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

材料二:

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曰:“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鲁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曰:“此乃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曰:“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僇其相。故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中写出字母。
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
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
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浔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
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
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
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
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功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
(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
5.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
2023-10-07更新 | 293次组卷 | 20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11更新 | 277次组卷 | 4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嘉勋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递中复辱教,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

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己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此书到日,恐己不及,然亦不须用冬至也。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如我辈亦不劳逼也。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每月,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简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顾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柑橘椑柿极多,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外县米斗二十,有水路可致。羊肉如北方,猪牛獐鹿如土,鱼蟹不论钱。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欲与太虚言者无穷,但纸尽耳。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晚岁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节选自苏轼《答秦太虚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B.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C.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D.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虚,秦观的字,苏轼学生,与陈师道、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擅长写词,是北宋婉约派词人。
B.应举,即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成绩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和“状元”。
C.廪入,“谷藏曰仓,米藏曰廪”,仓廪即国家用来存放、储藏粮食的仓库。廪入就是从国库获得的收入,即官府给官员提供的俸禄。
D.朔,中国古人依据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历法,每月初一被称为朔,十五是望,月末一天是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被贬黄州后,接连遭受亲人离世的打击,自己又异乡染病,虽感受生命脆弱,但仍能自得其乐,入道观养炼身心。
B.苏轼初居黄州的日子里,生活拮据,艰难度日,但他仍然能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前赤壁赋》也是写于被贬黄州。
C.苏轼的这封信中,宽慰太虚多于自诉,肯定太虚的文学才华,鼓励他修身养性,多写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追求仕途。
D.信中以亲切的口语写家常琐事,倾谈黄州山水、物产、饮食等等,写得津津有味,娓娓动听,可见苏轼心态的从容和安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书若成,聊复相示,当有知君者,想喻此意也。
(2)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5.林语堂曾评价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说他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永葆生命的激情。在黄州,困苦之中,苏轼感受到了哪些生活之乐?请依据选文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得出手的本领

高明昌

最近几年,母亲时不时感叹,说我没有学得父亲的本领。父亲的本领有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老母亲一一道来,我想了想,确实一样也没有学会。身旁的姊妹说:学了做啥?现在样样不需要了。可母亲觉得,随便做啥,要防三年风、四年雨的。我晓得这三年风、四年雨指的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事情,这是指人最好要学得吃饭的真本事。比如有一门手艺,万一需要时拿得出手,可以养家糊口。

父亲的独门手艺是有点的,我领教过。我十来岁时就被父亲拉在身边,他捉鲻鱼时我也去的。捉鲻鱼是靠海吃海的一种表现。我们家、我们村,靠近东海二三公里。家里如果几天不开荤了,父亲就去海里走一遭。他右肩上搭一条渔网,一只手反扣着鱼篓,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走路。沙泥地上全是脚趾头张开的印记,有时浅,有时深。问父亲为什么这样急?父亲说是为了赶潮水。

父亲一出门,就有一帮人悄悄地、慢慢地尾随着他。捉鲻鱼真的需要技巧。一是要吃准潮汛。鲻鱼只在退潮的时候出现,只能在潮头里撒网,而把握退潮时间需要智慧,不懂潮汐知识的父亲,不知从哪儿学会看潮的;二是要看得出鱼在哪里。我们这里的潮水是泛黄的、浑浊的、涌动的,如何看得出、看得准水里有鲻鱼,眼睛要亮,眼法要准。而父亲,每每撒网每每有收获。

父亲的这门技术教给了一个人,那人姓叶,是小学体育老师,小父亲几岁。叶老师放学后总是一脚奔到我们家,与父亲一起烧饭、烧菜,然后一起喝酒。时间一长,两人成了好朋友,父亲开始向他传授捉鲻鱼经验。

父亲的教法与众不同,他来到潮水里,教叶老师学看潮水,看潮水里涌起的水头,看水头的条数、速度、大小,然后断定这潮水下面就有鲻鱼,命令叶老师马上撒网出去。试了几次后,父亲就让叶老师自己观察、自己判断、自己撒网。父亲说,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练一遍。就这样,赶一趟潮汛,教一个方法,叶老师学会了。父亲的这个教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学生语文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叶老师像高音喇叭,逢人便喊,说自己学会了捉鲻鱼,是我父亲教的。许多人都来向父亲学习,父亲像个英雄,站在大门口,拔挺喉咙说:去问叶老师吧,他的网撒得比我好。说完就回屋喝酒去了。

