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宣帝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为谏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项。民得其利,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远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共张,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泰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然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有删改》)

1.文中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府县吏家A子弟B好游敖C不以田D作为事E辄斥罢之F甚者G案其不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秦汉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主管治民、进贤、决讼等。
B.迁,本指向上移动,也可以指官职的升迁或贬谪,文中指的是召信臣的官职调动。
C.“畜积有余”中的“畜”与《苏武传》中“马畜弥山”的“畜”意思相同。
D.什器,指各种日常生活用具或生产用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有治理功绩的太守,汉宣帝要么给其增俸赐金,要么授予其关内侯的爵位,召信臣治理功勋卓著,多次被增俸赐金。
B.召信臣为官注重农业生产,他常亲自去农田查看耕种之事,少有安闲。他所治理的郡县富庶,官吏百姓们尊称他为召父。
C.召信臣提倡节俭,他上奏不再修缮距离偏远且皇上不常前往的宫殿,减省宫内娱乐活动,并奏请不再种植不合时节的蔬菜。
D.召信臣过世之后,与文翁一起被选上百官卿士中为民做过益事的人,享有每年由官员祭祀行礼的殊荣,且在南阳立有祠庙。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
(2)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5.清代齐召南评述说:召信臣对南阳的贡献足以和李冰对四川(修都江堰)、史起对邺县(引漳灌溉)的贡献媲美。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召信臣对南阳的贡献。
2024-01-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庄宗,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及为婴儿,体貌奇特,沈厚不群,武皇特所钟爱。帝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其心豁如也。及武皇厌代,帝乃嗣王位于晋阳,时年二十有四。是日,诏曰:“皇纲已正,紫禁方严,凡事内官,不合更居外地。诏诸道应有内官,不计高低,逐一并家口发遣赴,不得辄有停滞。”帝龙潜时,寺人数已及五百,至是合诸道赴阙者,约千余人,皆给赐优赡,服玩华侈,委之事务,付以腹心。唐时宦官为内诸司使务、诸镇监军,出纳王命,造作威福,昭宗以此亡国。及帝奄有天下,当知戒彼前车,以为殷鉴,一朝复兴兹弊,议者惜之。同光二年夏五月壬寅,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高季兴,从梁祖平青州,改知宿州事,擢为荆南兵马留后。

及庄宗定天下,季兴来朝于洛阳,加兼中书令。谓宾佐曰:“新主百战方得河南,对勋臣夸手抄《春秋》;又竖手指云:‘我于指头上得天下。’如此则功在一人,臣佐何有!且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节选自《旧五代史》)

文本二: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那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B.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C.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D.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伶官/言之者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代,古代对辞官或者卸任的委婉说法,有厌恶官场事物之意。
B.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赴阙的意思是入朝,指朝见皇帝。
C.少牢,指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D.太庙,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庄宗年少时能文能武,精通音律,略通《春秋》大意,射箭骑马,胆量过人,心胸开阔,因此受到武皇的钟爱。
B.文本一中,高季兴曾对他的手下评说庄宗,说庄宗曾对功勋大臣夸耀他曾亲手抄录《春秋》,又竖起手指说“我从手指头上得到天下”,像这样那就是功劳全在他一人了,哪里还有大臣的辅佐之功。
C.文本二中,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文本二中,欧阳修认为庄宗之所以能强大起来,主要在于他“忧劳”,而其破灭,原因又在其“逸豫”,阐释了成败由人的道理。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段一: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节选自《屈原列传》)

文段二: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
B.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昭睢与子兰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被扣留。
C.楚怀王从秦国逃跑,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
D.楚怀王去世后,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
3.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实。
2024-01-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①荆:即指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翦言不用,因病                            谢:推辞
B.李信果秦军                                             辱:使……受辱
C.故大王之乡臣                                   及:趁着
D.乃国中兵以拒秦                                      悉:挑选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B.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C.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D.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派李信出征打楚国,是因为李信要求的军队人数比王翦要求的少,秦王认为李信勇敢而王翦年老胆怯。
B.王翦不被信任重用,于是负气回老家养老,后来李信兵败,秦王亲自去请王翦统率军队,王翦欣然接受,但要求带六十万大军出征。
C.王翦是一个聪明的人,出征前他向秦王请求奖赏,出征后又多次派人请赏,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秦王的疑心。
D.王翦带兵抵达战场后,不理会楚军的屡次挑战,坚守不出,让士兵充分休整,最终趁楚军撤退时击败了他们,接着乘胜追击,最终灭了楚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2)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2024-01-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先生年四十,家贫不娶,李丞相迪将以其弟之女妻之。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之风,就见之。介执杖屦侍左右,先生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及其往谢也亦然。鲁人既素高此两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莫不叹嗟之,而李丞相、孔给事亦以此见称于士大夫。先生讳复,宇明复,姓孙低,晋州平阳人也。少进士不中,退居泰山之阳,学《春秋》,著《尊王发微》。鲁多学者,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

