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左传》的叙事艺术

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这是普通常识。但在文学叙事中,就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是讲故事人讲的时间。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可以称为“故事时间”;讲故事人可以根据讲故事人的需要,把时间打乱,把后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前面讲,把前面发生的事情放到后面讲,这就是所谓的“文本时间”。

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顺时序的演进多,而逆时序的演进少。《左传》中倒叙、插叙也有,但不是很多,“几大战役”的描写莫不按自然时间演进。可能受中国叙事文学的开篇《左传》的影响,后来的《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莫不如此。为何《左传》和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多按自然时间顺叙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尚农”,崇尚的是一种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看重耕田种地,而耕田种地当然要对四时的更替特别敏感。因为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守时、顺时,是中国古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对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来说,也明白“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道理。这种从农业文明滋长出来的文化观念,都不能不影响叙事文学对于事件演进时间的把握与运用。即从守时到顺时,折射到文学叙事上则是更重视顺叙,认为顺叙最为自然,也最能为大家所接受。

《左传》和其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即使有倒叙的逆时间演进,也与西方神话、小说的那种倒叙的功能有所不同。西方叙事作品擅长逆时的倒叙演进,把人带到一种震惊的、出乎意料的状态中,由此造成强烈的悬念,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这就让人联想到西方人在大海上坐船来往做生意,此时还是风平浪静,突然风暴兴起,船只摇荡,甚至不幸沉没。因此西方小说的倒叙往往留下了海洋文明的印痕。中国古代叙事作品也有逆时的倒叙演进,但往往是激烈冲突过后的一种绵长的回忆,一般很少产生那种惊心动魄的效果。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以“初”开始叙述,所有的矛盾都已经结束,郑庄公已经打败了向他挑战的亲弟弟,他在颍考叔的帮助下,得以在“黄泉”下与母亲姜氏相见,挽回些许与母亲的感情。这种逆时倒叙演进,绝无惊心动魄的效果,也没有让读者有猝不及防的感受。

《左传》对中国文学叙事发展的影响很大,从叙事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左传》是有意义的。

(摘编自童庆炳《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叙事中有两个时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中二者往往是一致的。
B.“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明那些在精神领域活动的人也懂得守时、顺时的道理。
C.如果采用西方的倒叙方法来讲述,“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也可出现惊心动魄的效果。
D.同样是倒叙手法,西方的叙事作品更追求惊心动魄的效果,中国的叙事作品则不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左传》的叙事艺术为例,具体阐释了其对中国古代叙事作品的影响。
B.文章突破了故事本身的限制,主要从“文本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叙事艺术。
C.文章通过对中西方叙事文学的对比,折射出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特点。
D.文章先界定基本概念,接着逐层分析,既有事例评述,又有道理推演,深入浅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人可以改变原本故事发生的时间,使故事按照“文本时间”向前发展。
B.由于共同的深层文化原因,《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都是按照自然时间来讲述故事的。
C.在农业文明中,四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中国古人形成了守时、顺时的观念。
D.中国叙事作品更重视顺叙,排斥倒叙,这是因为顺叙更能为大家所接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月出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一毫而莫取
无丝竹管弦之盛
C.固一世之雄也,今安在哉
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D.苏子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
C.一尊还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2019-11-06更新 | 821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3 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同步单元AB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B.千古风流人物
C.便纵有千种风情D.同行皆狼狈
2019-11-06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第三单元(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同步单元AB卷(统编版)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同步单元AB卷
18-19高一·浙江杭州·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5 . 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华丽文风,主张“文以载道”。《师说》是他的代表作,有文中作者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E.“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2019-11-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118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雨[注]

陆游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只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注】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四年秋天,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罢归故乡,业已三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作此诗时,虽已被罢官归乡,但仍然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
B.颔联的“鼎鼎”谓人生不过百年,此句化用陶渊明诗“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悠悠”即邈远。
C.颈联表达了作者做不到像鱼儿一样疾行千里,不能理解志在远方的志士,只得沦落于山野的无奈。
D.尾联以叙事做结,作者写自己在雨夜伤心落泪,其所包含的痛苦之情与杜甫的家国情怀非常类似。
2.“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是陆游《秋夜闻雨》中的诗句,请比较这两句诗与本诗首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2019-10-23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统编版高一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言采之(轻微,少)
B.多村酤劳苦辛(求取)                  薄言之(取得,获得)
C.毕归来真了事(粮仓)                  薄言之(拾取,摘取)
D.三夜阴霪败场圃(连绵不断的雨)     薄言之(提起衣襟兜东西)
18-19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8 . 文学常识、名句默写。
(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词又称_______,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_______”或“_______”。
(7)词的篇幅比较短小,人们习惯上按字数将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8)宋词习惯上分为______________两派,相应的代表词人,前者有______________等,后者有______________等。
2019-08-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鲁人版必修四第一单元单元检测题
18-19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较易(0.85) |
9 . 文学常识、名句填空。
(1)屈原是我国_______(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 ___________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激励后人勇于求索,传诵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是他投汨罗江的纪念日。
(2)鲁迅,原名_____,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叫______,他的小说集有____________,散文集一部叫______
(3)《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了______时陶潜的四句挽歌是“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这四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鲁迅引用此诗有______之意,寄托了作者__________的深挚感情。
(4)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政治家。著有《_________》。其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其著名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其爱国之赤心。
2019-08-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鲁人版必修3:2单元练习
19-20高一上·上海·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10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其复来,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简注]①曹南院知镇戎军:曹指曹玮;南院,官名,是南院宣徽使的略称;知镇戎军,出任镇戎军的主管长官。②蕃军:对外族军队的称呼,即文中的“虏兵”。 ③少选:待一会儿。

1.解释:①徒      ②縻      ③候         ④谕      ⑤比       ⑥几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虏方苦疲甚
B.颇失部伍
C.耻学于师
D.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
3.翻译: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4.曹玮用什么计谋“一战大破虏师”?
2019-08-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师大版高一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 《促织》测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