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3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屋脊上有这样一个山东人

——记山东籍援藏干部、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

1978年,34岁的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森愉快地踏上了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路程,他奉调担任这一地区的宣传部副部长。

看到孔繁森的身体素质不错,前来接收干部的日喀则地委组织部的同志试探着问他:你到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怎么样?

岗巴县海拔4750米,比日喀则整整高出1000米,而且地处偏僻,条件异常艰苦。到这里工作,对一个刚刚进藏的内地干部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孔繁森没有丝毫犹豫:行!

孔繁森抱着这样一个信念:在落后地区工作,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干成一件实事。他很快克服了高山反应,学会了骑马,在险峻的小路上策马颠簸,到基层农牧区调查研究,了解农牧民的疾苦。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孔繁森就骑马跑遍了全县所有公社,为指导全县工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孔繁森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工作过,针打得很好,他看到岗巴县的农牧民群众缺医少药,决定重操旧业。每天,他白天工作、劳动,晚上背起药箱,走村串户,为病人送药打针。最多时他一晚上要走几十里路,打20多针。几年来,他治好的病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一次,孔繁森下乡骑马时不慎落马,摔成了严重脑震荡,昏迷不醒。当地老百姓扎起担架,抬着孔繁森走了30多里山路来到县医院。当孔繁森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是一双双焦急期盼的目光,一位老大娘还手捻佛珠,不停地为他祈祷。他的视线一下子模糊了……

1982年初,孔繁森内调回山东工作。听说这一消息后,岗巴县群众背着醇香的青稞酒,手捧洁白的哈达,赶到县委所在地,为孔繁森送行。许多群众泪流满面,难舍难分:孔书记,我们舍不得您走啊!

人的一生往往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考验。1988年的一天,山东省委组织部找到当时已是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谈话,告诉他省委已决定让他再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

听到这一消息,孔繁森脑海中闪过家中的情景:老母亲年近九旬,体弱多病,爱人做过手术,不能干重家务活;孩子们正在上学,经济上不能自立……孔繁森一走,这个家庭会遇到什么困难,可想而知。沉思片刻,孔繁森又一次作出了人生历程中重大的选择:去!

孔繁森进藏时正值深冬,寒冷、干燥、严重缺氧,使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也感到不适。然而,为了尽快掌握他分管的全市教育工作的情况,孔繁森进藏不足一个星期,就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

到拉萨仅四个月,孔繁森就跑遍了拉萨所属八县区的每一所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民办小学,走访教职工近600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集中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全民教育意识,三年来,拉萨市教育事业有了明显起色:全市达到了乡乡有学校,绝大多数村有了民办学校,儿童入学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的近80%。

这次进藏,孔繁森一心为群众的心肠跟过去一样火热。拉萨市有55个敬老院,孔繁森在短短几年内跑了48个。每次到敬老院,他都自掏腰包,买上罐头、衣服、药品、收音机等送给老人,一次,敬老院一位老人病了,恰巧院里的汽车出了故障。孔繁森听说后,背上老人,直奔医院,看病、化验、打针……孔繁森背着老人整整转了一个上午。医生护士都误认为孔繁森是老人的儿子。老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活菩萨,活菩萨

孔繁森有3个子女,然而他却说他有5个孩子。原来他到拉萨后收养了两个藏族孤儿,这两个孤儿都只有10岁左右。

一方面要当公务繁忙的副市长,另一方面要做照料孩子的慈父,这双重角色使孔繁森心力交瘁,晚上孩子尿了床,要半夜起来换床单;每天下班,要急急忙忙回家为孩子做饭;几乎每天都要洗孩子的脏衣服……这些困难都没有使孔繁森后悔,孩子们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健康地成长起来,孔繁森到阿里地区赴任时,又将孩子带到了那里。

那是1992年下半年,自治区领导找孔繁森谈话,准备让他担任一个厅的领导职务。正当他准备赴任时,突然又接到了让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的任命。勇于吃苦的他把到阿里工作当成自己人生经历中又一次严峻挑战,毫不迟疑地接受了组织任命。

阿里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通电的地区,就是地委大院每天晚上也只能用小型发电机发两三个小时的电,来维持昏暗的灯光。生活的艰苦更不必说。

