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70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十多个

   

走罢,这儿不是我们立足的地方。大家这样嚷着。各人把身边的一个小包袱挂在一只膀子上,另一只手里提了一点东西,陆续走出了那个茅棚,并没有一点留恋。

在一条狭小的土路上,他们大步走着,人数是五十多个。天是个阴天,从昨夜就刮起北风,也有人想到会落雪。但是他们不能够再在这个村庄里住下去了。

这行程并不是最近几天里才开始的:半年前洪水淹没了他们的故乡,冲去了这一年的收获;过后大兵又经过那村庄,带走了剩下的一些东西,烧掉了一些房屋。每个人只剩了几件衣服,两只空手,一条性命。于是他们含着眼泪离开了故乡,这村庄在从前曾经被他们大家当作父母般地热爱过。

他们就这样走上了漂泊的路途。他们经过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一座山又一座山,在破陋的茅棚里,在草枯了的原野上,在叶子整夜战抖的树林中,拾了大堆的枯叶铺在地上,卸下了小包袱,拿出可以当作被褥的东西裹住了身子,就这样地度过了寒冷的夜,一夜,两夜……夜晚永远是寒冷的,周围的一切也都是;温暖的只有他们的心,但是渐渐的心也有点儿冷了。

歇歇罢,住下来罢!每个人的心里都叫出来这样的呼声。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然而有几个人却说了:走罢,再往前面走罢!这也是众人的呼声,

他们由一条蜿蜒的土路渐渐地转到山坡上去。路是曲折的。天依旧阴沉着,风刮得更急,空中飞扬着砂石。五十多岁的张公公两次在山坡上滑倒了,他躺在路上,弯着身子,喘着气,花白胡须上粘了唾涎,尘土盖满了他的瘦脸,眼睛半开着,眼光失神地望着天空。一些人停了脚步围着来看他,帮小王把他扶起来。小王扶着他慢慢地往前面走,他们两个人便落在了队伍后面。

他们依旧吃力地在蜿蜒的山路上走着,成了一根曲折的长线。人数是五十多个。

雪花开始在空中飞舞,飘到了一些人的脸上、手上。落雪了!大家吃惊地叫着。无数白色细点弥漫在空中,渐渐地就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像有什么人撕碎了几床破棉絮从上面撒下来一般。

下山的路本来是比较容易走的,然而路面已经湿了,后来就成了泥泞,雪垫起来把满山都染成了白色,树木也盖上了雪花。周围是静悄悄的,没有别的行人,望过去前面白皑皑的一片,山脚下有些人家也被雪掩盖了,只有一条小河还在发亮。

他们口里嘘着气,用手拂拭脸上的雪花,时时把红肿的手放在嘴唇边吐热气来使它们暖和。

他们只管往前面走,没有吵闹的声音,两三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或者一个紧跟着一个,这样成了一个长列,在白的雪地上慢慢地走着。天空更加暗淡,夜在张开它的网罗。前面是森林,天完全黑了,小孩的哭声打破了众人的沉默,

火,火!亮!……先是一个孩子的声音,接着许多人在叫。但是火柴被雨和雪弄湿了,

走罢,我们走快点,没有亮也要走!一个雄壮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来,那是铁匠冯六的声音,这个高大的壮年汉子,他的声音压倒了一切。

好。两三个人答应着,以后就不作声了,然而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起了同样的回应:走罢。

