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对小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其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其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如《一千零一夜》。
B.“场面描写”一般由人物、时间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断面,如《林黛玉进贾府》里黛玉初见王熙凤的场景就是典型的场面描写。
C.小说的故事由谁来讲述,它的视角和口吻是一样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视角是仰视的。
D.小说的细节是对情节的一点一点的补充与落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取“雪夜向火”“草料场风吹屋动”等细节来充实小说情节。
2019-06-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2 . 下列对散文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阅读要善于找“文眼”。阅读《荷塘月色》时,如能抓住“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B.散文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表达情感,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景、事)抒情,《囚绿记》就是借“绿枝条”来寄托作者的情思的。
C.散文阅读要善于通过“形”来准确地抓住“神”。阅读《故都的秋》,可以通过赏析文中多幅秋景图这些“形”,来把握全文的神韵。
D.散文的“虚”和“实”密不可分。《吻火》中写眼神和动作是“虚”,而关于人生境界的感想则是隐藏着的“实”,需要我们细细体味才能悟得。
2019-06-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中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一句采用比喻手法,把“满月”比喻成“酣睡”,把“朦胧的月色”比喻成“小睡”,表达了作者对朦胧月色的喜爱。
B.所谓“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荷塘月色》一文的起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以认为是本文的文眼。
C.《故都的秋》一文成功地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写南国之秋是为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表达作者对于故都秋的热爱。
D.《囚绿记》中对“绿”的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其中“绿囚”一词隐含着作者对常春藤被囚禁、束缚的痛惜之情。
2018-04-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作品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之评。
B.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短歌行》、《龟虽寿》、《白马篇》。
C.《陈情表》叙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情感,表达暂缓赴任的请求。世有“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之说。
D.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2018-09-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5 . 某种字体,《辞海》解释说“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下列书法作品中属于此描述字体的一幅是(       
A.B.C.D.
2018-02-0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各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与……交往
B.公府不就                            辟:征召
C.辄积年不                                徙:调动官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古代有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C.古代农历的一些日期是根据月亮的情况来称呼的。既望,本文指过了十五之后的日子。
D.“萧君圭君玉”,君圭是名,君玉是字。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2020-01-1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对散文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的“以小见大”是指散文选材虽小,但蕴涵了博大、深远的意义。如《小狗包弟》中作者以小狗的故事,来表达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B.“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文章的字里行间都灌注了作者的主观意绪。《记念刘和珍君》中写人、叙事、说理,都饱含着悲愤之情。
C.散文在笔法运用上应做到疏密有致。《葡萄月令》的整体结构显得疏简、随意,通篇娓娓道来,看似漫不经心,却是语“疏”而事“密”。
D.散文的情与理是相互依托的。《新纪元》在富于思辨地畅想“新纪元”,阐发深刻哲理的同时,伴随着悠悠的情思,做到了情理兼备。
2019-06-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成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誓旦旦——《诗经》——誓言真挚
B.温故知新——《论语》——孔子
C.约法三章——《史记》——刘备
D.图穷匕见——《战国策》——荆柯
2019-10-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关于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宴席的四面座位,首先以坐北朝南为尊,其次是坐西向东,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上座次的安排,充分显示了项羽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个性特点。
B.乘,意为辆,战车,是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边担任警卫的人。
C.《大卫·科波菲尔》中的麦尔爱慕虚荣,喜好挥霍,经常负债累累。他告诫大卫:“一个人要是每年收入二十镑,花掉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会过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镑一先令,那他就惨了。”
D.在我国古代,“关中”多指函谷关以西,“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而“河北、河南”多指黄河以北、黄河以南,“江表”是指长江以南地区。
2018-12-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东辰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