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1 道试题
9-10高三上·上海·期中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芒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杯构,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本文选自《史记》,它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________通史,鲁迅誉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其怒:_______________            (2)相四十里:_____________
(3)我至军中:________________   (4)沛公不杯杓:______________
3.下列与“间至军中”的“间”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欲关中B.素留侯张良
C.项伯杀人,臣D.吾得事之
4.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沛公安在D.吾属今为之虏矣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划线句子。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2020-08-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11高二下·上海·假期作业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本文作者司马迁,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他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相如奉璧秦王(             )        ②传以美人及左右(             )
③秦贪,其强(              )          赵使者蔺相如(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B.璧有瑕,请指示王。
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D.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其从者褐\臣乃敢B.左右欲相如\卒见相如
C.怀其璧,从径道亡\至赵矣D.秦王恐其璧\严大国之威以修
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持璧却立\宾客至相如门前谢罪
B.臣头今与璧俱碎柱矣\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C.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今君亡赵走燕
D.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2020-08-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真如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暑期检测语文试题
2011·上海浦东新·模拟预测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之推早家业。年十二,值梁湘东王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后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天保末,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且停。”由是遂寝。后累官至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


【注释】①梁湘东王绎:即后来在江陵称帝的梁元帝萧绎。②具船将妻子来奔:颜之推欲借道北齐返梁,故从弘农偷渡奔齐。砥柱:砥柱山,一称天门山,为黄河中的石岛。③显祖:即齐显祖高洋。
1.文中的《庄》、《老》是道家著作,《礼》、《传》是______家著作。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之推早家业       (2)甚为西府所
(3)颇被顾眄             (4)至天池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绎周军所破             身死而不受
B.显祖见悦之                 求救国之策
C.虚谈非所好                 无忘乃父之志
D.显祖乃曰:“停。”       可使有勇,知方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值河水暴涨,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
(2)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
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对颜之推的评价(引用原文)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
时人以此少之喜好饮酒,放旷任性,不修边幅
(1)(2)
号为称职(3)
2020-08-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高考预测语文试题
11-12高一上·上海·期末
4 .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苏轼)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①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②,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注释】①惠卿:即吕惠卿。初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王安石罢相,惠卿任参知政事,继续推行变法。王安石再相,两人关系交恶,遂被贬斥。②磨勘:宋朝官员每年都要由吏部考核其功绩过失,以决定升迁转职等。
1.王安石,字_________
2.对“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理解正确的一项(     
A.你只是就没有一句话来拯救这种局面吗?
B.你只是就没有一句话可以拯救这种局面吗?
C.你难道就没有一句话来拯救这种局面吗?
D.你难道就没有一句话可以拯救这种局面吗?
3.从画线句可以看出苏轼的性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空。
王安石的回答王安石的情绪和言外之意
“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1)
“安石须说。”激昂;应该伸张大义。
“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2)
“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严肃;不能做“不义之事”。

5.“安石笑而不言”中的“笑”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心理?
2020-08-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1-12高二上·上海·期末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1.加点字解释。
①不敢以其富贵(              )   ②公子颜色愈和 (                )
③直上载公子上   (              )   ④今公子过之 (                )
2.选出加点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A.公子车骑B.仁而
C.臣修身行数十年D.项伯杀人,臣
3.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臣韩王送沛公                       公子
B.士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诸侯公子贤
C.终不以监门困故受公子财       以公子为长者
D.沛公默                                 嬴欲就公子之名
4.翻译句子。
①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②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5.选文详细地记叙了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信陵君__________的品质。
2020-08-1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10高三上·上海青浦·期中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灌 夫

①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

②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披甲执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之。夫不喜文学,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乃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太尉乃止之(      )          (2)士亦以此(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郁郁不得意B.灌夫披甲执戟
C.吾益知吴壁中曲折D.诸所与交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蒙灌氏姓灌孟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B.士亦此多之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C.贵戚诸有势在己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D.颍川儿歌之曰             今其智反不能及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壮义之,恐亡夫。
(2)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
5.本文最后引用的民歌,其用意是__________
6.利用文本信息,对灌夫进行简要介绍。
2020-08-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届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08·上海黄浦·三模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平仲小传

