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1 .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谈到自己当年从师学习的时候,在寒冬的烈风大雪中步行,以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服饰华美若神人的同窗们,自己则穿着“____________________”,毫不羡慕。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表达了仕途失意的失落。
(3)杜牧常用音乐来烘托气氛,表情达意,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六国的妃嫔媵嫱到秦国宫殿后的歌舞升平,在《泊秦淮》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官僚贵族正沉迷于声色歌舞的含蓄讽刺。
2022-06-0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五校高三联考(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九十年前,胡适对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唐捐:虚掷,落空);近年来,继咸鱼”“佛系”“丧文化等网络词语流行后,人们又开始用摸鱼”“躺平”“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来调侃自我或降低期待;被称为野生钢铁侠的科技博主稚晖君在《@青春,2022!》节目里说:如果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那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保持热爱,奔赴星海。


躺平或奋斗,中庸或激进,留在舒适圈或奔赴星海……现代多元的社会为个人提供了学习与生活的多种姿态,即将走进大学的你,将以怎样的姿态开始新的人生征程?结合以上材料、按要求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热播剧里常有《红楼梦》的影子,我们把这些影子称作影视剧里的《红楼梦》因子。近年来,《庆余年》引发了全民追剧的热潮,它的《红楼梦》因子也相当______。

首先,庆余年这个标题来自于《红楼梦》中巧姐的判词留余庆”,     ),主人公范闲正是一个承载着娘亲阴功不断遇到恩人、力图济困扶危的人。透过网络剧______的逻辑套路,我们看到《庆余年》的内核其实是对《红楼梦》所蕴藏的因果报应观念的认同。其次,它在人物塑造上取得的成功也跟《红楼梦》的滋养______。《红楼梦》展示的是不完美的真人物,而它在塑造人物时也在向美而不美,善而不善靠拢。最后,与《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热播剧不同,它不再以《红楼梦》中的情节为基础来仿写,而是以其中某个点来生发出______的情节,蕴含着叙事的多重维度和情节的多重走向,具有极大的张力。

《庆余年》对《红楼梦》的借鉴不止于形式,而是向纵深发展,体现出红楼梦因子的多元化存在方式与为适应网络环境出现的一些转型,不是《红楼梦》与《庆余年》的碰撞,而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网络文化的碰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引人注目     积重难返     密不可分     天壤之别
B.有目共睹     根深蒂固     形影不离     截然不同
C.引人注目     根深蒂固     密不可分     截然不同
D.有目共睹     积重难返     形影不离     天壤之别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红楼梦》与《庆余年》的碰撞,而是当代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B.这不仅是《红楼梦》与《庆余年》的碰撞,更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网络文化的碰撞。
C.不仅是《红楼梦》与《庆余年》的碰撞,更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网络文化的碰撞。
D.这不是《红楼梦》与《庆余年》的碰撞,而是当代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从巧姐的故事得到了启发,在剧中创设了“幸娘亲、积得阴功”的情境
B.巧姐的故事启发了作者,他在剧中创设了一个“幸娘亲、积得阴功”的情境
C.作者在剧中创设“幸娘亲、积得阴功”的情境,是因为巧姐的故事启发了他
D.剧中“幸娘亲、积得阴功”这个情境的创设,是因为巧姐的故事启发了作者
2022-05-16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诊断性检测三)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璧池望秋月

张子容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注:①壁池: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②张子容:湖北襄阳人。③半魄:半圆的月亮。④蟾影:月影。⑤三献:楚人卞和多次将和氏璧献于楚王而楚王不识,因而卞和感慨“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⑥疑珠:在夜里把明珠投到人们跟前,人们因为怀疑而不拾取。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即景命题,并且开头两句中的“清沼”“月”等意象和“窥”这个动作与诗题“璧池望秋月”的内容相对应。
B.本诗以池中秋月为主要描写对象,诗人使用了“沉”“落”“摇”“浮”等动词来极力描摹水中秋月的各种状态。
C.本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景,将池中的月亮比作玉镜和银钩,满月则其形似镜,半魄则其状如钩,生动形象。
D.本诗七、八句描写随着时间推移,烟敛云收之后,越发皎洁明亮的月光随水波浮动的景象,光影变幻,绮丽绚烂。
2.本诗在抒写愁情时较为含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05-16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诊断性检测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鬃马