看,前面不是灯光?快走!铁匠冯六的声音又响起来,依旧是十分雄壮,压倒了风和雪。

是啊,灯光!每个人在心里应道。然而在前面并没有灯光。

在队伍后面的张公公已经不咳嗽了,也没人注意他。小王和红鼻陈三两个人挟着他走。

我走不动了!歇歇罢。灯光,为什么灯光就没有了?木匠阿四哀求似地叫道。

铁匠冯六把头抬起来望着顶上露出的一段天空,天空是深沉的,黑暗的。一些白的雪花在他的头上飞舞,冷冰冰地落在他的脸上。

走啦,大家在一块儿,五十多个,还怕什么?我们有的是力气!那些人差不多说出了同样的话。

那么我们就走罢!铁匠冯六用坚决的声音说。过了好一会儿他又加一句:我相信夜就要完了。

在他们的周围依旧是黑暗的夜。

走啦!铁匠冯六用了全身的力量在跟疲倦斗争,他粗暴地叫起来。赶快走,前面就是村庄了!其实村庄是在他的心里。那里照耀着阳光,许多人唱着歌在田地上、在店铺里劳动。他走进一家铁匠铺,拿起一个大铁锤,向着一块炙热的红铁打下去,好家伙!火花四面溅……

赶快走,赶快走,不到死,不罢休。我们有的是胆量,我们有的是力气……

他用了粗暴的声音和山歌的调子唱出这几句话,他觉得身子比先前轻松了些。

小王和红鼻陈三两个接着唱起来,几个孩子也唱了,后来大部分的人都唱了。大家都感觉到这时候从什么地方来了一股热气。他们忘了黑暗,忘了困苦,忘了疲倦。他们永远唱着刚刚产生的简单的歌……

于是天亮了。没有风。树林留在后面。在他们的眼前是一片白皑皑的田地,雪在地上发光。一个美丽的村庄躺在他们的脚下。一些人家的屋顶上冒出了灰黑的烟,从雪堆里冒出来直往上爬。另一些人家里送出了雄鸡的啼声,他们望着这个村庄叹了一口气,淌出眼泪来了。

铁匠冯六望着那个村庄,眼睛里发出光来。他回过头来捏紧拳头,用眼睛计数了同伴的数目,安慰地自语道:还是五十多个,有手,有脚,有胆量,有力气。于是他微笑地对他们说:我们快往前面走罢,村庄就在面前了。

1932年冬在上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十多个“陆续走出了那个茅棚,并没有一点留恋”,体现了他们离开时的心情是决然的,在这里他们已经无法生存。
B.在漂泊之中,众人的心绪复杂而矛盾。一方面,他们因为身心疲惫,想要停歇;另一方面,他们被现实所迫,不得不继续一直往前走。
C.铁匠冯六是五十多个的精神领袖,也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他总在人们濒临绝望的时候用鼓舞的话给人带去希望,虽然有时甚至是谎言,
D.铁匠冯六心中的村庄“照耀着阳光,许多人唱着歌在田地上、在店铺里劳动”,这不仅是他向往的村庄的样子,而且是他向往的生活。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下山途中,众人看到了“前面白皑皑的一片”以及“一条小河还在发亮”,在艰难行走之时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暗示着前途的光明。
B.文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内心与现实的矛盾,如人们想着看到了灯光,然而前面并没有灯光。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环境的恶劣。
C.虽然饥饿和寒冷时刻威胁着五十多个生命,但作者仍让他们不断行走,这不是因为他们身体强悍与善于忍耐,而是精神上的强健与不息
D.小说特意整体虚化了人物形象的刻画,忽略了复杂情节的打造,但五十多个顶风冒雪、携手搀扶行走的场景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3.小说在叙写中多次强调“五十多个”,请分析其用意。
4.巴金曾说:“我虽然不曾给当时的读者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可是我相信;往前进,就不会灭亡”“一直往前进,就会找到出路,见到光明”。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情节发展推动主题的呈现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子路如此刚直、天真、胸无点滓,毫无城府,邪恶的世界当然不会让他得到善终。孔子以洞明世事的世故眼光,早已预言过子路将“不得其死”。在那时人的观念里,“死”,乃人生命的自然终点,也就是庄子所讲的“天年”。“不得其死”,就是指,从而得不到(或等不到)那个自然的终局。后来的事实证实了孔子的预言。在卫国的蒉聩孔悝之乱里,子路不避其难,挺身赴险,像他老师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去维护“义”,最终被杀。但我以为,苟活不如好死。既然生命的终局总是死,为什么不能利用死来为生命争取最后的荣耀?从这个意义上说,子路是死得其所。而那些没有真正生活的,或者说,生活在“学术规范”“考试规则”中的当代所谓学者,才真正是“不得其死”——从他们跨进所谓学术的那一天起,他们的生活实际上已经终止了,他们活泼的生命、心智与德性,

