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3 道试题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1 . 下列与例句加点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A.余始循B.咨臣当世之事
C.回视日观西峰D.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2022-02-05更新 | 90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6课 (2)登泰山记-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C.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D.其级七千有余
2022-02-05更新 | 83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6课 (2)登泰山记-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3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崖当道者(界限)B.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
C.越长城之(界限)D.其远古刻尽漫失(模糊或缺失)
2022-02-05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6课 (2)登泰山记-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乙)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节选)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汉代帝王刘彻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岐山之阳,说的是岐山的北面。山之阳指的是山的北面。
C.乙卯、甲子、丁卯指的是时间,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D.孟德,即曹操,孟德为曹操的字,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说古代每逢喜庆,便以之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甲文中作者以“雨”题名亭子,也有这个意思。
B.甲文写作者到了扶风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亭子,在南面开凿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C.甲文中说没有收成,盗贼就会猖獗起来,这就需要很多监狱,如果这样,作者与客人想在这亭子上和百姓游玩享乐,也难做得到了。
D.乙文中写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自己!作者借此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2022-02-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 (2)登泰山记-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5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②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见云中白若樗辅数十立者(稍微)
④世皆谓之天门(助词,无实义)
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
⑥而半山雾若带然(停留)
A.①④⑥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⑤⑥
2022-02-05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 (2)登泰山记-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惊异于薄壁那边/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


(1)“我小心地探出前额”,朗读的重音应该放在__________ 上面,从而体现出“我”稍有不慎就有跌入万丈深渊的可能。
(2)“惊异于薄壁那边……”中, “我”“惊异”的心理更接近于(     
A.惊喜B.伤心C.恐慌D.惊诧
(3)“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我在攀爬过程中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一种无谓的付出,毕竟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
B.“我”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守旧者,不能踏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代共舞
C.“我”并没有和时代一同“滑坡”,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节操
D.“我”不是一个能从大局出发的人,因而定格出了一个失败者的姿态
2022-02-0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3)峨日朵雪峰之侧-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塞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受的痛。

爸爸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雪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种独特的“洗澡”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力大为王”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然而,那天这位“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手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和消遁。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

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来——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

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心脏中一下子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

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男子汉气质。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那是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用顽强的毅力挣脱了病魔,回到了我们身边。

慢慢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我们,逐渐变得又只记得从父母那里去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了。而父母,则更慷慨地给我们提供着源源不尽的食物、关怀和照顾。

只是,我们也多少发觉了一些变化。每次到家,总见爸爸在忙着,忙着种花,忙着写稿,忙着练字,忙着裱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说是要给自己的同学每人一张以作纪念,还指给我看哪些是给哥哥的,哪些是给弟弟的,哪些又是给我的……

爸爸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这种像交待后事一般的话语,我拒绝承认某种现实,我甚至自私地认为我们还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小孩,他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和健康,一如既往地宠爱我们……

从上次发病到现在,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近来感到身体明显不适的爸爸只得重新到南京医院复查,医生得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不容乐观”,说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而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再次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当这些现象突然出现在自己最为至爱的亲人身上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作出自欺欺人的反应。拒绝承认这样的现实,要想逃避这样的现实,不敢碰,不能揭,不愿看……

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可是,我们又实在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现实。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1.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内容回答。
2.第二段写爸爸强壮的身体,对下文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第二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
4.爸爸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准备纪念品,为什么“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
2022-02-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3)峨日朵雪峰之侧-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

是眩晕的飓风。

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

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是广场。是通都大邑。是展开的景观。是不可测度的深渊。

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

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

而现在我仍转向你们白头的巴颜喀拉。

你们的马车已满载昆山之玉,走向归程。

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

你们的团明月正从我的脐蒂升起。

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

而潮汛已经到来……

1.“我是……”的连续排比,有什么作用?
2.节选部分在句式上有何特点?
2022-02-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3)峨日朵雪峰之侧-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词,完成下面小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悬崖边的树的特点是什么?
2.你觉得悬崖边的这棵树指的对象是什么?
3.“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结合诗的第一句,你觉得这“风”除了指自然界的风之外,还可理解成什么?整句诗的大意又该如何理解呢?
4.诗中的“树”为什么要倾听那些喧哗和歌唱?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移入这棵树中,使树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B.在诗中诗人处处是在写树,然而又是处处在写人,处处在写人生战场上的坚强战士。
C.全诗描绘了一棵树,它远离森林,孤独而又寂寞,目的是为了强调个人和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D.本诗是凝练而含蓄的,这种凝练而含蓄的艺术描写,深化了诗歌的象征意蕴。
2022-02-0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3)峨日朵雪峰之侧-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21-22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10 . 阅读《峨日朵雪峰之侧》第二节,完成后面的题目。
1.“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而现实情况则是“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诗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
2.诗人使如何看待只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相伴的?
3.诗人李以亮曾这样点评《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一首孤绝的超越之诗。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2-02-0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2课 (3)峨日朵雪峰之侧-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