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外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对外国文学领域内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解读与阐释,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文学现象主要包括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机制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可以说,经典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最佳结果,它既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又制约着此后的文学生产。

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关系密切,它既是话语体系的主要言说对象,又是这种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

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经典作品始终是出发点和归宿,无论哪一个时代、民族的文学,也无论哪一种文学思潮、流派和倾向,都是以某些经典作家作品为标志的。这些文学经典构成了各民族、各时代的一座座“高峰”,代表了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建树、价值和特色。如果疏离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就只能是一种空谈。

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的感性资源。文学研究的成果、文学批评文字本身应当是以文学性语言写成的,这种文学性语言主要来自经典作品。外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往往通过自己的经典作品为本国文学创立了规范性语言,这些经典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标准文学语言甚至标准普通语言的最佳体现。如意大利民族诗人但丁的《神曲》实践了他在《论俗语》中提出的主张,成为以意大利语写成的一部优秀作品,不仅为本民族诗歌奠定了基础,而且在意大利文学语言的规范化、促进民族语言统一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哈姆雷特》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语言丰富、生动、形象而富于变化,各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各具个性特色。这些经典作品有力推动了英国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至今仍是人们学习英国语言文学的典范。由此可见,标准、纯洁、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就存在于一部部文学经典中。系统而经常地阅读外国文学经典,既为文学感性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保证,也是进行研究的必要前提。经典阅读是研究者加强语言修养的基本训练,是不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体操”,是使学术话语规范化、完善化的必由之路。事实上,每一位真正有成就、形成自己话语特色的作家或研究者,都离不开经典作品的长期熏陶与滋养。

广义的“文学经典”应当包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这类经典是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的直接理性资源。朱光潜说:“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书籍虽是汗牛充栋,但真正有科学价值且影响深广的只有两部书,一部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另一部是十九世纪初期黑格尔的《美学》。”如果说文学理论经典阐述了文学的基本原理,经由对文学的起源、本质、构成因素、存在形态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系统探讨,构成了关于文学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本观念体系,那么文学批评经典则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深入研究,显示出历代研究者的关注侧重、问题意识、切入视角和批评方法。他们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核心概念和常用提法,乃至行文方式和话语风格,都为后来的研究者和批评家提供了不可忽视的范例和参考。沿着文学批评史的脉络系统阅读德莱顿、狄德罗、萨缪尔·约翰逊、莱辛、别林斯基、圣伯夫、泰纳、勃兰兑斯等批评家留下的文学批评遗产,就有可能掌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避免被某种偶然碰见的“最新”理论著作弄得晕头转向。所以,哈罗德·布鲁姆才一再强调:“经典是真正的记忆艺术,是文化思考的真正基础。”毫无疑问,熟读精研外国文学批评经典是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必要而可靠的基础。

(摘编自汪介之《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与更新》)

材料二:

为了从构成各民族文化土壤的经典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学术地位,我们认为,研究外国文学经典,应在原有基础上注重转向和拓展。

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从原有的文本研究转向文本生成渊源考证与生成要素的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社会语境、个体经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考察这些生成渊源,厘清外国文学经典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我们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审美特性与思想艺术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更能凸现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同样,关注劳动歌谣、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吠陀》《圣经》《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翻译和改编等流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异,也在一定意义上映衬了外国文学经典对人类思想的形成所发生的影响。

(摘编自吴笛《谈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转向与拓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读与阐释各种文学现象,揭示其内在意义和本质特征,作出历史的、思想的和审美的评价。
B.文学经典作品和文学话语体系之间关系密切,研究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对于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来说不可或缺。
C.经典作品是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的感性资源和直接理性资源,所以阅读经典是研究者加强语言修养的基本训练。
D.考察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原始宗教、神话传说、社会语境等的渊源关系,就能深入理解经典的审美特性与思想艺术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经典作品是文学话语体系形成的资源,这些作品的语言标准、纯洁、流畅、优美,对文学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B.文学研究的成果和文学批评文字应当是用文学性语言写成的,系统而经常地阅读外国文学经典,能使学术话语趋于规范化、完善化。
C.文学批评经典所使用的专业术语、核心概念和常用提法,乃至行文方式和话语风格,是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体系建设的直接理性资源。
D.研究者考察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渊源,特别是探究西方文学经典在生成过程中的东方渊源,发现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学经典影响深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文本研究的一项是(       
A.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时空叙事艺术的研究。
B.海明威《老人与海》英美文学的文化意象研究。
C.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艺术表现手法的研究。
D.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4.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研究目的观点_____论证方法
__________“同样,关注劳动歌谣、抒情诗、十四行诗、英雄史诗等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吠陀》《圣经》《荷马史诗》《神曲》等重要文本的形成……”_____
5.在外国文学研究中,为什么说经典作品始终是出发点和归宿?
2024-04-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少传播学者认为,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或人格。

在这方面,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例如,林雄二郎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另一位学者中野收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互相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信息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电视人容器人概念是建立在对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的。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包括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取材于郭庆光的著作)

材料二:

今天,人们在几乎各种公众场合——火车上、饭店里、街道上——那种常见的、不自觉使用手机的现象,表明了人们对传媒亲密感所具有的文化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革。

手机能够使人们无视城市环境中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别的特定秩序,它打破了场所的不可更改性,在保持个人私密空间完整性的同时,极力地向外扩张自己的领域,实现对公共空间的殖民。比如在音乐会现场、歌舞剧院等公共场所接打电话就是明显的通过手机把私人空间强行带入要求保持静谧的公共空间的例子。另外,乘坐拥挤、嘈杂的火车、地铁和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人群经常使用手机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创造一些个人空间。常常可以看到身处闹市的男男女女(以青年人居多),或戴着音乐手机的耳机,摇头晃脑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或飞快地操纵着手机按键,在手机的游戏世界里恣意纵横,现实世界里的人和物,他们的喜怒哀乐、各种嘈杂的真实的声音一概被手机屏蔽在身外。这样,手机使我们可以从喧闹和争吵的现实世界躲入一种第二世界,既与每个人为邻又与每个人分开的世界。手机把人装在一个自我包围、自我设置的气泡中穿过城市。

(取材于王萍的文章)

材料三:

网络媒介由人创造产生,网络作为人的劳动成果脱离人之后,转而成为指导、限制甚至奴役人的异己力量。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

如今,异化问题已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用来描述人的本质的丧失,人的主体的消亡,人的性灵的沉沦。在网络时代,网络作为人的劳动成果,反过来成为指导、限制甚至奴役人本身的力量,这是异化问题在网络时代的新表征。在异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完全丧失。马克思说的好,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所谓异化,实质就是非人化。