条件的艰苦使孔繁森消瘦了,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那乐观忘我的情绪,上任伊始,他就一头扎进基层,有路的地方坐车,没有路的地方就骑马。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孔繁森认清了阿里地区条件的局限性,更看清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优势。采访中,他如数家珍地摆出了阿里取之不尽的宝藏:

——金矿、水晶矿、硼砂矿等十几种矿产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孔繁森和地委、行署研究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开发。

——阿里靠近普兰口岸和斯不气口岸,另外还有80处通向国外的山口,边贸开发前景广阔。去年阿里地区外贸纯收入达到600万元。

——阿里水资源丰富,目前正准备投资两亿元,修建一个大型水电站,解决制约阿里经济发展的电力问题。

……

阿里是西藏最偏僻的地方,也是潜力和希望最大的地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步子迈得再大一些。我有信心和全地区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把阿里建设成一个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阿里!孔繁森语气坚定地说。

孔繁森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副迟浩田将军的题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这不正是孔繁森和西藏人民、西藏这块土地结下深情的最好写照吗?

是啊,孔繁森的确与二百多万西藏人民必连着心,他深深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选自1994217日《大众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繁森两度进藏,都事出突然且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但他并未退缩,而是勇敢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B.孔繁森每来到一地任职,都迅速地了解了当地的客观情况,为接下来开展工作准备了大量一手资料。
C.孔繁森会打针、学骑马,在条件极度恶劣的西藏地区,他的一身本领帮他更好地完成了他的本职工作。
D.孔繁森与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正是这份情谊让他下定决心要将阿里建设成文明富裕的新阿里。
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五、六两段,连用多个数字,意在突出孔繁森艰苦的工作环境与投入的工作态度。
B.本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以孔繁森职位的变迁划分作板块,串联起全文。
C.大娘捻佛珠为孔繁森祈祷、老人称其为“活菩萨”等侧面描写,烘托了孔繁森高大的人物形象。
D.本文挑选了能够体现人物品质的典型素材,进行了适度的想象夸张,使人物的形象饱满而生动。
3.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孔繁森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相对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因此,在比较各民族的文化时,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一个种族或群体把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看作是最好的,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价别的种族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种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把人分成我们他们,我们都是对的,他们都是错的。种族中心主义走到极端,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就会引起种族或国家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

为了避免种族中心论,人类学家对文化采取了相对态度,即主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合理,不应当用外部标准来判断,而应当用他们自己所在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中亚人吃饭拿手抓,各自有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否合理,要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判断;要不要改变,也要由他们自己决定;外人不能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应当说这是一种客观的、公平的文化价值观,它有利于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于是文化相对论就成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主流思想。

但是文化相对论也不是无限的,不同文化之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共同标准的。如果把文化相对论无限化,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那就会导致世界上没有公理,无法沟通,这就会阻碍社会进步。比如一些部落吃人,按他们的习俗是对的,别人不能反对。一些民族实行奴隶制,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可以买卖,可以杀戮。按照他们内部价值标准说,这是合理的,应当的,别人也不能反对。倘若普遍如此,那么社会还能进步和发展吗?事实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民族和国家之间交往更加频繁,这就必然形成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要不然世界各国人民怎么互相交往与共同进步呢?所以说,不能把文化相对论无限化。既要承认文化相对论有客观性,又要承认人类需要有共同的价值标准,这才是科学合理的态度。

一个种族或群体的文化价值,是他们长期共同生活在他们那个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是在人类交往和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前者是种族和群体文化的特殊性,后者是人类文化的普遍性。经济社会越发展,世界交往越频繁,人类共同价值就越会增多。这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大趋势。

(选自杨心恒《说说文化相对论》,有删改)

材料二:

文化相对论者主张抛弃欧美中心主义,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反对用暴力干涉落后民族的文化,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们不作分析地把一切文化都看作是具有同等价值的文化,忽视其文化背后的社会发展水平,不主张帮助落后民族提高文化水平,使不发达地区继续保持落后状态。

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并不是都有同等价值,并不是都要受到尊重。文化相对论者极力推崇文化的多元性,反对西方人用他们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落后民族文化,并野蛮干涉,使落后文化服从优秀的西方文化,或者同化它。这是文化相对论中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但是,难道被西方人看作是落后的文化,一定是文化相对论者想象的那种有民族特色的原始美,被当地人喜爱的那么值得去推崇、保护的文化吗?那种文化保持下去,一定永远那么吸引人吗?

