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新创意和新设计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生趣和新生命。新型文化产品的创造不是简单重复再现传统文化,而是依托传统文化要素,以现代意识烛照传统、熔铸新思,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创造出文化新作。备受国际艺术界瞩目的艺术家蔡国强装置艺术作品《草船借箭》便是“中国资源的借取与活用”,“草船借箭”这一出自《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从古到今已经被不同形式艺术演绎,蔡国强以其新形式新创造再次引起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和动人情节,有画不完的题材、讲不完的故事、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需要当代人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创造性开发,通过新型创意和崭新创造将其转化为新产品、新业态,推动当代中国文化产品的新生产。

文化艺术与数字科技在创新结合上迎来新机遇,如何在数字内容构建中含蕴传达文化价值,服务当代人的精神养成和文明生发,在技术、商业与文化价值共赢中赢得大众,需要我们给出探索与解答。一方面要把握好数字经济历史性机遇,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网络化转化,实现文化产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以提高效率带动产能和品质提升,获得适应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环境下的更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好新技术手段、制作方式、传播载体的颠覆式变革,生产高质量网络原生文化内容,发展“新型内容产业”,如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直播、网络表演等新业态,适应年轻群体文化娱乐需要。其中关键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容与新形式要素结合好,实现技术要素、文化价值、商业利益的统一,真正推出数字文化精品力作。比如某网游产品2018年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亿,其中古代建筑、人物、服饰、音乐、场景等传统文化元素都在二次创作中获得新升华,如莫高窟经典“飞天”形象被打造成热门游戏造型,网络游戏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只有外部形式的创新是不够的,尤其在强调文旅融合的今天,文化的内涵、深度成为愈来愈显性的需求。这就需要将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积淀、美学意味与创新的传播意识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不仅有社会外部力量的加入,作为传统文化持守者的组织与个体也在立足传统、挖掘内涵的基础上,逐渐展现出由内向外的传播主体的创新意识。当我们流连于故宫精美的文创产品,或看到《古画会唱歌》在青少年中获得的传播效能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故宫博物院在梳理、保护、研究和历史文化挖掘上所做的工作,以及针对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所进行的前期研究。这正是创新体验获得认可的保障与基础。从机构到个体,皆是如此。传统文化艺术内部与外部社会多种要素的合作探索,立足传统,与时代接轨,与大众的需求接轨,这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一环。

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是立足当下社会,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一盘大棋中,文博、非遗、文创产品、多元新文化体验以及相关教育活动,一起构建了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谱系中,不同的部门和产业门类也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

从传播形态来看,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包含要素传播、作品传播和文化传播3种形式。日常生活中的文博文创产品就是要素传播的典型代表,这也是传统文化艺术进入日常生活的重要形式。而展览演出则是作品传播的主要形式,往往都以相对完整的产品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传统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各种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则属于广义多元的文化传播。在行业发展中,这三种形式往往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在《创意中国》中夺魁的风雷京剧团,其梨园三部曲《网子》《缂丝箭衣》《角儿》通过包含京剧元素的话剧这一形式,以戏曲行里的人、事、物为着眼点,将京剧人的坚守与情怀展示给观众、打动观众,通过要素、演出以及文化表达来推广戏曲文化。北京皮影剧团的影戏舞台剧《影戏传奇》将皮影戏艺术与真人表演结合,展示皮影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围绕演出设计系列文创产品和体验项目,既体现了对传统非遗的敬畏,也体现了非遗的动态性与活态性。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这些打动年轻观众的演出中,老一辈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与年轻的传承者在舞台上共同演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对外,这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对内,则是文化传承和精神延续。

由于载体形态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有不同的路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有的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并推动行业社会的发展,有的依然在起步探索。无论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构筑国人文化记忆的同时,成为“活”在当下的文化,这是传统文化面向当下、面向青年人展现、传播甚至传承其价值的过程,更是我们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的过程。

——(摘编自胡娜《传统文化传播创新呈现出时代特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当代价值观相结合,体现出现代意识、现代思想和时代内涵。
B.生产高质量的网络原生文化内容,发展“新型内容产业”,需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价值内容与新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
C.精美的文创产品展现出由内向外的传播主体的创新意识,而现代新技术新手段则是创新体验获得认可的保障与基础。
D.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途径,其载体形态多样,发展阶段不同,体现鲜明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有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这是创造新型文化产品的源泉,形式多样的新产品、新业态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
B.数字经济时代,只有推动传统文化内容数字化、网络化转化,才能传达传统文化价值,服务当代人的精神养成和文明生发。
C.文创产品要获得传播效能,不仅需要外部形式上的创新,而且需要传统文化工作者进行梳理、保护、研究和挖掘等前期工作。
D.北京皮影剧团的影戏舞台剧《影戏传奇》,体现了传统文化艺术三种传播形式间的相互交织和补充,有较好文化传播效能。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敦煌研究院以莫高窟8大元素为主题,发掘2000多个壁画细节,设计出别致的敦煌丝巾,并与电商合作推出数字创意活动,收获一种粉丝。
B.“荣耀中国节”先后围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冬至5大节日,形成线上游戏活动+主题内容+城市线下活动+衍生品组成的新文创矩阵。
C.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推出了“闪耀星河”系列彩妆,其灵感源于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座用于测量日月星象以计时的“日月星晷仪”。
D.西南4城市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从诗经到汉赋,从唐诗到宋词,从元杂剧到近代国文,选手们在吟诵中展现中华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中央电视台与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制作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对一件件文物进行梳理与总结,邀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国宝守护人”,运用多样形式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不仅让文物“活”起来,而且让观众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以上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实例进行评价。
2021-06-03更新 | 32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巫山县大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节选)

杜甫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备有稻粱谋。


【注】①苍梧:相传舜征有苗,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这里指葬唐太宗的昭陵。②《穆天子传》记周穆王“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这里指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宴骊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登塔俯视及远眺所见,秦山仿若破碎,泾渭之水清浊难分,京城朦胧一片。景语情语,浑然难分。
B.中间四句诗人追昔抚今,“叫”含有呼唤之意,表明对太宗时代的怀念;“惜”字写出对当下时局的态度。
C.后四句寓意深远,黄鹄哀鸣、无处投奔,只能学随太阳转徙的大雁,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忧虑。
D.本诗俯仰高深之景,感慨身世之怀,莫不曲尽篇中。而又于末幅,另开眼界,独辟思议,力量百倍于人。
2.诗人登塔望远,感慨万千,原诗开篇即说“登兹翻百忧”。请根据节选诗句,简要概括“百忧”的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下老人祠下