贺敬涛

壮硕紧实的肌肉如同雕刻般凸起,油亮血红的毛发像披了鲜红的毯子,高高扬起的鬃毛迎风飘动,粗大的鼻孔猛烈地喷着白气,由于连续地奔跑、渗出的汗水闪耀着红光,像是在流血。

这是一匹纯正的蒙古红鬃马。

红鬃马兀立在队列中间,对面乌压压排列着一个日本骑兵中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此刻,凛冽的寒风像一头发怒的野兽,横冲直撞,涤荡着山野,在这荒凉的山谷里,呜咽嘶鸣,鹅毛般的雪花迎面扑来,拍在脸上沙沙地疼。

红鬃马摆动了一下头,两边是十四匹八路军骑兵团的战马,火车头”“黑骏马”“青花梨……高扬着头,喷着白气,躁动着,不停地用前蹄刨着脚下的积雪。

红鬃马背上威然端坐着杨班长,灰布军装整齐地扎进皮带里,乌亮的马枪背在身后,细长的马刀笔直地立在右侧,刀背轻薄,刀刃锋利异常。他目光如炬,充满杀气,左手轻抚着红鬃,像每次大战之前一样。

此时,风雪戛然而止。

老杨同志,这次你的任务,是带领你的骑兵班引开敌人,掩护大部队转移,敌人是一个中队的日本骑兵!骑兵团周团长脸色铁青,眼睛盯着杨班长,有问题吗?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杨班长挺直了身板,后脚跟猛的一磕,举手行了个军礼。

走出团部,红鬃马正静立在那儿,高扬着头,目视前方,仿佛一百年、一千年,就那样立着,像一尊雕像,左腿上一道五厘米的伤疤分外抢眼,那是与日本骑兵激战时挂的彩。

兄弟,一个中队,交给你了!杨班长伏在马耳边交代完,像蚱蜢一样飞身上马,一抖马缰,红鬃马一声长啸,飞驰而去。

唰!那是向前挥动马刀的声音。

骑兵团,冲锋!杨班长的声音炸雷般响起。

战士们高举着马刀,十五匹战马像一股巨大的旋风,向小野中队冲去。

狂风骤然猛烈,雪花打着旋地扫向前方,呼啸声、马蹄声、嘶鸣声、马刀碰击声与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声震山野。

空旷的开阔地上,红鬃马傲然与小野中队对视,雪地上横躺着十多具尸体和马匹,一匹战马吃力地爬起来,又无力地躺在地上,脖子上的血汩汩地流了出来。

骑兵团,冲锋!杨班长高亢的声音再次响起。

折返时,只有红鬃马立在雪中,它左腿被马刀刺中,鲜血顺着腿注入雪中。杨班长左臂也被砍掉了,血流不停,右手的马刀刀刃已卷了口,手哆嗦不止。

风陡然增大,飞起的雪花飘在杨班长残臂上,白雪瞬间变成了红色羽片,杨班长回望一眼大部队突围方向,仰天大笑,高声呐喊:骑兵团,冲锋!一抖马缰,冲向日本骑兵。

好大的白绢布哇,就在身下,杨班长静静躺在白绢布上,右手举着马刀,斜着身子,嘴巴大张着像在嘶喊,一副冲锋击杀的姿势,身边,立着红鬃马。

红鬃马低下头,衔起杨班长衣角,拖曳着向前挪动,一步、二步……雪地上,徐徐铺展开一匹鲜艳的红帛。

雪花又飘了下来,像白色的蝴蝶在红鬃马面前起舞。

下马!旷野上响起小野的狂叫。日本兵齐刷刷地下了马,士兵们开始在雪地上刨土,咚、咚!土太硬了,日本兵轮番刨着。坑刨好了,日本兵抬起杨班长,轻轻放入土坑中,开始封土,红鬃马却衔着杨班长衣角,半天不松口……

小野走到坟前,双腿并立,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身后,整个日本骑兵中队默然肃立。

接下来,红鬓马的举动,令小野一行惊呆了!