其实文化相对论者只注意了文化的特色,一味地去保护、尊重,而不去了解这种文化在道德伦理角度、人类社会发展角度、民族文化水平提高角度和现实生活角度的好坏,不去分析那些文化的差异,那是十分片面的,是十分不理智的,更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虽然文化相对论者在理论上很得意地用仁慈的中立态度去对待每一种文化,但在现实生活中是万万行不通的,文化并不是同等价值的,并不是都要受到尊重,有的甚至要去推翻它。

与文化相对论一样,文化进化论有片面性,但事物不能不进化,用哲学的话讲是事物总是要发展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能永远停留在文化相对论者所保护尊重的落后特色时期的,不然会受外来民族的侵犯,所以各民族众多有识之士去先进国家寻求文化进化,以此来使本民族站起来。我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我绝对反对到处肆意地乱用物竞天择。过分强调物竞天择,这个世界就会多一分不安宁,国家之间相互战争,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后果很难设想。希特勒就是一个过分强调物竞天择的人,由此想灭绝犹太人。

(选自王顺《文化相对论是一把双刃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相对论认为每种文化都具有充分的价值,反对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价别的种族和群体的思想行为。
B.文化相对论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主流思想,原因之一是有利于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
C.对于部落吃人、奴隶买卖这种现象,我们不能野蛮干涉,应该用欧美认可的价值标准合理引导。
D.文化相对论者只注意了文化特色,以仁慈中立态度对待每一种文化,但理论与现实脱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各个种族、群落的文化,不能认为一切文化都具有价值。
B.文化相对论保护了民族文化多元,避免了同化,但这种保护必然导致外来民族的侵犯。
C.文化相对论与文化进化论均具有片面性,因此,面对具体文化现象我们需辨证思考。
D.材料二支持落后文化需进化的观点,但反对把自然界的“物竞天择”运用到人类。
3.下列选项不属于“种族中心主义”思想和行为的是(     
A.乡下的阿Q们讨厌城里人煎鱼时放切细的葱丝。
B.国学爱好者认为京剧是国粹需要保护传承。
C.美国以“民主”名义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
D.韩国人强烈呼吁取消日本“丑陋”的相扑运动。
4.社会学家费孝通晚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观点,已经成为诸多文化学者的共识,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5.材料一、材料二都提到落后文化并不都具有价值,对于如何使落后文化进步,各自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023-10-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神秘莫测的残缺美。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红楼梦》的续写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预设的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像宝玉遗弃宝钗,像钗黛沦落教坊。这些都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不像后来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虽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丧失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书。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高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守寡。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还未到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

至于《红楼梦》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想创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结局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这种的源头——《红楼梦》十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

(摘编自李相《红楼未完,残缺之美》)

材料二:

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

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完形化的心理趋势,这是一种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造的过程,人们能在这种再造之中获得一种愉悦感。

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对象,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等同于审美对象,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的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这个艺术规律。歌德曾经说过:优秀作品无论你怎么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曹雪芹凭借半部《红楼梦》蜚声文坛,他的作品也是残缺的,但带给读者的却是回味无穷的美。可见,残缺能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作空间,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大价值的美感。

《摘编自李建群   周合军《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八十回后续本中,黛玉和宝钗悲剧的结局更符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判词的预设的。
B.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作者认为残缺的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更大。
C.审美主体感知审美对象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
D.材料一指出《红楼梦》具有残缺美,材料二从理论上阐释了《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具有残缺美的内在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这与人类心理上本能地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有关。
B.高鹗所续的《红楼梦》结局虽然未到苍凉的程度,但仍然比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更具有艺术价值。
C.残缺的作品能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有助于读者能动地改造或创造审美对象,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D.“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
3.下列说法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残缺结构是文学无言的意义建构方式,也是文学超越语言表达本身,达到无限的审美境界的途径。
B.“残缺的艺术”在于它唤起了审美主体的无限想象空间,并由此带来艺术作品的转机和创新的可能。
C.美的残缺,则是美的中断、美的危机和美的破坏,不能获得更高层次上的情理之中的审美意趣。
D.残缺要恰到好处地昭示美,必须处于节制谨慎的度中,而度的差异导致了美感有无和深浅的不同。
2023-10-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籍”“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圈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摘自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圈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摘编于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
3.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4.在追求文学辞藻上,两则材料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5.依据材料一对“含蓄美”的阐述,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是如何体现含蓄美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23-10-0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前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 China Space Station)是我国建设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