俞平伯

君忆南湖荡桨时,老人祠下共寻诗。

而今陌上花开日,应有将雏旧燕知。

闲兄最怕读拙作的小引,在此于是不写。但是——在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找着一段日记,“节抄无趣,剪而贴之”。

午偕环【注】在素香斋吃素,湖滨闲步,西园啜茗。三四妹来,泛舟湖中,泊白云观,景物清绝。有题壁诗四章,各默记其一而归,录其较佳者:“蝴蝶交飞江上春,花开缓缓唤归人。至今越国如花女,荡桨南湖学拜神。”更泛舟西泠,走苏堤上吃橘子。

更于抵京之后,十二月十一日写给环的歪诗上找着几句:

街头一醉,依然无那荒寒,北风涴鬓,京洛茫茫尘土。冷壁寻诗,长堤买橘,犹记南湖荡桨侣。

够了!再讲下去岂非引子乎?然此亦一引子也。

“人生能几清游?”除却这个,陈迹的追怀久而不衰,殆有其他的缘由在。

从天之涯海之角,这样悄悄地慢慢地归来。发纽约城过蒙屈利而,绝落山机至温哥华,更犯太平洋之风涛而西,如此走了二十三天,飘飘然到了杭州城站。真不容易呀!但您猜一猜,我住了几天?不含糊,不多也不少,三天。

尖而怪的高楼,黑而忙的地道,更有什么bustaxi等等,转瞬不见了。枯林寒叶的蒙屈利而,积雪下的落山机,温煦如新秋的温哥华,嘶着吼着的太泙洋,青青拥髻的日本内海,绿阴门巷的长崎,疏灯明灭的吴淞江上,转瞬又不见了,只有一只小小的划子,在一杯水的西湖中,摆摇摇地。云呀,山呀,……凡伴着我的都是熟人哩。非但不用我张罗,并且不用我说话,甚而至于不用我去想。其滋味有如开笼的飞鸟、脱网的游鱼,仰知天地的广大,俯觉吾身之自在。月余凝想中的好梦,果真捏在手心里,反空空的不自信起来。我惟有惘惘然,“我回来了”。

冬天的游人真少,船到了漪园,依然清清冷冷的。从殿宇旁踅进去,便是老人的祠宇。前后两院落,中建小屋三楹,龛内老人披半旧的红袍,丰颐微须,面浅赭色,神仪俊朗,佳塑也。前后四壁,匾额对联实之。照例,好的少。其中有一联,并无他好,好在切题,我还记得:“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岂是老人的宣传标语耶?妙矣。

清绝的神祠,任我们四人徘徊着。曾否吃茶,曾否求签,都有点茫然。大概签是未求,因记载无考焉。茶是吃了,因凡湖上诸别墅的茶自来来得快,快于游人的脚步。当溜烟未能之顷,而盖碗叮当,雨前龙井之流已缓缓来矣。好快的缘故,在我辈雅人是不忍言的哟。

茶已泡了,莫如老实不走,我们渐徘徊于庭院间。说是冬天,记得也有点儿苍苔滑擦。“下马先寻题壁字”,我们少不得循墙而瞅,明知大概是有点“岂有此理”的,然而反正闲着,瞅瞅何妨。这一回却出“意表之外”,在东墙角上见一方秀整的字迹,原来竟是诗!不但是诗,而且恰好四首,我们便分头去记诵,赌赛着。结果,我反正没有输给她们就是。至于“蝴蝶”云云也者是第一章,大家都记住了。

“老人祠下共寻诗”的事实,只如上记。说到感想未必全无,而在我,我们只是泛泛的闲适而已,说得哪怕再露骨点,自己觉得颇高雅而已,可没有别的了。环应当说“是的呀。”若娴、珣二君复何所感,愧我脑子笨,当时未曾悬揣;此刻呢,阿呀,更加不敢武断。——这当然太顽皮了。

踯躅于荒祠下,闲闲的日子去得疾呵。我们还须重打桨北去西泠。其时日渐西颓,湖风悄然,祠下频繁的语笑,登舟后顿相看以寂寞。左眺翠紫的南屏山,其上方渲晕以浅红的光霭,知湖上名姝已回眸送客,峭厉的黄昏,主人公般快回来了。而其时我们已在苏堤上买橘子吃。

弥望皆髡秃的枯桑,苏堤似有无尽的长,我们走向哪里去?还是小立于衰草摇摇的桥堍罢。恰好有卖橘子的。橘子小而酸,黄岩也罢,塘栖也罢,都好不了。但我们不买橘子更何为呢?于是遂买。买来不吃又何为呢?于是便吃。在薄晩的西北风中,吃着冷而酸的橘子,都该记得罢?诸君。

太平洋的风涛澎湃于耳边未远,而京华的尘土早浮涌于眼下来,却借半日之闲,从湖山最佳处偷得一场清睡;朦胧入梦间,陡然想起昨天匆匆的来时,迢迢的来路,更不得不想到明天将同此匆匆而迢迢的去了。这般魂惊梦怯的心情,真奈何它不得的。我惟有惘惘然,“我回来了?”

一九二七年十月三十一日,写于北京。

(有删改)


【注】环:俞平伯的妻子许宝驯(1895~1982),字长环(后改为莹环)。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给妻了诗中的“无那荒寒,茫茫尘上”写出了其在北京的不快和怅惘。
B.作者谈及“高楼”“地道”“taxi”等内容,暗含对海外生活的惊奇与赞叹。
C.时隔五载,作者回忆月下老人祠之游仍历历在目,表现了此次游览意义之重。
D.文中用“开笼的飞鸟,脱网的游鱼”形容游历的滋味,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子看似无心之举,实则有意为之,通过“剪贴”日记内容,简叙西湖游趣,与正文详写游历过程相映成趣。
B.文章记游,并未着力一事,要么漪园求静,要么寻诗趋雅,要么泛舟投闲,散淡叙述更利于表现作者的随性与洒脱。
C.文章末尾卒章显志,作者从偷得湖山半日闲的“清睡”中梦醒后,内心中充满了懊悔、惘然和无奈的复杂情绪。
D.文章语言颇具特色,幽默轻快的口语透露出重返故地之愉悦欢喜,稳重典雅的诗句突显了作者的闲情雅趣。
3.文章中画横线处两次写到“我回来了”,有什么不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作者追怀游赏月下老人祠的缘由。
2021-05-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重庆市八中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检测(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新问题。历史是现实的由来,不了解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的由来,便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事情的发生,通常有一个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看起来突然发生的大事其实都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乃至不同的单位,由于历史状况以及其他条件不同,即使在类似问题上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会完全雷同。这就需要人们养成对事情作历史考察的习惯,首先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对这些不了解,遇到事便匆匆忙忙地动手去解决,那就很难不陷入主观主义而导致挫折,甚至失败。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读读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就可以明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人进行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过多种尝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