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有个看家的独门功夫,就是砌灶头。老家人造新房子都要砌灶头。大户人家分家了也要砌灶头。大家都爱请父亲砌灶头,只个别人家不相信父亲,请别人砌。但过了几个月就怨灶头火头温暾,烧的饭菜不香,又想起父亲来。父亲说好的,我一定相帮砌好。

父亲砌的灶头是有特点的。最明显的是灶身小,省砖头,也少占面积,而且灶面清爽漂亮;灶膛火头集中,出火快、出火旺,省柴、省力,烧饭烧菜的时间短,即使外面疾风骤雨,烟囱也绝不会烟火倒流。一句话,就是好看又实惠。人家砌的灶头用了3年后要翻新,父亲砌的灶头5年后照常使用。这使得父亲的名气很响。父亲砌好灶头后,夜饭是不在别人家吃的,这个做法也是替东家省钱。省钱,是所有农家的习惯。

海边村的男人都是学手艺的。每年的三抢大忙,若是都靠妇女们干活,是会拖节气的。村上有句谚语: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脱时脱一季,脱季脱一年。村上要求所有男人回村一周,帮忙三抢。父亲插秧也是快手。母亲说父亲的快是邋遢快,意思是邋遢了才会快,他不邋遢就快不了。父亲不承认,他的不承认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还有一个本事,他会耙水田。

耙田,确实是一身水一身泥的,想不邋遢也不行。海边村的耙田是指耙种植水稻的水田,在水田中放满水,适时浸泡后用牛和耙把秧田耙成松软浆泥的活儿,通常叫兜田。干这活儿的经验,首先要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这个是棘手的难题,泥块在水里,是看不见的,需要感觉,需要技术;其次是整个水田要齐平,不管田大田小,都要平整得像一面镜子。做到这些,非有十年的兜田实践不可,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但父亲学会了,而且学得很到位。

也不知道父亲如何学会的,有人说,村上一位老者见父亲心诚、手巧、善良,就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也有人说,父亲的手艺是神仙点化的。我不相信,有一回问母亲,母亲说:哪来的神仙,还不是自己的父亲教儿子的?就此一句话,我听明白了,明白了也不说,要替父亲保守秘密。因此父亲每年都显得很神气、很自得。

有一个晚上,我与母亲对坐对望。母亲轻轻地对我说:你父亲除了捉鲻鱼、砌灶头、兜水田以外,还为我烧了60多年早饭。她说,父亲喜欢吃饭,她喜欢吃粥,所以一顿早饭要烧两次,要烧一镬子粥、半镬子饭,烧到自己烧不动为止,辛苦的。母亲泪眼蒙眬地问我:这应该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不是?我答道:是的,应该是的,完全是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感叹“我”没有学到父亲的本领,“我”知道母亲是想让我有一门手艺,在需要时可以养家糊口,而姊妹们则认为那些手艺已经不适合现在生活了。
B.第三段补叙了捉鲻鱼的技巧,既照应了上文父亲的本领,也表现了父亲本领之高超,同时为下文父亲教姓叶的体育老师看潮水做铺垫。
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写“我”的眼中事、心中事,更具真情实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易于代入故事,产生共情心、同理心。
D.文章语言质朴平实,带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有方言农谚,还有农村生活生产场景的描述,令人读起来饶有兴味。
2.关于文中“拿得出手的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看潮汛的方法,让“我”辨出来许多滋味,“我”教语文时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B.砌灶头是父亲的一样本领,父亲砌的灶头既好看又实惠,他砌好灶头后不在别人家吃饭有为了给人家省钱的因素。
C.父亲耙田可以使兜到田里的每一块泥都不出现僵块,而且能把整块水田做齐平,平得像一面镜子。
D.对于父亲如何学得本领,人们传说不一,母亲认为不是老者教的,也并非神仙所授,而是家传的。
3.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拿得出手的本领”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4.本文以“我”和母亲的对话结尾,有何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即土地神,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

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影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

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发展。

(摘编自潘祥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

材料二: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存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愁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

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摘编自傅天虹《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
B.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
C.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这一点。
D.余光中认为乡愁不是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
B.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
C.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
D.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     
A.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
B.三轮世界犹灰劫,四大形骸强首丘。——(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D.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恋土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为建设好“美丽乡村”,某地拟“乡情为骨,乡韵为魂”为主题的座谈活动,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他们提两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里的蘑菇