1992年,我国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199911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于1121日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

200310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在轨飞行21小时后,于1016日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200510月,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收官。

2008925日至2013611日,神舟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发射成功,并完成指定任务。

2016910月间,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接连发射升空,结成组合体并进行了长达30天的载人飞行。

2017年实施的天舟一号任务使我国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宣告完成。

2019719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指定位置。

202055日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

2021429日至917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完成在轨测试验证,天和核心舱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20225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20227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202211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11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材料二: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以材料科学为例,一般材料的制备过程都是先把材料加热,熔融成流体,这个过程会受到重力影响。

“在空间站上,我们可以研究材料没有重力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能反过来促进地面上材料科学的研究、材料的加工,提升效率、提高质量。”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表示。

材料三:

对话飞天英雄花——军旅作家王毅专访女航天员王亚平

王毅: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了,作为中国女航天员的代表,你有怎样的感想?

王亚平:特别激动。这次大会让我感受到了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精神面貌,也认识到新时代中国妇女的使命和担当。实现中国梦,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广大女性要建功新时代、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扬帆新征程、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王毅:成为一名飞行员,尤其是航天员,肯定要吃很多苦,你是怎么过来的?

王亚平:从17岁报考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开始,两件事始终形影不离:一是紧张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二是不为常人所知的严酷训练。人生本来就是在不停的挑战过程当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当航天员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改变它的环境,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降低它的门槛。我当时的信念是,只有坚持,只有不断地挑战,才能触摸得到宇宙中的星辰。航天员的生活单纯而又规律,不仅仅要学习海量的知识,还要进行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接受几乎苛刻的零失误、零差错的考核,要求全身心的投入,不能出现任何的走神。那几年间是数千小时的刻苦训练。在八大类几十个训练科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心机训练,航天员要承受8G值的过载,需要非常强大的意志力才能熬过去。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E.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是最终建成天宫空间站所必需的重要条件。
B.王亚平在不停的挑战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反映出新时代我国妇女所具有的使命担当精神。
C.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就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中去,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D.离心机训练时航天员要承受8个G值的过载,所以这个科目是最具挑战性的,也给航天员的印象最深。
3.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成功的原因。
2023-10-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

今天的梅州,是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距离梅州市区20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村,却依稀能看到100多年前留下的痕迹。这栋略显破旧的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

在林风眠5岁时,家里把他送到了本族开设的立本学堂,读书认字,既是石匠又能画几笔的父亲还教他临摹《芥子园画谱》。在这种临摹中,林风眠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

1915年,15岁的林风眠踏进了梅州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林风眠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梁伯聪,正是这位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个能书善画的秀才,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求学期间,亲朋从南洋带回的一些外文书籍,也让林风眠好奇不已。书中那些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他,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

4年后,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和林文铮一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在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林风眠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启蒙。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不再是儿时临摹或少时喜爱的西洋画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考。林风眠独特的绘画天赋使杨西斯惊叹不已,于是就推荐他到巴黎美院。1924年5月21日,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的莱茵宫开幕,他的作品引起轰动。此时的林风眠,在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中西调和的基本艺术面貌。

约两年后,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不久,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之间寻求新路。

为了实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林风眠可谓殚精竭虑。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林风眠的学生,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

1927年5月11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由于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执掌杭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的十年。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悲哀》《死》《人类的痛苦》《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重。

后来林风眠移居到了上海,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在清苦孤寂中继续着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林风眠终于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孤独、忧郁和磨难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风眠,但是,在他的笔下,却衍化出了寂静的山川,仿佛一片超现实的梦乡。

(选自《光明日报》)

相关链接:

①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林风眠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离经叛道的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唐三彩、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②林风眠曾对人讲: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林风眠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汇了东西方的优点,能够创造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他是一个独领风骚数百年的领袖型、旗手型的人物。——中国美术学院原校长 肖锋

