小癞子的上吊埋下伏笔,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世态炎凉的普遍性。
B.师父教小豆子用小嗓发声的情节是行文的必要补充,也为后文小豆子最终过关做铺垫。
C.铜烟锅直捣小豆子嘴的情节,动作极具暴力色彩,虽是源自对小豆子巨大期望之后的失望感,但也难掩师父的冷酷无情。
D.对杂物房的描写用了白描手法,借物件的“僵立”“简陋”“如常”,让人不寒而栗,自然联想到人世的冷漠凄凉。
3.文中画横线的段落在表达上很有特色,请具体分析。
4.标题“暑去寒来春复秋”有哪些丰富的意蕴?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看见过城市吗?

李昌鹏

儿子和儿媳在2000公里外的S城打工。12年前,他们在那里买了一套300多万的两居室,我曾为此担忧,那时的他们因此欠银行100多万。儿子和儿媳工作忙,他们却执意要让孙子从老家到S城上幼儿园,他们向我求告:“妈妈,你来S城继续帮我们带孩子吧。”

S城的学校比我们村的肯定要好,于是,我开始和老伴两地分居。

一辈子没出过县城,我没想到老了却会跨越两三个省份去S城,一去就是10年。最初,我隐约感到激动。我经常去菜市场卖菜,而在S城我却是一个去菜市场买菜的农村人。让我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的房子只有60个平方。S城有什么好?属于我们的只有60个平方,四口人住,转个身都困难。更难熬的是,孙子上幼儿园,儿子和儿媳要上班,10年时间,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待在那座没有熟人的城市。

孙子到S城后不久,开始不大愿意和我睡觉。他晚上总想和妈妈睡。儿媳经常说:“您说话声音得小点儿。”我意识到自己说话嗓门儿确实挺大,但说话声音小,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儿子经常出差,每次回家总显得疲惫。我想和他说说话,说老家在一个节令会种什么庄稼。我讲得次数一多,儿子的兴趣越来越低。我觉得他在敷衍我,可我却找不到他感兴趣的话题。

“我在城里是多余的人。”我给老家的老伴打电话,这是那10年经常重复的内容。“儿子还欠银行100多万。”老伴总是对我说,“我们的光阴过去了,钱上面我们帮不上他们,你安心帮他们带孩子,让他们专心工作吧。”

儿子每个月给我800元买菜。我觉得我能赚到这800元。就偷偷在小区里捡废品。第一个月我就赚了1000元。当月我开心地拒绝儿子给的菜钱,儿子惊呆了。

“妈,您不要再捡废品了。”儿子说。“我凭劳动赚钱,难道给你丢人了吗?”我气愤地说。“这里的人来自天南海北,谁也不知谁的健康状况。垃圾箱是危险的,您不能捡废品,您要带孩子啊!”儿子说。

我在城里是多余的人,可是我不得不留在S城。

那时,婆婆隔段时间就要用家乡话冲我念叨一次:“我真想回去。”我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丈夫经常对我说:“对咱妈亲热一点儿。”这话我更不爱听。这些令人生气的话,我一听就是10年。他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亏待了她老人家?前年,丈夫对我说:“妈妈在S城没熟人,没其他事可干,爸爸60多了,一个人在老家不免凄惶。咱们儿子14岁,他自己能上学了。”

送婆婆回去之前,我们决定在一个周六去游览S城的标志性历史人文景点,可丈夫又要出差。婆婆不识字,不能独自出行,10年来她见到的S城就是我们的小区。婆婆怕是再不愿来2000公里外的S城,回去前,陪婆婆去看看S城,这带有某种使命的味道。

我本以为丈夫不参加,婆婆会对出游意兴阑珊,没想到不愿出游的是我儿子。儿子说最不愿意过周末,作业多,他不想去。在奶奶的劝说下,他终于答应陪游。游览过程中,儿子一直打不起精神。婆婆倒是很开心,尽管她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她主要的目的似乎就是和孙子及我合影,她把那10年间最好的笑容留在了合影上。

高铁站在丈夫的县城老家已建成6年,这是我们第一次享受高铁带来的便利。又一个周末,我们家四个人一起坐高铁回去,走出高铁站的那刻,我看见婆婆的眼眶湿润了。

丈夫问:“妈妈,你怎么啦?”婆婆说:“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你还是和我们回S城吧,这里已经是第二个S城。”丈夫呵呵笑道。婆婆突然也笑了。

他们母子正打趣,一个穿着时尚的小伙子走过来大声喊:“大妈,你变白了,好洋气呀,看来没少被S城塑造呢!”

丈夫的表弟开车来接我们,一路上和我们有说有笑,而婆婆沿途一直沉默着在看连绵不绝的基建工地。丈夫的表弟,我仅在结婚时见过一面,据说他在邻村做村委会主任。他告诉我们,他们村已完成拆迁,不少人搬进回迁小区,他说丈夫所在的村子几年后也会拆迁。

“哥哥、嫂子,还是你们读过书的人混得好,在S城买了房。城镇化是趋势,这几年家里变化挺大,年轻人大部分在县城买房买商铺。多回老家看看吧,再过几年你就看不见你记得的老家了。”

我看见过城市吗?我曾对城市、对现代生活充满向往,可是在S城生活十几年,没有哪一条街道可以进入我的梦境。

我经常梦见母亲,在我回不去的泥瓦灶旁,给我用猪油炒鸡蛋饭。

城市都是一样的,在往昔炊烟升起的时分,母亲或许正打开老家回迁楼里的燃气灶,而妻子也一样在S城开始点火做饭。

对于我而言,城市是共通的,S城就是天下所有的城。我在S城做生意,在W城依旧在做生意。偶尔我因怀念W城的生意伙伴老李,便喜欢去W城。我们在江边的酒吧畅谈,用天真把自己从纷扰的人事中短暂放逐。可老李早就去B城生活了,B城依旧有醉人的酒吧,我们延续着往日的交情。

脑海中那些拥有独特地理的城,临海的,傍山的;那些矗立在城市上空的别致建筑,它们曾被我看见并深深印刻,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座完整的城市。我只能看见我能看到的部分,尽管我十分努力。我明白,一座座城市可以被感受,却无法被看见,正如我们只能片面地理解一颗母亲的心,一份妻子的情,一个丈夫的使命。

母亲不再愿意去看见家乡的城,她永远只会看见老家的乡村。我的母亲不属于城市,更不属于城市生活规则,她只属于亲人和乡亲。我们属于自己看见的那个部分,但那看不见的城市,才是我们真正的背景与未来。

(摘编自《文艺报》2021428日第6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来到S城,离家远,住房窄,没熟人,加上儿子儿媳各方面的不够理解和体谅,便觉自己“是多余的人”。
B.送婆婆回去前的出游,本是一家人轻松快乐的时刻,可儿子出差,孙子勉强,儿媳视为使命,只有婆婆观景、合影游得很开心。
C.回到老家,丈夫说“这里已经是第二个S城”,婆婆沉默着看沿途的基建工地,说明家乡的城镇化趋势带给婆婆的陌生疏离感。
D.“对于我而言,城市是共通的”,城市只是“我”工作赚钱谋生的地方,而非心灵的栖息地,所以在哪个城市都一样。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我看见过城市吗”用设问激发读者兴趣,蕴含着“我”长久生活在城市却对其内在缺乏认知的现状的反思。
B.“大妈,你变白了,好洋气呀,看来没少被S城塑造呢!”表弟的这句话从侧面表现10年的城市生活对母亲的影响。
C.母亲在回迁楼里打开燃气灶,妻子在S城点火做饭,两个画面交织,暗示“我”作为儿子和丈夫两重身份和使命不能兼顾的矛盾挣扎。
D.文中的“我”分别指母亲、妻子和丈夫,小说对人物的选取具有典型性,情节的设置也具有一定时代社会普遍性。
3.本文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诸多有形无形的冲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请简要分析本文在情节叙事方面最显著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方的河(节选)

张承志

他一层一层地走上楼梯,拐弯,然后顺着向前走。他问清了A委会党委第一书记办公室的位置,接着照直走到那扇磨砂玻璃门前,毫不犹豫地一把推开了门。他看见在一张写字台前正伏着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那老人惊讶地戴上眼镜,望着他。

您是党委书记吗?他问。

对。我姓曹。

他听出了这位书记语调中的不快。他掏出毕业证书、从研究生办取回的申请书、秦老师寄来的介绍信、一份自填的人文地理研究生报名表,还有一份标明时间的备忘录,谨慎地一一摆在写字台上。最后,他退后一步,简洁清晰地把自己的全部情况叙述了一遍。

现在距离考试一共只有十天。而且十天里包括今天。我和我的母校已经尽了我们能尽的一切力量,他平静地望着曹书记,沉着而不容置疑地说,但是没有用处。我只有直接找您谈。请您通知研究生办:让他们马上发给我准考证。

姓曹的书记放下了眼镜,慢慢地斟酌着字句。小伙子,你不觉得,嗯,书记先微笑了一下,这儿是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啊——门也不敲就闯进来?