卡尔维诺

风,从远方来到城市,带着不寻常的礼物,但只有少数敏感的人才察觉得到,像有花粉热毛病的人才会因为别处飘来的花粉而打喷嚏。

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夹带着孢子的风,于是蘑菇在市区街道的花坛上萌芽了。没有人发现,除了小工马可瓦尔多,他每天早上都在那里等电车。

这位马可瓦尔多对城市的生活不是很适应:广告招牌、红绿灯、橱窗、霓虹灯、海报,装腔作势地想吸引人注意,但是他就像行走在沙漠上似的从未停驻过目光。相反地,一片高挂在树枝上枯黄的叶子,一根缠悬在红瓦上的羽毛,他却不曾遗漏;马背上的牛虻、桌上的蛀洞、人行道上压扁的无花果果皮,马可瓦尔多不会不注意到;四季的变化、心里的欲望和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这些他都能发现。

这样,一个早上,在等着电车来载他去公司上工时,马可瓦尔多在站牌附近注意到一些奇特的东西:沿着林荫大道铺满石板并消过毒的花坛上,在某几处树桩,似乎鼓起了肿块,这里那里地微露着地下的圆形体。

他弯下身去系鞋带以便看清楚点:是蘑菇,真的蘑菇,正在市中心萌芽!对马可瓦尔多而言,他周围这个灰色而贫乏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因为这批不为人知的宝藏而变得丰盛肥沃。而且,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雇员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是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的。

他这天工作得比以往都要更心不在焉,老想着当他在那儿搬卸盒子、箱子的同时,那些只有他知道的蘑菇,在幽暗的土地上寂静、慢慢地酝酿那多孔的果肉,吸取地下的水分,蹭破土地表层。只要下一晚上的雨,他自言自语道,就可以采收了。并急着让他太太和六个孩子知道这项发现。

我跟你们说,马可瓦尔多在享用少得可怜的晚饭时宣布,在一个礼拜之内,我们会有蘑菇可以吃!很棒的油炸蘑菇哦!我向你们保证!

然后对那些较小的、还不知道什么是蘑菇的孩子们激动地解释各品种蘑菇的美丽,讲述它们鲜美的滋味,还有烹煮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把他太太朵米娣拉硬拖进来参与讨论。因为她始终是一副怀疑和漠不关心的样子。

这些蘑菇在哪里?孩子们问,告诉我们蘑菇长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马可瓦尔多基于多疑的理由煞住了他的兴奋。哎,我一跟他们说出位置,他们就会和平日混在一起的野孩子一齐去找,然后消息会传递整个社区,蘑菇就都到别人的锅子里了!这个推测立刻填满了那原来充满着大爱的心灵,担心、嫉妒及冷漠把心关闭起来,现在他只渴望拥有。

蘑菇的位置我知道,而且只有我知道,你们要是在外头走漏一句话,就该倒霉了。

第二天早上,当马可瓦尔多走向电车站时,心里满是挂念。他蹲在花坛上,看到蘑菇长大了,但并不多,几乎还完整地藏在地下,才松了一口气。

他就这么蹲着,直到察觉有人站在身后。他猛地站起身来并试着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一个清道夫正倚着扫把看着他。

管辖这片蘑菇生长区域的清道夫是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瘦高个儿,叫阿玛弟吉,对马可瓦尔多一向不太友善。或许是因为已习惯于透过那副眼镜在柏油路上探测搜寻每一个大自然留下待清扫的痕迹。

那天是星期六,马可瓦尔多有半天的空档都消磨在花坛附近,魂不守舍地转来转去,眼睛远远地盯着那个清道夫和蘑菇,同时心里盘算着还要多少时间蘑菇才会长大。

晚上下起雨来,马可瓦尔多是全市里唯一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农民因为雨声而兴奋地跳起来的一个。他爬起来坐在床上,叫醒全家:下雨啦,下雨啦!他兴奋地呼吸着潮湿的尘土味,还有从外面飘来的新鲜霉味。

星期天清晨,带着孩子和一个借来的篮子,马可瓦尔多冲向花坛。蘑菇都在,站得笔直笔直,小帽子在水汪汪的地上高高扬起。万岁!全体立刻理头开始采摘。

爸爸,你看那边那位先生摘了多少!小米开尔说。做爸爸的抬起头来看见,站着他们旁边的阿玛弟吉也挽着个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蘑菇。

