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语段,问答问题。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


金圣叹评《水浒传》,此段最后一句批为“一个‘紧’字,境界全出”。请结合以上文段及全书相关情节赏析“紧”字的妙处。
2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芳草”常用来比喻顽强的生命力。
B.“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C.古诗词善用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如《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用了比喻,“铁骑突出刀枪鸣”用了夸张,“终岁不闻丝竹声”用了借代等。
D.在《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峨日朵之雪和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
2023-10-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华大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上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万山、碧水、雄鹰、鱼儿这些客观物象,一融入词人的主观情趣,就成了种种美的意象,词人借此抒发了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B.词人在意象的选取和描写角度方面匠心独运,既有远眺,又有近观;既有仰望,又有俯视;动静结合,红绿相衬。
C.词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情绪。
D.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词人焦急地思虑着、担忧着,表现了词人对祖国未来的忧虑。
2023-09-22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对比,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这些寻常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纯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官场生活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2023-09-22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酒是诗词中一个重要意象,诗人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曹操生逢乱世,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委婉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决心礼贤下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C.曹操是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十分重视人才。这首诗歌抒发他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苦闷以及渴望招纳贤才的宏图大愿。
D.“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2023-09-22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下列对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首悼亡之作中,词人苏轼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情感表达深婉而真挚。
B.“十年生死两茫茫”指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茫然无知,而活人对逝者也是一样。永诀十年之久,极写死别之悲。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诗人完全进入了梦幻的世界。“纵使相逢”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
D.这首词有四重“隔”:生死之“隔”、空间之“隔”、相逢不识之“隔”、情感难言之“隔”。
2023-09-2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7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很精辟地阐明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
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说明孔子安贫乐道,鄙视所有富贵,把它们都看作浮云一样不重要。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下列各项对这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孔子说这些方面都学习就可以说好学了。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对课文内容论述不正确的一项(       
A.《论语》十二章,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重点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B.《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
C.《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表现出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D.《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2023-09-13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10 .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A.《长征胜利万岁》通过一些具体场面和细节记录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融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B.《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事件通讯,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
C.《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D.《兼爱》中,墨子通过浅显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和充满层次感的结构来论述“兼爱”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2023-09-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