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现当代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一九四一年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部队决定休息几天。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有一天早晨,我正要洗脸,①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样冷的天,我来洗脸,反倒妨碍了人。我心里一时挂火,就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那人说。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②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她冷冷地望着我,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③一时觉得我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我洗过脸,回到队上吃了饭,就到女孩子家去。她正在烧火,见了我就说:

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

屋里蒸汽腾腾,一个大娘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大伯,围着一盆火坐着。在大娘背后还有一位雪白头发的老大娘。一家人全笑着让我炕上坐。女孩子说:

明儿别到河里洗脸去了,到我们这里洗吧,多添一瓢水就够了!

大娘从炕角里扯出一块白粗布,说:这是我们妞儿纺了半年线赚的,给我做了一条棉裤,剩下的说给她爹做双袜子,现在先给你做了穿上吧。

我连忙说:叫大伯穿吧!要不,我就给钱!

你又装假了,女孩子烧着火抬起头来,你有钱吗?

大娘说:我们这家人,说了就不能改移。过后再叫她纺,给她爹赚袜子穿。早先,我们这里也不会纺线,是今年春天,家里住了一个女同志,教会了她。还说再过来了,还教她织布哩!你家里的人,会纺线吗?

会纺!我说,我们那里是穿洋布哩,是机器织纺的。大娘,等我们打败日本……

占了北平,我们就有洋布穿,就一切齐备!女孩子接下去,笑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和这一家人熟了,就又成了我新的家。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

女孩子说: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你看,她来查账了,大伯说,真是,我们也该计算计算了!他打开放在被垒底下的一个小包袱,我们这叫包袱账,赚了赔了,反正都在这里面。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以后,④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对话描写,大部分内容都直接引用“我”与女孩子一家人的对话,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B.小说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既详写了“水边相遇”这一情景,又浓墨重彩地详细交代了时代变迁。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故事的叙述者,使小说具有真实感。
D.小说回忆从我到河边洗脸开始,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续叙述,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我”在河边洗脸,听到一个姑娘的厉声指责,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B.句子②连用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姑娘挨冻的场景,也侧面表现了她的可爱。
C.句子③中“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形象地体现了军民之间鱼水情深。
D.句子④写女孩拿到织布机后学习纺织的手艺等情节,表现她心灵手巧,勤劳能干。
3.小说擅长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请简要分析“袜子”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他们提出一组关键词:战争·诗化·女性。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4-04-0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文本一:小说

夜渔

莫言

①经过长时缠磨,九叔终于答应夜里带我去拿蟹子。吃过晚饭后,九叔带我出了村。

②那晚上月亮很大,不是八月十四就是八月十六。时令自然是中秋了,晚风很凉爽。月光皎洁,照在高粱地间的水上,一片片烂银般放光。吵了一夏天的蛙类正忙着入蛰,所以很安静。

③等了很久,蟹子们还没出现,我有些焦急了。九叔也低声嘟哝着,起身到栅栏边上去查看。回来后他说:怪事怪事真怪事,今夜里应该是过蟹子的大潮呀,又说西风响蟹脚痒,蟹子不来出了鬼了。

④九叔从河边的一棵灌木上,摘下一片亮晶晶的树叶,用双唇夹着,吹出一些唧唧啾啾的怪声。我感到身上很冷,便说:九叔,你别吹了,俺娘说黑夜吹哨招鬼。九叔吹着树叶,回头看我一眼。他的目光绿幽幽的,好生怪异。我心里一阵急跳,突然感到九叔十分陌生。我紧缩在蓑衣里,冷得浑身打战。

⑤天上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朵黄色的、孤零零的云,月亮恰好钻了进去。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

⑥清冷的光辉被阻挡了。河沟、原野都朦胧起来,那盏马灯的光芒强烈了许多。这时,我突然嗅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幽香来自河沟,沿着香味望过去,我看到水面上挺出一枝洁白的荷花。它在马灯的光芒之内,那么水灵,那么圣洁,我们家门前池塘里盛开过许许多多荷花,没有一枝能比得上眼前这一枝。

⑦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我不知不觉地站起来,脱掉蓑衣,向荷花走去。我的腿浸在温暖的水中,缓缓流淌的水轻轻抚摸着我,我感到很舒服。离荷花本来只有几步路,但走起来却显得特别漫长。我与荷花之间的距离仿佛永远不变,好像我前进一步,它便后退一步。我的心处于一种幸福的麻醉状态,我并不希望采摘这朵荷花,我希望永远保持着这种荷花走我也走的状态,在这种缓慢的、有美丽的目标的追随中,温暖河水的抚摸,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幸福体验。

⑧后来,月亮的光辉突然洒满河道,一瞬间,我看到它颤抖两下,放射出几道比闪电还要亮的灼目白光,然后,那些宛若玉贝雕琢成的花瓣纷纷落下。花瓣打在水面上,碎成细小的圆片,旋转着消逝在光闪闪的河水中,那枝高挑着花瓣的花茎,在花瓣凋落之后,也随即萎靡倾倒,在水面上委蛇几下,化成了水的波纹……

⑨我不知不觉中眼睛里流淌出滚滚的热泪,心里充满甜蜜的忧伤。我心中并无悲痛,仅仅是忧伤。眼前发生的一切,宛若一个美丽的梦境。但我正站在河水中,水淹至我的心脏,我的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使河水轻轻翻腾,水面上泛起涟漪。荷花虽然消逝了,但清淡的幽香犹存,它在水面上漂漾着,与清冽的月光、凄婉的虫鸣融为一体……

(节选自《莫言的奇奇怪怪的故事集》)

文本二:散文

池塘

莫言

①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

②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

③我站在池塘边倾听着唧唧虫鸣,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青蛙的气味凉森森地粘在我们的皮肤上。仿佛高密东北乡的全体青蛙都集中在这个约有半亩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点点水面,只能看到层层叠叠地在月亮中蠕动鸣叫的青蛙和青蛙们腮边那些白色的气囊。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节选自莫言《会唱歌的墙》)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作者用疑问句式来表现孩童这一独特形象,如第⑤段的“我感到这现象古怪极了,这么大的天,月亮有的是宽广的道路好走,为什么偏要钻到那云团中去呢?”既表达疑惑,又充满好奇想象。
B.文本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与朋友去看池塘的故事,引出作者对于“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的思考,最终得出“月亮和青蛙们混在一起,声音原本就是一体”的结论。
C.文本一第⑧段月光的变化,既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又呈现出了人物情感升华的过程;文本二也描写了月光——“四周寂静,月光如水”“月亮的光彩纷纷扬扬”,具有相同的作用。
D.文本一“荷花的出现使我忘记了恐惧,使我沉浸在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洁白清凉的情绪中”的内容,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类似,都写照了人物的心境。
2.对文本二的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等句子,描绘了池塘的景象,语言风格质朴自然。
B.从“虫声唧唧,格外深刻”的描写,引出“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的疑问,更引发了下文段落有关自然的思考。
C.“美人的头发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美人的身上散发着蜂蜜的气味”,这里以“美人”代指“荷花”,透露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D.“突然,一阵湿漉漉的蛙鸣从不远处的一个池塘传来”,用“湿漉漉”形容蛙声,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描绘出独特的视听感受。
3.景物描写在不同的文体中常具有不同的作用,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花”为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分别从“虚构”和“真实”的角度比较文本一和文本二不同的美。
2024-03-30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酒香(节选)