啊!你们也来采?清道夫说,那么是真的好吃了?我摘了一些,但是又没有把握……更那边点的大道上还长有更大朵的蘑菇……好,现在我知道了,我得去通知我的亲戚,他们正在讨论要不要摘……便大踏步走开了。

马可瓦尔多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还有更大朵的蘑菇,而他竟然不知道!眼睁睁地看着一次意外的收获就这样变成别人的,他有好一会儿几乎气傻了,然后——有时候会发生——因为个人情感的崩溃使得他突然慷慨起来。在那个时候,有很多人正在等电车,由于天气仍不稳定而且潮湿,大家手背上都吊挂着雨伞。喂!你们这些人,今天晚上想吃油炸蘑菇吗?马可瓦尔多对站牌附近拥挤的人群喊道,在马路上长出了蘑菇!你们跟我来!每个人都有份!之后他就紧跟着阿玛弟吉,而他身后则紧跟着另一群人。

大家都找到了蘑菇,没有篮子的,就把蘑菇放在打开的雨伞里。某个人说:如果我们一起办个午宴一定很棒!但最后,所有人都带着各自的蘑菇回到自己家里。

不过他们很快又重新见面了,就在同一天晚上,同一家医院的病房里,由于食物中毒来洗胃。中毒都不严重,因为每个人吃的蘑菇数量并不多。

马可瓦尔多和阿玛弟吉正躺在相邻的病床上,怒目相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里的蘑菇”是串联故事的线索。作为环境因素,它与“马背上的牛虻、桌上的蛀洞、人行道上压扁的无花果果皮”等这些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协调一致。
B.第三段写了马可瓦尔多对周围环境作出的反应,这些好恶与取舍中带有鲜明的身份特征,非常准确地展示了他刚来城市不久且很不适应这里生活的现实处境。
C.小说写到阿玛弟吉对马可瓦尔多一向不太友善,“或许是因为已习惯于透过那副眼镜在柏油路上探测搜寻每一个大自然留下待清扫的痕迹”,这是马可瓦尔多自己的理解。
D.在大家采摘蘑菇的欢快中,某个人”提议“一起办个午宴,却得不到响应,因为大家都打算拿回家去与家人共享,小说借此表现了家庭亲情的温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告招牌、红绿灯、橱窗……,装腔作势地想吸引人注意”,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城市里为了功利而营造的缤纷和绚烂,也传达出主人公对此环境的排斥心理。
B.“他周围这个灰色而贫乏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因为这批不为人知的宝藏而变得丰盛肥沃”,运用夸张手法,使主人公艰难的现实和美丽的想象形成鲜明对照。
C.主人公在发现蘑菇以后,先是独自惊喜,然后是不可抑制的兴奋,紧跟着又因为多疑而担心,这些心理描写是为了表现出马可瓦尔多对乡村生活的强烈怀念。
D.“他弯下身去系鞋带以便看清楚点”,马可瓦尔多像间谍剧中的特工一样用“弯下身去系鞋带”的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秘密,这样的细节描写令人忍俊不禁。
3.马可瓦尔多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从语言、动作、心理等多方面对他进行了刻画,请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马可瓦尔多的形象。
4.结尾两段,故事的情节急转直下,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根据小说内容,说说此结尾“在情理之中”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鼓励我们立足时代发展,创新艺术表达,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把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延河岸边走来的艺术院团,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以史料为依托,深入革命文化传统,创作了《红色的起点》《直播开国大典》《三湾,那一夜》等一批话剧作品。《红色的起点》凸显青春洋溢的革命精神,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舞台表达,再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直播开国大典》则聚焦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再现新华广播电台如何在有限条件下,顺利实况转播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让故事更加好看,在《直播开国大典》中,我们打破传统叙事模式,3条线索交融并进,增强全剧悬念和戏剧冲突,更加有效地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

今年国庆期间,国家话剧院首部文献剧《抗战中的文艺》成功上演。全剧以活跃在抗战中的文艺家为主人公,集中呈现鲁迅、田汉、聂耳等文艺大家的爱国之志和救国之举。国家话剧院推出这部剧,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和致敬,更传递了前辈艺术家的奋斗之志、家国情怀。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我们深入生活,走近书写不凡生命诗篇的英模人物,通过文艺创作让人物事迹和精神为更多人所知。只有深入生活,创作者才能走进人物内心,进而从精神层面理解人物,这样刻画出的人物才清晰准确、真实可感。为创作话剧《谷文昌》,国家话剧院的主创团队数次来到主人公生前奋斗过的地方采风。人物形象的种子逐渐在演员心中生根发芽,这样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令人信服。

