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是(     
A.“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B.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或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称呼对方的父亲时用“家父”。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2021-09-09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赫威斯肯特学校2021-2022学年普高新生夏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2 . 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是(     
A.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市长江之南。
B.“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C.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D.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2021-09-09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赫威斯肯特学校2021-2022学年普高新生夏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3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吾妻死之年所植也B.方其破荆州,江陵
C.兴夜寐,靡有朝矣D.道芷阳
2021-07-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4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B.朝菌不知晦朔                                      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C.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D.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之夜:农历十五的夜晚。
2021-07-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容易(0.94) |
5 . 文学常识。
(1)元曲创作最突出代表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__________和郑光祖。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反对______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______
2021-05-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下·浙江·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6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七十,如五六十: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亦泛称学校。孝悌,也写作“孝弟”,意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这里泛指战国末期秦国的故地。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左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2021-05-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429—010【2021】【高一下】
20-21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7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果,法国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其小说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鲜明的美丑对照原则;这种对照,是与传统方式不同的美与善、丑与恶互相交错的对照。
B.《桥边的老人》选择的叙述角度给人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故事显得真实且亲切。
C.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D.俄国作家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俄国作家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复活》《母亲》等《母亲》等。
2021-05-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429—002【2020】【高二下】
20-21高二下·浙江·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8 . 以下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古代男子时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表示成年,即为“束发”,女子在十五岁时则称“及笄”或“笄年”。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察举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秀才是察举制中的名目。
C.“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亚父南向坐”可说明亚父此时地位尊贵。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传”就是解释六经的著作。
2021-05-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20210429—002【2020】【高二下】
21-22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9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是指《诗》《书》《礼》 《乐》 《易》《春秋》六种经书。“六艺” 在其他文章中还会指六种技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B.古体诗,又称古风,唐代以前不合近体格律的诗,均被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仿古而作的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也被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为宽泛,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C.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他和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D.《琵琶行》中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借助巨大的落差,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地凸显了琵琶女沉沦的社会根源。
2021-04-2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宁波】【高一上】【高中语文】【00106】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宗庙之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B.冠者,也称“弱冠”,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山东,古代常常指太行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今指山东省。
D.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乘,兵车,包括一车四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