此外,网络汇集了海量庞杂繁复的信息,在这一大熔炉中,信息资源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并存。网络又是一个新媒介,相关管制建设滞后欠缺,把关人严重缺位。这就使得大量低级趣味、不健康的信息有机可乘。而网民中青少年占很大比例,他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往往被各种色情、暴力、虚假等低俗信息侵蚀,致使其信仰缺失,并对其世界观与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长时间接触网络也会对受众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运动过少引起的免疫力下降或肥胖,视觉疲劳引起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或生物钟紊乱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诱发种种疾患。

(取材于梁培培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关于媒介改变人的因素,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的内容B.媒介的使用
C.媒介工具环境D.媒介的数量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人”“容器人”诞生于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
B.印刷媒介环境比电视媒介环境培养的人更缺乏感性。
C.“容器人”反对一切来自权威的和外部强加的认知。
D.“容器人”的行为像电视画面一样,追求空间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媒介依存症”的特点,对材料二中用手机躲入“第二世界”的人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沉湎于手机媒介B.回避与现实社会互动
C.带有自闭症倾向D.保持人际关系的距离
4.根据材料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异化现象的一项是(     
A.通过微信视频与异地的亲人沟通近况。
B.遇到作业难题就使用搜题APP查答案。
C.如果手机没有wifi或没电就焦躁不安。
D.浏览、分享、转载不健康的网页或信息。
5.手机集多种媒介技术为一体,既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又可以用来看电视、上网等。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概述如何理性使用手机。
2024-04-0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一中、民勤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文明史研究中,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那些消失了的古文明当然是由于受到外部挑战和内部崩溃双重作用的结果。但真正决定文明生命力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文明自身的特质,这是因为一种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创新力的丧失导致其生命力的终结;反之,其生命力的持续取决于其创新力的活跃。我们可以把文明内部这种建立在自省自纠基础上的创新力称为自我革新的能力,简称为自新力

中华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无数次遭遇来自内外的严重威胁,如匈奴破塞、五胡南下;尤其是近现代,西方文明挟器、力之强摧毁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在那样一个以反传统为主潮的时代,许多人对民族文化采取近乎全盘否定的绝对主义态度,使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几近断裂。但中华文明最终还是战胜了这些挑战,在应对中硬挺了过来,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它归功于中华文明肌体内在具有的强大自我革新能力。这种自新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华文明的宇宙观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道大生,地道广生,人法天地,那么,人道自然也是生生的。中华文明向世人展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流转不息的生命之图,她具备顽强的创生再生能力。

首先,重视新生命的缔造、新事物的产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创生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朱熹释种子,说明仁学本身就是生命之学。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始终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管面对何种艰难困苦,她都以的视角看待生存与生活,而且尊生、重生。中华文明往往在生死交替、新旧交替之际,否极泰来,以循环往复的形式实现生生不息。

其次,允许人类社会与万事万物多样性共生。中华文明具有乐生、厚生的品质,坚持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之道,崇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理,善于自省改错,跟任何其他文明形态不对立、不排斥、不分争;以内自省一外求和的方式处理事情,调和内外各种因素,在渐变中引进、融合其他文明的同时,能守住自己文明的主流,不断赋予其新生力量。中华文明历史以开放的心态,不仅使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业文明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而且积极容纳外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并加以吸收、转化,使之成为自身信仰系统的一部分,而没有出现不同宗教之间的残酷迫害和斗争;现在重新开辟一带一路,倡导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世界和谐秩序。

第二,变易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调适机制。文明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而历史的时空总是在不断变换的。适应变换,就需要形成相应的调适机制,而变易就是中华文明发展成熟的调适机制。中华文明调适新旧事物之间,理论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变易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的高扬,而且具有稳定性、安全性、长久性的特点,一是,中华文明求中、求和,变易时非常谨慎小心。二是,中华文明以守常为纲,以求久为目的。天地变化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人类在识变、应变、求变的过程中,不管如何创新,都不能违背宇宙的固定法则。否则,就会产生变乱而自取灭亡。

第三,创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贯品格。中华文明在处理守成创新的关系方面,有着自己守正出奇的鲜明品格。通过一代代自觉地史鉴,汲取前人治国理政的得失,增加新的发展认知,引导人、事、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守成是指不抛弃传统的创新是指除旧立新的活动。守成创新是一个关于如何处理古今、新旧的话题,一切创新都离不开传统的

在纳新、出新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思考。道家大道自然,坚信敝则生新;儒家积极入世,追求革故鼎新;法家大刀阔斧,主张废旧立新。儒家还最早喊出了激进的创新口号——革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激励着历代治理者顺应天命与人心,自觉求变,弃旧图新。

总之,中华文明自新力的表现形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传统农业文明处于相对稳态时,通过渐进式的自我纠偏、自我改良、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即以本土文明为主,包容、吸收其他文明,实现像滚雪球一样的内部壮大;另一方面,当社会形态无法容纳新生产力的发展时,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引进新的文明形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结合,突破所谓超稳定”“停滞不前内卷,完成从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的转变,保持与时俱进的势头。如今,中华文明以崭新的现代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独特的东方发展智慧。

(摘编自张清雯、傅永聚《中华文明自我革新的能力》)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是迄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形态,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能在自省自纠基础上实现自我革新。
B.中国人在近现代对民族文化采取了近乎全盘否定的绝对主义态度,因此,其文化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C.中华文明以“变易”作为发展的调适机制,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且以“求久”为目的,具有安全性的特点。
D.先秦诸子对“纳新、出新”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思考,其中儒家最早提出了“革命”这一创新口号。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秉持“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宇宙观,认为人道“生生”,具备顽强的“创生”和“再生”能力。
B.中华文明不管面对何种艰难困苦,都以“生”的视角看待生存与生活,尊生、重生,最终“否极泰来”。
C.中华文明具有“守正出奇”的品格,在处理“守成”与“创新”的关系上,以“创新”为纲,大胆创新。
D.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自新力”。
3.下列历史事件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治理者顺应天命与人心,自觉求变,弃旧图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起义。B.北宋靖康之变。
C.商鞅变法。D.太平天国运动。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画横线句子“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原因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具备“创生”和“再生”的动力机制。
B.中华文明具有成熟的“变易”调适机制。
C.中华文明具有“创新”的一贯品格。
D.中华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无数次遭遇来自内外的严重威胁。
5.中华文明在发挥“变易”这一调适机制时具有怎样的特点?
2024-04-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观

人类发展的长河在荒漠上流经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当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城市、复杂的社会分工、国家和典章制度,便是文明社会。今天,除了极少数在非洲和南美洲原始森林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全球各国各地都已是文明社会。然而各国、各地区乃至在一国或一地区内的不同族群,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亦可能有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语言、习俗和艺术风格。①这便是一国之内或一个文明之内地区间或族群间的不同文化。因此,“文明”可作为泛称,而相对于中国文明而言,在中国的领土范围内存在的地方文明,便被称为地方文化。