子路死亡的消息传到鲁国,七十多岁的孔子停止了肉羹之食。这是他老人家终生喜爱的食物。圣人的生活开始缺少滋味。第二年,孔子驾鹤西去。

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要是宗教不能带你走正路,让我唤醒你的良心来帮助你——你大概还有点儿道德观念吧?
B.这八年工夫——我最得意、最喜欢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伪君子。
C.在卫星发射现场,有一群特殊的观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组成的“志在航天,争做时代先锋”思政实践团成员。
D.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2.下列句子中的“滋味”一词与文中加点词语“滋味”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土家米茶始于汉代,是重庆特产,给你不一样的茶滋味
B.在苦瘠之地感受消费扶贫:用黑苦荞酿出幸福滋味
C.中国调味品协会征求意见,对色泽、气味、滋味、状态有要求。
D.一杯“红烧肉拿铁”,咸甜两般滋味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4-04-05更新 | 3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莲湖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孪生大脑是指通过大量的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生物学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数字技术来模拟或模仿生物脑功能,形成的类脑人工智能系统。复旦大学冯建峰团队用时三年多搭建了数字孪生脑平台,实现了人脑860亿神经元的模拟再现。数字孪生大脑的出现,表明___①___。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图恒宇女儿的意识以类脑芯片的形式被储存,通过人工神经网络不断进化和成长,这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了数字生命的生机盎然A

数字生命指将生物个体的生理活动、认知过程以___②___,实现个体数字变生B。其核心是先收集个体多层次数字化生物数据,再通过深度学习和多模态算法,___③___,以此建立数字化的个体,实现对个体生理状态、认知能力,乃至情感的预测和模拟。该虚拟个体在数字空间中拥有独立意识和行为,可以与人交流和互动。

数字生命可打通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实现生命形态的延续,我们或将迈向一种更长久和数字化的生命方式。这将是一场技术和哲学的思辨,如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数字生命将进一步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1.材料中A、B、C三处引号,哪一处与下面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请简要分析。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4-04-05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质量测评联盟高三三月联合一模测评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我们知道,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为诗文之命意,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③晋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司空图所标举的雄浑、悲慨、豪放、劲健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宋代诗学兴趣妙悟说的倡导者严羽,赞赏盛唐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④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如姚鼐指出: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入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这里,阳刚之美作为刚健美学的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之中。

⑤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刚健、雄浑、阳刚之美等都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

⑥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近代美学家们认为,崇高指向关于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是一种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自我保护的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

⑦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刚健有为、不屈不挠,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而又深邃的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宇宙哲学。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姚鼐说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刘熙载也说书,阴阳刚柔不可偏陂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中华民族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要有内在蕴藉,不能锋芒毕露。

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正是两种美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刚健”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B.“风骨”“雄浑”“阳刚”“空灵淡远”等美学风格都与“刚健”的美学精神一脉相承。
C.宋代严羽倡导“兴趣”与“妙悟”说,也非常赞赏盛唐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刚健品格。
D.姚鼐对刚健美学进行了丰富的阐述,“阳刚”由此成为刚健美学新表达,进入文论话语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刘勰以“风骨”设喻诗文,“风”为立意,“骨”为实体,佳作应“风清骨俊”,《文心雕龙》就践行了这种美学风格。
B.司空图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类表达,其《二十四诗品》深刻影响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
C.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美学价值更胜一筹。
D.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是阳刚和阴柔美的完美结合,在主体部分阳刚美则是主导,体现出“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
3.下列诗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刚健”之美的一项是(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姚鼐《登泰山记》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下列关于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张岱年先生关于“刚健有为”的论断开篇,引出全文的论述中心,增加了论证的分量。
B.文章②——④段论述“刚健”美学思想的丰富拓展,从刘勰到姚鼐逐一展开,言之有序。
C.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两次引用姚鼐的言论,论证“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的美学原则。
D.文章综合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材料丰富,对比鲜明,论证充分。
5.西方美学的“崇高”与中华美学的“刚健”有哪些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踮起脚来,摘香椿树那最高的尖芽。

