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9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为妾,生侃。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赀给之,使交结胜己。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鲜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卧荐以为马草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阳,大为延誉,侃遂通显。

(节选自《智囊(选录)·闺智部·陶侃母》)

材料二:

陶侃母得古正之道,发人伦之本,将示教于天下。谓朴散俗坏,乐溃礼,有子不教,不至于道。若失大训,不可登于伟望。乃求师傅,延英茂,终日迫于用,不欲子却客。俄而车盖载止,筑馈并竭。苟失其人,子将不进。计划始成,确然独断。谓发可弃,训不可失。乃金刀既止,黰髪云散。怡然无咨嗟之色,俨若待宾之具。上恐不足以显恭,下未可谓训子。顾其母激忿填膺,寸晷是学,不迨于至,以超圣人之域,焕乎贤者之业。且礼信仁义,君子之事,妇人何得而知?盖世道大丧,其俗已乱,故妇人贤者得以行其事。千古之下,厥行独明,当时为人之父,为人之母,见斯行,闻斯举,得不激厉乎?苟天下皆如陶母之志,则天下皆陶之子也。盖人谓子幼而蒙稚,不致精训,致悖大乱人纪,良可惜哉!铭曰:发也者,为养之具。宾也者,致教之英。(宗仪)因读唐皇甫持正先生文集,见陶母碑不觉泪数行下。追惟先她拳拳于教子,真陶母之志。是故今翰林承旨蜕庵张先生翥所撰墓铭,有曰:夫家贫,劬力纺续,以给诸子。无废学之辞,自顾不肖。不克勉于学,以成令名,罪莫大焉

(节选自元陶宗仪《辍耕录·陶母碑》)

【注】①髲,音,假发。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斫诸屋A柱B悉割半C为薪D剉卧E荐以为马F草G遂具H精馔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是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始于西汉,东汉张衡和西晋李密都曾被举荐为“孝廉”。
B.悬磬,材料中意为“极贫困”。磬,本为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状如盘碗,中空无物。后以挂起的磬喻极贫困。
C.阙,本义是古时宫殿前两边的建筑,材料中指帝王的住所,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阙”的意思不同。
D.“翰林承旨蜕庵张先生翥”在材料中是对墓志铭撰写者的称谓,“翰林承旨”为官职,“蜕庵”为号,“张先生”为尊称,“翥”为名。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逵带着众多人马投宿陶侃家,湛氏将头发剪下卖掉,买来几斛米招待范逵及其仆从,范逵对湛氏非常赞叹。
B.在陶母竭尽所能培养孩子的做法上,陶宗仪看到了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拳拳之情,并被这种情感感动。
C.材料二分析了陶母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情况,既表达了作者的赞同之意,也指出了陶母做法的社会意义。
D.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本应由父亲担当,但由于陶家境况不好,而陶母又十分贤惠,才有了“陶母教子”之事。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陶氏贫贱,湛每纺绩赀给之,使交结胜己。
(2)不克勉于学,以成令名,罪莫大焉。
5.在《辍耕录》的作者陶宗仪看来,“陶母教子”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2024-04-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允恭,汉州绵竹人,世富于财。乾德中王师平蜀,允恭方弱冠,率乡里子弟置寨于清泉,为贼所得允恭绐之曰:“苟活我,当相助。”贼释之,因厚结贼之子。一日贼欲加害,其子密以告,遂遁去。策干丁德裕,权补为绵竹巡检。贼平赴阙,补殿前承旨。太平兴国间,监兵英州,入奏海贼官不能制,又民贩海盐入岭北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诏即以大庾县置南安军,授允恭广、连都巡检。自是冒禁者少,而允恭擒捕海贼殆尽。诏奖之,自殿直特迁供奉官。缘江多盗,又命领江南催纲捕盗事。至临江军,择驿卒具轻舟伺贼所在夜出捕其首者百数。又通州蹑海寇,寇张幕设强弩、短炮,炮伤允恭肩,血污衣,神色不动,密遣善游水者,以铁钩毁其幕,进击之,毙于水者大半,犹生擒百人。江路平,迁洛苑副使,都大江、淮、两浙发运,捕贼事,赐金带。先是三路转运,各领其事,而上供米岁不过三百万。允恭尽三路舟卒牙吏,自发运所输泗州,自泗州输京师,岁数遂倍。改西京作坊使,充发运使。官置榷场,计置买江淮所产茶。旧不较精粗,久不售而腐者悉焚之。允恭具等色年次而给焉,遂绝其弊。淮南十八州军,而九行盐禁,允恭以为行法不一,抵冒者众,寇盗之生,莫不由此,请均禁止。三司沮其议,而允恭力请不已,太宗卒从其请。又以庐州庐江县、巢县去州稍远,故多寇盗,诏遂建为军。允恭积官至江州刺史。卒,年五十六,赐其子同学究出身。李顺之乱,其兄自荣据绵竹县,而允恭之兄允升、弟允元率乡子弟擒自荣以献,太宗嘉之,授允升本县令,允元什邡县尉,明年并召赴阙,除允升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云。

