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选择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几个句子是《红楼梦》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2 . 假设《红楼梦》中也有网络版的“朋友圈”,贾宝玉在被父亲责打之后,发了下面的帖子,请从小说中任选三人,并附上三人给宝玉的评论,要求符合人物特点,充实生动,每条不少于20字。

2024-01-09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3 .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指的是____________的爱情,“金玉良缘”指的是____________的婚姻。
(2)“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是谁的肖像?结合小说情节用80字左右,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至少写出两点)。
2023-05-12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二模(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4 . “钝感力”一词源于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同名作品,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钝感力”是指,当一个人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或伤痛时,依然能够坚定或乐观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是“实现人生目标或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你认为谁是《红楼梦》中最具“钝感力”的人物?是刘姥姥?是香菱?还是史湘云?请从三人中选择一个,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与“钝感力”的定义,分析其“钝感力”的具体表现,100字左右。
2024-01-02更新 | 31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语文试题
5 . 在《红楼梦》交流课上,老师提问:《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请你做出选择,并为其写一段赞美文字。要求: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特点,并阐明理由,不超过150字。
2023-04-01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6 . 关于《红楼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B.《红楼梦》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既是一种“荒诞”和“幻化”的手段,也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C.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通过“护官符”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其中“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堂金作马”分别说的就是薛家和史家。
D.《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2023-10-28更新 | 39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7 .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家人团聚、朋友聚会等吃饭场合在座位上面的谦让与讲究并不简单,结合你读过的《红楼梦》的相关情节,举例分析一下其中有何讲究?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这些讲究?
2023-04-28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不朽名著,书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耳熟能详的形象,其中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探春等更被认为是“花的精魂,诗的化身”。请从上面所列人物中任选一人,每人以一种花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能自圆其说。
2023-04-19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天津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
9 . 下面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黛玉、凤姐、宝玉、贾府三春,虚写贾赦、贾政等。
C.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10 .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红楼梦》举为“人情小说”的代表作,他说:“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世)故,则摆脱旧套,与先在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这种“摆脱”既表现在思想意趣上,也表现在艺术表达上。此前的人情小说多为才子佳人。阅读过《红楼梦》的你被小说中的哪些“人情”所打动?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打动你的原因。
2024-04-28更新 | 3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