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比较多,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诗品与人品》,有删改)

材料二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材料三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当前正处于价值转型期,诗歌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性价值、道德价值、文化价值都在变化,如何创造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命题。

有一些路径有助于诗人提高境界,创造高格。比如,人可在“事”上磨,从“自我”走向“人类喉舌”。21世纪以来出现的废话体、垃圾派、口水化写作,以及“梨花体”“乌青体”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这些诗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发热潮,但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转眼烟消云散,谈不上“人类喉舌”。“人类喉舌”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万万人的事。王阳明说:“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诗的意义、价值、梦想都诞生在诗人做“事情”的过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事情”关乎实践,关乎意境之“意”。王国维“境界说”提出的“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两个维度,要求诗歌不仅关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写出符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邻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会”。只有契合这两个维度,才能写出“历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诗人不是一劳永逸的“职业”,“邻于理想”就要求诗人永远行走在路上,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

(摘编自宋湘绮《新时代诗歌应提高境界,创造高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一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21世纪以来出现的诗歌都少了“邻于理想”的情怀,往往缺乏对千千万万人的事的关注。
C.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创作的诗歌,所体现出的人品与诗品,可以全面论证材料一中的观点。
D.材料三认为诗人诗歌创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邻于理想”。这里“理想”的含义与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词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表现为比个人的乡愁更为强烈的家国荣誉。
B.朱熹认为杜甫等“君子”尽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磊磊落落”,在诗词中体现出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C.《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诗句,主要表达诗人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积淀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深隐于民族血脉的薪火相传,它孕育了家国情怀。
3.创造诗歌高格成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怎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诗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民众日常生活,其传承及其创造性转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乡村振兴以及文化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民众不断追求技术革新和观念革新带来的新体验、新方法,部分工匠放弃传统手艺而追求更高、更快的收入途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也使得偏远地区民众更加渴望对科技工具和外来文化的追求,民众正逐渐摆脱对传统造物的依赖。

当前,传统手工艺受市场需求和民众接受程度约束,传承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易上手操作、广受民众喜爱的手工艺类型为农村手工艺产业带来发展机会,大大增加了民众就业机遇和收入,但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现代手工艺品类多以“来样定制”形式组织生产,对个体的生产要求不高,虽从业者广泛,但缺乏一定数量的技艺精湛的群体。另一方面,一些冷门独专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老一辈从业者谋求收入更高的职业,年轻一辈缺乏主动传承动机,传承情况不佳,这为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带来障碍。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村手工艺加工可观销量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某一类型手工艺的区域垄断式集中生产。一般在产业基地集中生产再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使得各地旅游景点纪念品区销售的手工艺产品来源一致,大同小异。除此之外,基础性研究是传统手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依据和资源,但我国仍旧缺乏对传统手工艺的系统性基础研究。我国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由图案学开始,已有成果在对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方面研究较为充分,但是从整体层面开展的基础性、系统性研究反而缺乏,尤其缺少资料的文本库和电子数据库。

(摘编自潘鲁生《有效推进中华传统手工艺创造性转化》)

材料二: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办展出的“民艺地生活——中国民艺研究方法展”,从生活的角度研究民艺,研究民艺的跨学科性,强调民艺是“生活的艺术”,旨在通过梳理民艺的研究方法,让民艺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

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一批中国学者从史学、美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挖掘、解析与整理传统工艺和民族艺术,把“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民艺”等概念与生活相结合,对中国民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呈现出中国民艺的研究方法。

如中国民艺学科开拓者之一的张道一教授,提倡民间手工艺学科的建构性思考,并开展了对于“汉画”“民间美术字”“女红”等民众日用的研究。于1971年创刊的《汉声杂志》,囊括了衣食住行、年节习俗、生产劳动、聚落建筑、戏剧舞蹈、装饰摆件等众多与民众生活相关的手工艺,如《惠山泥人》《手打中国结》《陕北年俗》《郎庄面花》等。其中,《女红》展现了女性轧棉、纺线、织布、刺绣等穿针引线的日用之“艺”,在生活日常当中,传递着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关爱和暖意。民间美术情感之美与令人神往的意象世界营构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真善美”的生活本义。

