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22 道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2021-06-08更新 | 14154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高三线上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个古老的梦想,把远在天涯的人变得___________,但与此同时也可能恰好相反,把身边的人变得如在天涯,因而引发了一种普遍的担心: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虚拟世界时,我们是否会最终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对线上虚拟世界的担心,并非___________。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度沉迷有可能让一些人“越来越拥抱技术、越来越忽略彼此”。

实际上,线上与线下之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互联网中的社交关系大多是通过“上传”线下的好友形成的,是现实社交的延续。从空间角度来讲,互联网有助于我们维系远距离的线下关系;从时间角度来看,媒介化创造了一种广泛的双向即时互动。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有助于得到显著提高。            )。“虚拟”与“现实”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实世界为虚拟生活____________地提供养料,虚拟生活又能激发和充实现实世界的活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近在咫尺             杞人忧天             泾渭分明          源源不断
B.触手可及             空穴来风             泾渭分明          取之不尽
C.近在咫尺             空穴来风             非此即彼          源源不断
D.触手可及             杞人忧天             非此即彼          取之不尽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社会交往是如此,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B.不但社会交往如此,而且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C.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社会交往也是一样的
D.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除了社会交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B.由于空间和时间不断压缩,大大增强了互动性,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C.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社会交往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D.空间和时间由于不断压缩,互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社会交往效率显著提高。
2021-06-09更新 | 11729次组卷 | 5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06-09更新 | 10552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2-23更新 | 258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九校高三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2020-07-08更新 | 9067次组卷 | 58卷引用:天津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记力测试显示,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2020-07-08更新 | 8928次组卷 | 40卷引用:天津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中拉开帷幕,在(     )的早春时节挥手道别。中国言必信,行必果,为世界奉献了一届(     )、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在开、闭幕式上,观众们目睹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场景,感受了冰雪五环破冰而出的唯美意境,欣赏了冰鞋划过冰面的轻盈曼妙,见证了折柳寄情与中央光束联动演绎的浪漫缱绻……全新科技美学与中国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打造出空灵而又壮观的视觉盛宴。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也是一次精神力量的(     ):从攻克尖端技术难题的科研团队,到挥洒汗水的冬奥场馆建设者;从助力冰雪运动推广的农民滑雪队,到热情迎接四海宾朋的志愿者……无数人的默默奉献,共同成就了奥运盛事。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意义,      ,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取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相关报道)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花团锦簇   简约   焕发B.花团锦簇   简朴   勃发
C.草长莺飞   简约   勃发D.草长莺飞   简朴   焕发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而且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
B.不仅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而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
C.不仅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而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
D.不仅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而且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必信,行必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出自《论语》。
B.“欣欣向荣”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木欣欣以向荣”。辞,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
C.“黄河之水天上来”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D.“折柳寄情”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柳”与“留”谐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风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