(节选自《隆平集》,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所选答案的选项。
择驿A卒B具轻C舟D伺贼所E在F夜出捕G其首者H百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贼所得,与《六国论》中“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所用的句式相同。
B.趣,指赶快,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趣”含义不同。
C.籍,意为登记,与《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的“籍”含义不同。
D.同学究出身,宋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文中为直接恩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允恭刚成年时曾被贼寇捉住,但他在贼寇加害之前逃走,又通过献计得到了丁德裕任用,获得官职。
B.杨允恭在英州监军时,奏请将大庾县改设为军,从此海贼被官府辖制,百姓违反禁令私自贩卖海盐的问题也被杜绝了。
C.杨允恭追击海贼时被贼寇的短炮打中肩膀,血流沾污衣服,但他仍不动声色指挥,最终贼寇在水里死掉的有一大半,活捉的有上百人。
D.先前三路转运使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区域,每年进献的贡米不超过三百万,在杨允恭采取措施后,一年进献的贡米数量就翻了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允恭绐之曰:“苟活我,当相助。”贼释之,因厚结贼之子。
(2)三司沮其议,而允恭力请不已,太宗卒从其请。
2024-04-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Ⅱ)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其行浩浩,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之,请受道。

昔者越王勾践既得反国欲阴图吴乃召计然而问焉,曰:吾欲伐吴,恐弗能取!吾闻先生明于时交,察于道理,恐动而无功,故问其道。计然对曰:是困不可。兴师者必先蓄积食、钱、布帛。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重迟不可战,战则耳目不聪明。耳不能听,视不能见,兵不能使;退之不能解,进之不能行。饥馑不可以动,神气去而万里。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越王曰:善,今岁比熟,尚有贫乞者,何也?计然对曰:是故不等,犹同母之人,异父之子,动作不同术,贫富故不等。如此者,积负于人,不能救其前后。志意侵下,作务日给,非有道术,又无上赐,贫乞故长久。

越王曰:“善。今大夫言独与比,请遂受教焉。”计然曰:“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碎,末病则货不出。故籴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

越王曰:善。计然乃传其教而之,曰:审金木水火,别阴阳之明,用此不患无功。越王曰:善。从今以来,传之后世以为教。乃着其法,治牧江南,七年而禽吴也。

(节选自《越绝书》,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昔者A越王勾践B既得C反国D欲阴E图F吴G乃召计然H而问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指暗中,与《苏武传》“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阙氏归汉”中的“阴”意思不同。
B.事,指侍奉,与《孔雀东南飞》“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中的“事”意思相同。
C.孤,指越王的自称,古代王侯的自谓还有“寡、不彀”等。
D.图,指绘图,与《望海潮·东南形胜》“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中的“图”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然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传说他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外表貌似平庸,自小聪慧,学自然之理。
B.计然不肯推荐自己,曾拜计然为师的范蠡,打算把他引荐给越王,但被计然拒绝了。
C.越王勾践想要讨伐吴国,但又怕兴师动众,劳而无功,于是向计然求教。
D.计然认为贫穷的人亏欠别人很多,意志低到了极点,没有特别的种植技术和大王的赏贱。必然长久贫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2) 乃着其法,治牧江南,七年而禽吴也。
2024-04-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然终不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洛阳有剧孟。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国云。剧孟行大类朱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及剧孟死,家无余十金之财。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选自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及至汉兴,禁网疏阔。是故代相陈稀从车千乘,而吴濞、淮南皆招宾客以千数。外戚大臣魏其、武安之属竞逐于京师,布衣游侠剧孟、郭解之徒驰骛于闾阎,权行州域,力折公侯。众庶荣其名迹,觊而慕之。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故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非明王在上,视之以好恶,齐之以礼法,民曷由知禁而反正乎!