他眼睛一眨不眨地迎视着曹书记的目光:“不,我不觉得。这是人民交给您的工作。而且,”他继续冷冷地说,我从您这座楼的传达室敲起,已经整整敲了一个月门了。您可以化个装,然后到您的传达室去试试找您自己。他建议说。

曹书记被他逗笑了。哈,你认为你的考试这么重要么?来,坐下,小伙子。书记点燃一根烟,打量着这个年轻人。那么,你认为我的其它工作,喏,他推了推案上高高的卷宗文件,我们老头子天天忙的,就都不算你说的,人民交给的工作吗?

您可以再忙一点。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难道您不是共产党员吗?他看见这书记被他的话吓了一跳。

两人默默地坐着,陷入了难堪的寂静。最后,书记把那支烟按熄在烟灰缸里,抬起头来:好吧,我马上研究你的材料,好么?只要你符合报名条件,我就通知他们发给你准考证。”“现在我想请您原谅我,曹书记。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坐着,我刚才的每一句话都没有礼貌,他诚恳地盯着书记说,因为,我实在走投无路了。您知道,只剩下十天了。

书记和蔼地站了起来,不,你的话,每一句都很正确。他一直被这年迈的书记送到楼梯口。不过,小伙子,书记在告别时满有兴趣地问道,万一我们认为不能给你准考证呢?我是说,在慎重研究之后?"

那我就去闯考场,他阴沉地说。

噢。那么,如果你万一考不取呢?你不觉得今天这些话,太过分一点了么?书记笑着问。“不可能。我一定要考上。”他像受伤的野兽一样,喉咙里咕噜噜地响。

真自信呀。书记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话锋一转,严肃地问他说,你真的这样热爱这个专业吗?"

再见——他嘶哑地说了一声,头也不回地奔下楼梯。

他撞开大门,飞身跨上自行车,一下子冲进了川流不息的人流。他的心还在怦怦地狂跳,他竭力使自己不去回想刚才的谈话。再谈下去你会控制不住的,你或者会丢人地流出眼泪,或者会疯狂地破坏一切成果,把事情弄得不堪收拾。他埋怨着自己,把车子骑得飞快。你完全没有那种大河风度,你只是被那些河惯坏的一个野孩子。你在年轻时代就被惯坏啦,被那条自由的、北国的额尔齐斯河。

他使劲地蹬着车,风吹着发烫的脸颊。他想,我怎么能不被惯坏呢,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我们曾经徒步走进阿勒泰山,异想天开地想把红卫兵的旗子插到阿勒泰的冰峰上去。我们在山里迷了路,一天同时挨了暴雨和暴雪的鞭打。后来我们遇上了一群赶马的牧人,又兴高采烈地跟着他们去浪游新疆。那时的我还不满二十岁,我是抱着一匹马的脖颈渡过额尔齐斯河的。河水冷得刺骨,汛期的雪水掀着大浪。我只记得满河都响着马群的嘶声和哈萨克人粗犷的喊叫,马蹄溅起的水珠飘成一片蒙蒙的雾。上岸时我已经冻僵了,那些牧人把整瓶的烈酒灌进我的肚子里。他们也把整瓶的酒喝得干干净净。我一句话也没说就醉了,他们粗放的大笑在震撼着我的每一个细胞。我嘿嘿地笑着,后来就在篝火旁睡熟了。第二天清晨我爬了起来,一开口就发现自己的嗓音已经粗哑,带着他们那样的声调。我走了第一步就发现自己也开始像他们那样威风地摇晃。我就这样变野啦,亲爱的、操劳的老书记!等我考完了试,我要买一瓶麦乳精去看您,再次向您道歉。我是因为走投无路才那么毫无礼貌,出言不逊。阿勒泰的牧人是讲究礼节的,我要在考试以后去看您,请您喝点麦乳精,休息休息脑筋和补养一下身体。

他当晚把李希霍芬《中国》导言的译稿又读了一遍,然后整整齐齐地钉好,放在桌角。他又收起了那本边角翻烂的《简明基础日语》,这里面的习题他已经做了不知多少遍。他又整理了那一大叠《地理学报》《地理学资料》《国外人文地理研究动态》,准备全部还给颜林的父亲。最后,他搬过卡片盒来,随手翻阅着那些卡片。他感到一股满足和有把握的心情。他想,这些卡片就是那些讲义和书籍里的干货。无论是政治课,还是自然地理、人类学和原始社会考古学的内容,有用的都已尽收其中。剩下的几天时间我只对付你们,伙计们,他抚摸着卡片想。

他整理了卡片,然后取出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九个格。每格代表一天,还有九天,他想。九天以后是个星期一,那天早晨,我带上两只钢笔,灌足墨水,然后去考场。不管准考证的事儿怎么了结,那天早晨我都要走向考场。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他”不拘礼节,径直闯进曹书记办公室,是因为距考试还有十天,可见“他”渴望拿到准考证的急迫心情。
B.“他”讲述自己耗时一月敲开A委会大门,并建议曹书记化装亲自体验,都试图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帮助书记消解敌意。
C.“你是被那些河惯坏的野孩子”,交代了“河"与“他”密切的关系,也暗示了“他”曾经自由、野性、不安分的知青生活。
D.作品结尾以他“不管准考证的事儿怎么了结,那天早晨我都要走向考场”作结,表明他对曹书记的信任,暗示了故事的结局。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半部分围绕“他”和曹书记对话展开。一个冲动、直白、急切,一个平和、从容、沉稳,几个回合,寥寥数语,人物不同性格跃然纸上。
B.文中写“他”回忆在额尔齐斯河畔的青春岁月,徒步阿勒泰冰山、遭遇暴雨暴雪鞭打,渡过冰冷刺骨的额尔齐斯河,语调冷峻,情感淡漠。
C.“剩下的几天时间……伙计们”中的“伙计们”这个称呼将“卡片”人格化,流露出他与这些资料相依相伴的亲切感,生动而饶有趣味。
D.小说后半部分采用“意识流”的叙述方式展现“他”的心理活动。有对当时激动心绪的平复,又有对过往记忆的回闪,思维起伏跳跃,节奏舒缓有致。
3.“他撞开大门,飞身跨上自行车”之后几个段落,叙述人称交替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读书小组要推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你最想推介的是《北方的河》中的“他”,请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他”,并结合文本分析推介理由。
2023-09-25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红旗下(节选)

老舍

大姐既关心母亲,又愿参加小弟弟的洗三典礼。况且,一回到娘家,她便是姑奶奶,受到尊重;在大家的眼中,她是个有出息的小媳妇,既没给娘家丢了人,将来生儿养女,也能升为老太太,代替婆婆——反正婆婆有入棺材的那么一天。她渴望回家。是的,哪怕在娘家只呆半天儿呢,她的心中便觉得舒畅,甚至觉得只有现在多受些磨炼,将来才能够成仙得道,也能像姑母那样,坐在炕沿上吸两袋兰花烟。①是呀,现在她还不敢吸兰花烟,可是已经学会了嚼槟榔——这大概就离吸兰花烟不太远了吧。

