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来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你认为,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有此能力?请通过具体人物、情节,加以说明。
2024-03-26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2023·天津·模拟预测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2 . 完成下列与《红楼梦》有关题目:
(1)下面几个句子是《红楼梦》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2)《红楼梦》中的女性构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给万千读者留下了极为鲜活深刻的印象。请从金陵十二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艺术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并结合具体情节阐释你喜欢她的理由。不超过100字。
2023-05-07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语文-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红楼梦》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周瑞家的为薛姨妈给各位姑娘送宫花,当送给林黛玉时,黛玉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同样是对待别人的馈赠,当秋纹在袭人之后,也得到王夫人赏的两件旧衣服而感到兴高采烈时:

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是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她,剩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

1.根据以上两处情节,分析黛玉和晴雯性格相似的地方。
2.具体说明两人这种性格,又是在各自捍卫什么?
2023-05-26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鲁迅所说的“真的人物”,并结合《红楼梦》的具体内容,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鲁迅的伟大既体现于他创作的一系列不可磨灭的作品,又体现于他在文学评论领域的巨大贡献。他在《中国小说的变迁》中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2023-12-23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5 . 建立法治中国的今天,为什么还要提倡礼治和无讼,请你根据《乡土中国》的相关内容提出两条理由。
2024-04-28更新 | 2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6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生日宴会。脂砚斋有批语:“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请梳理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回目寿星相关事件列举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薛宝钗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贾母提议凑份子、宝玉素衣祭香魄、
凤姐泼醋起风波、宝玉为平儿理妆
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贾宝玉
薛宝琴
邢岫烟
平儿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贾母荣宁两处齐开筵宴、邢夫人陷熙凤于难堪
2023-04-16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考前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钝感力是当今时代飞速发展下的新产物,它指的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请在《红楼梦》中选取一个人物,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钝感力的表现。要求:80~100字。
2024-01-27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乡土中国》中的两段话,回答问题。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定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出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的话。

语段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这样的乡土社会有什么特点?
2024-04-28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
9 . 下列判词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分别预示了小说中女子的命运,判词和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薛宝钗     林黛玉)
B.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贾探春)
C.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贾迎春)
D.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10 . 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列出的《红楼梦》中的判词①“堪怜咏絮才”②“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③“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分别对应哪个人物?
(2)从上面判词中任选一首,结合人物和情节,谈谈其“才”的特点,不超过90字。
2024-01-2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