曾瓶

轩辕宫不远处,有一酒坊。

酒坊有窖池六口,掌柜和帮工,都是高明远一人。

高明远既酿酒,也卖酒。

天麻麻亮,高明远挑着两只黝黑的木桶,推门出来,去营沟头的龙泉井取水。营沟头不远,挑一担水,半炷香不到。挑完六担水,高明远吃早饭,然后酿酒。整个上午,酒坊紧闭,只有醉人的酒香,从门的缝隙飘荡出来。

到中午,太阳爬上龙透关顶。打开门,把那面写有“高家酒”三个大字的望子,插在当街的木柱上,字用隶书,大如斗,然后拉开一排遮得严严实实的门帘,阳光像酒般泼进来,整个屋子,酒香四溢。

有人劝高明远,门帘拉那么紧干啥子?拆了!怕人家看你酿酒?

高明远像碰了什么禁忌,连声说,要不得,一打开,气,全跑了。

劝的人不明白,你酒坊里,有什么气?他们进去看。和其他酒坊,没什么两样啊!搞得神神秘秘干啥子?

高明远煞有其事,说,天地之气,酒之气。

大家使着劲,用眼睛看,用鼻子闻,把酒坊的旮旮旯旯儿都看了,闻了,没有啊!

高明远得意地笑,露一排雪白的齿,如果你们都闻到了,看到了,就可以来我家酿酒了。

高明远开始卖酒。

酒在柜台上,一个黑黑的陶坛装着,上面压一个硕大的柚子。可能是吸了酒的芬芳,那个作坛盖的柚子,到第二年新柚子上市,还黄澄澄的,不烂。陶坛不大,能盛白酒三十斤。等三十斤白酒卖完,高明远收酒望子进屋,关门,冲那些没买到酒的顾客,作揖拱手,说,对不起,明天清早。

高明远的酒卖得快,时常开门不到一个时辰,那三十斤酒,就卖完了,好像他的酒坊,一天都没开过门似的。

有人劝他,干脆把旁边几间土屋几块菜地,买下,扩建成窖池。劝的人看过,算过,酒坊周边,扩建上百口窖池,都行的。这样一来,每天,能酿五百斤酒,那样,有多少钱款跑进来?你钱不够,我们投。

劝说的人,一拨一拨地来。尤其是近些时候,有一股风,传得厉害,说不远处的温家酒坊,前些年,送到海外获金奖的酒,不是温家大曲,是温家人来高家买回,装在温家酒坛,送到海外参加评奖。说得有眉有眼,温家人,在酒城,有头有脸,哪儿会去高家买酒,人托人,转几道拐,每天两斤,整整半月,才装成一坛三十斤的温家大曲。高家卖酒,买酒的,一天只能一次,一次只能两斤,少买可以,比如,半斤,或二两。多了不行,比如,五斤,或十斤。高明远的父亲喜欢对买酒的人说,喝酒,少饮,对身体好。多了,要不得。两斤酒,够了。高明远的父亲死了好几年,规矩,传了下来。话,通过高明远的嘴,时常对买酒的人说。

一位《酒城新报》的记者,觉得是个大新闻,找高明远,准备问个究竟。

高明远摆着手,说,纯是谣传。

记者不死心,说,谣传正在传。用高家酒去评奖,挖出来,对高家,天大好事。

高明远说,那我们就不要传。

高明远对扩建没兴致,推脱说,忙不过来。怕伤了脸面,对劝说的人讲,天没亮,要去龙泉井担水。春种秋收,要回高家坝,种高粱,收高粱。那些糯红高粱,从栽种,到收割,得有人陪着。

劝说的人问,你家没井?都是街坊邻居,清楚得很。高家酒坊,有一老井。

高明远说,我家那井,煮饭喝水可以,酿酒,要不得。独独龙泉井的水,才出得了那酒味。

高家酿酒,连洗涤高粱,都用龙泉井水。

劝说的人问,温家酒、舒家酒、李家酒,都用龙泉井的水,难道龙王爷,给你家的水,不同?

高明远微笑着,哪会?担水的时候,我要和水说话。

劝说的人奇了,难道你高明远会念魔咒?就问高明远和水说什么,

高明远说,哪有那么神奇,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难道你没说过话?

劝说的人说,我想赚很多银子,也给水说?一说,水就把银子,给你送到口袋里?

高明远满脸不悦,怎么能说银子?他说,从第一粒高粱种下地,到每滴酒进陶坛,从没说过钱,连想都没想,如果想钱,酒味,就变了。

劝说的人不解,那你想什么?

他说,酿酒,酿好酒。

高明远得意地谈起酿酒的高粱。他家用的高粱,来自高家坝。高明远讲,其他地方的高粱,出不了那个味儿。高家坝的糯红高粱,像孩子,得伺候。所以,时不时地,得回去。

劝说的人,没收到半点成效,就劝高明远,挑水那样的事情,该请人。使气力的,好找。用得着你使劲?

高明远说,自己担,放心。

劝说的人开起玩笑,有什么不放心?你怕挑水的人,把尿给你撒在桶里?

高明远发了怒,不许他们开这样的玩笑。他说,龙泉井的水,听得见。

开玩笑的人更加好笑,龙泉井离这里好几百步,水有耳朵?懂人话?

高明远一本正经地说,龙泉井有龙王。他从不敢乱说乱干,龙王听见了,看到了,会生气,一生气,把水收回去,还酿什么酒?连饭碗,都没有了。

劝说的人差点把口水笑出来,龙泉井有龙王?你看到过?

高明远满脸端庄认真,说,我倒没看到过,我父亲讲,我祖父看到过。我们高家,酿出的新酒,第一坛,必送龙王爷。逢年过节,最好的酒,必敬龙王爷。没有龙王爷,哪有高家酒?