有这些事在她心中,她睡不踏实,起来的特别早。也没顾得看三星在哪里,她就上街去给婆婆买油条与烧饼。在那年月,粥铺是在夜里三点左右就开始炸油条,打烧饼的。据说,连上早朝的王公大臣们也经常用烧饼、油条当作早点。大姐婆婆的父亲,子爵,上朝与否,我不知道。子爵的女儿可的确继承了吃烧饼与油条的传统,并且是很早就起床,梳洗完了就要吃,吃完了发困可以再睡。于是,这个传统似乎专为折磨我大姐的。

西北风不大,可很尖锐,一会儿就把大姐的鼻尖、耳唇都吹红。她不由地说出来:喝!干冷!这种北京特有的干冷,往往冷得使人痛快。即使大姐心中有不少的牢骚,她也不能不痛快地这么说出来。说罢,她加紧了脚步。身上开始发热,可是她反倒打了个冷战,由心里到四肢都那么颤动了一下,很舒服,像吞下一小块冰那么舒服。她看了看天空,每颗星都是那么明亮,清凉,轻颤,使她想起孩子们的纯洁、发光的眼睛来。②她笑了笑,嘟囔着:只要风别大起来,今天必是个晴美的日子!小弟弟有点来历,洗三遇上这么好的天气!

想到这里,她恨不能马上到娘家去,抱一抱小弟弟!

不管她怎样想回娘家,她可也不敢向婆婆去请假。假若她大胆地去请假,她知道,婆婆必定点头,连声地说:克吧!克吧!(也)她是子爵的女儿,不能毫无道理地拒绝儿媳回娘家。可是,大姐知道,假若她依实地了,哼,婆婆的毒气口袋就会垂到胸口上来。不,她须等待婆婆的命令。

命令始终没有下来。首先是:别说母亲只生了一个娃娃,就是生了双胞胎,只要大姐婆婆认为她是受了煤气,便必定是受了煤气,没有别的可说!第二是:虽然她的持家哲理是:放胆去赊,无须考虑怎样还债;可是,门口儿讨债的过多,究竟有伤子爵女儿、佐领太太的尊严。她心里不大痛快。于是,她喝完了粳米粥,吃罢烧饼与油条,便计划着先跟老头子闹一场。可是,佐领提前了遛鸟的时间,早已出去。老太太扑了个空,怒气增长了好几度,赶快拔转马头,要生擒骁骑校。可是,骁骑校偷了大姐的两张新红票子,很早就到街上吃了两碟子豆儿多、枣儿甜的盆糕,喝了一碗杏仁茶。老太太找不到男的官校,只好向女将挑战。她不发命令,而端坐在炕沿上叨唠:这,这哪像过日子!都得我操心吗?现成的事,摆在眼皮子前边的事,就看不见吗?没长着眼睛吗?有眼无珠吗?有珠无神吗?不用伺候我,我用不着谁来伺候!佛爷,连佛爷也不伺候吗?眼看就过年,佛桌上的五供擦了吗?

大姐赶紧去筛炉灰,筛得很细,预备去擦五供。端着细炉灰面子,到了佛桌前,婆婆已经由神佛说到人间:啊!箱子、柜子、连三(一种有三抽屉的长桌)上的铜活就不该动动手吗?我年轻的时候,凡事用不着婆婆开口,该作什么就作什么!

大姐不敢回话。无论多么好听的话,若在此刻说出来,都会变成反抗婆婆,不服调教。可是,要是什么也不说,低着头干活儿呢,又会变成:对!拿蜡扦儿杀气,心里可咒骂老不死的,老不要脸的!那,那该五雷轰顶!

大姐含着泪,一边擦,一边想主意:要在最恰当的时机,去请教婆母怎么作这,或怎么作那。她把回娘家的念头完全放在了一边。③待了一会儿,她把泪收起去,用极大的努力把笑意调动到脸上来:奶奶,您看看,我擦得还像一回事儿吗?婆婆只哼了一声,没有指示什么,原因很简单,她自己并没擦过五供。

果然是好天气,刚到九点来钟,就似乎相当暖和了。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阳光是那么亮,连大树上的破老鸹窝看起来都有些画意了。俏皮的喜鹊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喳喳地赞美着北京的冬晴。

大姐婆婆叨唠到一个阶段,来到院中,似乎是要质问太阳与青天,干么这样晴美,可是,一出来便看见了多甫(骁骑校)养的鸽子,于是就谴责起紫乌与黑玉翅来:养着你们干什么?就会吃!你们等着吧,一高兴,我全把你们宰了!

大姐在屋里大气不敢出。她连叹口气的权利也没有!

在我们这一方面,母亲希望大姐能来。前天晚上,她几乎死去。既然老天爷没有收回她去,她就盼望今天一家团圆,连出嫁了的女儿也在身旁。可是,她也猜到大女儿可能来不了。谁叫人家是佐领,而自己的身分低呢!母亲不便于说什么,可是脸上没有多少笑容。

(有删改)


【注】《正红旗下》是老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描写了被圈养了二百多年的旗人整天提笼架鸟,斗蛐蛐,吸鼻烟,什么正经事都不做的寄生虫一般的生活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姐婆婆一生气就要找人闹一通,一般都是先找她老头子,然后再找她儿子,都找不到时就找儿媳妇。逮着儿媳妇一骂就要骂好久,甚至连鸟儿都骂。
B.大姐的丈夫是个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没有担当的人。他身为骁骑校,只会养鸽子,在他老娘要找人撒气的时候,还偷了妻子的两张新红票子到街上吃茶。
C.文中的环境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如对天空高、蓝,阳光明亮,喜鹊喳喳叫等北京冬天美景的描写,反衬出大姐婆婆内心的烦躁和刻薄。
D.母亲经历几乎死去的风险生下儿子,她期望大女儿能够回家,但也预测到女儿婆婆不让她回家,虽然心里有些失望和不舒服,但也无可奈何。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表现了大姐深受传统思想影响,愿意忍受委屈做一个乖巧的媳妇,并相信以后会有出头之日。
B.句子②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大姐对刚出生的弟弟的牵挂和祝愿,也突出她回娘家的迫切心情。
C.句子③中,大姐用极大的努力才由泪转笑,讨好似的询问婆婆,表现出她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性格。
D.句子④中,用夸张手法突出大姐的胆怯和毫无家庭地位,句末的感叹号增强了作者对大姐的深切同情。
3.《正红旗下》见微知著,揭示了清末北京老城内旗人的生存危机。请结合选文中大姐婆婆这一人物作简要分析。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关键词“民俗世相”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前,岛上的最高长官、守备班班长不得人心地在饭堂门口点名,让飘逸的鱼香引得士兵的喉结上下滑动。

班长说了一大堆元旦过节的注意事项后,强调一点:老规矩,十点钟在机房门口集合,收听北京来的慰问电报。

有个老兵咽口唾沫说:别集合了吧?谁愿来谁来,十点钟电视晚会正精彩呢。

又一个接着说:反正是那老一套。拼死拼活干一年,到头还算记得我们,来份电报。

班长没有理睬他们,争下去会给新兵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帮老兵脏话在嘴上,执勤巡逻可从来不会含糊。也是,这儿离大陆太远了。十几个人窝在这零点一平方公里的岛上,也实在是憋得慌。有些怪话倒是正常,没人说,班长倒反而紧张了。

早先,供给能力达不到的时候,这个岛是荒无人烟。到七十年代中期有了守兵。因为远,因为是最前沿的岛屿。每到年终北京都要来电慰问,班长还记得自己是新兵时,头一回听北京来电,那是什么劲头。为祖国把着门,北京都知道我们!现在的兵……那帮老兵倒也不见得真是牢骚,没准是在新兵面前摆摆谱吧!

