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对第三单元诗歌的相关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短歌行》是建安文学的典型代表,刚劲雄健,充满建功立业的渴望;《归园田居》(其一)是田园诗的代表作,质朴恬淡,抒发归耕田园的喜悦。
B.《归园田居》(其一)用的白描手法适合描绘平淡温馨的田园生活;同样适合表现《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境的迷离倘恍、奇幻瑰丽。
C.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瀛洲、五岳、天台都是正面衬托天姥山。而《归园田居》(其一)则以“樊笼”反衬“自然”的美好。
D.《琵琶行》中写琵琶女身世详昔略今,写诗人身世详今略昔,二者相互映衬补充,与二者今昔都详写相比,行文更简洁,更富于变化,更能突出主题。
2021-10-19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人物少,情节也不复杂,它的主要魅力就在于用诗一样的语言、散文化的笔法、精彩的生活细节,写活了山村女孩纯真、率直、清丽的情怀。
B.这篇小说用词精练、传神,如“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挽住”一词,运用比喻手法,透出几分悲凉的味道。
C.作者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组接。她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
D.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反映台儿沟的贫穷、闭塞,表现姑娘们的爱美天性,同时衬托出姑娘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合花》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B.小说第6段中的“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一句,表现了通讯员的机智和固执。
C.“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我”所明白的道理指新媳妇不肯借被子的原因是她“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D.“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表明此时她发现伤员竟是那个小通讯员,非常惊讶。“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表明她被小通讯员勇敢的举动所感动,并为他的伤情而痛心。
4 . 关于《百合花》,下列对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宏大战争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在政治主题之外,还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B.男主人公本是一个稚气、腼腆的小通讯兵,却在残酷战争中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形象真实、立体、丰满。
C.小说中描写的中秋的温馨场面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小通讯兵的牺牲更刺痛人心,增强了艺术张力。
D.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通过“我”串联男女主人公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并通过“我”的细腻感受,增强了抒情性。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A.“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一句中“草棍儿”是借代手法,代指香雪的农村女孩的身份。
B.“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一句,“被感动得颤栗”是拟人兼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之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呼唤文明时代的到来。
C.“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 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微小说《香皂,放哪儿了》,比较两种结尾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父亲去世后的第四天,姐姐在台阶上洗脸,找不到香皂,问了一句:爸,香皂放哪儿了?没人应答,我装作没听见,眼泪夺眶而出/姐也怔在那里。


(1)眼泪夺眶而出:
(2)姐也怔在那里:
7 . 下列对文本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B.《蜀道难》中,“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蜀相》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D.《望海潮》这首词运用铺张的手法,把杭州这个都会的繁华面膜,钱塘江的壮阔景象,湖山的秀丽风光,都描绘得非常出色,读此能使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021-04-19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莘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