对我而言,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而我是站在树下摘树芽的小孩。那样坦然地摘着,那样心安理得地摘,仿佛做一棵香椿树就该给出这些嫩芽似的。

A】年复一年,我摘取,年复一年,那棵树给予。

我的手指已习惯于接触那柔软潮湿的初生叶子的感觉,那种攀摘令人惊讶浩叹,那不胜柔弱的嫩芽上,竟仍把得出大地的脉动,【B】所有的树都是大地单向而流的血管,而香椿芽,是大地最细致的微血管。

C】我把主干拉弯,那树忍着;我把支干扯低,那树忍着;我把树芽采下,那树默无一语。我撇下树回头走了,那树的伤痕上也自己努力结了疤,并且再长新芽,以供我下次攀摘。

我把树芽带回家,放在冰箱里,不时取出几枝,切碎,和蛋,炒得喷香,放在餐桌上,我的丈夫和孩子争着嚷着炒得太少了。

我把香椿挟进嘴里,急急地品味那奇异的芳烈的气味,世界仿佛一刹时凝止下来!

不纯是为了那树芽的美味,而是为了那背后种种因缘,【D】南方的小城,城里的老宅,老宅的故园,园中的树,象征父亲也象征母亲的树。

万物于人,原来可以如此亲和的。吃,原来也可以像宗教一般庄严肃穆的。

1.下列对ABCD四个句子中的修辞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次“年复一年”构成间隔反复,突出“我”索求与椿树供给的时间之长。
B.“所有的树都是大地单向而流的血管”运用比拟,突出树对人的无私。
C.三个“我把……那树……”构成排比,写出了“我”的索取和树的隐忍奉献。
D.“南方的小城,城里的老宅,老宅的故园,园中的树”运用顶真,语意连贯。
2.下列句子中逗号的作用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逗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B.我,我早就吃过了。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D.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走路风风火火。
3.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扩写,要求从视觉、听觉、嗅觉方面进行合理想象,不超过80个字。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清都[注]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元稹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

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

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注]清都:此处指作者在长安寓居的清都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写清都春雨过后的画面,由概括到具体,虚实结合,并调动多种感官。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雨后初晴的阳光映照下,洁净如洗,清新和暖,充满生机。
C.诗人面对春景,又见蜂、燕在春雨之后的忙碌,引发内心诸多的感慨和思绪。
D.诗人状物注重细节描写,且运用拟人等手法,画面生动活泼,笔触清新自然。
2.唐代诗人贾岛在《二南密旨》中说“题者,诗家之主也”。本诗是如何围绕标题写作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立春[注]

陈子龙

玉楼昨夜冰壶泻,又是春来也。韶光不与昔年同,只有花枝依旧爱东风。沉沉芳信初添绣,尚拥余香透。今宵喜短减相思,奈我多愁偏向日长时。

[注]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春季的开始,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天气变暖,白昼变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冰壶喻指皎洁的月亮,“泻”描绘出月光倾洒玉楼的流动之美。
B.“又”表明春天到来非一次,含有“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欣喜与心酸。
C.“韶光”二句传达出自然依旧、人事已非的慨叹,充满世事沧桑之感。
D.“芳信”指花朵,紧承“花枝”;“沉沉”“余香”分别突出其繁茂芳香。
2.“今宵”两句如何理解?这两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春,三月,除关,无用传。晁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罪。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帝从之,令民入粟于边,拜爵各以多少级数为差。

错复奏言: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愈勤农,大富乐矣。

上复从其言,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春,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染盛,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礼仪。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

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十五·汉纪七》)