文化的产生要早于文明的产生,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文明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它往往是跨种族的、跨地域的,而文化概念则一般是指某一个族群、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些社群的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不仅族群之间、国家之间有别,即使一国之内,不同的区域也不尽相同。文化只有差异和不同,没有高低和贵贱,都应该受到相同的尊重。所谓文明,应该是人类思想、知识、观念进步的结果,就像科学一样,不管是谁发明的,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文明指的是一个文化实体,而不是政治实体。中国文明,实指中华文明,即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中国”这个广大地区所孕育出的泛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政权所统治的具体范围经历了多次变迁,但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都超越了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所管辖的领土。不过,因今天对文化与社会的论述往往都以国家这个政治单位为基础,所以我们亦务实地采用了中国文明一词,以避免产生政治上的误解。实际上,东亚与东南亚不少国家的文明,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当然,它们亦各有特色,是以可视为中华文明下的不同文化,或中华文明的次生文明。

与西方文明(指自古希腊开始的海洋文明)相比,中国文明或传统文化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强调竞争。正如上文所说,西方学者基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经验,强调了文明的发展必涉及对其他文明的侵略,甚至消灭其他文明,或被其他文明灭亡,世界历史对他们来说就是文明之间一连串你死我活的丛林式竞争。②这就是“文明冲突”与“文明衰落”概念背后的逻辑。

反观中国、中华文明在处理与外国或边境民族的关系时,一直奉行以和为贵的原则。历代中央政权的对外政策主要是控制竞争、弱化竞争,以创造一个互通贸易、文化的友好关系。这便是《论语》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正如现代学者王蒙所言。中国传统注重美善甚于注重真。注重美与善,也就是要让大家舒服,尽量减少矛盾,做到皆大欢喜。

中国文明包含西方文明的基本元素。但在质及用方面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即强调道德观,追求善、美、和谐、互相尊重,以及主动地向落后的文化进行以美、善(和谐、大同)为目的的教化。在夏、商、周三代,这个趋于成熟的文明明显地向周边扩展。与当时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一样,中国文明的繁华和高度发展让周边游牧民族仰慕,但当草原因气候变化而资源枯竭时,古代中原政权又成为游牧民族入侵与掠夺的对象。中原政权的处理办法往往是通过和亲及朝贡贸易给予援助,如汉和唐时把公主分别嫁给匈奴和吐蕃的王,并赐予丰厚的嫁妆,其中除了粮食和金银丝绸,还有众多文献、工匠、工具和种子等,以帮助匈奴和吐蕃发展与教化。明清两代的朝贡贸易亦是赐予的比接受的多,目的就在于睦邻。

除了一小部分历史时期在应对外来势力的武力威胁时采取了武装手段,中国的对外政策通常是和平的,以助人为目的。正如孟子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③这便是中国作为礼义之邦所崇尚的王道,亦即天道。它既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道德观念,也是在诸世界文明中的显著特色。举个例子,中华文明自汉代开始便向日本传播,对日本的开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日本在隋唐时,有感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主动派了近20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政府更让他们带回大量文献,甚至派部分官史学者随遣唐使赴日。中国没有动用武力,而是在自汉至明的1000多年间,帮助日本吸纳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典章制度、文字、建筑、艺术,甚至文学等。今天日本的官制、书法、文字、宗教、建筑、传统节日与生活习惯,都有部分源于中国。唐朝李白的诗是当时日本皇室与知识分子模仿的对象,而以朱熹与王阳明等人的学说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亦一度成为日本的显学。反过来,倒是日本或因经历了元朝两次渡海侵袭失败后,竟在丰臣秀吉时兴兵侵华。明治维新后,日本改以西方文明为师,才导致20世纪的侵华行动及其彻底的失败。

今天的中华文明覆盖了朝鲜半岛、日本岛、中南半岛诸国,也影响了其他东南亚国家,但它的影响并不是通过武力征服而来的。历史上中华文明传播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起到教化作用,促进了他们在精神与物质上的进步。④这是一个文明没有通过武力征服而成功地在空间上扩展与传播的好例子,与西方学者的文明扩张的说法相反。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检验一个社会是不是文明社会,可以看它有没有文字、城市、复杂的社会分工,有没有建立国家和典章制度。
B.中华文明即中国文明,两者是同一概念,指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中国”这个广大地区所孕育出的泛文化。
C.西方学者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文明之间你死我活的丛林式竞争、文明的发展必然要侵略并消灭其他文明。
D.古代游牧民族入侵与掠夺中原时,中原政权的处理办法是通过和亲及朝贡贸易给予援助,直至明清都是如此。
2.下列各项关于文化和文明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应该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
B.文明作为精神财富。是思想、知识,观念进步的结果,可以作为泛称,指称某一区域内或族群间的不同文化。
C.文化有边界。文明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文化只有差异和不同,没有高低贵贱。都应该受到相同的尊重。
D.文化是各民族不同的东西。文明是各民族相同的东西;文化是民族的,文明是世界的,无先进落后之别。
3.下列各项对画线句子中的“这”指代内容的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这便是一国之内或一个文明之内地区间或族群间的不同文化。
——不同族群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发展。
B.②这就是“文明冲突”与“文明衰落”概念背后的逻辑。
——中国文明或传统文化不像西方文明那样强调竞争。
C.③这便是中国作为礼义之邦所崇尚的王道。亦即天道。
——对外武装应对和以德服人两套手法兼顾的对外政策。
D.④这是一个文明没有通过武力征服而成功地在空间上扩展与传播的好例子。
——中华文明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岛、中南半岛诸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4.本文在论证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不同时,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A.归纳法,通过总结历史事件来得出结论。
B.演绎法,从一般原则出发推导出特定文明的行为。
C.对比法,通过比较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行为模式来突出差异。
D.类比法,通过将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类比来说明其特点。
5.根据下面的材料。结合本文,分析中西方文明的异同。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国,祖先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原先居住在北德意志和丹麦半岛南半部。他们漂洋过海,屠杀和征服当地居民,建立了他们的国家。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炎黄子孙一直生活在中华大地。郑和舰队七下西洋,向外国人输送丝绸,瓷器,茶叶等珍贵物品,传播礼义之邦的高尚价值观。

2024-04-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董子高级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ChatGPT自发布以来,赢得了业界青睐并引发了全球热议。作为人类科技史上消费者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得益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指利用人类交流所使用的语码与机器语码进行交互的技术,通过人为对机器语码的处理和深度训练,使得机器产生的自然语言可读并被人类理解和接受。人类语码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思考、理解和表达的关键手段。人类语码的独特性在于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坚实的解释和认知依据。