其后介为学官,语于朝曰:“先生非隐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庆历二年,枢密副使范仲淹、资政殿学士富弼言其道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尝召见迩英阁说诗,将以为侍讲,而嫉之者言其讲说多异先儒,遂止。

七年,徐州人孔直温以狂谋捕治,索其家,得诗,有先生姓名,坐贬监处州商税。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上言:“孙某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弃之远方。”乃复为国子监直讲。居三岁,以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

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方其病时枢密使韩琦言之天子选书吏给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其家得其书十有五篇录之藏于秘阁。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

文本二

张孝先曰:“传道授业必有师,古之学者莫不然,而后世鲜有行之者泗以下,伊洛盛矣。二程之吟风,游杨之立雪,师弟子之义,至今犹令人景慕。乃余观孙明复隐居泰山,石介师礼事之。宾客至,介侍立执杖屦甚恭谨。鲁人皆嗟叹,谓乃今复见师弟子礼。此在周、程未起时,亦宋朝道学之盛有开必先耶!余感古道而识于此。”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

【注】游杨:“游”指游酢,“杨”指杨时,均为北宋著名理学家。

1.文中画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涂好正确的选项:

枢密使韩琦言之A天子B选书吏C给纸笔D命其门人祖无择E就其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年逾四十”的“逾”,指超过,越过,与“客逾庖而宴”“年逾花甲”的“逾”意思大致相同。
B.学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又称教官、祭酒、博士、提学、学政、教授和教谕等。
C.“少举进士不中”的“举”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举”意思相同。
D.洙泗,即洙水和泗水,春秋时属鲁国地。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后以“洙泗”代称孔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复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进士,于是在泰山南面隐居,著书立说。
B.孙复学问渊博。他担任侍讲官,被皇帝召到迩英阁说诗,遭人诋毁而停讲。
C.孙复因孔直温狂妄不当的谋划而受到牵连,后因赵概等人上书才免于被贬。
D.孙复治学严谨。他研究《春秋》,不迷于传注,不曲解经义,探得经之本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之风,就见之。
(2)传道授业必有师,古之学者莫不然,而后世鲜有行之者。
2024-01-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石璞,字仲玉,临漳人。永乐九年举于乡,入国学。选授御史。正统初,历任江西按察使。三年逸囚,降副使。璞善断疑狱。民娶妇,三日归宁,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璞祷于神,梦神示以麦字。璞曰:麦者,两人夹一人也。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捕入,则道士徒也。叱曰:尔师令尔侦事乎?童子首实,果二道士匿妇槁麦中。立捕,论如法。在江西数年,风纪整肃,虽妇竖无不知石宪使者。七年山西布政使、明年,以朝廷岁用物料,有司科派扰民,请于折粮银内岁存千两,令官买办,庶官用可完,民亦不扰。从之。已而景帝嗣位。论功,兼大理寺卿。寻出募天下义勇,还朝。会中官金英下狱,法司劾璞尝赂英,遂并下璞狱,当斩,特宥之,河决沙湾,命治之。

璞以决口未易塞,别浚渠。自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艘,而决口如故。乃命内官黎贤等偕御史彭谊助之。于沙湾筑石堤以御决河,开月河二,引水益运河以杀水势,决乃塞。璞还言:京师盗贼多出军伍。间有获者,辄云‘粮饷亏减,妻孥饥冻故’。又闻畿、山东、河南被灾穷民多事剽掠,不及今拊循,恐方来之忧甚于边患。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帝深纳其言。沙湾复决,璞再往治之。以母忧归,起复。六年改兵部尚书,与于谦协理部事。明年,湖广苗乱,命璞总督军务,与南和伯方瑛讨之。天顺元年以捷闻,召还,命致仕。既而论功,赐钞币,四年冬用李贤荐,召为南京左都御史。时璞已老聩,不能任事,归卒。

(节选自《明史·石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B.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C.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D.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B.迁,古代指变动或调动官职,左迁指贬官,右迁是升官的意思,此文中指官职调动。
C.两畿,指两座都城及周边之地,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座都城。畿,指京城周边之地。
D.文中“三年坐逸囚”的“坐”与《赤壁赋》中“正襟危坐”的“坐”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璞为政江西数年,整顿社会秩序,成绩斐然,当地即使是妇女小孩都知道他。
B.石璞因为中官金英而被弹劾下狱,但因为需要他去治理沙湾,所以朝廷宽免了他。
C.为解决地方盗贼剽掠问题,石璞提出了许多建议,都被皇帝采纳。
D.退休之后,石璞又被李贤举荐而担任官职,但因为年老糊涂,不能胜任而回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娶妇,三日归宁,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
(2)天顺元年以捷闻,召还,命致仕。既而论功,赐钞币。
2024-01-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子胥将之吴,辞其友申包胥曰:“后三年,楚不亡,吾不见子矣!”申包胥曰:“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虽然,子亡之,我之。”于是乎观楚一存一亡也。后三年,吴师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哀公曰:“诺,吾将图之。”申包胥不罢朝,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声。哀公曰:“有臣如此,可不救乎?”兴师救楚。吴人闻之,引兵而还,昭王反复,欲封申包胥,申包胥辞曰:“救亡非为名也,功成受赐,是卖勇也。”辞不受,遂退隐,终身不见。诗云:“民有丧,匍匐救之。”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着,无当其处。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处士不升,淫祸不讨;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食欲无;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秀羸多能,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何以为忠?臣愿固辞。”庄王从之,赐虞子采地三百,号曰“国老”,以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骫,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说苑·至公》)