无论表现革命前辈还是英模人物,当创作者自己被表现对象深深打动、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所升华时,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富有原型人物的精气神。为创作民族歌剧《技贫路上》,我们多次深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妮村,在主人公黄文秀工作过的田间地头听乡亲们含泪讲述她的故事,反复研读地留下的《驻村日记》。这位年轻共产党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德,成为我们创作时的力量之源。

我们将探索戏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设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和数字智能演艺基地。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止步于直播,而是要实现戏剧线下创作与线上数字化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数字的、审美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国戏剧人义不容辞,大有可为。

(摘编自《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5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外青年交流的桥梁,也是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良好载体。南法的春天悄然到来时,一次温暖的邂逅,让我们认识了两位学习汉语的法国女孩。她们邀请我们参加学校举办的汉学研讨会,言语间流露出的对中国的热爱令我们动容。研讨会上,我们从“好雨知时节”聊到“海内存知己”,再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她们一个喜欢李白,一个想去苏州。她们说,“汉语不仅美,而且更是未来”,“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去中国”。我们将从国内带来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她们,并说中国永远张开怀抱欢迎她们的到来。看到她们灿烂的笑容,我们心中感慨万千:中国文化的魅力感染着全世界,她们只是千千万万外国汉语学习者的缩影。

从长江的滚滚春潮,到塞纳河的粼粼波光,我们在法国讲述的中国故事意韵悠长——历久弥断,中华传统文化活色生香;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中国之声铿锵响亮;不忘初心,来时的道路指引前进的方向;展望未来,新时代的中国满载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中国青年报》2022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讲话鼓励我们把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B.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以史料为依托,深入革命文化传统,打破传统叙事模式。
C.国家话剧院推出首部文献剧,传递了前辈艺术家的奋斗之志和家国情怀。
D.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外青年交流的桥梁和载体,利于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2.下列对上述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了“总一分”式结构,多角度阐述用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和方法,完整而严谨。
B.材料一列举《谷文昌》主创团队深入采风的事例,体现了创作者“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创作理念。
C.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说理形象透彻,使得文章的观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严谨而生动,于平实之中饱含情感,表现了中国戏剧人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剧《红色的起点》以“大事记”式的舞台形式徐徐展开壮阔的历史画卷,这种创新艺术表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实践。
B.创作者只要自己被表现对象深深打动、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所升华时,创作出的作品就能富有原型人物的精气神并打动人心。
C.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应止步于直播,要实现线下与线上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合适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D.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指示的自觉行动。
4.材料一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陆游

危堞朱栏,登览处、一江秋色。人正似、征鸿社燕,几番轻别。缱绻难忘当日语,凄凉又作它乡客。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

杨柳院,秋千陌。无限事,成虚掷。如今何处也,梦魂难觅。金鸭微温香缥渺,锦茵初展情萧瑟。料也应、红泪伴秋霖,灯前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从“危堞朱栏”开笔,“危堞”指登城,“朱栏”指登楼。作者登高览景,所见唯有满江秋色——秋水、秋云、秋树、秋花等等。
B.第二句说人正像是秋去的征鸿、春来的社燕,早已经几度轻别。“轻别”是说离别的轻易与频繁。这里写了作者自身的情况,多次和故人离别。
C.词的上阕写自身,下阕写前景往事。现在也已经成为过去,人也不知在何方,梦中也难以找到。熏香炉微温,也毫无生气。
D.“问鬓边、都有几多丝,真堪织”化用了唐贾岛的诗句。这两句主要写了作者离别故乡、故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前人有人认为本诗之意“明为离别实为伤己”。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的房子

沈章明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先后居住甚至亲手营建过好几处房屋。它们不仅是一代文宗的栖身处所,更是其人生理想的具体化。