民艺是民族之魂,它不仅是乡土与文化研究之事,而且关乎我们未来的生活。继承者们对传统工艺的新解读,已成为当下“民艺再造”的一股新兴力量,一股传统手工艺回归当下生活的热潮已显现出来。

潍坊又称鸢都,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盛于清代乾隆年间,伴随着年画的发展而壮大。受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影响,人们利用每年春天印制年画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成风筝。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传统工艺在民众生活中得到保护,在为民众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着文化的传承。

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逐渐形成了民众对传统工艺文化的价值认同,形成了民艺的新的文化生态。在实践层面,“新民艺”概念的构建,正在以传统工艺与当下生活的崭新视角,创造民生日用与生活的真谛。正如杭间教授在《设计的善意》一书的“手工艺的‘新美学’释义”中分析手工艺与生活日常的关系时所言:手工艺的新美学,不是一种新的风格和样式,而是在回故乡的路上。

(摘编自任晓炜《民艺,承载生活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手工艺孕育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民众日常生活,对其进行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B.一些工匠放弃传统手工艺而追求更高、更快的收入途径,致使有关地区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C.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产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问题,与某一类型手工艺的区域垄断式集中生产有很大关系。
D.此次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办的民艺展出,从生活角度研究民艺,旨在让民艺回归国人的日常生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主要取决于乡村振兴以及文化生活质量。
B.传统手工艺传承呈现分化趋势,我们应遏制现代手工艺品类的规模化发展。
C.张道一教授提倡民间手工艺学科的建构性思考,并开展了一些有关民众日用的研究。
D.民众对传统工艺文化价值的认同逐渐形成,传统手工艺回归潮还需时日。
3.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体现“民艺承载生活之美”的一项是(     
A.杨柳青年画表现农耕社会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元宵节,镇江老老少少齐聚公园,做花灯、放河灯,心里许下最美好的祝福。
C.新年到来,河南周口的百姓大唱鼓书、说快板,用“民艺”舞起幸福的生活。
D.参考网发表署名文章《蜀绣内蕴的工匠精神研究》,旨在研究蜀绣的精神传承。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传统手工艺,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材料二中,杭间教授认为,手工艺的新美学“是在回故乡的路上”。请根据材料,以《汉声杂志》和潍坊风筝为例,谈谈你对杭间教授的观点的理解。
2022-12-26更新 | 18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单元(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必修下册)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以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晩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给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诗人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晚清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就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能达到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

首先,从唐宋词人的角度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以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因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唐诗宋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应成为我们首选的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唐诗宋词体现的普通人的价值观,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
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诗宋词中的典范,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可以广泛地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
B.古代诗词之所以具有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这样才能读深读透。
D.读者读唐诗宋词时,对原作的意蕴做出诠释和解读,就会扩展和拓深原作的意蕴。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白居易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二语”,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现代人与古代诗词之间的关系,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5.下面材料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充分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嚣

赵长天

(1)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2)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儿水分。

(3)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4)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5)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6)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7)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8)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9)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

(10)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11)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12)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13)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掀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14)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15)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16)门别开得太大!

(17)找根棍子撑住!

(18)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19)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20)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霎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21)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22)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23)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24)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25)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26)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27)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

(28)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29)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22-12-08更新 | 1316次组卷 | 4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下期高一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质量评估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读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要读懂《乡土中国》,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作者却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及一套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需要我们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作深刻的研究,认清乡土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如果能清楚乡村建设者们的主张和学说,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

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乡土中国》属于论述类文体,这是由本书的写作目的决定的。它不是一本文学类的作品,而是一本以论述为主的学术专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篇文章,是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这些文章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来分析,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把握这一特点。