【注】①骫:同“委”,枉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
B.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
C.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
D.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亡之,我之”与“道之所存,师之所也”(《师说》)两句中的“存”字含义不同。
B.“诺,吾将图之”与“一世之雄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同。
C.“民有丧,匍匐救之”与“轩四遭火”(《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凡”字含义相同。
D.“尸禄素餐,食欲无”与“夫晋,何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厌”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军攻打楚国,楚昭王出逃,申包胥西去秦国请求援助,站在秦国朝廷上哭泣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哀公,秦国出兵救楚,吴国军队撤退回国。
B.楚昭王返国复位,想要封赏申包胥。申包胥认为拯救国家危亡并不是为了虚名,接受赏赐就是炫耀自己的勇敢,于是他拒绝赏赐,退身隐居。
C.虞丘子认为自己做令尹十年,国家没有得到更好的治理,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取代自己。在他的坚决请求下,楚庄王依从了他,赏赐虞丘子食邑。
D.孙叔敖担任令尹后,虞丘子家族里有人犯了法,被孙叔敖抓来杀了。虞丘子入宫拜见楚庄王,称赞孙叔敖办事公正平直,请求楚庄王奖赏孙叔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
(2)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之,为之流涕。既出,遂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在君乎”中的“其”与“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中的“其”含义不同。
B.“公嘉之”中的“嘉”与“我有嘉宾”(《短歌行》)中的“嘉”含义相同。
C.“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今亡亦死”(《陈涉世家》)中的“亡”含义相同。
D.“苏秦岂守信邪”的“信”与“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有为,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捧认可,尤其被桥玄、何颙看重。
B.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长子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抒情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者多直接表达,后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
5.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回答。

9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注],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有伯夷、叔齐?使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释】“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为: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徘徊在旷野上。孔子用以形容他与弟子被围于野的困境。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
君子能修A其道B纲而C纪之D统而E理之F而G不能为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伐,指攻打、讨伐,与《老子》“自伐者无功”中的“伐”词义不同。
B.以,指认为,和“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以”词义相同。
C.安,指哪里、怎么,和《大学之道》的“静而后能安”的“安”词义不同。
D.知,通“智”,指有智慧的,和“知者不惑”的“知”词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为人正直,不畏危难。他因批评陈国和蔡国国君的问题,在陈蔡之间遭遇两国的围攻,断绝粮食,但依然坚持教学。
B.子路面对困境,主张反省。他认为孔子的学说得不到当权者的信任,有可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德行不够,应该加以改进。
C.子贡面对困境,主张妥协。他认为孔子的学说虽然非常伟大,但为了便于让天下人接受,应该适当降低一下要求。
D.颜回面对困境,信念坚定。他认为即使不被接受,孔子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正道,更能显出君子的品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2)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5.子贡给孔子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孔子为什么不赞成子贡?
2024-01-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杜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资为军费。至元十五年,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耳。倘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 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寝。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天祥曰:“愿赐之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史臣曰:“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质,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曰:“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

材料二:

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己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闳,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

(节选自杨士奇《文丞相祠重修记》)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陈继A周发郡中B豪杰C并D结溪峒蛮E使F方兴召G吉州兵H诸豪杰皆应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效法、遵循,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从容辞令”的“祖”意思相同。
B.奇,意动用法,与《苏武传》中“单于壮其节”的“壮”用法一致。
C.其,一定,表期望,与《伶官传序》中的“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其”意思相同。
D.以,凭借……的身份,与《苏武传》中的“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的“以”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幼年时看到学宫里供奉着同乡先辈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塑像,他们谥号都含“忠”,就非常仰慕他们。
B.文天祥到潮阳后,元人让他叩拜张弘范,他拒绝了。但张弘范并不生气,因非常敬佩他的仁义,故以宾客之礼相待。
C.文天祥不仅仪表堂堂,也才华出众,皇帝亲自选为第一。宋亡后元帝急求有才的宋朝人,王积翁积极推荐了他。
D.文天祥虽然抗元最终失败,但他能忠于国家,英勇无畏,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境界。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质,可不谓之仁哉!
(2)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
5.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2024-01-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