苏轼十分眷念他少年时的家园,思念之情终生不灭。嘉祐四年(1059)他赴京应试,还没有离开就开始思念家乡。二十年后,身陷御史台狱,眼前的竹与柏不断勾起他的思乡深情,忽而吟咏“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忽而回忆“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出狱后,苏轼赶赴贬谪地黄州,路上的皑皑白雪再次激发起乡思:“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南轩位于眉州纱毅行,苏洵将其命名为“来风轩”,苏轼却称它“南轩”。南轩可爱,南轩所在地眉州也非常可爱:“稻熟鱼肥信清美。”苏轼喜爱这里,不愿外出。人到中年,他还在感叹“嗟予少小慕真隐,白发青衫天所械”。“但有鱼与稻,生理已自毕”,他无法理解那些准备或已经移居外地的乡人,“怪君便尔忘故乡”。

宦游在外,归家无望,南轩再好,也只能在回忆、梦境和诗文中出现。苏轼不得不压抑乡思,别求居所,甚至亲手建造房屋。

被贬黄州之后,苏轼官俸微薄,生计艰难,糊口靠开荒,住房也要自己造。元丰五年(1082),雪堂建成,“有屋五间,果菜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然而,它又不仅仅是栖身处所,“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具有“八荒之趣”,可以“凄凛其肌肤,洗涤其烦郁”,便性、适意、寓情。显然,雪堂还承载着苏轼的诗意与梦想,象征一种非典型的中间化生存状态。苏轼被贬黄州,只希望在雪堂中经营高度艺术化的生活。他模仿白居易,在东坡种花种菜,自号东坡居士;又模拟大自然,将茫茫雪色涂抹在茅屋四壁,昼寝其中,隐几晏坐。

苏轼在《雪堂记》中坦承,自己无法像老庄和佛教徒那样免除智慧、身心和声名之累,不能遨游在一切羁绊和边界之外。他接受羁绊,信奉辩证而中庸的生存策略,在人生的有限性中寻找希望,开辟一条通向诗意人生的中间路线,提炼出一种审美原则,即承认不完美,坦然表现这种不完美。

这种观念形成于雪堂落成之时,此后又随着居处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十四年后,苏轼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买地筑宅。此时,他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绍圣元年(1094)十月二日,苏轼来到惠州,居住于合江楼。这里是接待朝廷官员的地方,被贬的官员不宜久住,故而于十八日迁居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因表兄程之才的关照,回到合江楼。表兄离任后,绍圣三年四月二十日,再次迁居嘉祐寺。忽东忽西的迁徙,并没有给苏轼带来多少负面影响,他淡然表示“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心态开朗,白鹤峰新居也就不再像雪堂那样封闭。这座宅院有房二十间,正厅是“德有邻堂”,书斋名“思无邪”。从命名上看,丝毫不见谪居者的愁苦情绪,也没有暂时寄居的潦草和敷衍。“书斋里开有宽大的窗户,推窗一望,几百里的江山烟云尽收眼底,好像是镶嵌在墙壁上的巨幅山水画。”(莫砺锋《漫话东坡》)属于私密空间的卧室也不封闭,“挂落月于床头”,积极融入自然山水。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更是融洽,与他们共用水井,甚至爱护他们的鹅鸭。总之,这座新居既亲近人间烟火,又亲近自然,充满了不同于雪堂的诗意。

美好的诗意总是被粗暴侵扰。三个多月后,苏轼再次被贬,不得不告别新居,来到海南。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苏轼只得在城南桄榔林买地建房,新居就叫桄榔庵。这里狭隘低湿,没有了雪堂的纯洁,也没有了白鹤峰新居的闳敞,苏轼却安之若素,“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一边入乡随俗,积极适应当地的生活,一边追和陶渊明诗,求取内心的安宁。“和陶与效陶帮助了苏诗‘老境’的形成,特点是清新晓畅,以外表的平淡包孕了内在的紧张丰富。通过风格上的‘回归’陶潜,苏轼宣布完成了生命向原始的自在状态的回归。”(杨治宜《“自然”之辩》)身处蛮荒之地,步入晚年的苏轼孤独无助。他用追和诗歌的方式与陶渊明定交,虚拟一番番晤对,一次次长谈,建构内在的乌托邦。

这是一所无形的房子,安放诗人那寂寞的心灵。为了建造这所房子,苏轼几乎穷尽一生的力量。黄州时期,雪堂求道,建造了根基。到了惠州,渐成规模。来到海南,终于宣告落成。在《白鹤新居上梁文》中,苏轼把惠州视作更早之前的故乡。这种家园观已经与黄州雪堂时的家园观有所不同,然而犹有所待。到了海南,写作《和陶归去来兮辞》,自称“以无何有之乡为家,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家园观念彻底变化。

