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红楼梦》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以上两段文字都出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请分析林黛玉对“读书”问题先后回答不同的原因,并据此概括黛玉的性格特点。

2 . 阅读了《乡土本色》一章,请根据以下事例,提炼出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1)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

(2)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3)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他们从小就看惯了的。

整本书阅读-选择 | 适中(0.65) |
名校
3 . 费孝通《乡土本色》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化的一项是(     
①安土重迁       ②克己复礼       ③一表三千里     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⑤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⑥ 日新月异       ⑦兄友弟恭       ⑧眉目传情
⑨人怕出名猪怕壮       ⑩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⑤⑨B.②⑤⑦⑧C.①④⑥⑨D.②⑤⑧⑩
2023-01-28更新 | 32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群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女子形象,并常常借助人物所做的诗句来表现她们的品质特点。

如薛宝钗咏柳絮:“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葬花:“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史湘云咏菊:“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注】①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贾探春咏菊:“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红楼群芳虽然都凋零了,但她们的形象、品格却依旧值得品味。你认为以上哪种品格是当下女性最应该拥有的,请结合诗句试做分析,100字左右。

2023-05-14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庚辰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蒙府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程乙本: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材料二:

(探春理家做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节流”,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围、花木等给专人管理,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众婆子去后,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宝钗道:“断断使不得!你们这里多少得用的人,一个一个闲着没事办,这会子我又弄个人来,叫那起人连我也看小了。”……宝钗笑道:“不如问她们谁领这一份的,她就揽一宗事去。”……宝钗笑道:“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音。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像……凡有些馀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应该沾带些的。”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红楼梦》对于回目的用字颇为讲究。材料一中各版本对薛宝钗分别有“时宝钗”“识宝钗”和“贤宝钗”三种表述。你认为哪一种最合适?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6 .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令人过目难忘的女性形象。有居住在潇湘馆、满腹“咏絮才”的_______①_____,有一出场就因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_______②_____,还有端庄秀丽、别号“衡芜君”的_____③_______。这些女性形象,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中华文化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请你在横线上填出对应的人物,并从这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简述与之相关的一个小故事。人物:____________;故事情节:              
叙述故事要求:情节和人物匹配,叙述逻辑清晰完整,不少于100字。
2023-02-23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八所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班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这里凤姐儿已带着人摆设整齐,上面左右两张榻,榻上都铺着锦裀蓉簟,每一榻前有两张雕漆几,也有海棠式的,也有梅花式的,也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也有方的,也有圆的,其式不一。一个上面放着炉瓶,一分攒盒;一个上面空设着,预备放入所喜食物。上面二榻四几,是①和薛姨妈,下面一椅两几,是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几。东边是③,③之下便是王夫人。西边便是史湘云,第二便是宝钗,第三便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宝玉在末。李纨凤姐二人之几设于三层槛内,二层纱厨之外。攒盒式样,亦随几之式样。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一个十锦珐琅杯。

大家坐定,①先笑道:“咱们先吃两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古代,人们交往中的座次也是很讲究的。《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有一场行酒令的活动,其中人物在藕香榭中的座次如下图所示。其中位于①位置的是____________,她之所以坐在主位,是因为____________;位于②位置的是____________,她坐在这里的原因是她是____________;而位于③位置的是____________,她在行酒令的时候说出了一句“花儿落了结了个____________”,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以下题目,完成小题。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最能吸引人的力量。我们在古代文化经典中就能看到很多具有人格魅力的形象。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就其人格魅力来具体谈谈。要求100字左右。

9 . 请从《红楼梦》《边城》《祝福》《百合花》《老人与海》五部作品中挑选一部,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阐释。要求:结合具体人物和情节阐释主题,不少于80字。
10 .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凤姐,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告诫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盛筵必散”,叫她为自己的未来早做打算。
B.贾珍引着贾政众人入园。一路上佳境叠现,贾政命众客拟写匾额对联。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课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也颇现才情,奈何贾政始终不合心意,呵斥贬抑不断。
C.元春省亲之后,担心贾政使人封锁大观园,便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D.三月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后来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黛玉自比为莺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