劝说的人死缠扩建的事情。毕竟,窖池一多,酒就多,入了股,就有钱来。

高明远扭过脸,看龙透关那边的天,看蓝田坝那边的云。他说,我把人家的土屋买了,菜地买了,人家干啥子?不戳我背脊骨才怪。高明远酿酒的酒糟,任周边人取,不收钱。周边邻居,用他的酒槽,喂猪。过年,杀猪,给他送三两块肉。他把肉煮了,从陶坛钩舀出酒,和邻居,喝得面红耳赤。

劝的人没办法,摇着头,走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指出高明远既酿酒也卖酒,故事情节也主要围绕酿酒和卖酒展开,可知“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线索。
B.作为坛盖的硕大柚子,因为吸了高家酒的芬芳,过了一年还黄澄澄的,这使高家酒充满了传奇色彩。
C.高明远酿酒,弃自家井水不用,到龙泉井去挑水,也不请人挑,自己使力,表现了他对酿出好酒的执着。
D.一再拒绝扩建窖池,是因为高明远酿酒志在酿好酒,不为钱,也因为高明远不忍心邻居因此事丢了生计。
2.关于文中传言温家人用高家洒去海外参加评奖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明远的态度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品行,侧面表现高家酒的确是好酒。
B.温家人用高家酒去海外参加评奖获金奖是传言,也有可能是事实。
C.传言无形中宣传了高家酒,贬低了温家酒,体现了高家酒被认可。
D.《酒城新报》的记者想要宣传这件事,纯粹是为了宣传高家酒。
3.高明远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塑造高明远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赛力克与马

吴溪君

秋日的阳光散发着阵阵暖意,挤过枝叶,漫过夯土围墙,洒在空旷的大院里。院子里弥漫着牛羊粪的味道。门前的一排白杨树整齐地排列着,不时有成熟的叶子掉落下来。

摩托车倚在窗户边,擦得铮亮,把手飘带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一架车斗散发着机油味。几只旧轮胎摞在树底下,橡胶味很浓。

赛力克从院子里牵出一匹马,拴在院外的一个临时拴马桩上。又从储物间里抱出了马鞍子。也许是有些时日没用了,赛力克用羊绒布仔细地擦洗着灰尘。

马鞍子看上去有些年份了,有一种包浆的质地,带着明显的沉重感。赛力克反复摆弄着马鞍子,大概是要在马背上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接下来的操作像一个匠人,各种粗细不一的皮带、皮筋、穿孔、扣子、销子等在他的手上像编织工艺品一样,仔细地穿梭、折转、拉紧、捆绑,费了不少功夫,其间还反复了多次,直到披挂完成,赛力克才长长出了一口气。

赛力克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骑士,欣赏着他的马。他跨上马,勒住缰绳在原地转了一个圈,双脚轻轻夹了一下马肚子,缓缓走向村子的巷道。

走出村口,青纱帐一望无垠。阳光斜穿过枝叶,光线中漂浮着细细的浮尘,一群牛羊刚刚通过。远处的东天山向两边延伸,黛青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平顶山广阔的倾斜面上映着淡淡的明黄色的主色调,应该是旱田的小麦、燕麦、荞麦,不久就会被收割,留下的麦茬依然是黄色的。高耸的山峰呈现着藏青色,小斧劈般的皴染。山顶上有积雪,是入秋的初雪,不是很厚重,是那种清浅的抹顶。田野里的玉米、油葵、甜菜、打瓜渐渐成熟,高高低低,青黄相接,画面十分广阔。

赛力克骑着马,时而策马前行,时而闲庭信步,巡视着他的庄稼地。时间在静静地流淌,整个田野仿佛就他一个人。他的世界只有天空、流云、庄稼、草地、飞禽、马。

村子里很多家庭亦耕亦牧,不管是放牧还是干农活,绝大部分人都驾驶着各种车辆,快捷、方便,尤其是年轻人。赛力克通常也是骑着摩托车去地里干活。但今天则是特意骑马。农事浇水都是分配好时间段的,即使是三更半夜也要守在田间,将水妥妥浇入地里,心里就踏实了。赛力克围绕着几百亩的条田转圈,会不时下马查看一下滴灌带是否跑水,有无霉叶斑病,有无踩踏的痕迹。

正午的阳光斜照下来,浓烈的秋燥弥漫在田野上,漂浮的植物尘埃钻进鼻孔,让人直打喷嚏,附着在皮肤上,蜇得人奇痒。一种类似于“走鹃”的灰鸟跳跃于田地间,是那种滑翔式的,发出尖细的叫声,给燥热的午间田野带来一些生机。

赛力克下马躺在树荫下的田埂上,闭着眼,仿佛睡着了。

山坳的松林里,一匹健硕的栗色马在少年的驾驭下,昂首阔步,向着一个山脊攀爬而上。那么奋力踏蹄,肌肉抖动,鬃毛飘逸,长长的一声嘶鸣,马与少年就已经站在了高处的山脊上。那是一幅马与少年的坚毅影像,像一个骑士在瞭望着,这种影像分明烙上了远去的号角、古道的烟云,也承袭着阿肯弹唱、刺绣、叨羊、猎鹰等传统游牧文化的时光印记。

须臾,少年纵马冲下山脊,向着河谷策马飞奔。清浅的河水被马蹄趟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如碎银般地飞溅。

冲出河谷丛林,少年来到广阔的草原上。碧草如菌,天空如洗,没有一丝风。少年立马平视,凝神静气,开始缓缓前行,整个草原向他张开怀抱。不久,②马儿慢慢亢奋起来,血脉偾张,经络通衢,由碎步转小跑,加速、腾空、飞奔。马上的少年身姿变得轻盈,如翱翔的雄鹰,如雨燕的身影。身子整个离开了马鞍,匍匐在马头上,马镫子向后用力支撑着,马载着主人如旋风般地狂奔。铿锵的马蹄声在草原上空久久地回荡着,终是打破了时空的沉寂和远古的遗梦。夕阳将草原染成了古铜色,渐渐归于平静。

赛力克猛地打了一个喷嚏,少年的影像回到了他的脑海中。③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他的马鞭子。还好,马鞭子在手腕上挂着

水浇完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空气转凉,赛力克骑着马绕着田地又转了一圈。在一个开阔处,赛力克一抖缰绳,策马扬鞭,在夕照下奔驰起来。马蹄声敲击在砾石的路面上,发出清脆而有力的声响。扬起的尘土一溜烟飘散开,路边不时惊起归巢的野鸽子、布谷鸟、沙雀。

赛力克尽情地奔跑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也许是受了地形的限制和地势的影响,终究不能像广阔的草原,一览无余,纵横驰骋,将马的威猛、奔放、力量发挥到极致,但也足以让赛力克回到儿时的梦里。

