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西望夏口
A.而招B.孤舟之嫠妇C.非能D.与其徒上高山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                                        罪:罪过
B.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C.璧有瑕,请指示                           指示:指点、指引
D.则聚而笑之                                 群:成群的人
2020-0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最能体现嫉恶如仇、反抗权势、不惜与之同归于尽的愤怒之情的作品是(     
A.《补天》
B.《铸剑》
C.《非攻》
D.《理水》
2019-01-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B.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019-03-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三江而带五湖
B.雄州雾列,俊采
C.渔父莞尔而笑,泄而去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2019-03-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                 乍:忽然             总.角.之宴          总角:成年的代称
B.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久留             填然鼓.之          鼓:击鼓
C.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低眉信.手        信:随意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憎恨       非我也,兵.也        兵:战争
14-15高一上·辽宁·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夫人之力不及此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①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②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④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⑤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①度:勘测规划。②浏如:水清澈的样子。③纡余:曲折萦绕。④间厕:交错。
1.第①段甲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哉B.耶C.也D.乎
2.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3.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您因当地支持得太守位,难道不想颠覆着当地的风俗来实现教化?
B.您因当地支持得太守位,难道不会因为当地的风俗来成就教化?
C.您就着地势开辟出美景,难道不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实现教化?
D.您就着地势开辟出美景,难道不会因为当地的风俗来成就教化?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城郊营造穹谷、嵁岩、渊池,这不是靠人力所能完成的。
B.不费民力而能欣赏山水盛景,过去的难事却在永州却有了。
C.韦公来到永州有一个多月,在施政上没有值得称道的作为。
D.宾客们在欣赏了韦公的文章后,了解了韦公的志向和抱负。
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2018-01-2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9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                    戢:捕杀
B.抑丰有时,一去一来不可常者邪                    悴:衰弱不振
C.园宅壮丽,与公侯                                 等:相同
D.北海虽,扶摇可接                                 赊:远
2019-03-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各句中,对相关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设三喻,用草、絮、雨来比喻闲愁,词表面写艳情,实则表现了作者退隐后孤寂处境和怅然若失的心情。
B.“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面对易落的春花,词人怎能不借酒消愁,即使喝多伤身也在所不惜,表达了一种殉身无悔的情意。
C.“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西晋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这里用这个典故抒发自己的思乡归隐之情。
D.“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人通过描摹古战场,营造了凄凉低沉,悲惨哀怨的色调和氛围,与开头惊天动地,人声鼎沸的气氛形成强烈对比,有天怒人怨的意味,揭露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
2018-07-1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