人类语码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通过识别话语者的语音,对对方的情感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语音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首要任务,通过语音信号处理和模式匹配识别,可以让机器自动识别并翻译为人类可以理解的语码,将语音转为文字从而应用于场景沟通。随着人工智能进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自然语言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它们能够具有感知人类情感、意图的能力。人类语码中的情感表达功能,可以为自然语言处理的语音情感识别提供支撑。这主要是对说话人的声学特征和韵律特征进行分析,提取独立说话人的语音特征和非独立说话人的语音特征,从而将富有表现力的情感加入传统的语音合成技术。语音情感识别技术集成到语音对话系统中,使计算机能够更加自然、和谐地实现人机对话和交流。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具有文化镜像、文化传承等功能。社会语言学认为,语义分析是一个言语活动过程,话语者运用自身的语码知识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表达自己、理解对方,其中每一步都是双方相互协商的结果。计算机语义分析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涉及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机器学习以及认知语言等多个学科,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义分析运用多种方法,以人类语码的功能为前提,学习与理解文本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帮助计算机理解文本中的语义,从而实现自然语言处理的目标。近年来,语义分析发展迅猛,在围棋对弈、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语义分析以人类语码为基础,将语言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维密切相关,是思维的直接体现。语法是语码的结构和规则,人们把思想内容用单词、句子和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与知识传递。因此,人类在理解语言时,需要考虑语法结构,并将其与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进行关联。话语中隐含的语法暗含说话者的意图,从语法中推测意图有利于话语者对语篇的理解。自然语言处理中对文字信息的处理以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为基础,根据某种给定的形式文法对文本进行分析并确定语法结构。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词性、词序句法关系、句法分析、词法分析等多个因素,以准确捕捉语法结构。语法分析将人类所关心的现实世界映射到计算机世界,促进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助推我国语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不过,自然语言处理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红利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时,为提高语言理解和生成的精度,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训练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涉及个人信息、兴趣爱好、社交网络等。然而,这一过程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数据滥用、个人跟踪、服务器漏洞等,对用户的一些权益甚至安全造成损害。

机器学习的任务重在基于大规模、带标注的数据训练。但是,由于训练数据的偏差,可能会无意识地让数据产生性别、文化等领域的偏见。比如,在招聘广告中使用偏向特定性别的语言,会导致性别歧视;在社交媒体中使用带有歧视性的语言,会引发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在信息检索中对不同的用户产生不同的输出,也会导致群体偏见。

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认为,语言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创造活动,语言是无垠的领域,即一切思维对象的总和,语言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会不断进步。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库训练,语料库包含大量常见表达和语言模式,以供计算机即时回应客户需求。由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巨大优势,当前人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在网络上寻求帮助。过度依赖计算机可能限制人类语言的创新性,阻碍社会语言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王云、胡文洁《人类语码赋能自然语言处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自发布以来,赢得了业界青睐并引发了全球热议,同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迅猛,使其成为消费者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B.话语者运用自身的语码知识结合社会文化背景表达自己、理解对方,这是一个言语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的完成都需要双方相互协商。
C.自然语言处理中对文字信息的处理需要考虑到词性、词序句法关系、句法分析、词法分析等多个因素,以便对文本进行分析并准确确定语法结构。
D.机器学习在进行基于大规模、带标注的数据训练时可能会无意识地让数据产生性别、文化等领域的偏见,这是当前自然语言处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二段可以看出,自然语言处理主要是一项利用人类交流所使用的语码与机器语码进行交互的技术,人类语码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在人工智能的起初阶段,人们对自然语言处理要求相对较低,而随着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人们希望自然语言处理具有感知人类情感、意图的能力。
C.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智能手机时,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训练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进而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D.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红利的同时,其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3.第三段中说:“通过语音信号处理和模式匹配识别,可以让机器自动识别并翻译为人类可以理解的语码。”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该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目前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等能提供较高质量翻译,某研究者借以翻译外文资料,提高了效率。
B.某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从给定的文本中,提取出最核心的信息,以生成一个简短的笔记摘要。
C.某大学同学休息时在寝室刷短视频,后来该视频平台不断向他推送该校及该校附近视频内容。
D.张先生参加公司重要会议,为了做好会议记录以备后用,利用某录音软件录音并转换成文字。
4.人类语码在哪些方面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当前,ChatGPT能随时跟你聊天,满足你的创作需求,它不会因为有情绪而撂担子。你觉得ChatGPT具有人类创造性思维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万物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在视频影像产品占据文化市场的同时,音频文化产品同样拥有着相当一部分受众。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相比,去视觉化,包括去图像化与去文字化是其区别于纯文字读本与视频影像的特征。此类产品包括且不限于有声小说、评书、电台、慕课等多种音频形式。在各类视频充斥着网络平台的今天,音频文化产品仍受到欢迎似乎是反常的现象。在音频形式与专属音频的软件层出不穷的背后,受众的接受心理与其独特形式背后的文化现象更加值得关注和思考。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做出这样的判断:这经验告诉我们,讲故事的艺术行将消亡。我们要遇见一个能够地地道道地讲好一个故事的人,机会越来越少。似乎一种原本对我们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最保险的所有,从我们身上给剥夺了:这就是交流经验的能力。在本雅明看来,随着讲故事的技艺的逐渐消亡,能讲好一个故事的人越来越少,而促成这一现象的正是所谓经验的贬值以及信息的泛滥。

然而,各类以音频产品为主打项目的平台和应用却在用流量和用户群体数量宣告,即便在当下,讲故事这一形式仍受到一定数量的受众喜爱。在这一逻辑框架之下,信息的爆炸并未完全掩盖讲故事的形式特有的吸引力。追溯讲故事这一形式的历史,对比当下的音频形式,不难发现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是纯音频形式重返大众视野的重要原因。

说话作为讲故事的一种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萌芽可追溯至秦汉,在魏晋南北朝得到迅速发展,发展至唐宋已渐趋成熟,发展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娱乐活动,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同时从贵族流向大众,听众群体得到扩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形式和题材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仍有一些特质被保留了下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说书者与听众面对面的形式,与其将其归类为说话形式的特质,毋宁说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使得说书人与听众相隔距离不能过远,否则收听效果将大打折扣。但与此同时,这一条件也成为说书人丰富其表演形式的基础。在相声与评书等形式中,演员通常会在语言之外加入形体和表情等元素,且有时这些元素在表演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除语言等表演元素之外,说书人的另一项能力便是,即将故事内容按照实际表演需要进行拉长,反之,亦可进行压缩。艺人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故事细节进行个人化的艺术加工,故才有不同艺人讲同一个故事,却讲出了多个版本的现象。