历史是前人知识和经验的总汇,多读点历史,可以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如果只看重个人的直接经验,而不去研究古人和外人的经验,他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容易目光短浅,走上狭隘经验主义的歧途。历史著作,往往记录了人类社会中经历的许多极为重要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记录了古往今来许多最有智慧和才干的历史人物是怎样思考和应对种种问题的,也记录了这些思考和应对在实践中最后取得了成功还是造成了失败。对后人来说,这些生动的事实是多么好的教材!所以,中外很多大政治家往往都特别爱读历史书籍,并且从中汲取智慧。毛泽东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大家都知道,他读的历史书很多,对中外历史异常熟悉,并且经常引用历史故事和前人的经验之谈来启发和教育后人。他曾说过:汉高祖刘邦会用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从中得出的结论是:领导的任务不外乎决策和用人两方面。

“要读点历史”,当然不只是指中国古代和外国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读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多少次在他人看来几乎已濒临绝境的状况下冲破险情,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和新社会,又开创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多少有理想、有志气、有智慧和才干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和各条战线的优秀人物。它留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和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教育意义更直接、更深刻。

(摘编自金冲及《重视历史学习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自今年5月9日开馆以来,已接待了700多个团体,参观群众超过8万人次。陈列馆坐落于中共五大会址旁,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选址于此就是为了从历史的起点出发,探寻监督执纪的伟大足迹,教育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进入展厅,一幅动态油画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风雨交加、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嘉兴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的代表们或立或坐,表情凝重。突然间阳光冲破云层倾洒而出、光明万丈。“这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险恶的条件下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革命迎来了曙光。”一组栩栩如生的蜡像,则生动再现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开会时的场景。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旁边一组柱状围则清楚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四大时才994人,而到五大时猛增至57967人,增加了57倍之多。党员人数多了,为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执纪,纯洁党的队伍,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开启党内监督的组织创新。蜡像中唯一站立的人物是中央监察委首任主席王荷波。“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会后两个月,他就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依然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10名委员中,仅一人看到了全国解放,8人牺牲,一人下落不明,他们中无一人叛党投敌,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展览馆尽头,一面鲜艳的党旗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员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声音洪亮而坚定。出口处留言簿上,前来参观的党员写下发自肺腑的感言:“不忘初心,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中国屹立世界东方……”

(摘编自《从党史伟大足迹中探寻初心》,《人民日报》2019年7月2日)

材料三:

今年是建党百年,上海出版界将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优质生动读本,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磨刀石”“动力源”,以出版传递薪火,点燃党史学习教育的“火种”。

2021年元旦上市的《火种》吹响了党史主题出版的号角,全书上起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前三十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火种》“走进历史写历史”而非“站在历史边上”,写作深入人心,对当下理论界、出版界梳理传播党史带来启示。其作者刘统的多部党史普及读物于史有据、于书可读,史、事、人融为一体,开辟了历史学家撰写通俗读物的新路,形成“爆款”品牌效应,是党史研究出版领域值得借鉴学习的IP式样本。

从《火种》出发,上海出版社将推出一批反映党的创建、发展、改革历程的精品力作,包括《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红色文化地图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00年》《诞生记——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等。除了策划精品内容、抢抓一流作者、精心打磨质量,上海出版界也在传播载体上积极探索。据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与“二混子”陈磊漫画团队,策划推出《半小时漫画党史》,探索用通俗畅销的载体讲述严肃党史知识,这在全国属于首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主题出版物中,不仅有以文字阐释见长的理论读物、历史读物、文学作品和资料文献汇编,还有地图、画册、连环画、漫画、音像电子,以及结合微党课和音视频内容的融媒体图书等,让党史读物“好吃”“好看”,力争满足当今不同年龄、职业背景读者群体的学习需求。未来,上海出版界将积极配合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推进,组织优质作者资源和内容资源,举办多种形式多种传播渠道的党史阅读活动。

(摘编自《从“火种”出发,上海出版打造党史读物“爆款”精品》,新华网2021年3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弄清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了解问题所产生的复杂原因,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眼前面对的种种问题。
B.许多伟人喜欢阅读历史,是因为历史著作记录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也记录了历史人物取得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
C.由于党员人数剧增,出于加强我党的纪律建设的考虑,产生了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王荷波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
D.上海人民出版社不仅推出了一批党史精品力作,还与其他文化团队进行了合作,用通俗畅销的载体讲述严肃的党史知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新事物和新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缺乏对这些历史情况的真切了解,就会陷入主观主义泥淖而导致失败。
B.党史、国史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对后人的教育意义直接而深刻,要充分发挥其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方面的作用。
C.中共五大成立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是一次伟大的组织创新,产生了严明党的纪律,纯洁党员队伍的积极效果。
D.陈列馆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活动,展示了共产党在纪律建设上的重大事件,以此来教育党员不忘初心、清正为民。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历史学习这一议题展开,立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B.文章从历史价值出发,引出历史阅读话题,最后强调党史学习。
C.文章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为行文脉络,突出党史学习的重要性。
D.文章注重说理分析,同时多处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观点。
4.请写一段包含论点和论据的完整论述,不超过150字。要求:论点从材料一中提炼,论据从材料二中生成。
5.学校团委拟举办“学党史,贺百年”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向学校团委提出活动举办的具体措施。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但是,熟人社会并非仅仅是信息对称,在费老那里,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乡土社会,也是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不仅信息对称,而且有公认一致的规矩,以至于语言沟通都变得不必要了。这种信息全对称以外的公认一致的规矩,可以称之为“地方性共识”。地方性共识包含价值与规范,是农民行为的释义系统和规范系统,由其形塑的农民的行为逻辑,我称为乡土逻辑,这种乡土逻辑的重要特点是中庸、平和、不出头,是一种实用理性的态度,不认死理、不走极端、不钻牛角尖,人云亦云,大家都这样做,自己就这么做了。