只见红鬃马绕坟一周,猛然卧倒,头深深地偎依在坟土上,眼眶里流出泪水,许久,它站起身,回头看了一眼覆满雪花的坟茔,径自踉踉跄跄往远方走去……枯树,原野,大山,白雪,正前方就是百丈悬崖。

风雪猛然增大,风,嘶鸣着,一阵猛过一阵,雪,重重拍在马背上,红鬃马吃力地抖擞起身形——那是一匹多么健美的骏马呀,壮硕紧实的肌肉如同雕刻般凸起,油亮血红的毛发像披了鲜红的毯子,高高扬起的鬃毛迎风飘动,粗大的鼻孔猛烈地喷着白气……

红鬃马长啸一声,用尽气力紧走几步,迎着风雪,纵身跳下悬崖……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了骑兵班在战斗中的壮烈事迹,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塑造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反侵略战争中不屈的精神。
B.小说使用插叙的手法,在紧张的两军对峙当中,插入周团长安排任务的情节,既交代了故事背景,又舒缓了小说叙事的节奏。
C.杨班长三次带队冲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牺牲整个骑兵班为代价,成功掩护了大部队的转移,光荣地完成了任务。
D.小说结尾通过红鬃马在杨班长的坟土上偎依流泪后跳崖的情节,刻画出重情重义、视死如归的战马形象,富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2.本篇小说大量使用烘托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当今时代,文学艺术难免会受到影音艺术的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东数西算就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去计算和处理。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的资源调度逻辑相似,启动东数西算,一是对东部数据算力供不应求与西部地区算力供大于求这种不均衡供求格局,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分层、分级优化数据算力资源配置,使数据要素价值最大化。二是数据中心耗电量大,东部耗电指标、空间资源紧张,而西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土地资源丰富,优越的气候条件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使环境效益最大化。

(摘编自《东数西算拉动超千亿元产业》,《经济日报》20223月)

材料二

在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的贵州贵安新区,坐落着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冷风经过大楼的百叶窗送进机房,热风经过热通道从楼顶排出,让服务器自然冷却;专门的制冷液体在服务器主要部件上形成循环,加快热量散发;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削峰平谷,使服务器负荷均衡;用功率半导体替换铜器件,提升供电全链路效率……

目前,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的电源使用效率值仅1.12,相较于目前1.35的国家标准,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这家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电力10.1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81万吨,相当于植树3567万棵。它所承载的大数据、云渲染、容灾备份等业务,则广泛覆盖重庆、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未来,这里有望达到100万台服务器规模。

不只是在贵安新区。近年来,很多数字经济企业通过在西部地区部署数据中心或购买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云服务,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缓解东部地区压力的同时,带动了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就业增长。从内蒙古和林格尔到甘肃庆阳,从宁夏中卫到重庆两江新区,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见证着数据和算力带来的变化。

(摘编自《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人民日报》20223月)

材料三

东数西算本身是数字经济的基建工程,启动之后首先利好的当然是数字经济行业。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在数字经济领域将会形成新的风口,从事东数西算相关领域的企业将会迎来一个重大机遇期。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我们国家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东数西算意味着东西部经济联动增强,西部地区可以参与到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之中。这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的年用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左右,且仍在快速增长,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这种能源压力十分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将数据中心布局在西部,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对于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意义深远。

(搞编自《东数西算如何赋能数字经济》,《新理财》20221期)

