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B.《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家父”“家母”指对方的父母,“令尊” “令堂”指自己的父母;“令郎”指对方的儿子,“犬子”指自己的儿子。
2019-07-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对相关课文的分析解说和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前发出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劳动妇女形象。
B.《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正直,善良,刚毅,倔强,但她身上也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其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
D.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既批判了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又批判了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
2020-01-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字属表意体系的文字,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下列全属于会意字的一项是(       
A.山、石、水、火、车、马B.旦、武、卡、休、忐、森
C.中、上、下、刃、本、寸D.闻、放、颈、管、裹、载
2019-01-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
4 . 名句默写。
(1)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慨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蜀道山势的高危和人们无可奈何的神态。
(3)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苏轼主张要从不同的层面看问题,他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自己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
2019-07-2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B.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D.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2019-06-2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对小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第一人称能使小说叙述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便于抒发感情。《祝幅》就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来展现的。
B.“作为象征”是小说场景的功能之一,《老人与海》里,大海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命运的斗争,体现了人不屈服于命运的高贵品质。
C.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它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烧草料场”这一情节决定了林冲最后只能走上杀人造反的道路。
D.小说的情感使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在人们心中发生了变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思念使日子变短了;“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这是快乐让时间变长了。
2019-06-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诗词描写的景色,最适合用传统水墨画来表现的一项是(       
A.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B.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C.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2019-09-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B.乐府双璧专指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古诗十九首》。
C.词也叫“倚声”是因为先有谱好的曲,然后词作者们根据曲谱再填写相应的歌词。
D.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2018-01-24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李白在长安受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诗人借梦游仙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诗中虽流露出苦闷和抑郁,但感情激越奔放,表现了诗人自由不羁的个性。
B.李白诗歌奇特的构思,瑰丽的想像,大胆的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形成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对唐代以及后代众多诗人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韩愈曾对他有过很高的评价,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唐以前的诗被唐人称为古体诗,唐人的诗被称为近体诗。古体诗有“歌”、“吟”、“行”等体裁。近体诗有律诗、绝句的区别。
D.“歌”、“吟”、“行”都是古体诗。古体诗的篇幅可长可短,多数为五言或七言句,其中可杂有长短句,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韵自由。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③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     ②端午     ③除夕   ④元宵
B.①中秋     ②重阳     ③元宵   ④七夕
C.①重阳     ②端午     ③七夕   ④元宵
D.①重阳     ②元宵     ③除夕   ④中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