丧失地方性共识的熟人社会或许仍然是信息全对称的,但农民的行为逻辑却会演变成荆门农民讲的“怕饿死的会饿死,不怕饿死的不会饿死”。这话的意思是,在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尤其是农田灌溉时,有人想搭便车,不愿出钱出力,因为他了解还有人比他更需要灌溉,且更担心灌溉不上粮食无收的严重后果,这些更需要灌溉的或更胆小怕被饿死的人出钱出力,提供了诸如灌溉一类的公共品,不怕饿死的人就搭便车免费获得了公共品。这样一来,村庄中公益心高的农户或胆小怕被饿死的农户就成为每次公益行动中其他村民期待的对象,这些人在每次公益行动中都被期待出钱出力,其他人则从中受益。这些出钱出力者,要么利益受损,要么受益最少,他们很快就成为村庄的边缘人,因此首先成为“被饿死的人”,他们无力再来供给公共品,那些不怕饿死的人最终也无便车可搭,村庄生产生活的基本公共品无法供给,所有人的利益受损,所有人都因为没有灌溉粮食无收而“饿死”。

也就是说,在缺少公认规范,离开乡土逻辑的情况下,信息全对称的熟人社会,每个人都算计他人,结果是人人利益受损,社会基本秩序无法维系。在当前中国一些农村,村庄信息仍然全对称,但地方性共识却已经瓦解或陷入变动中,新的共识尚未定型,乡土逻辑也在蜕变。熟人社会的含义已有变化。

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流动的增加,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已经发生分化。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收入一半以上来自村庄以外,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村庄结构解体,村庄边界日渐模糊,村庄社会出现了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增加。过去习以为常甚至无须语言沟通的地方规矩解体,村民的就业、收入、交往、兴趣、品味、秉性、需求都出现了差异,过去无拘束的交往减少了,村民越来越难以接受之前熟人社会中缺乏退出机制的串门聊天。不仅在规范上,而且在信息沟通上面,村庄也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这样一种行为逻辑,即构成半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既不同于传统乡村社会又不同于现代城市社区的中问状态。

吴重庆将当前农村社会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所谓无主体,一是农村中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不在村里,村庄主体丧失;二是农村社会已经丧失过去的自主性,变成了城市社会的依附者。吴重庆对村庄主体的强调非常具有启发意义。他在较为实体的层面理解农村“主体”,他认为,随着中青年农民这个社会主体周期性进城和返乡,相应地,村庄也周期性地呈现出熟人社会的部分特征。熟人社会丧失主体的深层内涵还包括农民对村庄失去主体感。这种主体感就是费老所说的农民与乡土的利益关联、情感眷恋和价值归属,主体感就是“我们感”,它融发了人们对村庄的责任与关切,这可能与农民在不在村没有关系:有主体感时,远行千里依然心系故土,飞黄腾达要衣锦还乡回馈父老,最终还要叶落归根;丧失主体感后,即使身在村内心也在村外,村庄如何与己无关,自己得意失意也与村庄无关。这是半熟人社会区别于熟人社会的又一重要内涵。

(选摘自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半熟人社会)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于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
B.只有在中国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C.美国乡下大多一户一个单位是因为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
D.中国大多农民聚村而居,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的是(       
A.村和村之间的孤立、隔膜是因为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少。
B.乡土社会的生活富有地方性是指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C.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他们的生活都是终老是乡。
D.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人与人的关系熟人社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熟人社会不仅信息对称,而且有公认一致的被称为“地方性共识”的规矩。
B.地方性共识的瓦解或陷入变动是每个人都算计他人导致人人利益受损。
C.90年代以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半熟人社会逐渐形成。
D.“无主体熟人社会”其中“无主体”是指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经商,村庄主体丧失;还指农村社会丧失自主性,变成了城市社会的依附者。
4.文中写美国乡下居住情况的目的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归纳总结半熟人社会区别于熟人社会的重要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小攀

我的家乡是“乌龙茶之乡”,以出产铁观音闻名,但我不敢说自己懂茶;尤其是在那些“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种茶、制茶人面前,更是如此。从漫山遍野的草野之物,经历采青、晒青、摇青、晾青、炒青、揉捻……整个艰辛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在天、地、人的作用下,青枝绿叶时的灵性才得以凝聚在紧索的条形上。只有陪伴始终,用心始终,方能懂得。所以,当有人知道我来自茶乡,要我说一说茶之道或者品评某一泡茶的好坏时,我都会有一种“吾又何知”的惶惑。一泡茶有一泡茶独特的个性、品性、灵性,不同的人冲泡会呈现出不同的韵味,即便是同一泡茶,在不同的时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更何况每个人的味觉千差万别,从何说起?

对于家乡人来说,喝茶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也许,这就是他们生性不喜多言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家乡人不可须臾无茶,早起洗漱后第一件事就是清洗茶具泡茶,饭后继续喝茶,睡前仍在饮茶;或一家人围坐聊天以茶助兴,或两人对坐谈饮,或一人独饮;但凡客来,必洗杯煮水冲泡,一杯新茶端上,热气腾腾,饮者啧啧有声,齿颊含香,无言胜有言。袅袅茶香中,情义自殷殷。即使在工作的环境里,也常见茶具必备,忙碌的中间停下来呷一口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此乐盍极!