他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他之后的赵无极、吴冠中等人都是追随他的道路的。没有林风眠,中国绘画就缺少一个走向现代艺术的大师。——美术理论家 邵大箴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风眠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之长,造型简约,色调强烈凝重,独具一格。
B.林风眠的创作融汇了东西艺术之长,创造出了自己画作的独特的面貌,他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真正的人味,作品就没有生命活力。
C.林风眠成为中国“百年巨匠”之一并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他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并且他身体力行,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绘画是林风眠安身立命的凭借,是他毕生的终极追求,更是他表达强烈情感的媒介。他借助绘画表达他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敏感与爱。
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林风眠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文化学习,又在梁伯聪、南洋回来的朋友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西方的艺术世界,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调和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B.1919年,林风眠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接受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双重启蒙,从此踏上了绘画艺术中西调和的探寻之路。
C.大成就须经得起大寂寞。移居上海的林风眠不问世事埋头探索,孤独、忧郁和磨难围绕着他,但他终于超越自我,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就。
D.林风眠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从1919年选择出国勤工俭学,到德国第一届“中国美术展览会”引起轰动,再到国内艺术展上借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都是他爱国的体现。
3.简述林风眠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的缘由,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3-10-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有机融合,打造出全新的IP形象。由于众多虚拟数字人取材于传统文化,所以其外在形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视觉化呈现。比如,“天妤”的设计以传统飞天和唐代女俑为灵感,她衣袂飘飘,妆造典雅。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观众得以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亲密接触”。

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并非易事,既需要技术支撑,又需要文化打底。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应用、传播的过程。比如,为了让“苏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古籍文本数据。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从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容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的把握,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验,确定下来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由此观之,“苏东坡数字人”的设计制作过程,完全是一次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艺术作品整理和研究的过程。由于这种整理和研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所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数字人要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可以始于颜值,但最后还是要终于价值。传统文化领域是应用数字人比较多的领域,且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数字人最大的魅力,不是研发运用新技术,也不是对网文、网游等传统业态的改变,而是为原本高度依赖人和现场空间的传统行业在生产、传播、消费场景及价值实现等方面带来无限想象力和可能性,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物我关系的认知。

数字人让大量文化瑰宝重新“复活”,以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烟火生活,焕发青春活力。可是,数字人建设毕竟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其中,内容生态是制约数字人发展的最大瓶颈。虚拟世界中的“你我他”需要现实生活内容作支撑,需要“故事”来引流。唯有如此,数字人才能既拥有好看的“皮囊”,又拥有丰满的“灵魂”。比如,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只有容貌形象的“物理真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实现“精神真实”。为此,中华书局专门建设了“苏东坡专题数据库”,并陆续开发了多个维度的“苏东坡主题知识图谱”。依托数据标引体系,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与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翻译成彼此关联的数据网络,并将其放进“苏东坡数字人”的脑中,从而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下一步,中华书局将加强对“苏东坡数字人”的人工智能训练,以为其“赋魂”,从而让“苏东坡数字人”真正像苏东坡一样去认知、思考、表达、行动,最终实现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数字人的产生和应用,是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

(摘编自俞国林、王建《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

材料二:

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也是当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进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然而,如何平衡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既做好古籍的修复保护、守住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又能使古籍上的文字走出故纸尘封、与更大范围的读者和研究者见面,是古籍工作者一直以来面临的一大难题。

所幸的是,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为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行路径。利用扫描、微缩等技术手段,让古籍的原始面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整清晰地保留下来,有效避免了人为移动或翻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大大方便了阅览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可借助AI技术,对古籍进行规模化、系统化的字符识别和录入,搭建古籍全文数据库以及各类知识库,实现全文检索、文本比对、自动标点、数据分析等功能。这些技术应用在提高整理研究效率的同时,还拓宽了相关人文领域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古籍挖掘利用的方式手段。

古籍数字化工作依旧任重道远。与存世古籍体量相比,现有的数字化规模还存在巨大差距,数字化成果的共享开放水平和深度挖掘能力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古籍从修复保存到研究整理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数字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十分紧迫。