(选自班固《汉书·游侠传》,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解A年长B更折C节为DE以德报FG厚施H而薄望。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伐,夸耀,与《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中的“伐”字含义相同。
B.“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与“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两句中的“敌”含义相同。
C.“非其任,强必灌之”与“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任”含义不同。
D.千乘即一千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地人崇尚儒家学说,但朱家喜欢行侠,朱家帮助过很多人,他施恩不求回报,也不求名声,自己家里很节俭,人们都乐于和他结交。
B.洛阳剧孟的行为和朱家很像,剧孟凭借行侠而显扬名声。条侯认为吴、楚反叛不能成事,因为他们没有找剧孟,可见剧孟的影响力很大。
C.郭解小时候心狠手辣,长大后改变操行。他外甥因欺压别人被杀,杀人者还把他外甥的尸体抛在街上羞辱郭解,郭解了解实情后放了杀人者。
D.材料一中,司马迁记述了几位侠士的一些史实,对他们是肯定的,赞扬了他们行侠仗义等行为;而材料二中,班固对游侠有负面的看法。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阴脱季布将军之厄,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
2)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
2024-04-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曰:“因势破之。”

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华与帝意合。祜病,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既至镇,缮兵甲,耀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守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之。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张华围棋,而预表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遂虏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抚绥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遂平孙皓。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议者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有删改)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直是计不出A己B功不在C身D各耻E其前言F之失G故H守之耳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指“举荐、推荐”,与《鸿门宴》中“杀人如不能举”的“举”意思不同。
B.适,指“到,到达”,与《石钟山记》中“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适”意思相同。
C.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祜复表曰”中的“表”与“非能水也”(《荀子·劝学》)中的“水”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武帝策划消灭吴国的计划得到了羊祜、杜预、张华的支持,羊祜因为病重,向晋武帝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的职务。
B.杜预到任后,整修装备,训练士兵,打败了吴国西陵都督张政,又向晋武帝请示发兵攻打吴国的日期,得到了晋武帝的明确答复。
C.杜预在给晋武帝的表书中借西汉宣帝评论赵充国一事,希望晋武帝尽快与朝中大臣权衡一下攻打吴国的利害关系。
D.在湘江以南到交、广二州以及吴国其他州郡投降后,杜预在这些地方颁布安民告示,尽力做好安抚工作。
4.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
(2)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
2024-04-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莲湖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博学,善谈论。初游洛阳时人莫识陈留苻融一见嗟异因以介于河南尹李膺膺与相见,曰:“吾见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也。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今之华夏,鲜见其俦。”遂与为友,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膺唯与泰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或问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泰尝举有道,不就,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泰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吾将优游卒岁而已。”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

陈留仇香,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且母养人遗孤,不能成济,若死者有知,百岁之后,当何以见亡者!”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河内王奂署香主簿,谓之曰:“闻在蒲亭,陈元不罚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香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故不为也。”奂曰:“枳棘之林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郭泰、苻融赍刺谒之,因留宿;明旦,泰起,下床拜之曰:“君,泰之师,非泰之友也。”香学毕归乡里,不应征辟,卒于家。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七》)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涂正确的答案。
初A游洛阳B时C人D莫识E陈留F苻融G一见H嗟异I因以介J于河南尹李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师,指精通专业知识、讲授经书的讲师。文中“经师”跟《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之师是同一类老师。
B.有道,汉代举士科目,有道德、才艺的人可由此科被举荐为官。文中“有道”与《论语》中“就有道而正焉”中的“有道”意思不同。
C.教化,教育感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陈情表》中“沐浴清化”的“化”与文中的“教化”意思一致。
D.太学,中国古代中央官学。文中的“太学”与《送东阳马生序》“在太学已二年”中“太学”都是古代最高学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膺欣赏郭泰而与之结交,儒生们送郭泰归乡至河边时,李膺和郭泰同舟渡河,被众人看成神仙般的人物。
B.魏昭认为郭泰是难得的“人师”,甘愿侍奉左右;他为郭泰做粥,虽被多次为难,仍脸色不变,终获郭泰认可。
C.陈元被母亲控告不孝顺,仇香认为陈元并非恶人,用伦理孝道、祸福之理教导他,最终陈元成为孝子。
D.仇香品行卓绝,像鹰鹯般忠勇,被任命为主簿,但他认为鸾凤不应栖在枳棘林中,不愿应征,故被郭泰奉为老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郡宋冲素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尝劝之仕。
(2)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
2024-04-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序》)

文段二:

白居易,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1.文段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居易自以逢A好文B之C主D非次E拔擢F欲G以H生平I所贮J仰酬K恩造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
B.袖,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袖揣”,与《阿房宫赋》“舞殿冷袖”的“袖”含义不同。
C.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
D.宜,意为“应该”,与《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的“宜”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2024-04-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於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秦攻赵急,赵平原君求救于魏公子,魏公子请求魏王发兵,魏王虽派出将军晋鄙领军前往边境,但不愿自身实力受损,作壁上观。魏公子不得已,准备率宾客与赵同生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有删改)

1.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B.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D.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2.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楚怀王和越王勾践。
B.兵符,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一半留存在国君,一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C.虚左,古代马车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魏公子信陵君预备了酒席,要大宴宾客。他驾驶着马车,空出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侯生。
D.上客,指门客中地位比较高级的一部分。春秋时诸侯国的公族子弟招募一些人才,根据才能、水平提供不同待遇,作为主人的谋士保镖而发挥其作用,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发展成雇主的私人武装。
3.下列加点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侯生摄衣冠             因人之力而
B.何功有哉?             夫晋,何厌有?
C.然嬴欲公子之名       荆轲遂车而去
D.如姬公子泣             戮没
4.翻译下面句子。
(1)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2)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2024-04-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之为人何如?”子曰:“仁也。”子路曰:“昔管仲说襄公,公不受,是不辨也;欲立公子纠而不能,是不智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丑也;事所射之君,是不贞也;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是不忠也。仁人之,固若是乎?”孔子曰:“管仲说襄公,襄公不受,公之暗也;欲立子纠而不能,不遇时也;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知权命也;桎梏而无惭心,自裁审也;事所射之君,是通变也;不死子纠,量轻重也。夫子纠未成君管仲未成臣管仲才度义管仲不死束缚而立功名未可非也。召忽虽死,过与取仁,未足多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

材料二: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益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鳍,以不能进遵伯玉,而退弥子暇,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管仲论》)

【注】①威,齐桓公:文,晋文公。②灵公,晋灵公。③孝公,齐孝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填写答案标号。

夫子A纠未成君B管仲未成C臣D管仲E才度义F管仲不死G束缚而立H功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桎梏,是一种古代刑具,指脚镣和手铐,现大多用来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B.道,指方式、方法,与《过秦论》中“行军用兵之道”中的“道”意思相同。
C.五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也指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王、秦缪公。
D.疏,指书写、分条陈述,与《滕王阁序》中“恭疏短引”中的“疏”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认为召忽选择自杀,比管仲更忠心,而孔子却认为召忽并不值得赞美,因为他过于追求仁义。
B.孔子认为管仲向齐襄公游说之事不能证明管仲没有口才,立公子纠未成功,也不是管仲缺乏智谋。
C.虽然晋文公在很多方面不及齐桓公,但其霸主地位却比齐国长久,与晋国尚有老成练达之臣有关。
D.管仲临死前没有像史鳍斥退弥子瑕、荐举蘧伯玉一样推举鲍叔等人,是因为齐国当时并没有贤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残于齐而无忧色,是不慈也;桎梏而居槛车,无惭心,是无丑也。
(2)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2024-03-3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河间王孝恭,武德初,封为赵郡王。孝恭既讨平萧铣、辅公祏,遂领江、淮及岭南、北,皆统摄之。专制一方,威名甚著,累迁礼部尚书。孝恭性惟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时有特进江夏王道宗,尤以将略驰名,兼好学,敬慕贤士,动修礼让,太宗并加亲待。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愿陛下守A此常谦B常惧之C道D日慎E一日F则宗社永G固H无倾覆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因这期间为治世局面,故称“贞观之治”。
B.靡,指无、没有,与《氓》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中“靡”意思相同。
C.唐虞,是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
D.陵,指欺压,与《荆轲刺秦王》中“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的“陵”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天子应该保持谦逊恭谨的态度,常怀畏惧之心,这样才能让别人在君主有过失的时候敢于冒犯君主的威严提出意见。
B.为了阐明谦虚谨慎的重要性,唐太宗多处引用了《易》中的话语,这说明《易》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崇高,长期被奉为神圣的经典。
C.君主地位尊崇,极易产生骄矜自傲之情,而唐太宗有着与多数帝王不同的执政心态,他提倡谦让,鼓励大臣进谏,这确实难能可贵。
D.“谦让”是一种美德,在贞观君臣中有着很好的体现。河间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由于有谦让品德,唐太宗就对他们亲近优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2024-03-2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