然而,也正是或主动或被迫发生的变化,成为音频符合受众需求的重要原因。由于传播和保存更加方便,使用方式也更加轻松——只要一部能播放音频的设备即可,于是使用成本大大降低,这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相较于以往的音频形式,当下的音频产品使用门槛更低,而相较于文字和视频,音频产品更省去了视觉劳动。视觉效果毫无疑问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但与之相对的信息处理成本也更高,故音频的使用场合更加灵活,消费时也更加轻松。因此,视觉效果的消失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使音频效果打了一定折扣,但却扩大了其适用群体。信息爆炸带来的结果同样如此,在传统的说话艺术中,话语的权力在说书人那里,如何把握故事的长度和内容,都取决于说书人的选择。而在当下的音频产品流水线上,音频产品被细致分类,如情感”“亲子”“二次元”“商业财经”“时尚生活等等。消费者掌握着选择与否的权力,而为了播放量或会员制等盈利形式,讲述者不得不逐渐向听众的需求靠拢。总的来看,相比于传统的说书人,权力发生了明显的转移,讲述者的自由话语空间被压缩的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得到精准化的满足,市场也就此打开。

进入某些主打音频文化产品的应用时,注册完成后,用户通常会被要求选择感兴趣的模块,抛却传播与流通媒介的商业逻辑,从用户角度出发,这种力求做到量身定制的音频服务带来的是特殊的音频文化环境。不难发现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音频产品对应的是分属不同群体的受众。构成了一个文化同温层。在同温层之外,也有致力于突破类似文化环境,试图增加另一种声音的努力。如图书品牌理想国推出的文化品牌看理想,以看见另一种可能为标语,打造以人文与审美为标签的文化环境。然而,众多精英知识话语构建起一个结构类似的文化圈层,其实质结构与效果是否达到了突破文化同温层的目的,抑或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同温层,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中指出:为了回应今日患强迫症的一般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文化工业模仿、复制、再造、标准化地生产出任何他可能会欣赏的东西。独一无二性和稀罕性已成为不合时宜的品质。如何从信息爆炸中解放出来,逃离工业化与媚俗倾向,这是音频文化产业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摘编自杨世全《破碎的声音:音频文化的嬗变与困境》)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网络普及与万物信息化的今天,音频文化产品与视频影像产品拥有同样多的受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
B.“说话”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技艺,在唐宋逐渐成熟,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并流向大众的娱乐活动。
C.某些音频文化产品的应用通过用户选择感兴趣的模块,能够精准定位消费者的需求,试图达到量身定做的效果。
D.某些音频打造的以人文与审美为标签的文化环境,以精英知识话语构建而成,能否形成新的文化同温层,尚值得思考。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音频文化产品的特征来推断,凡是拥有图像和文字等需要视觉参与的文化产品都不属于音频文化产品。
B.“纯音频形式重返大众视野”不仅在于其受人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关键还在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
C.音频产品的适用群体更加广阔,可见视频效果的消失虽然使音频效果打了折扣,但是总体上影响不是很大。
D.作者引用马泰·卡林内斯库的话,旨在证明为了迎合消费者而产出的标准化的音频文化产品缺乏较高的艺术价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是我国文化的精粹,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走进剧场,爱好者更是寥寥。
B.在喜马拉雅APP中,有声小说《平凡的世界》是最受听众欢迎的小说之一,点播量稳居各类音频前列。
C.德云社的相声不仅继承传统相声的优秀元素,还加入了现代元素,使相声更富时代感,更受听众欢迎。
D.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传统评书,已经走向没落,在单田芳等老一辈艺术家之后,鲜有继承者。
4.与传统的“说话”相比,当下的音频产品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
5.音频文化产业如何才能更加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请提出你的建议。
2024-04-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的要素是音韵与文字,画的要素是线条和色彩。这二者之间在题材上并无斗争和比较关系,但是在审美的立场上,二者确实呈现出极强的交叉和关联性。在中国美术史上,诗与画在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过程中握手言和,共同成就了意境相生相谐的文人画境界,成为世界艺坛上独属于东方的文化奇葩。

诗画相谐是指诗歌和绘画能够和谐统一或者拥有平等的审美地位。这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不少的诠释。如苏轼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叶燮也有言曰: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在中国古典哲学兼融并包的境界以及文人画传统的影响下,这一概念强调了诗与画在抽象层面的完美统一。从艺术批评的角度出发,有学者指出:优秀的中国诗画本是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彼此包含的呈现状态,可称为本位即出位’。也就是说,在人们欣赏一幅优秀的中国画时,可以从画面的布局感受到诗的结构,在笔墨的游走中感受到诗的意象,从而体会出诗一般的情味。而当欣赏一首优秀的中国诗时,可以在诗的结构中想象到画面的铺展,在诗的意象中想象到画面的景色。言而总之,中国诗与中国画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存在着孰高孰低的论争,但是从艺术鉴赏的具体实践来看,人们的审美习惯往往将二者视为密不可分的两个艺术门类,互参互鉴早已深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美学中相互联系的范畴往往建立在对立之上,如悲剧和喜剧、美与丑等。因此,西方的诗画相谐观点也往往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和谐。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曾提出过类似诗如画的概念,原话是:诗就像图画:有的要近看才看出它的美,有的要远看。单独截取一句来看,贺拉斯确实表达了诗歌如同绘画的观点,但是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会发现,贺拉斯原意并不是指诗歌与绘画有着相同的审美功能和审美地位,而是说欣赏诗歌可以采用欣赏绘画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去代入,从而发现不同的审美体验,并没有从二者的功能和地位出发阐述。但这确实也是诗歌与绘画这两个独立艺术门类被相提并论的源头。

与莱辛同一时期的温克尔曼则从古典主义美学标准出发,认为艺术创作要重现古希腊艺术的荣光,展现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例如,雕像中拉奥孔以冷静的面目忍受着肉体上的痛苦,就是对人内在力量的美的显现。绘画也要追求这般诗学的意蕴,而诗则要追求描绘真实。由此可见,温克尔曼对于诗与画的讨论并非如莱辛一般,对诗与画进行高下判别,而是想要调和二者的美学特性,取长补短,从而达到重塑古典美的目的。

欧洲18世纪主张诗画相谐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布莱克,他如米开朗基罗一样,既是画家,又是诗人。他与妻子合作,出版了一本名为《纯真之歌》的诗画集。其中的作品以丰富而瑰丽的形象诠释了其诗歌作品中真实的一瞬。布莱克的艺术直接将诗的文字图像化,打断文本叙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使文字向着属于空间艺术的图像转化。同时,他的图像则具有流动性,蕴含强烈的叙事色彩,这种将诗歌与绘画大胆结合于平面中的创作,体现了对前代诗如画观念的继承,更在实践层面超越了前代对于二者间融合的简单想象,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邃的意蕴,是诗画融合观念影响下的创作高峰。