家乡茶或许因其日常性而更近于禅宗。在闽南语系中,“喝”与“吃”经常是通用的,喝茶也可称为吃茶。有一禅宗偈语“吃茶去”,可见自古茶禅确实一味。如日本人那种仪式繁复的茶道,反是得筌忘鱼买椟还珠了。家乡人喝茶没有那么多讲究,热水洗杯,第一道用来洗茶——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唤醒沉睡中的茶,第一道之后便可饮用,先敬尊长,从左到右,依次递茶。茶具十分家常实用,底盘够大能容,泡上半天也不用倒茶水,瓷质茶杯则比潮州工夫茶杯要略大,但又不像如今市面上许多千奇百怪大得过分的茶杯,这保证了一杯茶的分量适宜,在品饮时既不至于分量太少而不得要领,又不至于分量太大让人有牛饮之感。

连母亲这样的外来人也爱上了喝茶。她是在印尼出生长大的广东人(但从未回过广东老家),能吃辣椒,爱吃咖喱饭,喜饮咖啡,20世纪60年代归国后被分配到福建,最终落户茶乡,连饮食习惯也入乡随俗了,口味渐渐变得清淡,开始嗜茶。午睡后喝上一杯茶方觉神清气爽,忙完家务喝上一杯茶才能解乏,大鱼大肉后喝上一杯茶才可解腻。一家人团聚,冲上一道茶,沉默的父母,寡言的弟兄,难得一聚的姑婶婆姨,一递一接之间,情感随茶香氤氲流淌开来……

记得童年时和伯父一家住在一起,夜晚,在仍未完成的四合院的露天晒场上,月光洒落下来,大人坐在高脚凳上,一边泡茶一边聊天。茶香絮语中,四五个小孩仰躺在铺晒得满地都是的茅草上望星空。深蓝色的天幕里,繁星点点,连月亮都调皮地一眨一眨……父亲给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喝茶,他竟然每喝一口就“啊”一声,似乎已经能很惬意地品出茶味了。也许正是这种深植于血脉中的饮茶之风的潜移默化,即便是如今远离家乡,我也不可一日无茶,而且几乎所有的茶叶都来自仍在家乡的父亲的寄送。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于茶叶的选择仅限于乌龙茶,甚至是非铁观音不喝。所谓“观音韵”,应该是乌龙茶的最高境界,不仅有形,有色,有味,有香,还要有韵——温润回甘,余韵悠长。比起这种“观音韵”来,绿茶太腥了,红茶太平了,普洱太怪了;同样是乌龙茶类,单枞太呛了,岩茶太素了……这其中可能不无偏见,由爱而生的偏见。

当然,这种个人偏爱大部分来自习惯性依赖,而这种习惯是天生的——天生我于乌龙茶之乡,触目所及都是茶。母亲工作过的镇医院在一个小山坡上,顺道往下走,不远处就是茶站——专门收购茶叶的地方。有一次,在收茶的季节,看到茶站大厅里堆起了小山一样高的茶叶,有工人赤脚站在茶山上,挥动竹耙子奋力梳扒。因此,觉得那才是最本真的家乡茶。后来听到有人大讲茶道,从点兵、巡城发展到闻香、观汤,等等,有许多拗口的仪式和称呼,或者潮流兴起喝这种茶那种茶,甚至于开发出系列所谓“茶配”……忍不住微笑。道可道,非常道也。

难得回了一趟老家,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茶,整个镇子笼罩在一片不知今夕何夕的茶香中。但是,这里很快就要兴建一个巨大的水库,整个镇将被淹没在深深的水底。公社、医院、茶站、银行、派出所、粮站、车站——有的已拆建,有的则早成了废墟。终有一日,只能在茶香里寻找梦中的家乡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了日本人的饮茶之道,流露出作者对仪式繁复的茶道的批判和对家乡茶日常性的肯定。
B.文章描写了母亲的饮茶,意在表现家乡茶对一个外来人的浸染,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C.文章追忆了作者童年时和伯父一家住在一起的时光,意在表现家乡茶的饮茶之风是深植于血脉之中的。
D.文章提到出现了大讲茶道、拗口的仪式和称呼、潮流茶、“茶配”等现象,作者认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茶道”。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文章同时也使用了引用、叠词、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雅俗共赏,富有韵味。
B.文章“记得童年时和伯父一家住在一起”一段,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突出了作者对家乡茶的情有独钟。
C.文章从家乡的饮茶之风、家乡茶的日常性、对人的浸润等不同的层面来写“家乡茶”,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D.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和类比,如把日本人的茶道和家乡人喝茶对比,又把“观音韵”与绿茶、红茶、普洱等进行类比。
3.文章开头提到作者不敢说自己懂茶,可在后文又写了对“观音韵”的感悟,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历史来看,人口是一个缓慢变量。不过,对于东亚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和中国来说,人口从增长过快到下降过快的转变过于迅猛。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度专注于人口扩张。直至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警告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破坏经济发展。虽然他因此而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但马寅初的意见还是在1973年被采纳——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982年,计划生育还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自那以后的30年,中国的出生率滑向低谷,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最高值——总生育率接近6——快速回落。到80年代中已接近生育率2.1的所谓更替水平。从90年代开始,出生率持续低于更替水平,并进一步下降至1.2-1.3直至2016年前,政府并未改变对大国人口过多的压力的看法,仍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在认识到人口快速下降的长期后果之后,2016年中国终止了一胎政策,改由“二孩”政策替代。国家统计局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国的生育率分别是1.58、1.4951.47,虽较之前略有回升,但下降趋势并未得到逆转。

不仅如此,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对这一数据提出了疑问。他指出,在20171.58的生育率中,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率分别为0.66、0.81、0.11。其中,二孩生育率比一孩生育率还高,这种情形说明新政策具有显著的短期效应,不可持久。如果舍去二孩堆积因素,即使假定生有一孩的父母中有高达60%的母亲会生育二孩,2017年的自然生育率也仅有1.18

因此,他坚持认为,随着二孩堆积效应的最终消退,中国的自然生育率估计将快速跌落到1.2甚至更低的水平,这一数据远低于欧洲和美国,也显著低于日本,将与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同处于世界最低之列。

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关的变量,可用来解释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持续恶化。成功的经济发展将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带入城市,面对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在内的持续升高的生活成本压力,生育意愿的降低在中国同样不可避免。

低迷的生育率快速放慢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过去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340万人。实际上,现在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大多数都出生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年代。除非大力鼓励生育并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以上,否则,劳动年龄人口的衰减趋势将难以逆转,并将严重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节奏。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低生育率还加速提高老年人口的比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披露,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2005年的10.45%升至2019年的18.1%,这意味着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已超过0-15岁的人口规模。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教训是,生育率下降一开始只是缓慢发生,但后来就可能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中国似乎在改变生育政策上一向过于谨慎。虽然中国在生育率急速下降和不断加速的老龄化面前已经有所行动,并会考虑制定鼓励生育和延迟退休的政策,但现实依然是,未来数十年,应对养老和社会保障开支上的史无前例的压力,将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巨大挑战。