晚饭的啤酒不敢多喝,怕查哨时误事,石板鱼也不敢多吃,那东西躁人。早早地走完这零点一平方公里,到机房换下报务员,让他们都去看电视吧。这儿的电视节目要靠十几海里外的大岛上转播,平时看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也就没了图像,今天过节例外,让大家听听新年钟声。

到了九点五十分,陆陆续续来了大半数的人。在机房门前柳树下排成一溜,班长知道有几个老兵没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戴上耳机打开了机器。

最后十秒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开始——众人屏住气,班长听着,听着,咦,耳机里没有反应。再等等,还是没有。

是机器有问题?班长出了一身汗,不会呀,刚才还查了又查呢,他只好继续等待着。

依然没有。

也许是什么出了岔。班长轻轻地放下耳机说,像对自己,又像是对门外的兵们。等众人陆续散去了,他依旧是那么痴坐着。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电报没来?

班长惊醒,见是那几个刚才没来的老兵。他没好气地说:没有什么,刚好遂你们的愿了。

那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不敢吱声。好一会儿,有人怯生生地问:不会有什么意外呀,多少年了不都是准时么?

班长想的也是这个问题:难道是我们今年什么没干好让上头不满意了?他心里一沉。再看窗外,刚才散去的也都聚了回来,他们无声地看着他。眼睛里都在期待着什么。

他觉得没法儿交代,仿佛都是自己的过错。这种事,又不能问上级为何不来电慰问。急中生智,他想到了在营部当通信员的老乡。北京的电报也是一级一级下来的,最后一站是中心大岛上的营部。

他赶紧拎起磁石电话,摇了好几圈,终于接通了。虽说电话里的声音因刮着西北风听不清,但老乡的嗓子还能辨出来。趁着线路还好,他羞涩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简单:今年起电报发给白砂岛了。

他重复这句话后,大家都沉默了。白砂岛也是这一海区的一个小岛,比这儿更小,离大陆更远,以前供给能力弱,够不着它,虽说属于我国领海,却无人驻守。上个月去了六个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安营扎寨。

从现在起,这儿的小岛已不是最前沿了。

班长无言,众人也无言。班长眯起眼睛朝白砂岛的方向好一阵张望,岛是看不见的,但月色下的大海风平浪静,秀色宜人。更何况今晚的月亮那么大,那么圆。看着眼前肃立着的士兵,他觉得该说些什么,但无从启齿。胸口窝着什么,不知道是得到还是失去,是骄傲还是妒忌……

电视机里的喜剧小品伴着阵阵笑声传来,众人就像是没有听到。也许这时,这台电视机是全中国唯一开着又闲着的。

还是班长打破了沉默,他打开保险柜,拿出了一叠纸,说:这是进驻岛上以来,北京发来的全部电报,一共十八封,我提议,今天我们宣读这些电报,同意的举手。

唰的一声,一致举手赞成。

班长清清嗓子,念几句,有些沙哑,再清清,还哑,也就这样念了下去。

众人静静地听着,听着。班长也真有点奇怪,以往真的来电报还没有这么认真呢!读着,往事潮水一样涌上心头。慢些,慢些,他嘱咐自己。让大家多回味一会儿,再多一会儿。

潮声随着清悠的风儿过来,像是伴奏。

终于念完了。那十八封,就一下子完了?班长捏着最后一张怅然若失,众人好像还要等待什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在这里代表全国人民对坚守在边防海岛的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电视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紧接着,新年钟声敲响了。

解散吧——班长轻轻地说。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班长点名“不得人心”,看似闲笔,却巧妙地写出了守岛战士的抵触心理,为下文写老兵发牢骚做了铺垫。
B.“眼睛里都在期待着什么”,指的是战士们期待慰问电报能到来;“众人好像还要等待什么”,指的是战士们听完电报意犹未尽。
C.“从现在起,这儿的小岛已不是最前沿了”,既交代事实,又隐含着战士们在得知慰问电报发给了白砂岛后的复杂心理。
D.小说通过典型的场景和细节把守岛生活写得细致动人,投射出坚毅,内敛着激情,蕴藏着感动,歌颂了战士献身海疆的崇高精神。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色下的大海风平浪静,秀色宜人”、月亮又“大”又“圆”,此处的景物描写烘托出静谧祥和的氛围,反衬出人物内心的不平静。
B.小说两次补叙,一是通过班长还是新兵时的经历,补叙慰问电报的由来;二是补叙白砂岛上个月驻兵的情况,这样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C.小说语言铿锵有力,段落都比较短小,甚至多处使用了一句一段的形式,形成参差错落之美,使小说的叙事节奏加快且富于变化。
D.小说以“电报”为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情节安排上采取延宕和突转等手法,增添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3.请结合情节发展,简要分析班长在未能收到电报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过程。
4.小说写的是海岛战士收听北京慰问电报的故事,却以“潮声”为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六枝

冯骥才

咸丰庚申年后,洋人开始在天津开埠,设租界。一下子,天津卫这块地便大红大紫,挤满商机,好赛天上掉馅饼。江南各地有钱的人都紧着往这儿跑。

这些江南富家大户不仅有本事弄钱,还会享福。他们举家搬来天津时,大多还带上五种人:管家、账房、贴身丫鬟、厨子和花匠。有这五种人,活得舒坦。其中花匠负责养好屋前屋后的花花草草。江浙人把花看得重,花要养得美,养得有姿有态,养得精致。

秦六枝自小爱画,有才气,人长得也秀气。六枝是他的外号,据说他很年轻就能画好这六种枝叶:一是松枝,二是柳枝,三是梅枝,四是竹枝,五是寒枝,六是春枝。都说他画画会有出息,可是他命不行,上边几代人全是穷花匠。家里没钱养活他画画,他身上这点才气打小就给憋住了。要想活着,还是和泥土花木打交道,他心里的画渐渐就混进园艺中了。若是叫他拿花草树石配个景儿,他干起来都像画画。

苏州一位富人陈良哲搬到天津时,把秦六枝一家人带来。那年,六枝十八岁。

六枝人灵手活,花儿在他手里一摆弄就分外鲜亮。尤其是他养的草茉莉花,只要端一盆往门口一放,那香味就立刻勾住街上的人,被人请走。六枝愿意在家养花,不愿意去主家干活。在家养花由着自己,想养哪种养哪种。可是,在主家干活就不同了。你在花丛下边摆一块石头衬一衬,主人家可能说看着堵心。你在亭子侧面栽几根细长的绿竹,添点情致,主人家会说挡眼。你呢,马上就得改。

几年过去,陈家老爷买卖做得好,外边的事愈来愈多,官场商场的事多在租界那边了,人也常在那边,住在老城不方便,家就一点点挪过去了。只留下六枝看守府署街这边的大房子。六枝守着这高宅深院无事可干,就在这大院里养点花,养好了,送到租界那边去。快过年时,他依照天津本地的习俗,养了金橘、蜡梅、水仙和朱槿牡丹四样,各八盆,运过去。花儿叶子养得饱满光鲜,正好除夕开花,叫主家一家十分欢喜。秦老大觉得脸上有光。

可是这种日子不会长,大房子不能总扔在城里当花房用。陈良哲是商人,商人手里不能有死钱,也不能叫任何一样东西窝着,便把这房子卖给了一个住惯老房子的徽商。只留大院东边一个院落,暂存一时难以处理掉的家具和杂物,以及大院中一些石雕的桌子、凳子和奇石。秦六枝去河边找来几个脚夫,足足用了一个月,把东西都堆在东边一个小院落里。完事这小院落就归秦六枝看守了。

自打头一天,把大院石头木头的物件搬到这边小院时,秦六枝就动了心思。他心中忽想,何不利用这些东西,在这小院里造出一个自己脑袋里的园子来?

他白天想夜里思,琢磨这些东西怎么摆、怎么攒、怎么配。他在脑袋里想,心中画,纸上改。然后叫脚夫们把东西依照自己画的图纸搬放。这些脚夫不知为嘛非这么摆那么放,费了牛劲,才把这些死重的东西折腾好,完事六枝把门一关,自己一个人开始大干起来,干的嘛谁也不知。

转年入夏,秦六枝送二十盆五彩月季到租界这边,临走时对秦老大说:爹要是哪天得空,到老城那边看看。

秦老大说:破房子破院看什么?

