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是赏菊的好季节,作为中国人,细细想想,果真历朝历代的人们对菊花都有各种赞美。正因为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才让南宋绘画家马远画了《陶渊明采菊图》,上面还出现了菊花和松树的形象。

古代文人对菊花真的是赞誉有加,菊花位列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中便是明证。陶渊明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     ),司空图欣赏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     ),唐寅感受到的是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的(     ),李清照又用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对比烘托着孤独凄凉,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出了菊花满城的(     ),似乎人人心中都有别样的菊花。

现代艺术家们对菊花同样是一往情深。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的现代诗《鼓手与琴师》中写到了不同形态的菊花。有鸡爪菊、绣球菊、江西腊,这些菊花颜色丰富,不但有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更有剪秋萝似的小红菊、从鹅绒到古铜色的黄菊、带紫茎的微绿色的真菊,以及枣红色的菊花王。在闻先生饱蘸感情的抒发中,______,他用文字描摹出菊花的无数状态、颜色、样貌,让我们非常赞叹。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典雅安静             淡定从容             豪气干云             离愁别绪
B.淡定从容             典雅安静             离愁别绪             豪气干云
C.典雅安静             淡定从容             离愁别绪             豪气干云
D.淡定从容             典雅安静             豪气干云             离愁别绪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我们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更能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
B.我们不仅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更能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
C.我们不仅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更能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
D.不仅我们发现作为画家的他训练有素的眼力,更能对他的思乡爱国有共鸣
3.下列与“菊”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是他对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真实写照。
B.古人称九月为“菊月”。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李清照的《醉花阴》就是写于重阳节。
C.宋朝时的大儒周敦颐《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他赞誉菊花超然、孤傲,使它很自然的成为隐士身份人的象征。
D.在我国有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画菊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菊花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菊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传统菊花文化。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沛公霸上
B.素留侯张良
C.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D.杀人如不能
3 . 阅读下面《乡土中国》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以“己”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


(1)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②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
③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④一圈圈推出去
⑤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⑥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A.③①⑤②④⑥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⑤①②⑥④D.①③⑤②⑥④
(2)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节选段落引用潘光旦的话有何作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表时间,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
B.鸡鸣,古代记时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至3点。
C.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聚会的日子。
D.《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023-04-07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四十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会影响他的一生。我是在天津鼓楼一带长大的,从小就把闲逛当作一种乐趣。附近有一条古文化街,街上的店铺(       ),热闹极了。有位篆刻的老人家,白发苍苍,善用小篆,笔法圆熟遒劲。还有写毛笔字的张先生,人很清瘦,身后挂着颜体、欧体的条幅,除了写字,还会算命。在沿街的茶馆里,有扣人心弦的评书,到周末还有京剧,从黄昏到夜半,人流络绎不绝。很小就从课本上知道,_________,然而,长期泡在园子里,我印象中的京剧,是一上台就满脸大汗的高个子青衣,是那把经常断弦的黑色京胡,还有每次给客人送来茶汤都会跟着叫几声好儿的白胖小哥。拐过去,还有一条街道,专门出售旧衣服或者加工衣料,所以叫估衣街。这些店铺里的裁缝,可以和五大道的洋人(       ),绣在旗袍上的凤凰(       )。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往往       触目皆是       比肩       栩栩如生B.常常       触目皆是       媲美       惟妙惟肖
C.往往       俯拾皆是       比肩       惟妙惟肖D.常常       俯拾皆是       媲美       栩栩如生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小篆,在秦统一六国后,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而到了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则是隶书。
B.文中提到的评书有叙事文学的特点,我国古代的叙事文体源远流长,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唐代的爱情故事。
C.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體泉铭》(楷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等。
D.文中提到的“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黄昏”的下一个时辰是“人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经典必须明其读法。否则(       ),弃取失当,就会入宝山而空回,对古典中国依然(       )。而若是目迷五色,郢书燕说,就会自以为了解古典中国,却走不出当代中国的困境。首读《庄子》,就一举接上了轴心时代的磅礴元气,完成了中国人的精神灌顶。次读《史记》,就能理顺始皇以前的中国与始皇以后的中国,既血肉相关又形质相异的逻辑关系,知其源流,明其得失。再读《三国演义》,就能破译后轴心时代的庙堂专制的文化基因,找到“天下分合”的历史渊源。______。最后读《红楼梦》,就能洞察在庙堂因腐败而控制力渐弱,江湖被(       )而创造力枯槁之后,古典中国的完成形态必定由糜烂臻于贫乏,经衰竭直至终结。

(选自张志远《古典中国的五部经典》,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买椟还珠   隔阂   碾压
B.买臣覆水   隔膜   挤压
C.买椟还珠   隔膜   挤压
D.买臣覆水   隔阂   碾压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再读《水浒传》,就能明白庙堂中国极大地消灭了江湖中国的创造力,而丧失了江湖支撑的庙堂必将溃败于异族。
B.再读《水浒传》,就能明白庙堂中国极大地弱化了江湖中国的创造力,而丧失了江湖支撑的庙堂必将溃败于异族。
C.再读《水浒传》,就能明白江湖中国的创造力被庙堂中国极大地弱化了,而异族必将大败丧失了江湖支撑的庙堂。
D.再读《水浒传》,就能明白庙堂中国极大地消灭了江湖中国的创造力,而异族必将大败丧失了江湖支撑的庙堂。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迷五色”语出《老子》,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作者老聃,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观点。
B.“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的作者是东汉司马迁,其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同为纪传体通史著作。
C.《红楼梦》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小说设计了由两条主线构成的网状结构。
D.《庄子》中的“顺应自然”“齐物”“辩证”等道家思想,有利于人更加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世界。
2022-05-24更新 | 3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部分区高三二模(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质胜文                                 于其身也,耻师焉
B.见贤思齐                                 盘盘,囷囷焉
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
D.大学道,在明明德                    若火始然
2020-08-11更新 | 1363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耀华嘉诚国际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念畜劣物终无所用(但)                         靡计不施,无济(最终)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笼子)               虽连城拱璧不也(比不上)
C.欲居之以为利,其直(认为……高)        成妻具资问(到)
D.民贴妇卖儿(每天)                                少年强之(本来)
2021-06-29更新 | 728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10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发同枕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意为男女结为夫妇。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和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伏惟启阿母”,“伏惟”是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话表示谦虚的习惯用语。
D.“初七及下九”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乞巧节,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代,下九也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