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7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庆节的精神内涵

①国庆节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特定节日,其时间性内涵就是指1949101日那个特定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现在以阅兵、游行、歌舞等方式加以庆祝,记住并分享1949101日那一天,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欢欣鼓舞地告别了他们苦难的过去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②而想要全方位地分享和体验他们的快乐的必要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充分地体验他们曾经的苦难。勤劳、勇敢、智慧的他们长期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后,他们终于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合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政权形式,才是他们获得彻底的自由与解放的唯一出路;从意志考验上来说,我们的先辈们付出了无数的血的代价,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斗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情感体验上看,各民族各阶层的先辈们在长期的血雨腥风的反抗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谊。这些认知、意志和情感的精神结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最高实体的诞生,它是我们先辈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一百多年血泪与智慧换来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民族文化和精神绵延的产物。

③节日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过去的那个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纪念,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体验到了先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那么多的艰辛与代价,现在的我们就会由衷地记住并感谢那些牺牲的无数先烈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祖国”的神圣和伟大,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效仿先烈和前辈们为祖国献身的冲动和力量,就会在情感上产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感。这种认知、冲动和情感就汇成了一种当代的个人精神,这种精神促使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心怀祖国、心忧祖国,这就是一种“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透过这种“精神”,伟大的祖国就成了我自身的体现,祖国的伟大就是我自身的伟大,祖国的富强就是我自身的富强,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就会产生为祖国的自由、民主、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这就是国庆节的精神意义之所在。在我们回忆与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的庆祝中,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快乐,体验了他们的痛苦,同时也继承了他们那种追求民主、自由、独立、富强的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这种精神是我们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凝聚力的现实体现,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一种‘精神结晶’”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让我们的先辈们欢欣鼓舞地告别了苦难的过去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先辈们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知和选择的结果。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先辈们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经过长期艰苦斗争所取得的最后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各民族各阶层的先辈们在长期反抗斗争中建立的深厚友谊的结晶。
2.下列有关国庆节意义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以往那个艰苦斗争过程的回忆和对革命先辈们的纪念,更在于深刻体验先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的艰辛与代价。
B.国庆节让我们在回忆和感激中认识到“祖国”的神圣,产生为国献身的冲动以及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认同感。
C.国庆节给予我们的认知、冲动和情感汇成的当代个人精神,促使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心怀祖国、心忧祖国。
D.只有国庆节才能让我们每一个人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产生为祖国的民主、自由、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阅兵、游行、歌舞等庆祝国庆节的方式全面地展现了国庆节深刻的精神内涵。
B.只要充分地体验到了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就能真正领会国庆节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
C.现在的我们由衷地记住并感谢那些牺牲的无数先烈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祖国”伟大,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效仿先烈和前辈们去为祖国献身。
D.在回忆与缅怀先辈们丰功伟绩的庆祝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国庆节的精神意义。
2024-01-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梅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测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黄庭坚贬谪黔州期间创作的一首词。②华颠:白头。③戏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城南。刘裕北征,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和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二句为全词定下高昂的基调,“一漏天”“似乘船”生动地表明秋雨不止、人困室内的情状,写出贬谪之地环境恶劣。
B.上阕后三句写久雨放晴,又逢佳节,蜀江畔畅饮狂欢,“及至”“也”二词充分体现出词人喜出望外的心情。
C.本词通过重阳即事感怀,借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淋漓尽致地表现词人豪爽的气概。
D.全词铸词造句新警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全篇布局上一抑三扬,语意疏宕,笔力遒劲,意境开阔。
2.有人评价黄庭坚词“入于苏而又出于苏”。本词下阕在写法上“入于苏”,而情感上“出于苏”。请对照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分析本词下阕在情感上“出于苏”的具体表现。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服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

②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机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卢毓、卢廷。”志默然。

③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④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辞都督。颖不许。遂行。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颖左长史卢志心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

