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闺阁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顾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虚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凤、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绝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贾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
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
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皆是有情有理的。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
2022-12-03更新 | 45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琼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弹幕尽管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年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 “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年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我死了”)。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

在进入弹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 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李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式文学批评,立足原著整体,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解读细致,阐释深刻。
B.弹幕能够即时即兴地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进行点评,制造交互的狂欢气氛,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文化取向较传统的人更加讲究评论中的逻辑与秩序,他们反对在读写娱乐化的过程中渗透参与感和趣味性。
D.弹幕空间可以看做是一种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人生选择,但同时也要理性审视弹幕蕴含的负面因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印刷文化节奏相对缓慢,思想交换受到客观条件上的限制,但目前它仍是速度与深度比例恰当的范本。
B.弹幕环境中,写作要想表达真实自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这样才能无限趋近言文一致的境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饱受功利束缚的窘境。
D.两则材料都做到了站在观察社会现状的视角去看待“弹幕问题”,体现了审慎理性的辩证态度与客观立场。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最近读什么书?”黛玉答:“只刚读了《四书》。” 弹幕: “还读了《情商宝典》。”
C.《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身处绝境却意外得到关云长的义释,曹操感其情义。弹幕:“骄兵必败。”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假如你作为弹幕问题论辩的反方,要针砭其负面影响,请结合材料一、二,列出你的论述要点。
5.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弹幕文化兴起原因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给当代青年提两条正确对待弹幕或其背后文化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学术、政治作品相较,文艺作品在接受和生成上具有特殊性,使得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其特有危害。

从接受面看,文艺作品具有与大众更为亲近的影响力。学术作品往往与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少数人会去主动阅读或研究某一历史事件的史料,大多数人更愿意从文艺作品中了解历史。政治作品虽然对大众有引导作用,并且借助强大的宣传力与大众拉近距离,但这种“近”并不代表“亲”。相较于阅读红岩精神的政治报告,人们大多更愿意去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话剧《江姐》,因为文艺作品拥有扣人心弦的表现力,可激起大众的兴趣,获得广泛青睐。这种亲近性还体现在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大众的影响潜移默化。当人们在手机里随手翻出一则历史故事,这其实就已进入了文艺的场域。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往往是沉浸在文艺之中的,只不过平时未必有这种感知。

从生成面看,文艺创作呈现出较强的正反馈机制。学术作品往往充满着各种争鸣,流派内会有差异,流派间也有激烈的思想交锋,这使得学术作品往往是负反馈——当一个观点引起较多支持时,反对者也会迅速出现。政治作品则呈现出两极分化:正面的政治作品往往会带来正反馈,负面的、扭曲的政治作品往往引起轩然大波。文艺领域则更多呈现出正反馈情形,这种正反馈很大程度上是文艺创作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追求作品被消费的体现。当一个文艺作品获得公众广泛关注、消费时,即使其中含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分,也仍易得到其他创作者的争先模仿,而且创作者也会以此得到“激励”,进行更多的同类作品创作。当文艺领域倒向以点击量、关注度、消费力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时,这种自我增强的正反馈机制就会更加凸显。

基于文艺作品的上述特性,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有危害可用“全面深入”与“绵绵细雨”来概括。

一方面,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出“全面深入”的递增式、广泛性危害。学术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诚然会有深刻影响,但因受众面本身有限,其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小范围的,而且也会受到正确思想观点的制约。但文艺领域一旦出现历史虚无主义,就极易因其面向大众的亲近性影响力与正反馈机制,引发错误思潮的全面泛滥。表现真与善的文艺作品往往不如历史虚无主义来得更“吸引”人,历史虚无主义以其哗众取宠、猎奇求怪的特性俘获文艺创作,渐渐带来文艺创作对真与善的遗忘,造成近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久而久之,作品就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作品的广泛传播、创作的喷涌而出、大众的口口相传都会使得历史真相被遮蔽、遗忘、扭曲。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坚守科学历史观,增强历史感,以严肃负责的态度进行文艺创作。