无论是诗画相异,还是诗画相谐,其实各种争论的最终目的都是用更恰当或者更美的方式表情达意,从而实现直指人心的目标。从这一点上来看,诗歌的优点是可以在时间的维度上,容纳更多的要素,通过语言的蕴藉,形成整体的氛围感。所以,是否能够依赖文字充分调动起欣赏者的想象力就成了判断诗歌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相比之下,绘画则要依赖在空间的维度上,运用构图、色彩、线条等方式,在短暂的一个景致中,将氛围尽可能推向高潮、从而使欣赏者感受到诗一般的深长意味,以此使人动情。所以,诗画孰高孰低以及具体诗画如何融合,都需要在具体的作品内容中探讨,因为一切关于形式的假设在内容面前都是无效的。

在图像时代的今天,古今中外的各类诗歌创作都面临着逐渐式微的窘境,而绘画补充进入公共视野,从视觉上发挥与诗歌类似的审美功能,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在图像的传播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诗歌的情味,就成了未来可以探讨的重点。

(摘编自彭雨涵《艺术史中的诗画关系探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画中诗歌和绘画的意境相生相谐,二者互参互鉴密不可分,地位完全平等。
B.中国诗、画在抽象层面上完美统一,受到了中国古典哲学兼容并包的境界观的影响。
C.西方最早提出“诗画相谐”观点的是贺拉斯,但他并未论述诗歌与绘画的功能和地位。
D.诗画集《纯真之歌》中诗歌的形象丰富而瑰丽,画作描绘了生活中真实的瞬间画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美学中相互联系的范畴往往建立在对立之上,如悲剧和喜剧、美与丑等,这是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而形成的。
B.有关诗画相异还是相谐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最终目的都是用更恰当或者更美的方式表情达意,因此争论是有益的。
C.要创作高水平的诗歌,充分调动起欣赏者的想象力,需要容纳更多的要素,通过语言的蕴藉,形成整体的氛围感。
D.在图像时代的今天,绘画代替诗歌占据了公共视野,因此未来就没有必要探讨诗歌创作中融入绘画元素的问题了。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
B.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陆机
C.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晁以道
D.诗文书画,相为表里。——方熏
4.文章在论述西方“诗画相谐”时有何特点?
5.根据文章结尾“如何在图像的传播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诗歌的情味,就成了未来可以探讨的重点”,结合全文来看,以前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2024-04-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用感情定向一词来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而这方向却受着文化的规定,所以分析一个文化形式时,我们应当注意这文化所规定个人感情可以发展的方向,简称感情定向。感情又可以从两方面去看:心理学可以从机体的生理变化来说明感情的本质和种类,社会学却从感情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去看它所发生的作用。喜怒哀乐固然是生理现象,但是总发生在人事圜局之中,而且影响人事的关系,它们和其他个人的行为一样,在社会现象的一层里得到它们的意义。

感情在心理方面说是一种体内的行为,导发外表的行为。威廉·詹姆斯说感情是内脏的变化。这变化形成了动作的趋势,本身是一种紧张状态,发动行为的力量。如果一种刺激和一种反应之间的关联,经过了练习,已经相当固定的话,多少可说成为自动时,就不会发生体内的紧张状态,也就是说,不带着强烈的感情。感情常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情形中。

这里所谓感情相当于普通所谓激动,动了情,甚至说动了火。用火来形容感情,就在指这动的势和紧张的状态,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激动改变了原有的关系。这也就是说,如果要维持着固定的社会关系,就得避免感情的激动。其实,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所以我在上篇曾说纪律是排斥私情的。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我在论文字下乡的两篇里,已说起过熟习所引起的亲密感觉。亲密感觉和激动性的感情是不相同的。它是契洽,发生持续作用;它是无言的,不像感情奔放时铿然有声,歌哭哀号是激动时不缺的配合。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亚普罗式的(Apollonian),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地变。

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的,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只有生于斯、死于斯的人群里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群体,其中各个人有着高度的了解,好恶相投,连臭味都一般。要达到这境界,却有一个条件,就是没有什么差别在阻碍着各人间的充分了解。空间的位置,在乡土社会中的确已不太成为阻碍人了解的因素了。人们生活在同一的小天地里,这小天地多少是孤立的,和别群人没有重要的接触。在时间上,每一代的人在同一的周期中生老病死,一个公式。年轻的人固然在没有经历过年长的生活时,可以不了解年长的人的心情,年龄因之多少是一种隔膜;但是这隔膜却是一方面的,年长的人可以了解年轻的人,他们甚至可以预知年轻的人将要碰着的问题。年轻的人在把年长的人当作他们生活的参考蓝图时,所谓不了解也不是分划的鸿沟。

乡土社会中阻碍着共同生活的人充分了解的却是个人生理上的差别。这差别倒并不是起于有着悬殊的遗传特质,这在世代互婚的小社区里并不会太显著的。永远划分着人们生理差别的是男女两性。正因为还没有人能亲身体会过两性的差别,我们对于这差别的认识,总是间接的;所能说的差别多少只限于表面的。在实际生活中,谁都会感觉到异性的隔膜,但是差别的内容却永远是个猜想,无法领会。

在以充分了解来配合人们相互行为的社会中,这性别的鸿沟是个基本的阻碍。只在他们理想的天堂里,这鸿沟才算被克服。宗教家对性的抹煞,不论自觉或不自觉,绝不是偶然的。完全的道义必须有充分的了解,无所隔,这就不能求之于生理上早已划下了鸿沟的男女之间。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男女有别》)