⑤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⑥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子更患其多。”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世。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①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都督        固:坚决B.颖左长史卢志心机宠            害:嫉妒
C.机其主者     录:录用D.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     用:采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机三世为将                    燕惠疑乐毅失垂成之业
B.轻兵独进                    子更患其多
C.声如钟                           未有臣陵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D.如君卢毓、卢廷             并行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B.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C.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D.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机少有异才,倾心儒学,恪守礼法,勤奋好学,他的祖辈和父辈在江表有大的功勋业绩。
B.吴亡后,陆机和弟弟一起到了洛阳,受到张华的赏识,张华说讨伐吴国的战役,好处是得到了这两位青年才俊。
C.成都王赏识陆机的文才,主动把他招到自己身边,并让他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陆机起先坚决推辞,后来还是接受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战前放任士兵抢掠,骄纵不法,战时不听陆机指挥调度,轻兵独进,导致覆没。孟玖衔恨诬陷陆机,陆机含冤被杀。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②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
6.根据④⑤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2024-01-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弓高侯穨当之后也。世乡里著姓。父寻,建武中为陇西太守。

棱四岁而,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余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显宗知忠,后诏特原。由是征辟,五迁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时论者之说: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

和帝即位,侍中窦宪使人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畅于上东门,有司畏宪,咸委疑于畅兄弟。诏遣侍御史之齐案其事。棱上疏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及事发,果如所言。宪惶恐,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赎罪。棱复上疏谏,太后不从。及宪有功,还为大将军,威震天下,复出屯武威。会帝西祠园陵,诏宪与车驾会长安。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尚书左丞王龙私奏记上牛酒于宪,棱举奏龙,论为城旦。棱在朝数荐举良吏应顺、吕章、周行等,皆有名当时。及窦氏败,棱典其事,深竟党与,数月不休沐。帝以为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

迁南阳太守,特听棱得过家上冢,乡里认为荣。棱发擿奸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数岁,征入为太仆。九年冬,代张奋为司空。明年薨。

(选自《后汉书·韩棱传》)


【注】①教:文告。②城旦: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③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棱四岁而 失去父亲B.棱阴代兴视事 处理政事
C.及窦氏败,棱典其事       案件D.因令怨者之 上奏章告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后诏特原    乡里益高B.自手署名曰   显宗知
C.时论者之说   乡里著姓D.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赎罪   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
3.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B.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C.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D.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葛兴中风生病不能听政,韩棱趁机把持政事两年,周围没人敢于违背他的指令。
B.显宗知道韩棱忠诚,下诏升任他为尚书令,并赐宝剑,且亲手题其名为“韩棱楚龙渊”。
C.窦宪派人在上东门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刘畅,事情败露后,太后百般包庇,韩棱上疏要求让窦宪出去攻打北匈奴来赎罪。
D.韩棱升任南阳太守路过家乡,皇上特许他回家祭祖,乡里乡亲都为此感到荣光。
2024-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

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象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能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和天星桥就是这样。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

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大自然就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

(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关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自然万物给人以无穷无尽美感的原因之一,是其包含着对称、和谐、奇巧等美的要素。
B.在小说、戏剧、绘画、音乐等人的精神产品中存在的所有美的要素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
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美的要素及创作的灵感。
D.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文人的物喜是人与客观景物沟通、交流、融合的产物。
E.自然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它们不可多得,不可再造,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2.下列各项中,属于逻辑美的一项是(       
A.朱自清漫步月下荷塘,受用“无边的荷塘月色”,获得了宁静之美。
B.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人们登岳阳楼观景时产生的或悲或喜之情。
C.苏轼游庐山西林寺而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梅花的气质风韵。
2024-01-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从国际汉语教材评选会上获悉,目前全球已有近100个左右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了3000万。
B.中原文化是中国古文明以及由此衍生的中国文化的代表,河南人民长期在中原生活,创造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C.全世界“环境难民”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造成“环境难民”的原因,是由土地干旱、荒漠化扩大、森林毁坏及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
D.2010年12月,美国宇航局专家通过对比时隔数年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照片后认为,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2024-01-08更新 | 2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 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2024-01-08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考古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了解。
B.纵观科学史,科学的发展与全人类的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班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2024-01-08更新 | 3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了解,节日前夕济南各大公园积极美化环境、精心布置园区,盛装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B.奥运吉祥物福娃以其憨态可掬的形象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好形式,对于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岗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2024-01-08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10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了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024-01-08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基础大检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