陆游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禽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之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 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平仲功冠军(            )            (2)平仲在京师(            )
(3)以为浅,奔蜀(            )     (4)采药者莫能至(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
(2)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禽虏帅以献
3.下列侧面写姚平仲用武的句子是(     
A.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
B.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
C.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
D.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
4.姚平仲隐于山间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5.陆游为什么要为姚平仲作传?(联系陆游生平经历回答)
2020-08-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08届黄浦区高三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2009·上海嘉定·一模
8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高启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服冠大襦 (           )                  饰外以从俗徼誉者(           )
2.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操杵臼B.咸
C.醉为人作尺字D.贾以饵众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     
A.① 虽龟手黧面,形貌奇古        ② 叹息
B.① 苟作眩俗                            ② 徒饰外从俗徼誉者
C.① 子墨虽工,如弗售何            ② 然世罕知,唯呼为墨翁云
D.① 墨翁,吴槐市里中人也        ② 今之逐利,苟作以眩俗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⑵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
5.《墨翁传》中墨翁与逐利者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6.联系全文,简析作者写此文的目的。
2020-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8-9高一下·上海徐汇·期末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武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敌,使有余,何如? ”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克(              )                                     ②厥(              )
③靡(              )                                     ④是(              )
2.翻译句子。
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3.与“无罪者活之”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田其田B.既泣之三日
C.君子正其衣冠D.友风而子雨
4.文中划线句的含义后浓缩为成语___________,其比喻义是___________
5.从作者对周公、武王的赞赏的态度中可见他尊崇___________家思想。
2020-08-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位育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终考试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以辩识义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宁康初,以胤为中书待郎、关内侯。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杨尹王混擿句,时论荣之。累迁待中。太元中,增置太学生百人,以胤领国子博士。其后年,议郊庙明堂之事,胤以“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九服咸宁,四野无尘,然后明堂辟雍可光而修之”。时从其议。又迁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以疾去职。俄为护军将军。时王国宝诸于会稽王道子,讽八坐启以道子为丞相,加殊礼。胤曰:“此乃成王所以尊周公也。今主上当阳,非成王之地,相王在位,岂得为周公乎!望实二三,并不宜尔,必大忤上意。”乃称疾不署其事。疏奏,帝大怒,而甚嘉胤。

隆安初,为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辞疾不拜。加辅国将军、丹杨尹。顷之,迁吏部尚书。元显有过,胤与江绩密言于道子,将奏之,事泄,元显逼令自裁。俄而胤卒,朝廷伤之。

(节选自《晋书·车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
B.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
C.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
D.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内侯,爵位名。秦汉时一般是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魏晋以后,逐渐实行虚封,仅是爵位名。
B.明堂辟雍,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用以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祭天和配祀宗祖等。
C.八坐,即“八座”,是朝廷执事大臣的合称,晋代包括尚书令、左右仆射、诸曹尚书,但不管几人,皆用此称。
D.吏部尚书,古代六部中吏部的最高行政长官,吏部掌管官吏任免、升降、考核、封勋以及典礼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胤博学多才,享有美誉。车胤虽家中贫寒,但勤奋不倦,曾以囊萤照明读书,学识广博;年长后辨义识理,知名于世。
B.车胤异于常人,深得赏识。车胤年幼时就得到善于知人的太守王胡之的肯定,长大后更得荆州刺史桓温的器重,多次升职。
C.车胤讲求实际,善明事理。朝廷讨论郊庙明堂之事,车胤认为,天下安定后才可以大修明堂辟雍,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D.车胤为官公正,敢作敢为。在王国宝讨好司马道子一事上,皇上对车胤直言相谏感到愤怒,但又因其忠心耿耿而更加欣赏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
(2)望实二三,并不宜尔,必大忤上意。
5.文章末尾说“俄而胤卒,朝廷伤之”,朝廷为什么因为车胤的死而痛惜?请简要说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