(摘编自张军《面对低生育率的巨大挑战》)

材料二: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引起一些议论。

有人认为生育是私事,政府任其自然就是。其实,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两大支柱,生育从来都是“家国大事”。在甲骨文里,“帝”字像花蒂之形,蒂落生果,表示有造物之德,可见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发展人口。管仲、孟子都提出“国以人为本”的思想,亚当·斯密也认为,“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

中国古代在人口上一直都“有所作为”,比如唐太宗将人口增长作为考核官吏升降的标准。而吐蕃、古罗马等文明由于不注重人口发展,人口减少,文明衰微。

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国家的生育率(妇女人均生孩数)下降,法国下降最快,在一战期间,一度低于1.2。战后法国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影响深远,其后生育率一直高于欧洲其他国家。20世纪70年代欧洲生育率快速下降,而法国由于有“免疫力”,并且又出台有利于生育的福利政策,生育率在1995年止跌回升,1995-2016年平均生育率为1.97,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分别只有1.38、1.33、1.28

美国的生育率从1960年的3.65下降到1976年的1.74,卡特总统认识到“美国家庭出了毛病”,五次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制定新的家庭政策。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恢复传统生育文化和家庭价值,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人口发展的经济政策,生育率上升到1989年的2.01,到2007年还稳定在2.12。而欧盟、日本的生育率则从1976年的2.02、1.85下降到2007年的1.56、1.34。较高的生育率,奠定了美国现在的经济活力高于日本和欧盟的人口学基础。

人口总量过快减少必然导致结构老化和经济活力的下降。中国65+岁老人比例将从2015年的10%提高到2030年的18%、2050年的33%。2015年是165+岁老人对应6.920-64岁劳动力,一些地区的养老金已开始出现缺口;而2030年、20501个老人只对应3.6个、1.7个劳动力。现在的年轻人要到七十多岁才能退休,并且只能领到微薄的养老金,养老还离不开孩子。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需要有“顶层设计”,家庭更要有“底层设计”。人口政策上下精细对合,对经济、政治、社会、卫生、文化、教育、伦理、城市规划等进行改革,让人们愿意生孩子、养得起孩子,最终走向人口可持续的道路。

(摘编自易富贤《人口从来都是家国大事》)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中国人口从增长过快到下降过快的转变过于迅猛,和历史上人口发展是缓慢变量的特点不同。
B.中国终止一胎政策后,2017-2019年数据显示,生育率逐年微增,较之前略有回升,但下降的趋势未能逆转。
C.面对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在内的持续升高的生活成本压力,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持续恶化同样不可避免。
D.生育率低迷加快了劳动年龄人口衰减趋势,伴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口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口再生产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古今有识之士和所有国家都很重视发展人口,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B.历史事实证明,生育率的走高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活力呈正相关,生育率过低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政府重视。
C.我国即使制定了延迟退休政策,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总量下降带来的社会问题,当今青年未来养老依然离不开子女。
D.面对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的加速,国家需要进行积极的政策改革。实施鼓励生育的积极政策,就能走人口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墨翟)
B.“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地大国富,人众兵强。”(管仲)
C.“为国之要,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多,役众而兵强。”(叶适)
D.“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商鞅)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低生育率给我国带来的巨大挑战。
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生育从来都是国家大事”的?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剧本,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的荆轲(节选)

莫言

[荆轲豪宅。

[秦王偶像立于一侧。

[舞台的一侧有一根粗大的红色立柱,可以活动。

[荆轲在舞台中央席地而坐。

[高渐离、秦舞阳、狗屠在舞台上转来转去。狗屠此时也背上了一把宝剑。从开场至今荆轲一直长跪默想,与秦王偶像相对,宛如另一尊偶像。

荆轲 (依然闭着眼睛)高先生,请您再讲述一遍曹沫挟持齐桓公的故事。

高渐离 (在舞台后方边走边讲)曹沫曹大侠,鲁国人也。随从鲁庄公会盟齐桓公于齐地。庄公与桓公在高坛之上,正欲盟誓签订割地之约,曹大侠手持匕首,飞身上坛,左手拉住桓公袍袖,右手持匕首按在桓公脖颈,厉声曰:齐国以强凌弱,欺负我鲁国太久太甚。今日当着诸侯的面,请您对天盟誓,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并保证不再侵犯鲁国边境。桓公被曹大侠威逼,无奈,只好对天盟誓,当众签约,答应了大侠提出的所有要求。事毕之后,曹大侠将匕首扔在桓公面前,纵身下坛,北面而坐,饮酒食肉,面不改色—投匕首于地、纵身下坛、北面而坐、饮酒食肉而面不改色—此正是大侠英雄本色也!

荆轲 此也正是太子殿下想让我们做到、我们自己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荆轲前倾仆地)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殿下送牛一头、羊一尾、豕一只,供荆卿与众侠士消受—

[秦舞阳与狗屠交换眼色。

荆轲 (沮丧地)但是,秦宫不是齐地,秦王也不是桓公。荆轲纵然有十倍于曹沫之勇力,又有什么机会能威逼秦王对天盟誓、当众签约?即便秦王迫于形势,盟誓签约,但荆轲一松手,顷刻之间,就会被剁成肉酱,还到哪里去“北面而坐、饮酒食肉而面不改色”?!嗟乎,曹沫不可学也。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殿下进锦缎十匹、美酒十坛供荆卿与众侠士消受—

秦舞阳 (悄对狗屠)这老兄,真肯下本钱啊!