为了读懂《乡土中国》,我们还需要对这本书的写法做一些认识,它最大的写法有些什么呢?其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即从生活中的事例讲起,逐步分析这些个别现象的特点以及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归纳出自己的结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文章中多有体现。

比如《无讼》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形态中维持社会治理的方式,围绕讼师(律师)在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作论述,判断划分出了礼治社会和法治社会对打官司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从而得出结论∶都市社会,法律必不可少,律师地位很重要,而在乡土社会里,的发生,则是社会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人们凭借心中的良知,就可以处理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可以维持和谐的社会治理。

其次,我们还要对《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做一些分析。《乡土中国》有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述,比如讲到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或讲述一个案例的时候;但讲到某种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时,的确是有些艰涩难懂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我们要紧扣文章的标题来读,因为文章的标题是全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提炼。比如在《血缘与地缘》一文中,开头一段先讲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的权力,第二段则论述生育是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作者写这些,一是为了论述清楚乡土社会血缘的特点   二是为后文写地缘的特点作铺垫,因为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它们之间必然有本质不同的地方,地缘社会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大方向。

至于论述方面,作者通常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纵的方面是作者的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方面则是对事实与案例联系的综合与分析,有时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述更加丰富有力,往往在横的方面展开过多,导致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这时我们要注意回顾前文的论点,并与之进行对照,看看其论点是平行的还是推进的。这样来读,也就不难理解内容了。

(摘编自戴庆华《怎样读懂(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针对中国人“愚、弱、穷、私”四大痼疾,提出要依据中国乡土社会的地域特点及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来进行治理。
B.《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论著,共有十四章,它不属于文学作品;虽以论述为主,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C.《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论著,有时语言通俗易懂,如文中所讲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案例,形象生动,有文学性;但文中也不乏晦涩难懂之处。
D.《乡土中国》阐述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是维持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展开,主体部分从时代背景、文体等多方面阐述了读懂《乡土中国》的具体方法。
B.本文运用例证法,举《无讼》一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在写法上有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结论的特点。
C.文章在分析《血缘与地缘》时先概述其首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再概括作者写这些的两个目的,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D.《乡土中国》在论述方式上通常纵横交错,纵的是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是对事实与案例的综合与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全书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
B.《乡土中国》在论述时有时往往横的方面展开较多,读者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不对文章前后对照就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C.在乡土社会里, “讼”的发生是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 因为乡土社会里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
D.《乡土中国》一书,结合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质,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对推进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锁爷

聂鑫森

解天健七十岁了,身板直,手臂扭,只是白了一头毛发。

芙蓉巷的老老少少,都亲切地称他为“锁爷”。

退休前,他是古城湘潭平安锁厂的高级技工。退休后,怕闲坏了身子,就成了一个修锁配钥匙兼带开锁的自由职业者,这样既可消磨时光,又不丢技艺,还可赚些合理合法的收费,足够他抽烟、喝酒了,几多快活。不过开锁这个活计有规定,得去派出所登记备案,以防心术不正的人干违法的事。派出所所长丁一对他说:“锁爷是老党员、老工人,为人开锁解难,我们放心。”

“谢谢!”

“这天下就没有锁爷打不开的锁!《说文解字》锁‘铁锁,门键也。’你叫解天健,天门有锁,你也可以打开。”

“丁所长读书多,你是儒警啊。”

两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锁爷一辈子跟锁打交道,什么锁没见过?以材质而论,有金、银、铜、铁、玉石、铝合金、不锈钢的;以用途而论,有门锁、窗锁、柜锁、屉锁、保险柜锁、工艺锁、玩具锁诸项;而形制更是千模百样,牛鼻子锁、龙头锁、虎头锁、元宝锁、叶形锁、山形锁、楼阁形锁……锁的常例是一个锁眼,用一片钥匙打开;但也有两眼、三眼直至九眼的,需用多片钥匙才能打开。锁爷对各种锁的结构无不了然于胸,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他用细铁丝在锁眼里探测几次,再在钥匙坯件上锉出直槽横齿,既快又准,锁自然是顺顺当当就打开了。他自得地说:“只要有锁眼,我的心思就可以潜进去,不怕打它不开。