还是在二三十年前,在国家“退牧还林”“退牧还草”政策的影响下,赛力克走出大山,走出祖辈们世居的雪峰、森林、河谷、草原,来到牧民安居点定居下来,成了亦耕亦牧的新型居民,但那种血脉里的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一直在流淌着,始终不曾泯灭。

如今定居点养马,很多时候已经成了一种存在和象征,而赛力克则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尽情狂奔,享受一种马背上的快乐,一种大山里的延续。

远处的天山映着金碧的余晖。④起风了,玉米地蓬勃葳蕤,似万马奔腾。夕阳如浓烈的酽茶,漫过田野,人与马的背影拉的很长很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交代院子里的摩托车、车斗等现代化工具,显示出牧民生活的变化,暗示马这一传统工具的功能已经蜕变。
B.小说写一望无垠的青纱帐,黄色的小麦、燕麦、莽麦等,展现了广阔而美丽的田园风光,为赛力克骑马提供了新背景。
C.定居下来后,赛力克在现实中不能像过去在广阔的草原上那样纵横驰骋,只能到回到儿时的梦里才能享受到骑马的快意。
D.赛力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尽情狂奔,享受一种马背上的快乐,这说明游牧基因和草原文化已融入他的血液。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通过神情描写,表现了赛力克骑马时的庄重感和对马的喜爱。
B.句子②通过描写马的速度变化,从侧面表现了少年驾驭技术的娴熟。
C.句子③写赛力克带有潜意识的举动,真实再现了他对马鞭的深厚感情。
D.句子④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了赛力克落寞、忧伤的心理,意味深长。
3.小说中的“马”有哪些意蕴?请简要分析。
4.小说写赛力克的梦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3-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看护

孙犁

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情况紧张,我们跋山涉水,队伍渐渐拉散,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

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

“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

“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

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要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宽广的蓝天上,忽然传来飞机的叫声,那飞机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女孩的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拉过河去。

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

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

“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

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

队上的医生老康,安排女孩给我换药。“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

那天起,刘兰每天给我换药,情况越来越紧,但我腿脚不见好转,组织决定把我坚壁到远处高山上,叫刘兰跟随。我们按着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

一到下午,肚里就饿了。爬了半天,我饿得再也不能支持,迷糊过去。等到睁开眼,刘兰坐在我的身边,天已经暗下来了。在我们头上,一棵茂密的酸枣树,累累的红艳的酸枣在晚风里摇摆。我一时闻到了枣儿的香味和甜味。刘兰也正眼巴巴望着酸枣,眉头蹙得很高。看见我醒来,她很高兴,说:“同志,到了这个地步,摘一把酸枣儿吃,该不算犯纪律吧。”

我笑着摇摇头!她伸过手去就撸下一把,送到我嘴里,她也接连吞下几把。

吞吃了酸枣,有了精神和力量,在苍茫的夜色里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一个男人下身穿着棉裤,上身光着膀子,高举着连枷!在他身旁有一个年轻的妇女用簸箕迎风扬送着丈夫刚刚打下的粮食,她的上身穿着一件破旧的夹袄。

进村以后,刘兰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对过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

这一晚,我听着五台山顶的风声和远处杉林里的狼叫,一时睡不着,却并没感觉不安,从炕头的窗口望过去,刘兰和老四也没有睡,两个人的影子在窗纸上摇动,她们在拉着家常。

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上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么就是养不下,要么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

接着两个人就诉起苦来,你疼我,我疼你的闹了大半夜才睡觉。

老四派两位妇女教刘兰做莜面。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

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

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农里村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

不久下起了大雪,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

(有删改)

文本二:

孙犁先生的作品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当我重读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鲜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绯红的朝霞,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让人惦记,让人怀念。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那些女孩子们,就是先生心目中人民的代表,“美”的化身。

(节选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看护”看似平常,实则有双层内涵,既指女看护刘兰,又指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奉献的百姓群体。
B.文中两次提到情况紧张,而“我”腿伤又不见好,这使得组织决定安排刘兰陪“我”转移到远处高山上。
C.文本特意描写村庄里一对夫妻的穿着举止,与下文做莜面的妇女相呼应,体现当地环境艰苦,生活贫寒。
D.刘兰迎着大风大雪陪护着战士艰难地前行,一步一个声响,以此结尾是为了暗示战局的凶险及前途的迷茫。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也是人物品格的见证者。本文以“我”的口吻讲述刘兰的故事,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B.本文采用补叙的手法,借老康的话交代了刘兰的悲惨身世,介绍其童养媳的经历,为刘兰与老四相互怜悯埋下伏笔。
C.本文注重环境的烘托作用,“坡高水急”“道狭村稀”“毛驴蹄印”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还渲染了冷寂的气氛。
D.本文善用日常小事和细节描写来塑造形象,如面对渍出蜜汁的红枣,“我”和刘兰不拾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
3.刘兰这一人物身上有哪些孙犁所追寻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一进行概括并分析。
4.孙犁的小说因其细腻婉约的文笔、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清新隽永的抒情风格,被誉为“诗化小说”,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诗化小说”特征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024-02-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牵手

范小青

曾明的眼睛不是一下子坏了的,他先是得了一种眼病,医生就预言曾明的眼睛不行了。最后曾明真的成了一个盲人。

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这就是曾明必须选择的路。曾明被介绍到街道办的福利工厂去工作,往一块小小的金属板上辗螺丝。上班的时候,把一台收音机开着,节目很丰富,多半是直播形式的,盲人们常常放下手里的活,给电台打热线电话,曾明很快就被吸引,觉得生活有意味得多了。

辗螺丝对曾明来说,真是小菜一碟,进厂不多久,就已经很熟练。有一天曾明起身去方便,不小心和邻近的老陶撞了一下,金属板翻到了一处,他们一起蹲下来拣金属板。才拣了几十只,曾明就再也摸不着了,便有些急,道:我做了一百只了,怎么只有这一点点?

老陶随口回道:这么凑巧哇,刚好一百。

我数到一百,才起身去上厕所。

几个人笑了起来,曾明道:你们的意思,是我瞎说?

没人回答曾明的问题,曾明便起身找负责人,负责人听了,也是一笑,道:算了,又不计件,不要计较了吧。

凡事总有个道理。

扯不上,工资又不挂钩……

曾明再没有说话。晚上回家听电台节目,曾明打了一个热线电话,把事情说了,主持人告诉他,这算是一种病态心理,解除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人倾诉。主持人告诉曾明,曾明住处不远的另一条街上,有一位在街道办事处做调解的刘主任,建议曾明找那位刘主任说说,刘主任是调解战线的先进。

曾明在某一天果真找到那地方去,人们把他引到主任的办公室时,曾明听到刘主任正在调解民事纠纷,他听主任说得在情在理,很快就把当事双方说通了,高兴而去。曾明听到喝水的声音,接着刘主任问他:你是不是我们这个街道的?

