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栽种
B.能不龟手                       一:一样
C.凿户牖以为室,其无          当:当作
D.埏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2020-09-18更新 | 105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募有能捕之者,其租入B.木兰户织
C.是时也D.安步以
2020-09-18更新 | 6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B.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C.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
D.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3.《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2020-08-30更新 | 221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学之道,在明德
②在止于至
③欲治其国者,先其家
④先其心     
⑤先其意
⑥必先其心   
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②/③/⑦
2020-08-12更新 | 1002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YouTube上备受追捧,收获735万粉丝,影响力堪比CNN,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颇多质疑,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是负面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非议,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对话和交融?与其说是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之中国的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多样、精彩的中国。

(摘编自《北京日报》2019年12月11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印记,加之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地在视频中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甲】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乙】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不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一个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丙】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摘编自《经济日报》2019年12月10日)

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人们开始感叹,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年,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的说法,“《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他还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后来这部电影获得了很多大奖,一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记录那个年代的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从对《中国》的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消费体验,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主要原因。澄清争议,走出误区,相信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摘编自新媒网2019年12月7日)

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柒的作品在海外异常火爆,在国内却受到冷落,不断遭到众多网友的质疑。
B.国内很多网友质疑李子柒的原因是认为其作品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而且不够真实。
C.作者认为李子柒作品是否是文化输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文化输出的深层思考。
D.文章采用了驳立结合的论证结构,先反驳网友的观点,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看法。
2.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A.甲B.乙C.丙D.丁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于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在国内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很相似。
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4.根据三则材料,概括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
5.综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年迈不被重用,只能“卧泽中”,让天地照出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表明诗人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
B.颔联用词极其精妙,其中的“久”字写出诗人困厄的时间之长,“空”字突出诗人年华已逝、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C.颈联运用想象的手法虚写春雨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都城汴京。
D.尾联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壮心未老。
2.试比较本诗颔联与陆游另一首《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共同之处。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
B.“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C.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
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
2020-05-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阎立本,唐太宗朝,官位至重,与兄立德齐名。善图画,工于写真。尝奉诏写太宗真容。与立德同制《职贡图》,其人物鞍马、冠冕车服,皆神也。立本画国王粉本在人间,昔南北两朝名手,不足过也。

时南山有猛兽害人,太宗使骁勇者捕之,不得。虢王元凤忠义奋发,自往取之,一箭而毙。太宗壮之,使立本图状,鞍马仆从,皆写其真,无不惊服其能。有《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等图,亦辉映前古,时人称其妙。李嗣真云:“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

太宗尝与侍臣泛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临池侧,手挥丹青,瞻望座宾,不堪愧赧。退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墙面。缘情染翰,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立本为性所好,欲罢不能也。

至高宗朝,显庆中累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兄弟相代为八座①,时论荣之。总章元年,立本为右相,与左相姜恪对掌枢密。恪既历任将军,立功塞外;立本唯善于图画,非宰辅之器。又以年饥,放国子学生归,又限令史通一经。时人为之语曰:“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明经。”

立本家代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及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又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又张僧繇作《醉僧图》,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货阎立本作《醉道土图》。

(摘自《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一,个别文字从《旧唐书》卷七十七)


(注)①八座:封建时代中央政府八种高级官员,历朝所指不尽相同,文中指尚书。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
B.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
C.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
D.师郑法士/实亦过之后/有王知慎者亦师范于立本/甚得/其笔力/阎画乃神品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墙面: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此处指面壁思过。
B.粉本:指画稿,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
C.将作大匠:官名,历代名称不一,职能大致相同,掌管宫室、宗庙修建等。
D.荆州:古九州之一,因境内荆山得名;楚曾建国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阎立本驰誉丹青,工于写真。阎立本绘画技艺高超,在艺术上继承并且发扬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其作品备受当世推重,所画人物堪称绝妙。
B.阎立本热爱绘画,因画生悔。阎立本身为一代画家,深受唐太宗青睐,但耻于为人驱使,告诫儿子不要习画,自己却因本性使然不能释手。
C.阎立本观画有得,渐入佳境。阎立本对张僧繇的画作一开始并不认可,后来渐渐品味出其中的滋味,以至于留宿其下反复玩味,不愿离开。
D.阎立本官至宰辅,遭受议论。阎立本尽管在绘画上赢得了名誉,但在选官授徒上力有不逮,有人借“学生放散,令史明经”一事予以调侃。
4.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2)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耻之,于是聚钱数十万,货阎立本作《醉道土图》。
5.阎立本画技达到精湛境界的原因有哪些?
2020-05-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葡萄月令》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结构散漫、随意,全篇以十二月份为基本框架、以葡萄的生长为基本线索,来组织文字。“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一般特征,但本文将这一特征推向了极致。
B.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诗人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北方到南方,勾勒了三幅饥馑流亡图。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现实性,又有典型性。
C.《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部以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为创作动机的西方现代小说。
D.《听听那冷雨》围绕着春雨,创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丽,既沉郁又旷达的独特的意境,意象众多,“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2020-05-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古代用孟、仲、季表示每季三个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每季的第二个月,季表示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B.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C.《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庭”是指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2020-05-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