锁爷还有门绝活儿,他可以蒙上眼睛用零件,装配出完整的锁;还可以在没有钥匙时,凭手感、听觉用铁丝探测锁眼,再用钥匙原坯锉出打开锁的标准钥匙。蒙眼配钥匙这门技艺,在他五十岁时就已炉火纯青,还在全国工匠大比武中当众表演,电视台曾做了现场报道。

锁爷老两口,住在芙蓉巷十号,有一个不错的庭院,花树蓊郁。立春过后,转眼到了雨水节令。

黄昏时,小雨初停,天上闪出晴光。

解家来了个平头汉子,像是乡下人,自称“大刘”,说家中的保险柜钥匙弄丢了,请锁爷去开锁配钥匙,价钱只管说。

“在哪儿?”锁爷问。

“不远。有车哩。”

“好的,我收拾工具随你去。”

小车跑了一个多小时,暮色四垂,在山谷口一个孤零零的破旧农家大院的前停下来。

大刘问:“这块地方锁爷来过吗?”

“没来过。”但刚才在车经过一个古镇时,锁爷看到路牌上写着“清平镇”三个字,小车再往西跑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这里。

锁爷从后备厢里取出工匠担子,放在院门外。

“锁爷,请随我来。”大刘说着话,双眼盯着锁爷,双脚却原地不动。“慢,待我戴上黑布眼罩后,你牵着我进去。

“锁爷,你心里只有锁,没有其他东西,真是高人!”

大刘牵着锁爷的手,走过庭院。庭院一角有紫藤花,锁爷闻到淡淡的紫藤花香气。然后。他们走进堂屋,两边是厢房,里面有人在吸烟(有打火机的声音),走进堂屋后端的灶屋(有烟火气味),再上楼梯到了二楼。锁爷被引到一个保险柜前,大刘说:“请你打开这个玩意儿的锁。我就站在你身边,有什么吩咐,你就说。”

锁爷先用双手去摸保险柜,很随意,也很快,便明白这是个大家伙(农家怎么会购置这么大的保险柜)。再摸到锁眼,从口袋里掏出几根铁丝,“I”型的、“L”型的、“F”型的。锁爷依次用铁丝插入锁眼细细地探测,同时把耳朵贴上去凝神谛听。

大刘问:“打得开吗?”

锁爷不作声。

“你说个数,我绝不还价。”

“三百元,常规价。”

“我给五百。”

“大刘,太客气了,我只收三百。”

锁爷说着话,突然“咔嚓”一响,保险柜门弹开了。他的鼻翼翕动起来,扑面而来的是泥土味儿、古铜锈味儿,里面应该有刚出土数日的古器。

大刘忍不住高喊一声:“锁爷,好手段!”

“你牵着我到院外去锉出钥匙,我不需要灯光。”

“不必了。也许,我在无意中又寻出了钥匙呢。”

“你既然不要配钥匙,我就只能收两百元了,这是我的规矩。”

“锁爷为我省钱呵,谢谢。辛苦你了,我开车走另一条路送你回家,可能要近一些。”

“客随主便。”锁爷心想:我经过的路都记在心里,你乱不了我的思路。

……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丁所长叩访解家,向锁爷表示谢意,一伙盗墓贼被抓捕了!

丁所长说,几个月前,这伙人租下这个破旧的农家小院,因为在山谷里他们探测出了几个久远年代的古墓,先挖掘一个墓,就得了好几件青铜器。青铜器锁在保险柜里,钥匙由为首的头头掌管。那天大刘请锁爷去开锁时,头头带着另一个人去长沙找买主,更是为以后的货物出手去探路,要三天后才回来。大刘和留下的两个人想私吞青铜器,第二天就远走高飞。

锁爷说:“幸亏他们内卷,幸亏他们贪心,才有我出场的机会。”

“谢谢锁爷当天回家后就给我打电话,我们马上就去布控了。你蒙眼开锁,鼻子还这么灵,神了。”