材料四

算力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机推动,最重要的生产力是热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由电机推动,最大的生产力是电力。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由计算机推动,最重要的生产力就是算力。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说的:算力是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

更具体地说,数字经济时代有三个最核心的要素:数据、算力、算法。其中,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而算法是新的生产关系。这三者相互促进:算法迭代需要海量数据的喂养,而处理爆炸式增长的数据需要算力的快速提升,算力的进步又能够促进更多的新应用、新算法。

如果用国家投入产出比模型来计算的话,在算力产业上每投入1块钱,可以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算力规模每增长1%,能撬动GDP增长0.2%。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新基建战略,而超大规模的算力建设,就是支撑整个新基建战略的基建

(摘编自《东数西算:算力有多重要?》,《得到头条》20223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的资源调度逻辑相似,“东数西算”工程也是为了优化资源的配置。
B.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达到了百万台服务器的规模,有望覆盖川渝、两广、云南的大数据、容灾备份等业务。
C.数字经济企业可以通过在西部地区部署数据中心或者购买西部地区数据中心的云服务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D.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新基建”战略,而超大规模的算力建设为整个“新基建”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得益于贵州优越的气候条件,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可以节省近十亿千瓦时的电力。
B.和热力是蒸汽机的动力、电力是电机的动力一样,在由计算机推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算力是计算机的动力。
C.“东数西算”启动之后首先利好的是数字经济行业,从事“东数西算”相关领域的企业也会迎来重大的机遇期。
D.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它与数据、算法共同构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生产关系。
3.“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解决哪些方面的区域不均衡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侠作为一种潜在的欲望或情怀,在好多人心里面都蕴藏着,只不过表现形态不一样而已。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少年时代的独立不羁、纵横四海是很多人所盼望的。浪迹天涯的侠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于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在这个意义上,跟打斗本领没有直接关系,也不见得非快意恩仇不可。这更像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愿望与情怀。

游侠想象和武侠小说不太一样。虽然都讲侠,但前者不见得非有武功不可,它强调的是精神气质,而不是打斗本领。司马迁心目中的游侠,主要是讲义气,救人于厄难之中;至于强调打斗本领,那是从唐传奇才开始的。唐传奇开始渲染侠客如何武功高强,杀人于千里之外。日后各种各样的游侠文学及艺术,开始强调技击本领而不是精神境界。这是当初的游侠诗文与后世的武侠小说不太一样的地方,后者更追求情节曲折,更强调快意恩仇,更突出技击的本领。

游侠的,本身就是流动的意思。所谓不轨于法既包含了对于各种规定性的背叛,也是追求在不同阶层、文化、种族间的自由流动。不满现有的固定位置,自觉处于边缘状态,游民游侠都不太受法律制度的约束,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异。比如,相对于游民,游侠更带有反叛性,也更多地寄托了文人的想象与情怀。千百年来,游侠理想及游侠形象被高度文学化了,变成一个象征性符号,代表了文人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故其审美价值远高于游民。

之间,我更看重后者。所谓以武行侠只是辅助性手段,才是根本目的——那是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质,很可能可望而不可及。只不过在后来的小说及电影中,越来越得到重视。武侠小说或功夫电影特别强调打斗本领,也就是说,更看重行侠的效果而不是心情。单有除霸安良的意愿还不够,还得能在打斗中取胜。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牵涉观赏效果。杖剑行侠的和欢娱笙歌的。本不是一回事;但落实在关于侠客的文学艺术中,却有相通处。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功夫电影,侠客不仅要武功高,能杀死坏人及仇人,还要打得好看。在某种意义上,侠客的武功带有表演成分。武侠小说家的一大本领,就是驰骋想象,把一场你死我活的正邪对决,写得非常好看。我们都知道、真正的高手对决,往往是一击致命的。而一击致命缺乏观赏性,不可能结构成精彩的武侠小说或功夫电影。