是,是电台的主持人叫我来的。

是小丁吧,他常常介绍人来我这里。

曾明就把事情说了,说罢却有好一阵没有听到刘主任的声音,只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曾明还以为刘主任出去了呢,忍不住问道:你在吗?

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

曾明心下有些奇怪,但并没有往深里想,只是点头道:是的,得了一种奇怪的眼病,医不好。

这么说来,你失明的时间不很长?在曾明的感觉中,刘主任的声音好像离得很远。

半年吧。

你……刘主任又停顿了一下,问道:你失明以后,做梦吗?曾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没,好像没有梦见过什么。他不明白刘主任问他这个做什么,或许是一种心理治疗。

盲人做梦,若能看见东西,古时候称作天眼开。

曾明想了想,说:那恐怕说的是先天的盲人吧,像我们这样,应该是能做梦的,人若盲了,已经够痛苦,若连梦也做不起来,那就更惨,不能这么不公平吧。

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

你怎么知道?

刘主任没有回答曾明的这个问题,却回到了曾明的主题上,说:你心中的这股气,其实不是对着老陶的,你说是不是?从根本上说你对于自己的失明一直郁闷不平,看起来你已经适应了失明以后的生活,其实你并没有适应,你还需要继续适应……

曾明打断刘主任的话:没有失明的人,怎么能够体验失明人的滋味,就像你,怕是不能体谅我的心情吧。

刘主任笑了一下,说: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

曾明一时回答不出来。

刘主任说: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我总是在想……下面的话被一阵人声打断,有人进来说道:刘主任,又来人了。

曾明知道刘主任有工作了,便站起来道:刘主任,你忙,我先走了,过日我再过来就是。

刘主任说:好,我领你出去。就有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一路过来,刘主任没有和曾明说话,曾明再一次感受到在刘主任办公室里感觉到的那种沉静压抑。

曾明继续到福利厂上班,大家和他仍像以前一样亲切,好像谁都不记得曾经有过一丝不愉快的事情。一天夜里,曾明做了一个梦,梦见刘主任对他说:你怎么不来了?我很想你。醒来后,曾明的心里有些不宁。过了几天,他又到刘主任那里去,这一回曾明只让人把他引到走廊端头,他自己沿着走廊,很快摸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进去,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曾明说:你的耳朵真好。

刘主任说:你来得正好,今天是我的休息日,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好吗?

到哪里?

到那地方你就知道。

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曾明的手被那只手牵着,他们一起往外走,以曾明的感觉,好像到了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

你听到了什么?

鸟叫,很多很多的鸟。

刘主任笑了,说:是的,他们都在这里遛鸟,今天比赛。

曾明说:比什么?

比鸟的叫声。

在一片叽喳的鸟鸣声中,曾明突然感觉到自己内心一片明亮,刘主任的热乎乎的手又伸过来牵住了他的手,说:走,我们上那边看看去。

他们牵着手走了几步,曾明听到身边有人在说话,他们说,瞧,两个瞎子手牵着手在走路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曾明主动给电台的主持人打热线电话,不仅是为了发发牢骚,实际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B.知道曾明是个盲人后,刘主任并没有改变自己调解纠纷时的惯常做法,这说明刘主任对人一视同仁,维护他人尊严。
C.“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题的提出与引发的思考,构成了小说的基调与主题。
D.相比于盲人生活的不便,小说更侧重于描写他们精神上面临的困惑,也体现出对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理解与关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人经常给电台打热线电话,写出了福利工厂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也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B.小说通过曾明与老陶口角这个偶发事件,具体展现了“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现实问题,由小及大,构思自然。
C.第一次见刘主任时,曾明“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这写出了盲人心理上的敏感。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这种语言风格体现着作者对盲人世界的认识,看似平淡,实则很有韵味。
3.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
4.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示众

鲁迅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但是,自然也有例外的。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相击的声音,使人忆起酸梅汤,依稀感到凉意,可是那懒懒的单调的金属音的间作,却使那寂静更其深远了。

只有脚步声,车夫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

十一二岁的胖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声音已经嘶嗄了,还带些睡意,如给夏天的长日催眠。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荷阿!馒头包子咧,热的……。

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在电杆旁,和他对面,正向着马路,其时也站定了两个人:一个是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绳的那头就拴在别一个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的臂膊上。这男人戴一顶新草帽,帽檐四面下垂,遮住了眼睛的一带。但胖孩子身体矮,仰起脸来看时,却正撞见这人的眼睛了。那眼睛也似乎正在看他的脑壳。他连忙顺下眼,去看白背心,只见背心上一行一行地写着些大大小小的什么字。

刹时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终于读起来:

嗡,都,哼,八,而,……

胖孩子却看见那白背心正研究着这发亮的秃头,他也便跟着去研究,就只见满头光油油的,耳朵左近还有一片灰白色的头发,此外也不见得有怎样新奇。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

他,犯了什么事啦?……

大家都愕然看时,是一个工人似的粗人,正在低声下气地请教那秃头老头子。

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

忽然,就有暴雷似的一击,连横阔的胖大汉也不免向前一跄踉。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

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

胖孩子也跄踉了四五步,但是没有倒,一手按着脸颊,旋转身,就想从胖大汉的腿旁的空隙间钻出去。胖大汉赶忙站稳,并且将屁股一歪,塞住了空隙,恨恨地问道:

什么?

胖孩子就像小鼠子落在捕机里似的,仓皇了一会,忽然推开他,冲出去了。

吓,这孩子……。总有五六个人都这样说。

然而形势似乎总不甚太平了。抱着小孩的老妈子因为在骚扰时四顾,没有留意,头上梳着的喜鹊尾巴似的苏州俏便碰了站在旁边的车夫的鼻梁。车夫一推,却正推在孩子上;孩子就扭转身去,向着圈外,嚷着要回去了。老妈子先也略略一跄踉,但便即站定,旋转孩子来使他正对白背心,一手指点着,说道: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空隙间忽而探进一个戴硬草帽的学生模样的头来,将一粒瓜子之类似的东西放在嘴里,下颚向上一磕,咬开,退出去了。这地方就补上了一个满头油汗而粘着灰土的椭圆脸。

好!