材料二: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不但在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男女有着阃内阃外的隔离,就是在乡村里,夫妇之间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我在乡间调查时特别注意过这问题,后来我又因疏散下乡,和农家住在一所房子里很久,更使我认识了这事实。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子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的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没事,也没话;合作得不对劲,闹一场,动手动脚,说不上亲热。这些观察使我觉得西洋的家和我们乡下的家,在感情生活上实在不能并论。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义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绝不是偶然的,在我看来,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之后所引起的结果。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这种社会圜局中养成的性格。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感情是机体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生理现象,但感情又与社会现象相关,影响人事关系和文化发展方向。
B.体内发生的紧张状态与感情的稳定性大致成正比,如果一个人体内状态越紧张,说明其感情就越稳定。
C.乡土社会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也使乡土社会里的人们能够培养成为亲密的群体。
D.在乡土社会中,性别和年龄组间必须保持很大的距离,男人、女人、孩子各自形成有情有义的集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中,空间距离并没有从根本上阻碍人们相互了解,但年龄隔膜成为阻碍人们相互了解的一道鸿沟。
B.乡土社会中的家是一个事业社群,无论是在父子之间,还是在夫妇之间,为了事业的需要都要排斥普通的感情。
C.乡土社会中的家庭以父子和婆媳为主轴,讲究纪律,乡土社会中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疏离与家族社群功能的增强有关。
D.西洋社会和我们乡土社会在感情生活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我们乡土社会中两性之间的交流要更为矜持、保守。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乡土社会中“熟习所引起的亲密感觉”的一项是(     
A.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D.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下列关于文中亚普罗式和浮士德式两种文化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普罗式的文化认为,宇宙自有安排,人力是弱小的,无法与之抗衡。
B.“生死无常,人寿有限”的观点属于西方的亚普罗式的文化模式。
C.浮士德式的文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阻碍,在于创造和改变。
D.浮士德式的文化是现代的文化,比古典的亚普罗式的文化更先进。
5.在《红楼梦》中,薛蝌和邢岫烟定下婚约,邢夫人为了避免两人私下碰面和接触,马上就要把邢岫烟接出大观园。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做法的理解。
2024-04-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是最早自由飞翔的人。他为了逃离克里特岛,用蜡和羽毛制作出翅膀。在吉勒·利波维茨基看来,数字技术让人们超越此时此地的局限。尽情滑翔于信息之海,每人都成了伊卡洛斯。他将我们的时代描述为轻文明,自由轻快的流动,已是互联网的日常风景。

上网打开《三国演义》视频,刘备慷慨陈词,关羽表白明主,豪情几欲破屏而出。当此关头,张飞召出句俺也一样,弹幕随之炸出无数俺也一样,观众瞬间跳出庄严的氛围捧腹大笑。但对文化取向更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庸俗无趣,毫无理性。对弹幕的两种反应。昭示出两种文化状态:厌恶者代表印刷文明的读写习惯,讲究逻辑、秩序;喜爱者代表互联网文化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参与感。《红楼梦》中林妹妹问宝玉从哪来,弹幕却说从东土大唐来————正确、完整、规范都无足轻重,不同的信息被一锅乱炖,如重回蒙昧时代,成为人们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选择。

弹幕游戏在轻松趣味的形式之下,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首先,弹幕文字游戏创造、理解的成本都极低。伊卡洛斯的高飞容易坠落;由于速度快、受众广,弹幕必须令人秒懂,否则也将坠于语言之海。秒懂便要臣服于庸常。弹幕将四大名著融化降解,转变成轻型的语言游戏,暴露着人们的下意识、小聪明、幽默感。

在热衷者看来。弹幕具备野蛮生长的创发力。但弹幕已创造出许多套话,如“awsl”(啊我死了)————一句直白的赞美,它放弃了对不同情感的描绘,关公之神、诸葛之智,都能用“awsl”回应。套话提高了交谈效率,召唤出集体固定的反应,也让语言失焦,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平台迎合用户需求生产弹幕内容,形成用户被困于其中而不自知的快乐闭环。

弹幕游戏体现了本时代的哲学。用趣味、快感影响人,隐蔽而顺畅。其中廉价的交流感、创造力的释放及至僵化、人的舒展与束缚无不并存。弹幕的终极秘密是:游戏之人,尚不自由。就像伊卡洛斯,享受极致的飞升,最终被烈日熔化翅膀,重又坠入地球的怀抱。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材料二:

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遍天下。信息时代谣言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对此,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

谣言是指没有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未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近年来,从抢盐风波到地震谣言,谣言所及,不断侵犯他人权利、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因此,对谣言的否定态度,体现着一个公民的基本理性。其间的逻辑是,自由和秩序是辩证的关系,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不能突破底线,妨碍他人自由。言论应当自由,谣言不能自由。

有人认为,言论自由包含说错话的自由,宽容谣言就是保护说话权利,惩治谣言就是遏制言论自由。这种观点似是而非。言论自由是人们在意见表达方面的自由,其法理基础是宽容主观好恶、承认观点多元。任何自由都有边界,言论自由也不例外。保护说错话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放纵故意造谣。说错话与造谣言,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句名言:绝不保护任何人在戏院中诳呼起火引起恐慌的自由。

还有观点认为,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谣言终会不攻自破,因此要粉碎谣言,最好奉行不干涉主义,让谣言自生自灭。且不说三人成虎,即便谣言真的消除了,是非对错就不要了吗?现实损害就不存在了吗?20112月,江苏响水县谣言称,陈家港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慌忙离家外出,引发车祸,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以言论自由为名,行践踏他人权利、破坏社会秩序之实,这才是对自由真正的破坏。

可见,治理网络谣言并非压制言论自由,也绝非要扼杀批评的声音。个人的权利行使有边界,网络世界的言行依然受道德、法律等规则约束。如果一个人行使自由不受约束,那么他人的权利就无法保障。简单把言论自由理解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后果必然是谁都难有自由。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由是权利,也是责任。公民不仅要懂得自己有自由,还要明确别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自由。惟其如此,我们的自由才能交相利而非交相害,言论自由才能真正增进公民福祉、推动社会进步。

(摘编自钟新文(《言论可以自由,谣言不能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进步,塑造出一种轻快、自由、流动的文化风格,时下流行的“弹幕”正是这种文化风格的体现。
B.伴随着弹幕来观看四大名著影视剧,经典作品原本的信息可能被弹幕打乱,不利于观众体会原作中一些庄严的氛围。
C.弹幕爱好者们纷纷用文字“awsl”表达对不同事物的赞美,这种集体一致的反应虽然重视秩序,但创造力却显不足。
D.公民了解到现实中谣言相关事件带来的消极影响之后,如果保有基本的理性,就应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对待谣言。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弹幕作为一种趣味的文化形式,具有解压的功能,但其现实发展的结果,部分背离了热衷者对弹幕的初衷或预设。
B.弹幕看似是用户群体对网络视频自发、自由的点评、互动行为,实际上其背后还有网络平台的隐性介入、引导。
C.美国“戏院起火”的名言意在说明,虽然人们可能会无意讲错话,但只要危及公众的利益或安全,仍要受到法律制裁。
D.文章关于治理网络谣言的论证可以启示我们,公民的自由不是个别人特殊的自由,而是集体、平等条件下的自由。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一群小学生试图制造一则关于“市中心商区发生重大连环车祸”的假新闻,但是因为自己考虑不周,被群众识破。
B.某公司文职人员出于善意,欺骗同事小吴说“今晚办公楼将全部停电”,以提醒她不要加班,早点下班回家休息。
C.舆情监管人员陈某发现C市有地产商称市内即将开设新的地铁线路,陈某电话联系市政部门查证,认定此消息属实。
D.市民李明在网上发微博称“我竟然因造谣被警方逮捕”,微博被转发1万多次,李明最终被公安机关批准逮捕。
4.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下面这幅弹幕词汇分散图的解读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注】图中纵坐标表示不同的关键词,横坐标表示累加的关键词字数,即关键词字数增长的方向与视频中时间轴正方向一致,竖线的密度表示该词在视频弹幕文本中被提及的频次和时间点。