在这个意义上,是有相通性的。在功夫电影里,编排打斗过程和舞蹈场面,是一回事。那些打斗已经脱离了实战需要,变成了一种表演。好人坏人都很能打,都有很好的舞蹈修养,动静得宜,挥洒自如,不能轻易倒下。如果大恶人经不起打,一刀就毙了命,那就不是武侠小说了。打斗场面的舞蹈化,是武侠小说及功夫电影的基本假设,读者及观众不能从实战角度来苛求。

武侠小说同样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兴趣、欲望、追求和精神世界。甚至可以这么说,民间社会及底层大众的生活趣味及精神世界,在武侠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在这个意义上,要想真正理解中国人,单读儒释道不够,还得明白中国人如何阅读、欣赏乃至痴迷武侠小说。

同样是精彩的武侠小说,有两种不同类型:直指心境的,比如古龙;摆弄学问的,比如金庸。其实二者都有好处,不可偏废。金庸小说里有很多学问,比如佛道、历史、地理、琴棋、书画、茶酒、武功、中医等,可视为普及中国文化读本。读金庸的小说,在理解血雨腥风、欣赏神奇江湖的同时,最好还能对其作品中隐含的学问与情怀有所了解与领悟。

(节选自陈平原《作为一种精神气质的游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少年时代独立不羁、纵横四海,是很多人所盼望的人生状态。
B.作为一种潜在的欲望或情怀,游侠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是对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
C.武侠小说和功夫电影里的打斗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舞蹈化表演,已经脱离了实战的需要,读者及观众不能苛求其实战效果。
D.武侠小说很好地呈现了民间社会及底层大众的生活趣味及精神世界,使其成为了除儒释道之外理解中国人的另一个途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使用“不太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表述,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B.文章认为在“武”与“伙”之间,相较于作为辅助手段的“武”,“侠”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更应该被看重。
C.文章详细讨论了史学语境中的侠客、文学语境中的侠客和影视语境中的侠客,结构上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D.文章举古龙和金庸的例子,意在证明直指心境的和有学问的都可以是精彩的武侠小说,欣赏时不可偏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游侠列传》认为游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强调的是游侠轻身重诺的精神气质。
B.李白《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干里不留行”的赵国侠客寄托了作者的想象与情怀,具有比游民更高的审美价值。
C.《韩非子》所说的“侠以武犯禁”和作者提到的“不轨于法”一样,是对“侠”反叛规定、追求自由的精神的肯定。
D.金庸在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以曹植《洛神赋》中的“凌波微步”一句来命名轻功,是他的小说富有学问的体现。
2022-05-1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三模(诊断性检测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不仅造成全球公共卫生灾难,还引发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危机,全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有必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文化冲和说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方法论。

冲和一词源于《老子》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以为和者,言阴阳二气涌摇交荡以成和气也。就是在对立因素作用下实现和谐,即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成均调和谐状态。的判断标准就是各种成分是否能够既保持自己的鲜明特性,又在一种秩序之下自然地融入整体中去。这种秩序源自各种固有相关成分的协作。《国语·郑语》有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物的生成需要阴阳二气的交冲激荡,只有达到的平衡状态,才能产生新的事物。正如古希腊的赫拉利里特所言: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中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中产生和谐。”“不是通过简单地消除分歧而获得的,也不是通过对于差异的彼此容忍而获得的,而是通过双方在摩擦和冲突中共同成长获得的。冲突双方彼此影响,最终产生了一个创造性、丰富性的结果,差异在交流中变成了不同于双方并且高于双方的新的文明形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任何形式的隔绝与回避,只能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蒙昧。文化冲和说是新时代的新型文明观,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不是零和博弈,强调的是以平和而非对抗方式解决文化冲突,用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固化,其所赓续的是传统的中国智慧