狗屠 (悄声)你就跟着吃香喝辣吧。

高渐离 其后一百六十七年,吴国又有专诸专大侠为公子光刺吴王僚的故事。

荆轲 (悲凉地)讲来。

高渐离 专诸专大侠,吴国堂邑人也。公子光为夺王位,埋伏甲兵于窟室中,请国王僚—是他叔叔的儿子—赴宴。从王宫至公子光家的大道两侧以及公子光家的院落、过道上,站满了国王的亲信,一个个手持长剑,虎视眈眈。酒值半酣,公子托词退出,专大侠将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冒充上菜的厨师,来到王僚面前。大侠扒开鱼肚,抓起匕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王僚。国王的武装侍从,扑上来将大侠乱剑刺死。公子埋伏的甲士突出,杀尽王僚的亲信。公子光代僚为吴王,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荆轲 专诸可学也,但可惜荆轲没有个儿子被封为上卿。

秦舞阳 先生不妨收一个可造之才为义子。

狗屠 你又想什么歪门邪道?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殿下进良马三匹、高车一乘,供荆卿使用—

荆轲 请讲豫让故事,高先生。

高渐离 豫让豫大侠,晋国贵族智伯门客也。为报知遇之恩,两次为智伯刺杀赵襄子。第一次化装成罪犯,身藏利刃,入赵宫粉刷厕所,被赵襄子识破。赵襄子敬重他是个侠士,赦免之。第二次,豫大侠用剧毒的油漆涂抹身体,使自己像麻风病人令人见之心悸;他还吞下粗粝的木炭将喉咙弄哑,使自己的声音无人辨识。他埋伏在桥下等候赵襄子。赵襄子马惊,识破豫让。赵襄子流着眼泪说:豫让,你为智伯报仇,已经得到了义士之名。但为了自身安全,我不能再次赦免你了。大侠曰: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君前次宽恕了我,也为你自己博得了宽厚的美名。今日,我是该死了。唯求君之外衣,让我以剑击之。一是了却我为智伯报仇的心愿,二是将更加宽厚的美名赠你。赵襄子逐将外衣脱下,使人送到豫让面前,大侠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成就了忠烈侠士之义,也成就了赵襄子宽厚仁慈之名。

荆轲 豫让空有侠士之名,实乃跳梁小丑,不足学也。

狗屠 我倒觉得这个豫大侠是个憨厚人。

秦舞阳 你就不要多嘴了。

[幕后高声传呼:太子赠无价之宝,供荆卿一人享用—

[一个庞大的物件,由四个侍卫抬上。

秦舞阳 我的娘,这是个什么宝贝?

狗屠 (抽动着鼻子)好香啊!

[一侍女上前,揭开一层层的绸缎,显出了浓妆艳抹、酥胸半露的燕姬。

荆轲 (激动地)燕姬

燕姬 (彬彬有礼地)先生。

荆轲 (对侍卫)速将燕姬护送回太子宫中。

燕姬 妾乃太子赠给先生的礼物,送给别人的东西,哪有收回去的道理?从现在起,您就是我的主人了。(示意侍卫们送下)

高渐离 (趋前施礼)久闻燕姬贤名,今日得见,如睹天人!

燕姬 您就是高先生吧?

高渐离 高渐离。

秦舞阳 (膝行至燕姬面前)秦舞阳参见燕姬。

狗屠 (膝行至燕姬前)俺也参见燕姬。

燕姬 贱妾此身已属荆卿,你们都是荆卿兄弟,往后就不要这般客气了。

[燕姬膝行,为众人斟酒。

荆轲 (掩饰着内心的激动)高先生,豫让之后,还有什么故事?

高渐离 豫让之后四十年,魏邑又有聂政聂大侠故事。

荆轲 讲来。

燕姬 (挺身向前,对荆轲)主人,高先生已经口干舌燥,可否由贱妾为您讲述这段故事?

荆轲 (讶异地)您?如何敢劳动您开启金口?

燕姬 (冷笑)太子经常在我的讲述中奋然而起,宛如一只好斗的公鸡。

荆轲 荆轲洗耳,恭听您的燕语莺啼。

1.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真实生活复制型布景不同,该剧本舞台布景基本为空,“一根粗大的红色立柱”即代表了“荆轲豪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B.高渐离讲述曹沫行刺,两次提到了他威逼桓公后饮酒食肉面不改色,既突出了曹沫的侠肝义胆,也体现出高渐离讲故事的技巧。
C.曹沫饮酒食肉而面不改色,专诸将匕首藏在鱼肚子里,豫让刺赵襄子的外衣,高渐离讲述这些细节意在告诫荆轲行刺要具备勇气。
D.剧本中的次要人物也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从他们个性化的语言中,读者能够感受到高渐离的深沉、秦舞阳的鲁直和狗屠的无知。
2.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运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如“悄对狗屠”“我的娘,这是个什么宝贝?”“膝行至燕姬面前”表现出秦舞阳面对赠礼时的反应。
B.“这老兄,真肯下本钱啊!”“你又想什么歪门邪道?”作者借古人之口说今人之话,这种创作手法鲁迅在《故事新编》中也多有运用。
C.剧本一方面通过高渐离之口讲述过往侠客行刺的悲剧性壮举,一方面让狗屠、秦舞阳在台上滑稽逗笑,让作品在庄重之中又有逗笑之感。
D.《战国策》记录的荆轲刺秦王的史实里并没有燕姬,剧本虚构了这个人物,说明历史剧的创作可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
3.作者以“我们的荆轲”为题,重新创作荆轲刺秦的故事,有什么效果?
4.有评论指出:“话剧艺术的舞台法则,使剧作家选择场面要受到舞台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就必须把很多东西推向暗场。”请简要说明本剧明场戏、暗场戏的安排及其效果。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孙犁[注]

他名叫葛覃。我记得这两个字出自《诗经》,题作葛覃的这几段诗,是古代民歌,也很好读。

我们认识的时候,还都是青年,他比我还要小些,不过十七八岁。人虽然矮小一些,却长得结实精神,一双大眼,异常深沉。他的家乡是哪里,我没有详细问过,只知道他是南方人,是江浙一带的中学生。为了参加抗日,先到延安,一九三九年春天,又从延安爬山涉水来到晋察冀边区。我们见面时,他是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的学生。一九四一年,边区文艺工作者协会成立,我们一同参加了成立大会,他已经写了不少抗日的诗歌,他的作品富于青春热情和抗争精神,很多人能够背诵。

后来听说葛覃到了冀中区,后来又听说他到了白洋淀。那个时候,冀中区斗争特别激烈残酷,我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地方武装也转入地下,原来在那里的文艺工作者,也转移到山里来了,而葛覃却奔赴那里去了。

我心里想,这位青年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很明显,一定是向往那里的火热斗争,或者也向往那里的水乡景色,因为他来自江南。

山川阻隔,敌人封锁,从此就得不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的生死,我就渐渐把他忘记了。

日本投降以后,我回到了冀中,也曾经到过白洋淀,但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没有想到探寻他的下落。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到了天津,才从文艺学院另一位同学那里知道葛覃还在白洋淀。那位同学说:

他一直在那里下乡,也可以说在那里落户了。他的下乡,可以说是全心全意的了吧!