(摘编自年旭《古籍数字化,让更多人共享经典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观众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天妤”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得以直观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
B.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比纯学术研究更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C.中华书局依托数据标引体系,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赋魂,从而实现了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
D.借助AI技术,搭建古籍全文数据库,能提高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效率,推动古籍数字化进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但是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虚拟数字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物我世界的认知。
C.“苏东坡数字人”的制作和应用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汇聚与共享。
3.下列选项、不属于“古籍数字化”的一项是(     
A.输入网址、轻点鼠标,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砷》书法便可跃然眼前。
B.云南省图书馆在网上发布宋刻宋元明递修本《北齐书》,人们得以一睹珍版古籍真容。
C.京剧领域的“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现身梅兰芳大剧院,与台下观众深情互动。
D.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全息虚拟人“苏轼”与观众跨越古今话诗词。
4.材料一中作者两次列举“苏东坡数字人”的事例,试分析其意图。
5.《人民时评:让古籍与数字化时代共振》一文指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搁古籍的当代价值,就能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如何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蚂蚁远征,返回的路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它们是怎么去的,就会怎么回来,按照原路返回,不在乎这条路是怎样的曲折蜿蜒,也不在乎所走过的路是怎样的艰苦困难。那么,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

可以想一下爬行毛虫,它们外出觅食的时候,会在自己爬行时沿途拉出一条丝线,而这就是它返家时的指向标。红蚂蚁是不是也像爬行毛虫一样有一个笨笨的办法呢?留下某种独特的气味,而返回之时便由这种气味来刺激嗅觉从而找到归路呢?为此,我找了六岁的孙女露丝与我一起进行观察。露丝在发现了红蚂蚁大军的新动向后,便一直悄悄地跟在后面继续监视。每隔一段距离,露丝便在红蚂蚁大军所经过的路上丢下几颗石子作为记号。

我用扫帚沿着蚂蚁所选定的路线扫出几条大约有一米宽的实验带,我在红蚂蚁行军之路上前后扫了四个并不相连的地方,当红蚂蚁满载而归的时候,它们不知不觉到了第一个实验带的边缘。显然,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是有些犹豫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几只敢于冒险的红蚂蚁进入了第一个实验带的范围,剩下的蚂蚁军队紧跟着这几个冒险者。有意思的是,在冒险者带领着蚂蚁大军踏入实验带的同时,还有一些蚂蚁选择了从实验带侧面绕行。不过,不管怎么样,它们在经过第一个实验带之后又重新走上了它们非常熟悉的原路。到了其他的实验带时,红蚂蚁们仍然是非常犹豫的,但是尽管经历非常曲折,最后它们仍然直接或间接地重新找到了原路。虽然我给它们出了不少难题,可红蚂蚁最后返回蚁穴的路线正是露丝监测时用小石子标记出来的路线。这个实验对“蚂蚁靠嗅觉返回”的说法似乎持肯定态度。但对于嗅觉能够给蚂蚁提供方向感的说法还不能过早地肯定,最科学的办法是创造更好的条件来重新进行一次实验,把那些可能指引蚂蚁找到原路的气味全部清除,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嗅觉论者的说法是否正确。

进行新的实验,需要设计一条具有阻碍作用的激流。这条激流足有一步宽。激流很长,对红蚂蚁来说,这就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大河。我用了大量的水,将地面进行了一次十分彻底的冲洗,至少沿途那些粉末物质和它所带有的气味,在“大河”一刻钟的冲洗下完全被清除了。在“大河”面前,蚂蚁们犹豫的时间远比上次实验时长得多,但最终,它们还是顺利地征服了水流,而且依旧坚持了原路返回的传统。

红蚂蚁大军第三次出征时,我按照实验计划,选取红蚂蚁既定路线中的一处,用刚刚从花园中摘下的薄荷叶擦了一下,并将薄荷叶放在既定路线上距擦过的地方稍远的路上。从“战场”上返回的红蚂蚁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便经过了被薄荷叶擦过的地方;至于放着薄荷叶的地方,红蚂蚁们也只是稍微有些犹豫,但仍然非常坚定地走了过去。

在接下来进行的实验中,我将不改变路面的情况,而只是准备用一些大的纸张或报纸铺在路中央,并将这些纸张用小石块压住。通过这种方法,道路的外貌被改变了,只是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原本存在的气味。当这些久经考验的红蚂蚁来到“陌生”的路面时,它们表现出了之前从来没有过的迷茫。这一次它们先后进行了多次尝试,并在四周反复进行侦查,或者前进,或者后退,徘徊了很久之后它们才“冒险”似的进入之前未曾见过的“陌生”地域。在成功经过了被纸张遮盖的地带之后,红蚂蚁大军才恢复正常,继续坦然地前进了。