什么地方忽有几个人同声喝彩。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一切头便全数回转去。连巡警和他牵着的犯人也都有些摇动了。

刚出屉的包子咧!荷阿,热的……。

路对面是胖孩子歪着头,瞌睡似的长呼;路上是车夫们默默地前奔,似乎想赶紧逃出头上的烈日。大家都几乎失望了,幸而放出眼光去四处搜索,终于在相距十多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辆洋车停放着,一个车夫正在爬起来。

圆阵立刻散开,都错错落落地走过去。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周围有五六个人笑嘻嘻地看他们。

成么?车夫要来拉车时,坐客便问。

他只点点头,拉了车就走;大家就惘惘然目送他。起先还知道那一辆是曾经跌倒的车,后来被别的车一混,知不清了。

马路上就很清闲,有几只狗伸出了舌头喘气;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

老妈子抱了孩子从屋檐阴下蹩过去了。胖孩子歪着头,挤细了眼睛,拖长声音,磕睡地叫喊——

热的包子咧!荷阿!……刚出屉的……。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八日(有删改)

文本二:

像《示众》这样的小说,在打破既定的小说规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小说范式。其实《示众》对故事情节的忽略,将小说中的人物符号化,这都是有意为之的。引起鲁迅创作冲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与细节,以及他对于这些具体的场景、细节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存在、人性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度追问与抽象思考。这样,鲁迅的小说就具有了某种隐喻性,涂上了鲜明的象征色彩。

(摘编自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读<示众>》)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的长夏街景图,运用细节描写和特写镜头,写出了京城酷夏的闷热,更隐喻着人的生活的沉闷、懒散、百无聊赖,构成了生存环境的背景。
B.《示众》的语言呈现出精准、形象化的特点。如文中胖孩子的几处吆喝声,内容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出小胖子的百无聊赖,作为一种世俗的声音贯穿全文。
C.小说中所有的人几乎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人看”,由此形成“看/被看”的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D.鲁迅在《示众》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外表各有不同,内在个性特征各异,有极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把看客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2)《示众》首尾运用了“反复”的方式,请结合文本一举例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3)“像《示众》这样的小说,在打破既定的小说规范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小说范式”,请结合文本一与文本二的内容,谈谈《示众》是如何“打破规范”与“创造新范式”的。
2024-01-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峡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冻土观测段

董夏青青

教导员问,那名上等兵是不是许元屹带的报务员徒弟,他点头。那次行动,许元屹说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

教导员告诉他,许元屹的父母来过。

许元屹的母亲说,她想知道自己儿子最后的表现是不是勇敢,又问了教导员一句,①我儿子,他是英雄吗?

把许元屹带的上等兵送到教导队后的第二天下午,教导队的队长打来电话叫他赶紧过去一趟。

到营院门口,分区的心理医生正在给上等兵做干预治疗,每天中午做一回,预计得持续半个月。

上等兵进营院大门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崩了?

队长说,上等兵昨天晚上排在队列里进食堂吃饭。因为是周五,食堂会餐,上等兵没等打上饭,抱着餐盘蹲在地上大哭起来,说自己班长临走时饿着肚子,从早上起来到下午人没时就咬了两口压缩饼干。

晚上熄了灯,有战士去水房洗漱,看见上等兵站在水房的镜子跟前鞠躬,一边鞠躬一边反复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我儿子,他是英雄吗?

他在想。有谁能把那个许元屹说得明晰?谁会告诉他们,许元屹是由他母亲生在了麦地里?谁知道他为何去到贵州安顺的工地上做工?什么讲稿能包囊许元屹负荷累累、志气未曾衰减半分的强力生命?

他站在许元屹的衣冠冢前,遂想到那天黎明时分,他和许元屹蹲在崖壁底下那个洞穴里,打着手电写家信。

当许元屹听他说如果有谁牺牲了,这封家信就会被寄送家属时,立刻把刚写好的一页信纸撕了塞进石缝,怼上块石子,又掏出裤兜里一枚早就空了、搓皱的烟盒,就手撕成方方正正的一块纸片,在上面写了一句话。

我只是死去,请为我自豪。

带车回山上的前一天下午,他去教导队把那名上等兵带出院子。

排长,我想留队。上等兵说。

家里同意么?他说。

我跟他们说了,我病了。上等兵说,我自己知道,好起来也容易,以后替班长把他的活儿接着好好干下去,干明白,病就好了。

谁告诉你的?那个女医生?

不是。上等兵摇头,我先给您说两件事,然后我再问问题。

元屹班长叫我给他校报,他读得太快,我就把报校错了。班长当时特别气愤,说你学了几个月的专业,报还能校错?你有你的责任,有你的使命,这要是打仗了,你这校窜行了,还窜了两行,仗得怎么打?我当时也没忍住,冲他发火,我就骂了,我说我从当兵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撒不出来,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也疼得不行,你还骂我。说完我就走了,老子不校了,叫我滚蛋还正好。但是我班长还一直在发报,我走的时候,他手也没离开发报机。然后我还没走出门口,就听见砰的一声,一看,我班长连人带椅子倒在地上。我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翻抽屉找速效救心丸。等班长吃了药缓过来以后,说晕倒不怪我,是他手上的汗流到发报机的键盘上,键盘又通着电,给他打晕了。

上等兵继续说,我刚下连的时候,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入伍之前,我家里面安排了饯行的酒席。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已,说白了有多高尚?所谓牺牲也就是个概率问题,一百年打不了一次世界大战,这要是有个大师能预言未来三五年不打仗,②纳税人何必花钱养着这帮人?

上等兵说完,望着印在桌面的象棋棋盘。

那你现在想不通的,还是这个利润问题?

我是想问您。上等兵抬起头看着他,我班长那么好的人死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样的人吗?

树上蝉鸣和风吹动梧桐枝叶的声音落下来。良久,他问了一句:你有喜欢的女孩吗?”“有。

记得她的样子吗?他伸出手指头在自己的脸前比画,她的轮廓……

上等兵的眼神失了焦,轻声说:记得。

你记得她、认得她……

嗯。

是因为她的轮廓……

是。

边界……他说,国家的边界就是它的轮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轮廓不要改变,要一直像我们心里记得的,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友们记得的,这个地方最好的样子。

知道你班长的原名叫什么?