苏轼终于从承认有限性而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在迁居桄榔庵的当天晚上,他听到邻居家的儿童读书,开心不已,急忙找出书与小儿郎一起诵读。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归。苏轼自称“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惠州、海南都变成故乡,“江山故国,所至如归”,他已经打破界限,获得真正的自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十分眷恋家乡,曾多次回忆南轩,但宦游在外,归家无望,他只能在回忆、梦境和诗文中表达乡思。
B.苏轼模仿白居易种花种菜,追和陶渊明诗歌,体现其对官场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从苏轼到海南写的《和陶归去来兮辞》来看,苏轼的家园观已彻底变化,进入逍遥无待的自由境界。
D.文章重点写苏轼三次被贬异地建房的经历,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为序,表现苏轼家园观念的变化。
2.关于文中写苏轼到海南追和陶渊明诗的解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和陶渊明诗使苏轼适应了当地的田园生活,求取到内心的安宁。
B.这使苏诗风格“回归”陶渊明,帮助苏诗清新晓畅的“老境”形成。
C.这使苏轼走向生命的原始自在状态,有助于苏轼走出孤独无助。
D.这是苏轼用追和诗歌的方式与陶渊明定交,建构内在的乌托邦。
3.文中多次引用苏轼的诗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为什么说苏轼先后居住甚至亲手营建的房屋更是其“人生理想的具体化”?请结合苏轼具体的房子,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产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整个中国文学的养分因而发生变化。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没有这后一个移位,20世纪中国小说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获得自己独立的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在论述西方小说的启迪时,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而在论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时,我着重强调这两代作家主要不是接受中国古代小说,而是接受以诗文为正宗的整个传统文学的影响;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我把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传统文学的转化作为论述重点,但并不否认文化背景的变迁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条件。把纯形式的小说叙事学研究与注重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沟通文学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而又不流于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并非易事。

从表面看,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的区别,表现在五四作家比晚清作家更多借鉴西洋小说技巧。如此说来,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了中国作家逐步掌握西洋小说技巧的过程。这未免把复杂的文学运动简单化了。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从林纾、吴趼人一直到辛亥革命后的鸳蝴作家,都以为可以借用西方小说的叙事技巧而撇开其思想内容。殊不知抛开对个人内心生活的关注而学第一人称叙事,抛开现代人思维的跳跃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学叙述时间的变形,一切都成了变换布局之类的小把戏。与晚清作家比,五四作家转变思维方式,周作人谈直译、说模仿,鲁迅、沈雁冰学思想同时学技法。五四作家借助拿来主义冲破中体西用的限制,把西方小说的内容形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接受。新技巧只有在适合表现新人的新意识时,才可能真正被感知和利用。当然,晚清作家与五四作家相比,距离不在具体的表现技巧,而在支配这些技巧的价值观念。作家对世界与自我认识有突破与革新,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才可能真正实现。五四作家突出小说中的非情节因素,借用容易产生强烈感情色彩的第一人称叙事,以及根据人物内心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这一切当然都是为了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个性。而所有这些,跟五四时代个性主义思潮之强调尊重个性、尊重自我无疑是一脉相承的。

单从社会思潮角度,当然也可以部分解释这两代作家的艺术革新的成败利弊,但很难真正体现小说革新的特点。因而我选择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作为影响于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文化因素来重点论述。中国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自觉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这是晚清才开始的。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连贯叙述也不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同样,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一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由中国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这一移位促使中国小说在短时间内获得独立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B.作者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
C.关注个人内心生活、现代人思维、作家主体意识与小说叙事技巧的紧密关联,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
D.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阐述了西方小说的启迪和传统文学的转化,二者是同一转变过程的不同方面。
B.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
C.晚清报纸、杂志出版周期的缩短和书籍的大量印行,深刻影响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
D.写作对象定位发生转变,中国小说呈现出书面化倾向,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一项是(     
A.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多次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
B.刘鹗《老残游记》引游记入小说,以旅行者游历踪迹贯穿情节发展始终,进行叙事。
C.鲁迅《祝福》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
D.鲁迅《狂人日记》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揭露礼教“吃人”本质。
4.与晚清作家相比,“五四”作家为什么能在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技巧上取得突破?请根据文章进行概括。
5.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研究?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