材料二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使天下人A入粟B于边C以受爵D免罪E不过F三岁G塞下之粟H必多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以除罪”与《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B.“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与《促织》“窃发盆”中的“窃”字含义不同。
C.“二月,甲寅”与《赤壁赋》“壬戌之秋”中的时间用法相同。
D.“其于劝农之道未备”与《劝学》“劝学”中的“劝”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认为圣明的君王能够让百姓丰衣足食的原因,在于引领民众生产,进而获得富足。
B.百姓通过缴纳粮食来获得爵位,晁错提倡将爵位的等级提至更高,边境粮食才会充足。
C.晁错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他既重视农业生产,又重视减轻赋税,从而贮备了大量的粮食。
D.文帝强调要免除田地的租税,激励农业发展,希望通过这些手段来实现农商没有分别。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
(2)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5.请结合材料,分析晁错上奏时运用的论证方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汇报: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在科研人员的评价方面,如何建立更好的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坐住坐稳冷板凳

张杰:确实,最具创新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开启更多的改革。

应该看到,在传统的以论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下,一些科研人员会更倾向于做更容易发表论文的自由探索,即做能发表论文的科研。可以说,这种现象不仅在物理学,也在其他一些学科中发生。事实上,当科研人员都倾向于从事更容易发表论文的研究,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不仅给年轻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会有损学科和科研的健康发展。

不过,也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比如,我所在的激光聚变联合研究团队中,有两位重要成员分别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是我们8轮大型联合实验的实验诊断值班长。他们对于激光聚变实验诊断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高超的技术,去年,他俩因为对激光聚变研究作出的实际科研贡献,而非因为发表论文,在各自的单位都晋升为研究员。又比如,我们项目中的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已有多名科研人员凭着实际科研贡献而不是简单的论文发表,获得了职称晋升。可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科研人员本身是一种激励,对更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也无疑带来正向的激励。

因此,在大科学研究中,从长远来看,科研人员在从事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可能取得进展甚至突破却不能发表更多论文,应该把这些贡献纳入实际的科研奖励和资助体系。

文汇报: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您可否谈谈,如何更好引导青年科研人员沉下心做研究?

张杰:对于青年科学家,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稳定的支持,不要过于干涉他们的自由探索。每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会举一些极端的例子来佐证基础研究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出成果。确实,基础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要甘坐冷板凳,但是在一个科研机构中,在氛围足够宽松、科研人员之间交流足够充分的情况下,六年基本足以判断某个研究的价值。

在李政道研究所,我们已经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还有一批充满梦想的青年科学家。每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进来之后,都会配备12名资深的科学家辅导。在我们设置的六年聘期中,通常只在第三年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一次诊断性评估,给他们的研究提一些建议,青年科学家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建议,直到第六年我们会对他们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的潜力进行最终评估。

归根到底,我们需要给年轻人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同时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科学研究支持体系。

(摘编自姜鹏、储舒婷《发挥大科学研究范式优势,争做更多科技领域领跑者》)

材料二:

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端,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催生颠覆性创新,带来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无论从国家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考虑,还是从目前我国的现实需求出发,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都要更加强调原创性

人才评价指挥棒要想引导科研人员投身原始创新,必须辅以长周期、宽松的评价环境,使科技人才有相对自由探索、思考真正科学问题的时间。鼓励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开展非共识项目研究,探索未被证明、没有研究基础、无人探索或探索失败的问题,力争产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

为此,国家和科研单位应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环境,激发科技人才的责任感、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其大胆冒险、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

对于基础研究人才群体来说,要提升他们的综合创新能力。

综合创新能力包括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品开发的能力,将成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反映科研人员综合创新能力的维度,例如敏锐观察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等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参考。

此外,作为当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产学研协同合作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数字技术加速渗透融入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创新链各要素和主体之间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无论是人才评价体系还是基础研究人才本身,都应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协同合作的意识及能力。