进城以后,大家关心、注意的是那些显赫的人物和事件,报纸刊出的或电台广播的消息是谁当了部长,谁当了主任,谁写了名著,谁得到了外国人的赞扬……作家们还是下乡,有时上边轰着下去一阵,乡下炕席未暖,又浮上来了。葛覃下乡虽然彻底,一下十几年,一竿子扎到底,但他并没有因此出名,也没有人表扬他,因为他没有作品,一首诗也没有发表过。他到底在干什么呀,这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因此,我就跟着剧团到白洋淀去体验生活,住在淀边一个村庄。行前,文艺学院那位同学告诉我,葛覃就是在这个村庄教小学。

到那里的第二天早晨,我就去找葛覃,小学在村庄的南头,面对水淀。校舍很宽敞,现在正是麦收季节,校门前的大操场,已经变成了打麦场。到学校一问,现在放假,葛老师到区上开会去了。有一次,看到一个农民穿戴的中年人,从学校出来,手里提了一个木水桶,上到淀边的船上,用一根竹竿,慢慢把船划到水深处,悠然自得,旁若无人。然后打了一桶水,又划回来,望了我一眼,没有任何表情,提着水桶到学校去了。我看这个人的身影,有些像葛覃,就赶快跟了进去。我喊了一声:

葛覃!

我随他走进屋里,这是他的厨房兼备课室,饭桌上零散地放着一些书籍报纸,书架上也放着一些碗筷,瓶罐。我看着他做熟了饭——一碗青菜汤;又看着他吃完了饭——把一个玉米面饼子,泡在热汤里。在这种气氛下,我也没有多谈,只是翻看他桌上的书报,临走向他借了一本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拿回住处去看。

在村里,我问过村干部。他们说葛老师初来时,敌人正在疯狂烧杀,水淀的水都叫血染红了,他坚持下来了。人很老实,人缘也好。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也没有数了。

去年,有一位白洋淀的业余作者到天津来,我又问起葛覃的生活。他说:究竟为什么,一个人甘心老死异乡?除去到区县开会,连保定这个城市也不愿去一趟。认识的老同志又很多,飞黄腾达的也不少,为什么也从不去联络呢?过去好写诗,为什么现在一首也不写呢?这就使人不明白了。

我说:因为你是一个作家,所以才想得这样多。我在那个村庄的时候,农民就没有这些想法。他们早把葛老师看成是本乡本土的人了。他不愿再写诗,可能是觉得写诗没有什么用,是茶余酒后的玩艺儿。他一字一句地教学生读书,琅琅的书声,就像春天的雨水,滴落在地下,能生菽粟,于人生有实际好处。他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隐士,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战士。他的行为,是符合他参加革命时的初衷的。白洋淀的那个小村庄,不会忘记他,即使他日后长眠在那里,白洋淀的烟水,也会永远笼罩他的坟墓。人之一生,能够被一个村庄,哪怕是异乡的水土所记忆、所怀念,也就算不错了。当然,葛覃的内心,也可能埋藏着什么痛苦,他的灵魂,也可能受到过什么创伤,他对人生,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感受和看法,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也不必深究了。

文本二:

芸斋主人曰:人生于必然王国之中,身不由己,乃托之于命运,成为千古难解之题目。圣人豪杰或能掌握他人之命运,有时却不能掌握自己之命运。至于凡俗,更无论矣。随波逐流,兢兢以求其不沉落没灭。古有隐逸一途,盖更不足信矣。樵则依附山林,牧则依附水草,渔则依附江湖,禅则依附寺庙。人不能脱离自然,亦即不能脱离必然。个人之命运,必与国家、民族相关联,以国家之荣为荣,以社会之安为安。创造不息,克尽职责,求得命运之善始善终。葛覃所行,近斯旨矣。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孙犁(1913-2002),“荷花淀派”创始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任华北联合大学教员,晋察冀通讯社编辑等,一九四九年后长期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担任主编工作,晚年自号“芸斋主人”。文本一《葛覃》节选自孙犁的《芸斋小说》,文本二是作者放在《葛覃》篇末以“论赞”的形式发表的议论。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葛覃来到冀中区的白洋淀任小学教师,在村里教书整整三十年,教出的学生无数。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崇敬的知识分子形象。
B.葛覃打水不是就近在白洋淀边,而是旁若无人地划着船,去淀中水深处,打上一桶水,这体现了葛覃特立独行的隐士性格。
C.葛覃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喜欢写诗歌,而后来到白洋淀做老师后,就基本不再写诗了。这种变化是主人公逐渐成熟的痕迹之一。
D.这篇小说语言简洁朴实,散淡平静,深湛沉着,意味隽永。小说格调散文化,笔下的人物和情状自然,表现出独特的风格魅力。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葛覃的名字,取自《诗经》中《周南•葛覃》篇,人如其名,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
B.孙犁开创的“荷花淀派”,景物描写优美诗化,清新明净,情感真挚,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
C.国家经历大变,往往有时代印记鲜明的文学作品出现。建国前后,也涌现了许多孙犁这样的乡土文学作家,他们的作品大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D.《史记》《聊斋志异》篇末的“太史公曰”“异史氏曰”部分,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肯定态度,《芸斋小说》继承了这种写法的特点。
3.作者评论“葛覃所行,近斯旨矣”,请分析葛覃所行是如何体现这一评论的。
4.有人说,读这种作品“是既把它当作小说,又把它当作历史的”。请从“小说”与“历史”的角度简析《葛覃》的艺术特征。
2021-05-28更新 | 661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以及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部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恩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他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因为要想让一个人把他原先对一个小团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用来为社会整体的利益服务,这个人必须拥有的心理前提,是在一个和谐的、充满信任和平等的家庭里建立的。”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家”不再是宗法式的共同体,“家”作为专制温床的时代,也早已过去。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节选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相比于犹太—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从其起点上就不屈不挠地摒斥“家”,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

其次,“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

(节选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B.“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导致了政治上的专制。
C.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
D.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C.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
D.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必须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
3.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B.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4.简要分析材料一引用霍耐特话的作用。
5.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以及下文三者的认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应该如何重构现代“家”的意义?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