六枝说:自然有的看。说完笑了笑。

秦老大不信这小子能养出什么奇花异卉,寻到了空儿,就去了老城。走到府署街,沿着老宅子侧边的高墙走不远,一拐,来到一扇又窄又长的门前。六枝掏出钥匙开锁。

一迈进门槛,秦老大就闻到一股气味儿,不是堆东西的仓库味儿,而是一片清新、浓郁、沁人之气扑面而来。他是一辈子花把式,知道这气味儿只有深山里有。这老房子里怎么会有这种气味儿?六枝知道父亲心里疑惑什么,他上去把临院子的十二扇花窗哗啦打开。秦老大突然看到一幅绝美的山水园林的通景,立在面前!只见层层峰峦,怪石峻嵋,巉岩绝壁;还有重重密林,竹木竞茂,蒙络摇缀。再往纵深一看,中有沟壑,似可步入。不知不觉间,秦老大已经被六枝引入院中,过一道三步小桥,桥有石栏,桥下有水,水中有鱼,怡然游弋。桥头一洞口,洞上藤蔓垂拂,洞畔花枝遮翳;涧流清浅,绿苔肥厚,这淙淙水流从何来?

六枝引父亲穿过石洞。洞虽小,极尽曲折;路不长,婉转萦回。待走出石洞,人已在高处,完全另一番景象;再拾级而上,处处巧思,许多兴致;秦老大看见一块石笋后边,有个木头亭子,两边竹篁相衬,头上梧桐覆盖,坐在其中,别有情味。再看,这巨大的梧桐是从邻居院中伸过来的。秦老大说:你这‘借景’借得好啊!

事后,秦老大将陈家老爷请到老城这边来,看看六枝造的这个园子。陈老爷看得大惊大喜,呼好呼妙。说他看了太多园子,却无出其右可以‘一览众园小’了。老爷的隶书写得好,给这园子题名为半亩园。当即刻匾、悬匾,叫人把房中堆放的杂物清理出去,收拾好待客,还不断邀请朋友来观赏,友人无不称绝。从此六枝和他爹受到老爷另眼看待。

然世上的好事难以持久。三年后,庚子变乱,英国人的一颗炮弹落到半亩园中,园子成了一堆野木乱石。陈家老爷避难于上海。避难用不着带着花匠,秦老大一家只能逃回虞山老家。但这一走,从此音信皆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六枝不仅爱画也很有画画天赋,但囿于家庭环境,不得不以花匠身份营生,和泥土花木打交道。
B.陈良哲搬到天津时把秦六枝一家人带去,说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也有心地善良、帮济穷人的富商。
C.“秦老大觉得脸上有光”是因为六枝把花养得非常好,品种丰富,花叶饱满光鲜,博得了主家的赏识。
D.最后六枝靠自己钻研设计的“园子”精巧绝妙,照应了前文“心里的画渐渐就混进园艺”“不愿意去主家干活”等内容。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面写“富商迁居”“六枝爱画”等事,看似闲笔,实则隐约渲染秦六枝的“花匠”身份,起到了铺垫作用。
B.小说单线行文,人物关系简单明了,以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秦六枝融画于景、精妙绝伦的园艺技术。
C.文中画横线部分更换叙述视角,从前文的“他”改为“你”来叙事,有利于读者代入自我,理解人物心理,这与《老人与海》中的人称转换用法一致。
D.作者以“咸丰庚申年后”起笔,同老舍在《茶馆》首幕中介绍时间地点一样,都是借特殊的时代背景来为小说营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社会环境。
3.冯骥才强调语言的表达要“有滋有味”,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4.本文选自冯骥才小说集《俗世奇人》,有人认为结尾削弱了秦六枝的“奇人”身份,应该删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桂圆

李春华

家乡的北边是蒙山,东边是沂河,距离临沂有30公里。村里有条古道,老辈人说是古驿站。就凭大街两边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店铺,便知昔日的繁华。

太爷爷从祖上接手“惠仁堂”中医大药房。从先祖到爷爷这辈,都思想开明,医术精进,救治乡邻不计其数,“惠仁堂”的名号,在十里八乡叫得响。谁承想,倭寇入侵,战火燃遍齐鲁大地,接着又是内战起硝烟。好在家乡有蒙山做屏障,深居深山,兵家不愿光顾。

每年春秋两季,爷爷都带着家族男丁,到十几里外的蒙山采药。蒙山雾气迷蒙,像迷魂阵,让人猜不透到底藏着多少玄机。爷爷站在山顶,捋着花白的胡子说,蒙山四季分明,有山有水,是中药材的生长宝地。这里中药材有1005种之多,是天然的药材库啊,①咱要用之于民……

每年冬天,爷爷都让我跟他睡,让我背诵古诗词和稀奇古怪的药材书,记得有《药性赋》《汤头歌诀》等。我最犯怵他脱掉我的棉袄掐着我的骨头问,这块儿骨头叫啥?哎哟喂,皮肉是滋溜滋溜地疼呀。他那架势,是想把中医栽进我的骨头里。我在心里叫苦,嘴上可不敢吭声。

我有事没事就去中药房,翻腾一层层的方格药匣子,摩挲圆圆的拉手。管家安叔人和善,笑眼眯成一条缝,透着暖意。我淘得满头大汗,他拿毛巾给我擦汗,又拉开中药匣子,摸出几颗土褐色、圆圆的干果。孩子,拿着,桂圆好吃哪。桂圆?我眨巴眨巴眼睛,迟疑一下。他点点头,示意我尝尝。我三下五除二,剥了果皮,把褐黑色的桂圆肉扔进嘴里。呀!薄薄的果肉,真甜哪!我来回嚼着已是光溜溜的果核。嘻嘻,敢情药房也有好吃的。

每次,安叔从山里采购药材回来,药房就来一队马车。爷爷和安叔老远把车队迎进大院。安叔探出头,四下打量,“咣当”关上大门,跟着一溜小跑进了后院。

我顾不上那些事,药匣子太诱人了。我瞄着药房没人,溜进去直奔药匣子。拉开抽屉,抓一把桂圆,觉得不解渴。四下瞅瞅,又抓一大把塞进兜里,直到衣兜鼓鼓囊囊的,才跑出院子。我分给早就巴望着的小伙伴。我们嚼着桂圆肉,用桂圆籽砸着对方,桂圆籽撒了一地。我像个猎人,伺机瞅着药房,抽屉里的桂圆,成了我的猎物。逮着机会就装满衣兜,跟几个伙伴共享桂圆肉。我暗自得意,安叔没发现。我的胃口也大了,拿的数量也成倍增加。蹊跷的是,药匣子像个魔法盒,总有满满的桂圆。

安叔跟伙计赶着马车回来了。爷爷说,安叔去蒙山采药材,再送到临沂。当然,爷爷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就麻溜去了后院。安叔沉着脸跟爷爷小声嘀咕。我好奇地跟过去,母亲拽住我,我不情愿地跟着母亲回了前院。

我像不安分的鲤鱼,在炕上来回打挺。干脆蹬上裤子,披上褂子,刺溜下炕,穿过漆黑的前院,悄悄溜进后院。伙计举着火把,后院灯火通明。安叔正吩咐伙计装药材,马车上摞起了小山包。安叔带着几个伙计上了马车,马蹄敲打得青石板嗒嗒响,不一会儿,马车消失在黑漆漆的夜里。爷爷说,②药材送到临沂一带的敌占区

安叔他们回来时,碰上了国民党的散兵,要征用马车回乡。安叔和伙计哪肯,那帮兵痞举起枪托对他们一阵乱砸。幸好来了武工队,缴了散兵的武器,安叔和伙计才得以脱身。安叔鼻青脸肿的,胳膊也用纱布缠着,渗出斑斑血迹。我问,疼吗?安叔说,不疼,药材送到救急了,俺这不算啥!