(摘编自中国科学报《基础研究人才评价应更强调原创性》)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如果仍以传统的评价体系来评价这些研究,许多科研人员可能无法坐稳“冷板凳”。
B.在氛围足够宽松、交流足够充分的科研机构中,“板凳要坐十年冷”将成为个例,判断研究价值的周期将缩短。
C.对基础研究人才的评价要更加强调“原创性”,是基于国家科技发展的阶段及目前我国的现实需求做出的考虑。
D.将反映科研人员综合创新能力的维度纳入评价指标之后,就可以提高基础研究人才群体的综合创新能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张杰所在的研究团队中两位成员的晋升经历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会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和学生。
B.李政道研究所为年轻的科研人员配备资深科学家“辅导”,在六年聘期中只进行两次评估,目的是给予年轻人更多的自由探索空间。
C.大科学研究,需要远离急功近利,从长远谋划,只要科研人员在从事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可能取得进展、突破,都应予以鼓励。
D.在基础研究领域,重视对那些未被证明、没有研究基础、无人探索或探索失败的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创作出重大的颠覆性创新成果。
3.为营造文化环境,下列最适合作为标语悬挂在李政道研究所的一项是(     
A.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与观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原创性基础研究的理论特征
维度特征概述与内涵
思路性质首创性从0到1的首创性过程,并非简单的延长一个创新周期
突破性突破性       往往与当前科学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框架不符
颠覆性对已有的论点或结果发起挑战
创新路径复杂性需要不断的观察、联想、思考、质疑、分析、归纳、求证
不连续性表面上与之前的研究没有太大关联,可能是偶然发现的现象
探索性缺乏前人的研究信息和理论,对结果没有较强的把握
不确定性提出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成功与否、何时完成均不确定
产生成果非共识性短期内很难得到大多数人认可
滞后性需要依托后续的科技发展实践才能被验证,出现“延迟承认”
A.原创性基础研究具有首创性、突破性、颠覆性,因此科研人员应具备责任感、想象力、创造力和冒险精神。
B.原创性基础研究具有复杂性、不连续性、探索性等特点,因此应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多能够自由探索的空间。
C.原创性基础研究在创新路径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和科研单位应积极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D.原创性基础研究在产出成果方面具有非共识性、滞后性,因此科研机构应创立不同以往的全新评价机制。
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对于基础研究人才来说,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确保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汉卿是元代一位__________的戏剧作家,是梨园中的行家里手。①他有“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的实际演出经验(臧懋循《<元画选>序二》)。②他的所有剧作都是为剧团生存、为舞台演出而写。③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超过60多部,留存至今的有18部。他挥动__________,④不但表现出对宇宙人生的不懈追问和对复杂多变的人性深入骨髓的挖掘,而且也勾勒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全景。他称自己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确实名副其实。

他的戏剧语言,一向以本色当行著称。“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对于不同的人物,关汉卿根据身份、教养、地位等,让其语言当俗则俗,宜雅则雅,完全体现不同人物的气质和个性。《望江亭》的白士中是个__________的士子,他在称赞谭记儿时说:“我这夫人十分美貌,不消说了;更兼聪明智慧,事事精道,端的是佳人领袖,美女班头,世上无双,人间罕比。”辞藻文雅,音韵顿挫,不失文采风流。而《窦娥冤》中的张驴儿,俗不可耐,言语令人作呕。他对蔡婆婆说:“你教窦娥顺了我,叫我三声嫡嫡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她。”这虽是三言两语,却把他馋猫式的欲望和一副恶棍无赖的嘴脸刻画得__________。

1.文中划横线处依次要填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名鼎鼎          大笔如椽          羽扇纶巾          淋漓尽致
B.如雷贯耳          大笔如椽          温文尔雅          酣畅淋漓
C.大名鼎鼎          如椽大笔          温文尔雅          淋漓尽致
D.如雷贯耳          如椽大笔          羽扇纶巾          酣畅淋漓
2.对文中四处标点符号和语句的修改意见,不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将括号部分移到后引号后面。
B.②处,将“剧团生存”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C.③处,去掉该句中的“多”字。
D.④处,把“不但”和“而且”后面的分句互换位置。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辞藻文雅,音韵顿挫,请结合词语和句式简要赏析。
2024-04-0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