A.图表中,“现在”一词贯穿始终,表明网友在观看过程中联系到了现实生活。
B.视频前半段和后半段的高频词不同,反映了弹幕讨论主题的变化。
C.弹幕中出现的词汇大多通俗易懂,体现了弹幕语言理解成本低的特点。
D.“不是”“确实”等词语高频出现,印证了材料中弹幕模式“固化”的特点。
5.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自由”的理解是否一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岩画是崖画和岩刻艺术的统称,它们作为见证古代历史变迁与人类智慧的文化坐标,以无声的图像跨越时空,是一种超越民族与地区的世界性语言。中国境内的岩画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内涵丰富,不仅在线条与图像中呈现出独特美感,同时,其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思维符码也体现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元融合的演进格局。在缺乏文字可考的年代,岩画不仅具有美术史学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作为一种可视的“崖上文字”,岩画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传递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价值。

在中国,早在公元5世纪,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已经在《水经注》中对中国的岩画进行了多处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一批考古学家、 地理学家开始对岩画进行大规模的发现与记录。岩画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是最古老的文明痕迹,蕴藏着人类初始的审美理想。 中国岩画彰显着古人的审美观点与艺术理想,体现出自古以来民族地区质朴、原始、丰富多彩的游牧狩猎、原始信仰、祭祀崇拜、社会生活面貌,对中国早期造型艺术的研究亦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以崖画为主的北方地区岩画,记载了我国原始时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初面貌,生动而深刻地体现出人类早期的生活图景和社会生产状况。岩画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生态叙事,最终达到古人所言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境界。

我国的岩画从艺术特征上看,多以现实手法为主,兼顾抽象性与装饰性。大部分的岩画艺术,无论是从图像本身的题材与内容,或是图像的涂抹与凿刻手法,均力求以简洁流畅的线条传达真实,因此,相较西方的岩画,中国的岩画在表现手法上更为奔放自如,妙趣横生,同时真实地对动物、植物、人类及图腾进行描绘,创造出了具有东方审美的特质,表达出我国早期民族艺术的高超一面。

从中国岩画的内容与题材上看,在甲骨文尚未出现之前,中国古人以图像为文本,以岩画为书库,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早期文明的痕迹,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演变史。具体而言,中国岩画涉及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经济生产等方方面面。以甘肃景泰岩画为例,其中所体现的太阳神鸟形象造型生动,表达了《山海经》之前古人对神话生活与神灵崇拜的充分想象,而这一形象的出现,之后又能在三星堆遗址出土太阳神鸟中看到某种关联性,由此可见岩画所体现出的文明融合度与关联性。

中国岩画是古代艺术与文化的智慧结晶,其古朴稚拙的形象、粗放简率的风格,也表现出强烈而独特的现代装饰性与审美性,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智慧宝库与艺术源泉,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生、创作与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养料。此外,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研究岩画亦是研究我国字画同源、探索中国文字如何从图像转化为文字的重要佐证,为中国文字的嬗变与创新研究提供思维理念和文化模式。

总体而言,我国的岩画具有多元的图式语言、丰富的民族内涵以及更为融入环境的情景体现。同时,我国岩画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符号与文字的呼应,从象形文字的角度而言,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视觉审美。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字缺失的时代,岩画的审美理想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想象与创造,也延续了丰富的文化历史脉络,体现出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图景。

当前,中国岩画虽已有许多学者与机构在传承与保护方面作出了贡献, 但仍有极大的完善与丰富空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可以在岩画的保护与传承上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建立健全岩画的大数据智库,这对当下以及后世均具有深远意义。与此同时,除了实地调研、就地保护之外,在未来要将岩画的智慧成果转化于民。希望可以建立一批以数字岩画为代表的博物馆、美术馆,推动岩画的社会美育,带动岩画的文旅产业,为文化经济发展赋能。

记言于书,存形绘画,妙作入神,千载灿烂。我们要积极努力,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岩画“活起来”,使怀抱着岁月秘密的瑰宝“火起来”。 当下岩画研究的重中之重,是以中国文明探源的视域关注岩画自古至今的重要价值,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理念和方法论出发,通过对岩画的传承保护,进而向世界进一步传达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面,最终推动中国岩画与世界岩画接轨,将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岩画生态,在全世界展现中国岩画的独特魅力。

(摘编自刘天华、鲁晓波《让广阔大地上的岩画“活起来”和“火起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岩画是一种图画,还可以理解成一种通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坐标,我们透过它可以了解古代历史变迁与人类智慧。
B.我国的岩画从图像本身的题材与内容以及其涂抹与凿刻手法上来看,主要是以现实手法为主,追求线条的简洁流畅。
C.从艺术审美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的岩画与西方岩画相比较,前者不如后者的抽象与装饰,后者则不如前者的灵动奔放。
D.岩画的传承保护对于对当下以及后世均具有深远意义,我国许多学者与机构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看出, 如果没有出现文字,那么我国的岩画即使是可视的“崖上文字”,其在美术史学的意义与价值也难以考查。
B.文中通过5世纪的郦道元和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相关专家对中国岩画发现记录之例,表明了我国对岩画的研究从古延续到今。
C.中国岩画涉及题材广泛,但甲骨文出现后,我国古人可通过文字来记载人们活动,这造成了需要以图像为文本的岩画数量很少。
D.我国汉字从图像转化而来,从象形文字角度来看,我国岩画的多元图式语言保证了岩画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符号与文字一一对应。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中“中国岩画彰显着古人的审美观点与艺术理想”观点的一项是(     
A.内蒙古阴山口县莫勒赫图沟一处崖壁上刻有两片大面积的类人形,周围山高涧深,形势险要,给人们一种威严崇高之感,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壮美感。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人面植物身岩画,刻在弧形巨石上,形似穹庐,所刻神灵图及星相如在天上,祭祀的人们有如拜倒在苍天之下,给人无限遐想幻景。
C.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石面呈黄白色,周围是黑色石皮和绿色植物,色阶最亮最醒目,红色画面与大自然的绿色形成对比, 造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D.新疆阿勒泰西部地区哈巴河县城北的多尕特 15号洞穴彩绘岩画记录着旧石器晚期原始社会阿勒泰地区人们的一场激烈的围猎场景,场面很惊险刺激。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中国岩画所传递着的丰富的文化、艺术与历史价值。
5.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国岩画“活起来”和“火起来”?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2024-04-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