安叔要回乡了,我跑进后院。他笑吟吟地拉着我。安叔,你别走!孩子,总要说再见的,没准儿哪天咱又见面了!他说的话,我似懂非懂。

安叔说:天不早了,回吧!明儿一早,俺就走了。我边回头边迈过门槛。

③桂圆甜吧?安叔神秘地笑了,在我头上轻抚了一下说,④往后啊,好吃的多了,日子甜哪。我做个鬼脸,吐吐舌头,笑着跑出后院。

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政府召开隆重的表彰会,授予爷爷一块“岐黄传薪火 悬壶济苍生”的牌匾和一枚“支前模范”奖章。⑤颁奖人竟是安叔。

(选自《青岛文学》2022年第1期,有删改)

[注]①岐黄:岐伯和黄帝,相传为中医之祖。后以“岐黄”为中医医术的代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交代爷爷思想开明,救治乡邻不计其数,打响了“惠仁堂”的名号,为他后来获得牌匾埋下伏笔。
B.爷爷站在山顶说,蒙山是天然的药材库,“咱要用之于民”,可见他早就有悬壶济世的愿望和支援前线的打算。
C.“安叔沉着脸,跟爷爷小声嘀咕”,是怕泄密,影响给部队送药材,还担心会因此惹祸,体现安叔的谨慎小心。
D.深秋的一天,安叔打扫落叶时动作明显缓慢,表现他“回乡”之前对药房的留恋,对爷爷与“我”的不舍。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是伏笔,与句子②相互照应,“伏”“应”前后连贯自然,使文章结构紧凑连贯。
B.句子③是安叔所说,原意是指桂圆本身的甜味,也体现了安叔对“我”的疼爱、关切。
C.句子④暗示等到国家成立后,老百姓的生活会好起来,故用桂圆的甜来暗示抗战时的日子也是甜的。
D.句子⑤与前文安叔从山里采购药材、对“我”说“没准儿哪天咱又见面了”相照应,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3.“我”在作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电视台拟制作主题为“讲好中医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的节目,向社会征集相关素材。“岐黄传薪火 悬壶济苍生”牌匾的历史内涵切合节目主题。请你代“惠仁堂”的传人写一段话,向电视台推荐这块牌匾。(要求:结合选文内容,紧扣节目主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煤精尺

梁晓声

跟着矿长下井参观的这天晚上,作为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她深受震撼:煤矿工人们用自己的汗水甚至生命换来千家万户的便捷生活。他陪她在井下四处参观,他对这个矿井那么熟悉,就像一个出色的外科医生了解人身上的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真没想到,他还是一个那么有口才、那么耐心的解说员。她心里不禁对这个矿工出身的矿长暗暗佩服起来。走到一条矿道拐弯处,他突然抢前一步,将三个正在抡镐的人同时推进一个安全洞里,对她说:“你先过,这儿没有什么好看的。”然而她头上的矿灯分明照着三个赤裸的身躯。她记得,这正是那三个年轻矿工下缆车的地方。他看着她惊讶的神色,沉吟了一刻,说:“不久前发生瓦斯爆炸,两个矿工被埋在井下。那三个矿工为了抢救自己的弟兄,苦战三天三夜,皮肤磨破、红肿、发炎,至今还不敢穿工作服干活。”

在矿长的办公室,他们聊到了煤矿工人的子女。矿长向她提到矿区小学校现在没有老师。她主动要求明天就去小学校报到。她发现,矿长手中始终拿着一把乌黑的直尺。他说:“这原是一块坚硬的条状煤精石,每当我为工人做了一件实际的事情之后,我就在尺上刻下一个长度标记……”她离开他的办公室的时候,心中暗自思忖:不知他那把煤精尺上,将来有没有一个标记是为我来到这个矿上而刻下的。

上课第一天就出了状况。伤害她的教师自尊心的,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那些学生。她宣布:“今天,我不能给你们上课,因为你们使我第一天就不够满意。希望你们明天来上课的时候,都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晚上九点多钟,她临睡前散步的时候,看见矿长带着十几个孩子从职工浴室里出来,走进机关大楼。她立刻明白了什么。她悄悄跟着他们走进了机关大楼。

“这双鞋给你,这件褂子给他,这条裤子是你的……你们都穿上,让叔叔看看合适不合适。”顷刻之间,衣物都分到了孩子们手中。他一边给一个光头小女孩剪指甲,一边问:“妮妮,怎么剃了个光头?”女孩喃喃地说:“头发生虱子了。叔叔,我怕这个老斯(师),这个老斯(师)一定不喜欢剃光头的女孩子。”“别怕,这个老师很好,她会喜欢你的。”他想了想,又说,“明天我给老师写封信,你带给她好吗?”

那封信是这样写的:捎此信的小女孩的父亲因公牺牲,如果她做错了什么事让您生气,如果您要对她发火的话,我希望并恳求您能忍耐一下,克制住自己。矿上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心甘情愿地代她受过,对您的训斥甚至责骂洗耳恭听。至于她的头发,我想,会重新长出来的。她会长出一头美丽的乌黑的长发的……

小学校没有教师宿舍,她只能住在单身煤矿工人们的宿舍楼里。她独占二楼走廊尽头的一个房间。这算是对她的特殊照顾。一天晚上,她关着房门独自欣赏录音机放出的音乐,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忽然她觉察门外有响动,于是停下舞步,机警地朝房门瞥去,紧接着走廊里响起一阵绝不止一个人的逃跑的脚步声,待她怒火万丈地打开房门,走廊里已空无一人。他知道了这件事,喊来一个油漆工,让油漆工以她的房门为界,在走廊的水泥地上用白漆画了一条线。他指着那条线对单身汉们说:“这条线以内,是禁区。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了。”单身汉们回答。“解散!”

一个星期之后,他竟跨过了那条白漆线。他开门见山,请求她教他跳舞,她当即拒绝。但他微笑着,心平气和地向她解释:他已和纱厂联络好了,要举行几次纱厂女工和煤矿工人的联欢会……他还交给她一项任务——当煤矿工人们的“跳舞培训班”教练。她似乎忘了单身汉们对她不礼貌的事,欣然应允。联欢会的日期到了。那一天,单身汉们个个神采奕奕,都将自己打扮得体体面面,分乘几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向纱厂进发。联欢会开过几次,一对也没成,矿长的希望化为泡影。他许久才说出一句话:“我第一次失败得这么惨!”

放假了,她就要回到城里去。临近车站,她偶然一回头,忽然看见一个人匆匆地朝车站走来,一手抱着一个孩子,一手拎着一个包袱。那是他!他抱着的是妮妮!她顿时心慌意乱,恨不得马上逃开或躲藏起来。可是晚了,他已走近了,和她面对面地站住了。如果他说出一句挽留的话,不,哪怕流露出一点点挽留的意思,她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还回来!”可是他没有。他朝她走近一步,从包袱里掏出那把煤精尺,说:“送给你。这上面有一个标记是为你而刻的。”她没有立刻接过它,不十分相信地看着他。“真的。”他说。她这才默默地接过那把尺,觉得它好重。想不到,她的价值居然也被刻在这乌黑闪亮的煤精尺上。

列车开动了,把他和妮妮抛在站台上。他们站在一起,妮妮扬起了一只小手。在她看来,他们多么像“离”字的拼音“lí”。热泪突然涌了出来,她喊了一句:“我还回来!”列车驰远了。他们,肯定是没有听见这句话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笔触指向矿工及矿工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讲述了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只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
B.“她”第一天上课就“出了状况”,让她“不够满意”的原因是孩子们不够尊重她,伤害“她”作为教师的自尊心。
C.单身矿工们窥探“她”跳舞,既突出了他们对高雅娱乐活动的强烈渴望,也引出矿长划定禁区等情节。
D.妮妮头上长“虱子”,将“老师”念成“老斯”,这些细节表明煤矿脏乱的环境及矿工子女教育缺失的状况。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及的矿难与后文矿长写信解释妮妮的父亲“因公牺牲”的情节相照应,暗示妮妮父亲就是在这次矿难中牺牲的。
B.矿长送衣物给孩子,安慰妮妮及为她写信的情节内容,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使矿长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C.结尾写矿长和扬起一只小手的妮妮站在一起“像‘离’字的拼音‘l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她”的心理感受。
D.文章以“她”的视角展现了“她”在矿区的经历和见闻,比较真实地呈现了矿区的基本状况,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3.小说以“煤精尺”为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学评论家认为,梁晓声的小说体现了人性的“美”。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

庄木三和他的女儿——爱姑——从木莲桥头跨下航船去,庄木三一面招呼,一面就坐,将长烟管倚在船边;爱姑便坐在他左边,将两只钩刀样的脚正对着八三摆成一个字。

木公公上城去?一个蟹壳脸的问。

不上城,就是到庞庄去走一遭。

也还是为了爱姑的事么?好一会,八三质问了。

还是为她。这真是烦死我了,已经闹了整三年,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

这回还是到慰老爷家里去?