文化冲和说理论话语运用到与其他国家的跨文化交往实践之中,首先要拒斥对外交往中的自大之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民族立场、民族本位,而是坚持民族立场和民族本位,积极与其他民族交流和对话。其次,要从正向意义上看待与其他民族的矛盾和分歧,相信矛盾和分歧即为力,力过后将迎来,即迎来稳定和繁荣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觅取资源,并加以现代阐释,为破解当前世界困局提供良药,彰显了中国文化持久的生命力与自信力。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有天下情怀,《管子·牧民》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亦云: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其内在思想基因是尊道秉道——治国理政——敦睦世界三位一体的文化精神。中国哲学也为解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中国哲学在平天下即与世界各国携手进行全球治理上仍有大展身手的空间。文化冲和说旨在使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平天下,在与世界各国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中,合力推动人类文化向着更高的境界不断发展、完善。

(摘编自于小植《中国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冲和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已引发全球多领域治理危机,旧有治理方案已难以应对新问题。
B.从某种意义上说,“冲”有其正向价值,冲突双方能在交流中彼此成就与超越。
C.在新文明形态形成过程中,“差异”有其独特价值,对其回避或压制均不可取。
D.传统的“平天下”的内涵如今已发生了变化,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也随之而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化冲和说”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价值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B.文中引用赫拉利里特的话,意在表明东西方文明是相通的,而且具有对话的基础。
C.具有差异性的文明体在实际交往中摩擦不可避免,这是“文化冲和说”的立论前提。
D.文章援用西方相关理论,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文化冲和说”解决问题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思维方式上,“文化冲和说”超越了文明冲突论,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
B.当坚守民族本位与融入全球化浪潮发生矛盾时,须视具体情况在二者之中选其一。
C.“文化冲和说”站位高远,只要我们坚持践行,就能解决目前全球治理中的诸多矛盾。
D.“文化冲和说”促进了世界的和谐发展,世界各国正在其指引下携手并进,共克时艰。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创意产品屡屡成为热门,在一项文创产品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的调查中,。文创产品的受众对展现个性的需求更高,他们关心满足情感需求和审美要求,这些都是人们更在意创意附加值的深层原因。

随着文创产业各种经营主体和产品形式越来越丰富,文创的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不但新产品、新模式不断出现,而且。比如近期流行的考古盲盒,拿到考古盲盒,拆盒后要先在土块上喷水,用洛阳铲挖出大致轮廓,再用刷子清理、砂纸打磨,细致还原考古的过程,产品新颖的同时还强调了用户的参与度。

目前,文创领域非常重视文创最硬核魅力的打造。文创最硬核的魅力,不仅是视觉的冲击、设计的美感,也不仅是实用的价值,。文创应是一段岁月的微缩,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能体验有形的历史文化。文创产品持续走红,传递出一个信号:所谓爆款,绝不单纯靠吸引眼球取胜。除此以外,打造文创硬核魅力还应重视文创的受众面。这些启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来都在,只是需要用时代的眼光,发现更多的打开方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假设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某还故里过括苍讲子思少卿示及诸公和诗次韵为谢

张九成

朝随落月东郊去,暮逐归云北浦还。

岂但劳农勤稼穑,要知为郡足清闲。

家传诗句东山谢,学到精微陋巷颜

今日倚栏聊解带,欲看烟雨四边山。


【注释】①括苍:括苍山。②谢景思:官至太常少卿,时任括苍郡守。③东山谢:东山谢氏,本指谢安,后借指隐士、名流。④陋巷颜:陋巷颜回,《论语》有言:“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对仗工整,意境开阔,“还”字含蓄地照应了题目中的“某还故里”。
B.颔联写了括苍的百姓勤于耕种,原因之一在于官员懂得无为清闲而治的道理。
C.本诗作为一首和诗,颈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和诗对象的赞美和肯定。
D.诗歌最后诗人倚靠栏杆远眺,看似无聊的举动,却意外地欣赏到了烟雨的美景。
2.从诗人的描述中,你能了解谢景思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