上等兵流着泪摇头。

叫许元义,不是屹立的屹,是义气的义。他说,他小时候老跟人打架,他爸觉得是名字起坏了,老讲江湖义气不行,就给他改了名,改成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个‘屹’。后来他自己也觉着改了挺好,字,一个山一个乞丐的乞,别忘了自己是山沟里出来的乞丐一样的人,做事只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他练发报的时候跳字了,自己拿尺子抽自己手背,尺子都抽断了。

车子快开过九道弯时,从车窗探身出去吐了一嗓子的中士坐回座位。不远处,④冻土观测段的路牌标识在他眼前迅疾掠过。

(选自《收获》2021年第4期,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长许元屹留下的一封写在烟盒纸片上的家信,让鲜活的生命渐渐清晰,也让人窥见那些至情至性的民族英灵,持续引发伤痛。
B.上等兵回忆的两件事情——校报出错、堂哥论当兵,说明他被利润的问题困扰很久了,他想在留队前向排长求得一个明确答案。
C.排长把国家的边界比喻成喜欢的女孩的轮廓,不仅仅表达了浓厚的爱意,更有誓死守护的意味,也给班长牺牲的价值做了诠释。
D.改名的描述反映了许元屹的成长历程,排长以此教导上等兵,世俗的人与边防军人有本质区别,上等兵要做哪类人,不言自明。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母亲在知晓儿子牺牲后提出极具穿透力的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B.句子②堂哥这句轻飘飘的话沉重地反映了另一种价值观,揭示现实存在两个分裂的世界。
C.句子③表明环境非常安静,写出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接着他转移了话题。
D.句子④既明示了地理位置,又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对边防军人的形象进行了再塑造。
3.作者曾说:“冻土层下涌动着的热力,是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是军人的脊梁,是胜战的刀锋”。请结合文本概括上等兵的“热力”形成的过程。
4.20205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我军战士陈祥榕壮烈牺牲,他在日记中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字眼,小说中的战士许元屹同样是在戍边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所在的读书小组准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文本围绕关键词“生命·使命”写出短评要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号界碑

苏三皮

白映秋发现张光明挺小气,为一句不经意的玩笑,搞出那么大动静来。

也不知道白映秋搭错了哪根神经,突然没头没脑地对张光明咆哮了一通,你能不能正儿八经地像个男子汉?

白映秋话音刚落,张光明整个人瞬时愣住了,脸苍白得像一张纸,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插入了张光明的心脏。几乎在那么一瞬间,张光明听见心脏碎裂的声音。那声音沉沉的,像一记闷雷。

当眼光落在足球场那张巨幅征兵海报上时,张光明整个人瞬时就仿佛又沐浴在了春风里。军营!对,就是军营!张光明要把自己变成一个阳刚、坚韧、钢铁般的男子汉,再也没有比军营更合适的地方了。

几乎不做任何犹豫,张光明就到学校保卫处报了名。

顺利通过初检初审、体检政考和走访调查等环节,张光明披红戴花地坐上了专列。靠在车窗上,张光明望见白映秋追着火车跑了很长一段路。①张光明内心五味杂陈,有一丝离别的伤感,又夹带着报复般的快感。

火车一路向北,穿越大巴山到达宝鸡后,扭头转向西行,河西走廊、祁连雪峰、丝绸古道、嘉峪关、星星峡、巍巍天山……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张光明内心不禁被自豪感填满。这不正是自己内心一直渴望的诗和远方吗?②张光明清晰地感觉到心脏的伤口开始愈合,不禁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

新兵下连,张光明被分到了距离边境线不足百里的连队。连队中士李子华告诉张光明,连队的职责是守护18号界碑。李子华还说,可别小看那一块小小的界碑,它宣示着祖国的主权,守护界碑就是军人的使命和荣光。

李子华说这些话时,张光明对界碑的理解还很模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光明听了越来越多关于戍边军人以及边民守护18号界碑的故事,18号界碑在他的心底越发神圣起来。

李子华多次参加过联合武装巡逻。他告诉张光明,当迎着刺骨寒风,穿越山谷、冰河、雪原,终于抵达18号界碑,看到刻有“中国”两个大字的界碑时,那一瞬间他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热切地抚摸着界碑,仿佛在抚摸着自己的亲人一般。那一刻,他强烈地感受到他和祖国心心相印,他的脚下就是无比伟大的祖国。李子华还说,只有站在界碑跟前,才能有这样的感觉。

张光明还认识了一位老边民。老边民已经八十多岁。新中国成立那年,老边民刚十三岁。从那时开始,老边民就跟在父亲屁股后面守边,已经守了将近七十年。那天在哨所,老人告诉张光明,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就会一直守护18号界碑,要是他不在了,就让他的儿女继续守护18号界碑。③说到18号界碑时,原本消瘦得有些佝偻的老人瞬时挺直了腰板,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些故事,让张光明热血沸腾,他恨不得立即加入巡逻队伍,恨不得现在就站在18号界碑跟前。但作为新兵,张光明还不能参加巡逻队伍,得先通过三个月的适应期训练,才能参加联合武装巡逻。

三个月适应期训练结束后,张光明第一时间报了名。按照连队以老带新的惯例,连队安排李子华带张光明。当巡逻车驰骋在蜿蜒的边防公路上时,望着窗外远处云雾缭绕的边境山峦,张光明不禁想起了白映秋。刚下到连队时,白映秋曾苦苦哀求张光明回心转意,甚至给张光明下了最后通牒,在她和当兵之间让张光明选一个。张光明不做回复,心底苦涩得很,那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巡逻车在一个山头停了下来。18号界碑就在山头的另一边,巡逻车开不过去,剩下的路,张光明和李子华只能步行过去。④实际上并没有路,半人高的积雪已经把路给抹掉了,一脚下去,积雪就淹没到了大腿根。张光明和李子华用背包绳把他们系在了一起,然后手拉着手,一步步艰难地往山上腾挪。

凌厉的山风从张光明的耳畔呼啸而过,他的手脚麻木了,身体开始不由自主起来。李子华提议张光明歇一歇,张光明倔强地说,不,不能歇。

再艰难的路,我也会坚定地走到底。张光明暗暗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终于,18号界碑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里。果然如李子华所说,那一刻,泪水模糊了张光明的双眼。

张光明笔直地站在18号界碑前,让李子华帮忙拍了全身照。张光明挑出一张最满意的照片,在照片右下角添加了一行字:我站立的脚下,就是我伟大的祖国。张光明把照片发给了白映秋,然后立正,“啪”地向18号界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选自《小小说》)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映秋本是不经意地开了句玩笑,却让张光明搞出了大动静,他要参军入伍,要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B.本文以军人和边民守护18号界碑的故事为主线,交织着张光明的恋情与成长,展现了宏大的爱国主题。
C.文中的环境描写“云雾缭绕的边境山峦”,既是张光明向往的诗和远方,又隐含了战士戍边生活的艰苦。
D.白映秋跟着火车跑,说明她还有不舍;她下了最后通牒,张光明没有回复,为两人的爱情画上了句号。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的“五味杂陈”,有对白映秋的爱恋,有离别时刻的伤感,有参军入伍的决绝,还有报复一般的快感。
B.句子②中的“心脏的伤口开始愈合”,呼应了第三段“听见心脏碎裂的声音”,张光明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和自豪。
C.句子③中的“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是指老边民像李子华、张光明一样,说到18号界碑,就会热泪盈眶。
D.句子④中“半人高的积雪”,以自然环境的恶劣,写戍边生活的艰苦,反映戍边战士的爱国热情。
3.张光明对18号界碑的认识,有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请加以梳理概括。
4.“张光明把照片发给了白映秋,然后立正,‘啪’地向18号界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人的兵站