还是到他家,连城里的七大人也在……

七大人?八三的眼睛睁大了。他老人家也出来说话了么?那是……其实呢,去年我们将他们的灶都拆掉了,总算已经出了一口恶气……他于是顺下眼睛去。

爱姑愤愤地昂起头,说:‘小畜生’出轨了小寡妇,就不要我,事情有这么容易的?‘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也不要我,好容易呀!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了么?他不能像慰老爷似的不通,只说是‘走散好走散好’。我倒要对他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

八三被说服了,再开不得口。

只有潺潺的船头激水声;船里很静寂。庄木三伸手去摸烟管,装上烟。

对对。木三点头说。

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慰老爷不是劝过我四回么?连爹也看得赔贴的钱有点头昏眼热了……

可是我听说去年年底施家送给慰老爷一桌酒席哩,八公公。蟹壳脸道。

那不碍事。船上一人说,酒席能塞得人发昏么?酒席如果能塞得人发昏,送大菜又怎样?他们知书识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道话的,譬如,一个人受众人欺侮,他们就出来讲公道话,倒不在乎有没有酒喝。

船便在新的静寂中继续前进;水声又很听得出了,潺潺的。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

庄木三的烟早已吸到底,火逼得斗底里的烟油吱吱地叫了,还吸着。庞庄,他到过许多回,不足道的,以及慰老爷。他还记得女儿是哭着回来的,他的亲家和女婿的可恶,后来怎样地吃他们的亏。想到这里,过去的情景便在眼前展开,一到惩治他亲家这一局,他向来是要冷冷地微笑的,但这回却不,不知怎的忽而横梗着一个胖胖的七大人,将他脑里的局面挤得摆不整齐了。

船在继续的静寂中继续前进;独有念佛声却宏大起来;此外一切,都似乎陪着木叔和爱姑一同浸在沉思里。

木叔,你老上岸罢,庞庄到了。

木三跳上岸,爱姑跟着,向着慰老爷家走。他们跨进黑油大门时,便被邀进门房去;大门后已经坐满着两桌船夫和长年。

当工人搬出年糕汤来时,爱姑不由得越加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难道和知县大老爷换帖,就不说人话么?她想。知书识理的人是讲公道话的。我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从十五岁嫁过去做媳妇的时候起……

她喝完年糕汤;知道时机将到。果然,不一会,她已经跟着一个长年,和她父亲经过大厅,又一弯,跨进客厅的门槛去了。

在这些中间爱姑第一眼就看见一个人,这一定是七大人了。虽然也是团头团脑,却比慰老爷魁梧得多;大的圆脸上长着两条细眼和漆黑的细胡须;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脑壳和脸都很红润,油光光地发亮。

她偷空向四处一看望,只见她后面,紧挨着门旁的墙壁,正站着老畜生小畜生

慰老爷向庄木三说话。

本来新年正月又何必来劳动你们。但是,还是只为那件事……我想,你们也闹得够了。不是已经有两年多了么?我想,冤仇是宜解不宜结的。爱姑,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我没有这么大面子,说不通。七大人是最爱讲公道话的,你们也知道。现在七大人的意思也这样:和我一样。可是七大人说,两面都认点晦气罢,叫施家再添十块钱:九十元!

……

九十元!你就是打官司打到皇帝伯伯跟前,也没有这么便宜。这话只有我们的七大人肯说。

七大人睁起细眼,看着庄木三,点点头。

爱姑觉得事情有些危急了,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她勇敢起来了,不像我们乡下人。我是有冤无处诉,倒正要找七大人讲讲。自从我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那年的黄鼠狼咬死了那匹大公鸡,哪里是我没有关好吗?那是那只杀头癞皮狗偷吃糠拌饭,拱开了鸡橱门。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

七大人对她看了一眼。

我知道那是有缘故的。这也逃不出七大人的明鉴,知书识理的人什么都知道。他就是着了那小寡妇的迷,要赶我出去。我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呵!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县里不行,还有府里呢。

七大人慢慢地说了。年纪轻轻。一个人总要和气些:‘和气生财’。对不对?我一添就是十块,那简直已经是‘天外道理’了。

爱姑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爹不说话,弟兄不敢来,慰老爷是原本帮他们的,七大人又不可靠。但她在糊里糊涂的脑中,还仿佛决定要作一回最后的奋斗。

怎么连七大人……她满眼发了惊疑和失望的光。

爱姑知道意外的事情就要到来,那事情是万料不到,也防不了的。她这时才又知道七大人实在威严,她非常后悔,说:

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

全客厅里是鸦雀无声。她的话虽然微细得如丝,慰老爷却像听到霹雳似的了;他跳了起来。

对呀!七大人也真公平;爱姑也真明白!他夸赞着,便向庄木三老木,她自己已经答应,事情是圆功了。我想你红绿帖是一定已经带来了的,大家都拿出来……

两方面各将红绿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紧着的脸相也宽懈下来,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

(节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婚”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爱姑为与丈夫离婚已经闹了整整三年也没个结果,最后夫家请出了有权势的七大人出面调停。
B.人物对话中常用省略号,如“连爹也看得赔贴的钱有点头昏眼热了……”,让人感受到爱姑对父亲的埋怨,言有尽而意无穷。
C.“且看七大人说谁不错”“七大人是知书识理,顶明白的”,可见爱姑刚见七大人时心存幻想,认为七大人能主持公道。
D.“微细得如丝”与“听到霹雳似的”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七大人做出判决后,爱姑和慰老爷的不同心理。
2.下列关于文本中各个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三与庄木三、爱姑的对话,交代了部分情节,如爱姑离婚的原因,慰老爷“和稀泥”式的解决方式。
B.两个老女人看似对爱姑的事情漠不关心,但通过“互视,努嘴,点头”等动作描写,可见她们对爱姑的同情、关心。
C.文本主要运用外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七大人的形象,如“团头团脑”“脑壳和脸都很红润”“睁起细眼,看着庄木三,点点头”。
D.“七大人也真公平”“事情是圆功了”等,体现出慰老爷阿谀奉承、拉偏架、假惺惺等形象特征。
3.文本中有三处写到了船的“静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各自的作用。
4.爱姑的形象与《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骏马(节选)

张承志

我骑着马哗哗地蹚着流水,马儿自顾自地停下来,在清澈的中流埋头长饮。我抬起头来,顾盼着四周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二十来年了,伯勒根小河依旧如故。

河湾里和湿润的草地上密密地丛生着绒花雪白的芦荻,大雁在高空鸣叫着,排着变幻不定的队列。穿行在苇墙里的骑手有时简直无法前进;刚刚降落的雁群吵嚷着、欢叫着,芦苇被挤得哗哗乱响。大雁们在忙着安顿一个温暖的窠,它们是不会理睬自然界中那些思虑重重的人的。

我催马踏上了陡峭的河岸,熟悉的景物映入眼帘。这就是我曾生活过的摇篮,我阔别日久的草原。哦,故乡,你像梦境里一样青绿迷蒙。你可知道,你给那些弃你远去的人带来过怎样的痛苦么?侧山岗上有一群散开的羊在吃草,我远远看见,那牧羊人正歪在草地上晒太阳。我朝他驰去。

呃,不认识的好朋友,你好。呃,好漂亮的黑马哟!他斜着眼睛,瞟着我的黑马。

您好。这马么,跑得还不坏——是公社借给我的。我随口应酬着。

呃,当然是公社借你的——我认识它。嗯,这是钢嘎·哈拉。错不了,去年它在赛马会上跑过第一。公社把最有名的马借给你啦。

钢嘎·哈拉!像是一个炸雷在我眼前轰响,我双眼晕眩,险些栽下马来。但我还是沉住了气。我下了马,坐在他旁边,递给他一支烟。

哦,钢嘎·哈拉!

