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比:若
B.岐下岁南山木筏     输:输送
C.尾于城       属:连接
D.岁辄       浚:疏通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
C.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D.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中的“丙辰”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古代专用来纪年。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数次在杭州任职,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专门积蓄湖水的枢纽。
C.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危害减少了一半。
D.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2023-09-2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B.“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均是假设复句,其中“笑几声”是补充短语。
C.“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D.“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2023-09-2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近几年,诸如《中国诗词大会》等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电视综艺节目不断升温。”这个句子中,“节目”作句子的主语,“近几年”和“不断”作状语。
B.“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这个句子中,“共同”是状语。
C.“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考,都不打折扣地承认,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D.“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这个句子主干是:潮水奔流。
2023-09-2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1)刚进高中,他就立志要考上他最理想的北京大学。
(2)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理想,并努力为之奋斗。
(3)我们认为这种处理办法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4)这次学生会主的选举需要每班派出10名学生当代表
A.(1)和(2)词性相同,(3)和(4)词性不同
B.(1)和(2)词性不同,(3)和(4)词性相同
C.(1)和(3)词性不同,(2)和(4)词性相同
D.(1)(2)(3)(4)词性都不同
2023-09-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5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疫情暴发初期,面对危险的形势,无数医务人员勇当“逆行者”,究其原因,正是对应《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有的灾祸并不躲避。
(3)《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某些特殊的地域、状态,也是乡愁的催化器。比如,余光中若非孤悬海外,饱尝家国阻隔之苦,未必能写出那愁肠百结脍炙人口的《乡愁》吧?而某些特殊的时段,比如黄昏,也是乡愁的酵母。尤其对于独在异乡、对新环境充满陌生、疏离感的过客,“黄昏莫凭栏。凭栏欲断肠。”为什么断肠?黄昏那熟悉而匆匆的氛围,多么轻易地勾起我们对故土、家人的那份亲切而沉郁的乡愁呵!早年一个黄昏,我在青海德令哈城边漫步,忽见身边驰过一辆满身泥污的卡车,眼光掠过尾牌时,我竟忘情欢呼,追着汽车一顿傻跑,直到听不见的汽车绝尘而去,才发觉自己竟湿了眼眶。只因我邂逅的是一辆江苏来的车!此时此地,这平素漠不在心的汽车车牌竟成了亲切多情的乡愁之载体!儿子在巴黎定居,我去那儿长住。那地方可谓风情万种、事事俱足,我却不知为何渐而陷入某种迷离。直到有一天我在塞纳河的桥上,极目凝望着水上缓缓流淌的烂漫晚霞,心头突地一下,竟跳出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愁呵,莫非你是在呼唤我,不要忘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国和家?

1.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 排比 引用B.比喻 对偶 借代
C.比喻 设问 引用D.比喻 拟人 借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余光中如果没有漂泊海外的经历,也写不出脍炙人口的《乡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竹子生得高大挺拔,隽秀清朗,人们被它迷惑总是以为它是一棵树——木本植物,然而竹子是根正苗红的禾本植物,,它是植物界当中名副其实的千里马——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有的竹子在一日之内最快可以生长1米左右,最高的可以达到24米,妥妥的竹立禾群

关于竹子究竟能活多久依然是个谜,大多数竹子的营养生长可以长达60多年。有趣的是,大多数竹子不论其分布远近,同种竹子均会同时开花,,早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中就有相关现象的记载,竹生花,其年便枯。因此,竹子的大面积开花枯死也是研究的热点课题,尤其是竹子开花问题,科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主要有两种假说:内因论认为竹子开花受独特的生物钟所调控,竹子开花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周期取决于它的内部发育节律,生长到生理成熟年龄之后就会开花;外因论认为竹子开花受到,尤其是干旱,高温和水涝。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科学家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学说,如周期衰老与复壮学说营养学假说等。

1.下列选项中引号的作用与文段中“千里马”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B.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C.在散文中,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选材十分广泛。
D.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用手指“说话”。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的一项篮球赛事火了。场上赛况激烈,球员攻防有板有眼;场外热情高涨,球迷围得         这场当地村民一年一度的篮球赛,经由短视频火爆全网,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称之为村BA在总决赛上,仅一个直播间里就有超百万网友观看。

体育比赛破圈并不罕见,但是像村BA这种草根赛事赢得广泛关注的却并不多。提到篮球赛,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宽敞明亮的场馆、设施齐全的环境、带动氛围的啦啦队,无论如何都与专业         。但是村BA的走红,证明篮球也可以接地气。赛场没有棚顶,观众敲打矿泉水瓶、铝盆、大镲应援,连奖品都是黄牛、小香羊、小香猪。每一个环节,都让村BA散发出极具乡土风格的气息。在这里,篮球不再拘泥于特定的语境,而是下沉到乡村中,以富有本地特色、为当地大众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

体育基因需要培育,体育精神需要激发。村BA参赛人员大多是22岁至40岁的村民,他们当中——有的在当地务农、做点小本买卖,有的在外务工、回村参加比赛。虽然绝大多数不会扣篮,也很少能做出         的动作,可这不影响他们参赛的热情。年龄、职业和能力不是村BA评判一个人能否当球员的标准,发乎内心地想打球才是。赛事组织不根据外在条件限制人、参赛球员心怀热爱而战,这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是纯粹和本真的体育内涵。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第二段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9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两人音讯不通,相思无着落之苦。
(2)《项脊轩志》结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于庭中的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3)诗人喜爱用各种颜色来描写春天之美,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段成己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注] 段成己,金末正大年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金亡,避居龙门山。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阶前流水潺潺,屋上青山环绕,山鸟欢鸣。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出居所环境清幽的特点。
B.一个“闲”字引起下片内容,月下垂钓,雨中锄地,花下读书,这就是诗人的日常生活。
C.尾句写诗人欲唤来摩诘画倦游图,隐含“微斯人,无谁与归”的意思。摩诘即唐朝诗人王维。
D.这首词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有比喻、拟人、双关、视听结合、直抒胸臆。
2.结合全诗,分析“惬幽居”“ 少日功名空自许”“ 凭画作、倦游图”三句中,“惬”“空”“倦”三个字所隐含的思想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