锁爷小声说:“保密啊,我的丁所长。”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匠心独运,选材不求宏大,将笔触深入底层的普通百姓,塑造了性格品质鲜明的小人物形象。
B.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事,中间通过插叙交代了锁爷的人生际遇和性格爱好,使人物形象丰实可信。
C.锁爷为大刘打开保险箱后的心理活动,虽然简短,却寓意深远,同时为整部小说的结局埋下伏笔。
D.小说结尾锁爷的话意蕴深刻,既照应前文,使情节合理紧凑,也暗含了锁爷怕遭报复的隐忧心理。
2.关于文中叙写锁爷对各种锁了然于胸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部分在情节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制造悬念,使后文情节具有合理性。
B.运用铺叙手法,其目的就是多层面地突出锁爷见多识广、技艺高超和从业时间之长。
C.作者对锁的材质、用途、形制的细致叙写,既丰富了小说内容,又增强了其可读性。
D.这些文字意在烘托锁爷的开锁技艺,既给读者留下具体的印象,又突出了人物形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小说大量使用对话和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写法有何表达效果?请对此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

杨遥

①有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②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③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山坡上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④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⑤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⑥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⑦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⑧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⑨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⑩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⑪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
B.“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的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B.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是展现了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
C.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叙述交代背后原委,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3.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11-30更新 | 442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六单元 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定心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不同。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事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身怀绝技,在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戴银的重要原因。

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复兴号”列车,一列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这三万七千多道工序,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材料三: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很浓厚的“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如果重视工匠精神,那么一定会成为有活力的企业,成为发达国家。
B.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时移世易,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追求创新而升级换代。
C.当前还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不良现象,这就是没有践行工匠精神的表现。
D.弘扬工匠精神应双管齐下,既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又要构建与之相应的体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不仅指炉火纯青的技术,还包含着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和超然的人生信念。
B.我国古代尊崇工匠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庖丁解牛”都体现出工匠精神。
C.在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须追求极致、求精,一举取得成功。
D.新时代工匠大多承担大机器生产下众多工序中的一环,产品必须靠团队协作生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孔子主张人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B.老子认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C.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无人问津,有人故意摔碎使酒香四溢,获得金奖。
D.“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的发明,使中国报业技术处于世界最前列。
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同是论述“工匠精神”,但三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 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

(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不一样,因为这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
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
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
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
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
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
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     
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
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
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
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闻一多的《红烛》体现了“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的论断,请根据诗歌《红烛》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在《论衡•乱龙篇》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一段文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和发展》)

材料二:

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边塞的崇高形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借景言情”。所谓借景言情,就是用形象说话。当然也并不是说生活中任何一种形象都能引起美感,只有艺术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才能引起人的美感。

李方膺有两句诗“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两三枝”。这会心的两三枝就是以情写景的结果,这两三枝是最能表达艺术家感情的两三枝。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在这里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由于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对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

意境是一种创造。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的技巧,这个“闹”字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它既反映了春天杏花盛开,雀鸟喧叫,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喜悦。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精湛的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

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特征(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要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要相信读者是聪明的,可以根据形象提供的条件去掌握形象内容。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的感人的力量

(摘编自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作为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中。
B.文艺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情感到意象再到语言的转化过程,艺术欣赏的过程则是个反向运动的过程。
C.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决定艺术家情感的特征。
D.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春花秋月,一旦被反映在艺术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成为一种艺术语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概念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晋代挚虞,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文学领域。
B.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从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两个角度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C.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创造意境,必须经由用情感过滤、筛选形象来营构意境这环节。
D.由于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郑板桥笔下的无根兰花,才能达成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的统一。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意境“含蓄”这一特征的一项是(     
A.《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C.传统戏曲《秋江》里,仅靠老渔翁一支桨和演员陈妙常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
D.八大山人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却能令人感到满幅是水。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上述材料相关论述,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七句为例,谈谈你如何理解“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