我注视着这匹骨架高大、脚踝细直、宽宽的前胸凸隆着块块肌腱的黑马。阳光下,它的毛皮像黑缎子一样闪闪发光。我的小黑马驹,我的黑骏马!我默默地呼唤着它。我怎么认不出你了呢?你是知道的,当你作为一个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也许只有我曾对你怀有过那么热烈的希望。是我给你取了这个骄傲的名字:钢嘎·哈拉。你看,十四年过去了。时光像草原上的风,消失在比淡蓝的远山和伯勒根河源更远的大地尽头。我一去九年,从牧人变成了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你呢,成了名扬远近的骏马之星。你好吗?我的小伙伴?你能告诉我她在哪里吗?我同她别后就两无音讯,你该明白我是多么惦念着她。因为我深知她前途的泥泞。你在摇头?你在点头?她——索米娅在哪儿呢?

大哥,你是伯勒根生产队的人么?我问。

不是。不过,我们住得很近。

那时,父亲在伯勒根公社当社长。他把我驮在马鞍后面,来到了奶奶家。

额吉!他嚷着,我把白音宝力格交给你啦。他住在公社镇子里已经越学越坏了。最近,居然偷武装部的枪玩,把天花板打了一个大洞!我哪有时间管他呢?整天在牧业队跑。

白头发的奶奶高兴得笑眯了眼。她亲热地把我揽进怀里,地一声在我额上亲了一下,亲得头皮那儿水滑滑的。我使劲挣出她油腻的怀抱,慢慢蹭到在一旁文静地喝茶的、一个黑眼睛的小姑娘旁边。她望望我,我望望她;她笑了,我也笑了。

父亲喝足了奶酒,一把扳过我的肩头:孩子,从你母亲死掉那天,我就一直想找这样一个人家……你该知道我有多忙。在这儿长大吧。好好干,小牛犊。额吉家没有男子汉,得靠你啦。要像那些骑马的男人一样!懂么?

这样,我成了一个帐篷里的孩子。我学会了拾粪,捉牛犊,哄赶春季里的带羔羊;学会了套上犍牛去发芨草丛里的井台上拖水;学会了用自己粗制滥造的小马杆套住当年的马驹子。

当我神气活现地骑在牛背上,驾着木轮车朝远处的水井进发的时候,回头一望,一个骑铁青马的人正孤零零地从我们家离开。不知怎么,我心里升起一种战胜父亲尊严的自豪感。我已经用不着他来对我发号施令了。在这片青青的、可爱的原野上,我已经是个独当一面的男子汉。

十四年前,我和索米娅都十三岁了。过年的时候,奶奶给我和索米娅都穿上了新皮袍。在这样重要的节日,我居然和女人家一样,赶着牛车去串门;而其他有畜群人家的孩子,却神气地跨着剪齐鬃毛的高头大马,随着大人的马队,在飞扬的雪雾中吆喊着,从一个蒙古包驰向另一个蒙古包。唉!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匹马呢?

春天,清明前几天的一个夜里,刮了一场天昏地暗的风雪。

第二天清晨,我和索米娅使劲推开被雪封住的木门后,突然看见,在我们包门外站着一匹漆黑漆黑的马驹子。

我们惊叫着,又牵又抱地把马驹拉进了包内。奶奶连腰带都顾不上系了,她颤巍巍地搂住马驹,用自己的被子揩干它的身体,然后把袍子解开,紧紧地把小马驹接在怀里。她说,这黑马驹很可能是神打发来的。白音宝力格是好孩子,是神给她的男孩,所以神应该记着给白音宝力格一匹好马。

晚雪尚未化净,山野还是一片斑驳。每天,黑马驹喝了一小桶牛奶以后,常在柔软的草地上挺直脖颈,轻轻跃起,又缓缓卧下,久久地凝望着山峦和流云。我和索米娅则扔下筐,帮它把弄脏的黑皮毛擦净,把歪了的红布护身符挂正,把我们省下来的月饼块、红糖、油果子,一块块地喂给它吃。远处,奶奶飘着一头银发,勤奋地忙碌着。小马驹加入了我们的家,我们四个愉快地生活着。

一天,我们正在逗黑马驹玩呢,奶奶突然来了兴致,她一面挤着奶,一面在情在意地唱起了一支歌子,那就是《钢嘎·哈拉》(黑骏马)。

她的嗓音嘶哑而高亢,也许是我以前听惯了学校教的那些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吧,这朴直古老的歌声,使我觉得那么新奇。索米娅和我对望着,呆呆地听着奶奶自我陶醉的吟唱。奶奶唱的是一个哥哥骑着一匹美丽绝伦的黑骏马跋涉迢迢路程,穿越茫茫草原,去寻找他的妹妹的故事。神妙的曲调在我心中唤起的阵阵感动,渐渐化成一匹浑身宛如黑缎的、昂首长嘶的骏马,举足,甩鬃,模样是那么逼真。

我大喊道:我要给这匹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我要叫它‘钢嘎·哈拉’!它一定会成为一匹真正的快马。我,我要骑着它走遍乌珠穆沁,走遍锡林郭勒,走遍整个草原!

索米娅闪着黑黑的眼睛盯着我:嗯,等你真的走遍了锡林郭勒和全部草原以后,你会像奶奶唱的那样,骑着你的钢嘎·哈拉回到这里,来看看我吗?

当然!我毫不迟疑地回答。

呢!喂!牧羊人推了我一把,你怎么,生病了吗?朋友,你的气色很不好!

我猛然一惊。噢,没什么,我回答说,天气真暖和。随即,我站起来,拉过钢嘎·哈拉。

(有删改)

【注】①《黑骏马》以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大草原为背景,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以及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此文节选自原著开头部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的“芦荻大雁图”,视听结合,描写了大雁筑窠、芦苇飒飒等景象,以草原的生机欢腾反衬主人公返乡途中内心的忧郁。
B.“‘滋’地一声在我额上亲了一下”“颤巍巍地搂住马驹”等细节生动表现了奶奶这位草原传统女性的仁慈、宽厚与坚韧。
C.“在飞扬的雪雾中吆喊着,从一个蒙古包驰向另一个蒙古包”,既展现出草原特有的地域风情,又表现出寄养在牧民家的白音宝力格内心的自卑。
D.奶奶歌唱古曲《钢嘎、哈拉》,使作品充满草原文化的气息;歌曲内容暗合主人公的人生经历,预示人物圆满的结局。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在叙事时回忆和现实交织,突破了时空限制,将相关联的情节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全面地展示了主人公成长的背景。
B.本文具有刚健雄浑、豪迈深沉的文化气质,这来源于主人公在成长中展现的积极昂扬、豁达包容,以及他对草原故土的深情。
C.文中多处采用散文化的笔调来诗化场景,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境界,令人回味。如“晚雪尚未化净,山野还是一片斑驳”。
D.文中画横线处描写黑骏马的文字,画面感十足,类似电影中的慢镜头,表现出小马驹的悠闲自在以及主人公对它的喜爱之情。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黑骏马”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4.有评论认为,《黑骏马》与《边城》虽然表达风格不同,但都表现了“人性美”。请从表达风格和“人性美”的角度比较两篇小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