石钟山

①那是许多年前的一个初冬,一次突然而至的落雪,让兵站又一次与世隔绝了。

②打点好行装的战士常小兵,只能望雪兴叹了。背包以及随身的一切家当,昨天晚上已经收拾妥当。就等今天一早山下的大站派车来接他,然后他就要告别工作了5年的兵站。

③这是青藏线沿途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兵站,窝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只有两个士兵的编制,归山脚下的大站管理。他们离大站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整个青藏线,沿途大小兵站不计其数,保障着后方的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高原。[甲]常小兵把自己的兵站比喻成一个螺丝钉,虽然小,但不可缺少

④每当迎接一批人到来,他们都是兴奋的、喜悦的,像招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时,兵站里才有了烟火气。每来一拨人,足以让两个士兵高兴上好几天。他们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些人,当然都是些军人和探亲的家属。那些军人的妻子或女朋友,穿着鲜亮,说话动听。她们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去奔赴她们爱人工作的地方。

⑤两人的兵站,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冷清的,大批车队不会在他们这歇脚驻足。他们早就计算好了行程和时间,路过他们两人兵站时,并不停留。两个人跑到路边,向车队的战友们挥手致意。车队发现两个人,会鸣笛打招呼。偶尔地,也会有战友摇下车窗,扔给他们一袋方便面或者一两个水果,摆摆手,笑着走了。他们听着车队远去的隆隆声响,[乙]心里也跟着热闹过了

⑥这是道路开封后的日常景象。一到秋天,突然一场雪之后,气温骤降,再连续下几场雪,路便封了。他们兵站便成了一座孤岛,与世隔绝。他们要挨过漫长的冬季,盼望着路上的雪和山上的雪一点点融化,直到再次热闹起来。

⑦常小兵在兵站工作5年了,5个春夏秋冬,他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可今年不一样了,他到了要离开的时候。3天前,他就接到了今年退伍的通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常小兵已经司空见惯了。每年的春天,他都会见到一批车队,载着入伍的新兵,昂扬地向高原挺进。他注视过这些新兵的眼神,有憧憬有梦想,和自己刚参军时一样。他更多的是留意那些从高原上下来的退伍老兵。他们摘去了肩章和领花,一律沉默着。在这些老兵的眼神中,常小兵体会到了什么叫成熟。如今,也轮到他退伍了。接到退伍通知那天,他的心境就不一样了。有不舍、留恋,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⑧参军满两年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常小兵和王娟订了婚。王娟是他同学,从初中到高中。后来,王娟考入护士学校,在老家镇医院当上了一名护士。两人上学时就心生朦胧,他参军后,就一直通信。在公路解封期,十天半月,大站的人上山送补给时,都会给他带来好几封王娟的信,通信频率几乎是隔天一封。大站来人时,他也会把写给王娟的厚厚一叠信,塞给送给养的人,让他们带到山下寄走。两人都知道,只要一到封冻期,他们就会有半年的时间接不到对方的信。

⑨大约在退伍前20天,常小兵就告诉王娟自己大概离队的日期。王娟告诉他,自己要亲自来接他下山,还要看一看他信中说的兵站,然后到大城市里逛一逛,准备他们春节时期结婚的用品。

⑥自从和王娟订婚后,他思念恋人的心情与日俱增,随着退伍的日子临近,几乎到了顶点。

[丙]现在却被这场突然而至的大雪瞬间浇灭了

大雪一落,山上路上一切都白雪皑皑,不仅路断了,连他们唯一通往大站的电话线也断了。电话线中断是常有的事,比如,一次塌方、一场大风、或是一场大雪,都会让脆弱的电话线中断。

突然的落雪让常小兵打消了正常退伍的念头,他只能等待来年化雪的日子。这几个月,他是怎么度过的,事后他自己都记不住了。每天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望山望雪,然后他就会拿出王娟的照片,看上一遍又一遍。王娟在他眼前阳光温暖地笑着,笑容中透出对幸福的渴望。这是一张王娟新近寄来的照片,当时,他们已经定好了婚期。

在等待的日子里,他天天跑到山路上去,雪先是硬的,后来慢慢变软,最后又在他手里开始融化。不经意间,远山近景的雪开始变薄、变淡,他的心也一点点敞亮起来。他经常会想,王娟现在在干什么,她要来接他下山,她来过了吗?眼看冰雪就要消融了,想着念着,雪就真的一点点化了。

一天清晨,他突然听到了外面汽车的隆响。他以为是做梦,可轰鸣声一点点地接近两个人的兵站,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慌张地跑到外面。一辆越野车停在了兵站门前。

[丁]先是后座一侧车门打开,然后他看到一支拐杖探了出来,然后又看到一只脚,王娟拄着一支拐梦一样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呆怔地望着她,看见王娟眼角有两行泪流了下来,嘴唇颤抖着。他叫了一声:王娟。便扑了过去。

王娟不仅如期地来接他了,还在这里和他一起熬过了漫长的冬季。接王娟的车还没有行驶到大站,雪便落了。车无法行驶,王娟被困在一个兵站里。快化雪的时候,她偷偷地向大站步行而来。结果,王娟被冻晕在半路上。找到她时,她已经冻僵了,一条腿被冻伤。还没等完全康复,王娟就第一时间出现在他的面前。

她终于见到了心爱的爱人。兵站的车载着两人,在小路上越驶越远。两人兵站,送行的新兵站在高处,泪眼模糊着再也看不见他们了。

两个人的兵站还在,又有了新故事。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两次写到兵站“与世隔绝”,交代了戍边战士生活环境的恶劣,烘托出戍边战士的坚韧品质。
B.小说通过常小兵接到退伍通知时心怀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引发对其爱情的叙述,故事衔接自然。
C.小说写了王娟到兵站接常小兵退伍的经历,正面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苦,突显两人的美好爱情。
D.从小说结尾可知兵站的人员会有变动,但战士戍边的使命不会变,新兵将会书写新的戍边故事。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甲]可以看出常小兵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清楚自己虽是小兵,但也责任重大。
B.句子[乙]中的“热闹”与段首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兵站日常生活的单调。
C.句子[丙]中的“浇灭”二字,既突出了雪下得大,也暗示了常小兵此时情绪的低落。
D.句子[丁]运用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描写描绘常小兵与王娟的见面场景,感人至深。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第①至⑯段中常小兵的心理变化历程。
4.文学评论小组要以“兵站”为关键词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提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