我还为它们设计了另一个圈套。它们认定的道路已经被我用一层薄薄的黄沙覆盖住了,原本浅灰色的地面现在已经被土黄色所替代。这虽然只是非常简单的颜色变化,却让红蚂蚁们在好长时间内都在犹豫,一阵茫然过后,红蚂蚁们还是克服了这个新障碍,重返原路。

我曾经用小石子将红蚂蚁第一次远征的路线标示出来,这是一条总共有二十多米长的路。在这之后的两天,我非常惊讶地发现,红蚂蚁大军的第二次远征重复着首次远征时的路线,沿着一个个石子路标继续前进。假如把部分蚂蚁从大部队中拿出来,将其置身于一个非常不熟悉的地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拿出一片已经枯掉的树叶,将其放在大部队中的一只蚂蚁的面前,并将这只蚂蚁移到了距离蚂蚁大军两三步远的陌生的花园南边。我发现这只蚂蚁在重新落到地面之后,显得手足无措,如同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闯。我发现它非常急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战友,可事实上它把方向搞反了,离自己的战友越来越远。我发现它起初是往回走的,然后又远去,一会儿试试左边,一会儿试试右边,不断探索着四周陌生的环境,可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有将方向找对。我还进行了另外一次与此差不多的实验,不过这次我选定的“陌生”区域是这些红蚂蚁相对熟悉的花园北边。实验时被选中的红蚂蚁也有一些犹豫,而且也是四处试探希望找到正确的方向,最后被选中的红蚂蚁还是找到了大部队,原因可能就是它们对花园北边还是十分熟悉的。

(摘编自法布尔《昆虫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蚂蚁远征,返回的路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红蚂蚁是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呢”,作者围绕这一疑问,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最终也没有什么收获。
B.法布尔之所以在红蚂蚁行军路上扫出四个不相连的地方,是为了能够反复进行实验,观察红蚂蚁的反应,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性。
C.当红蚂蚁来到“陌生”的路面时,它们都会有从众的心理,只有回到了原本的路线,红蚂蚁才能恢复正常,坦然前进。
D.红蚂蚁在团体行动时,方向明确,但如果将一只红蚂蚁从大部队中拿出来,使其单独行动,它就会找错方向,无法重新回到远征的队伍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写爬行毛虫在沿途拉出一条丝线作为返家时的指向标,引出红蚂蚁靠什么方法原路返回的问题,不仅有趣,还达到了科普的目的。
B.本文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在描述实验之前会提出疑问,这样做能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提醒读者注意,引导读者一起思考。
C.文章通篇把红蚂蚁当作人来写,富有趣味,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实验,赞扬了红蚂蚁顽强执着、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
D.“我发现这只蚂蚁在重新落到地面之后,显得手足无措,如同一只没有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闯”运用了比拟、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
3.下列选项中,最能够支持“红蚂蚁不是靠嗅觉返回”这一说法的一项实验是(     
A.扫帚扫断道路法B.激流冲挡道路法
C.纸张遮断道路法D.黄沙覆盖道路法
2023-10-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这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中华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中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中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须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摘编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的传统建筑黯然失色,土里土气,常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国传统建筑不如西方的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古建筑。
3.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是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2023-10-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交通职业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修辞立其诚”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已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但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一些网络媒体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曾经,读者反感“襄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人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摘编自石羚《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哲学与科学属于理论命题,其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文学虽与二者有所不同,但也要对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
B.人们只有在正确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
C.当下一些网络媒体浮夸荒诞的文风,不仅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也使得“眼球情结”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
D.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年轻网民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修辞立其诚”的要求格格不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岱年认同“修辞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的观点后,指出了“立其诚”所包含的三层含义。
B.人在观察现象时,常带有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而发挥人的主体性时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C.“修辞立其诚”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热衷故弄玄虚等不良文风,都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D.材料二第三段,作者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的道理。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境非独谓景物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B.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
C.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黄庭坚《与王观复书三首之一》)
D.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王国维《人间词话》
4.张岱年先生认为人们“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原因。
5.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你的理解,简要说明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发言著论写文章”时应如何坚守“修辞立其诚”的准则。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