另一方面,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出“绵绵细雨”的低辨识度、长期性危害。政治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是突然产生的,如同暴风骤雨般导致大众认知混乱,带来巨大思想动荡,但也因此易遭到科学思想的抵制与政治上坚守正道人士的反击。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则以其“绵绵细雨”的特性而更难被察觉,人们沉浸其中却不自知,传播着一个又一个别有用心的虚假故事,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传播虚假信息与错误价值。即使一开始人们还未失去判断力,只是将其当作消遣娱乐的工具,或认为“文艺作品本应如此”,但当这场“细雨”在正反馈机制的推动下连绵不绝之时,当越来越多的人受其影响之后,在众口一词之中就会出现“群体性失忆”。人们会渐渐遗忘了真实的历史,彻底接受虚假的叙事,这一过程正如“温水煮青蛙”般,令人在舒适中逐渐迷失。作为消费的受众应有正确的审美观,增强民族历史自觉,做严谨的鉴赏者。

(摘编自林修能《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有危害》)

材料二:

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渗透于文艺作品中的对历史本质规律持疑惑、否定态度,对历史真实与历史人物随意解释或有意歪曲、拼接剪裁的一种历史观。碎片化历史、中性化历史以及泛娱乐化历史是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鲜明表征和三种惯用手法。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审美”“娱乐”之名,行拆解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之实,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指导下的错误历史观。

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披着文艺外衣、罩着“幽蔽的面纱”,它所散播的种种观念,不仅混淆历史领域的是非曲直、消解历史事实,让受众在有毒思想的误导下迷失正确的审美方向,而且削弱、危及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历史意识和历史精神,直接动摇做人和立国之本。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历史价值思维偏误和科学历史观的缺失,背离了正确的历史价值选择。文艺创作必须以科学历史观指导,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渗入。

(改编自张蕊等《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具有面向大众的亲近性影响力,这与其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及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点有关。
B.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艺作品有哗众取宠、猎奇求怪的特性,因而比表现真与善的文艺作品更有吸引力。
C.相较而言,文艺作品有其特殊性,这使得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更具广泛深入性和伪装迷惑性。
D.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惯用手法和呈现形式多样,是错误的历史观,会影响受众正确的历史价值选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及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并不同。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揭示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C.就社会影响而言,负反馈机制带来负面、消极作用,正反馈机制产生正面、积极作用。
D.如果公众沉溺于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的消遣娱乐中,就会激励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某电视剧贬损孙中山等追求共和的革命先驱,而把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描绘成为共和奠基的悲剧英雄。
B.某学者撰写法学论文,以现行法律观点来评判《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认为他欠债不还并躲债,其行为违法。
C.赫鲁晓夫所做政治报告《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以对斯大林的“大审判”拉开了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的序幕。
D.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用事实告诫世人: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将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4.“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出自龚自珍的《古史钩沉二》,这句话颇具警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句话蕴含的警示意义。
5.如何应对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请结合材料从创作与接受的角度淡淡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天下为公、四海一家、民惟邦本、德主刑辅、礼义廉耻、选贤任能、革故鼎新、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于国家制度、运用于国家治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对于当代中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需要勇于并善于借鉴,不断推陈出新。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眼里,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家庭是国家和谐安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齐才能国治。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国家治理与家庭治理息息相关,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强调正确对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价值内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其发端于西周“明德慎罚”的观念。孔子继承这一思想,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倡导为政以德。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主张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务德而不务刑的观点,确立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德法共治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法治与德治辩证统一的思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系统的治国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无不蕴含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和谐、和平的珍视。这些价值理念发展至今,可理解为与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妥善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它们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滋养着中国外交理念的根脉,并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凝练为传之后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摘编自张剑伟《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B.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理念、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C.德法共治脱胎于古代德主刑辅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孔子、董仲舒的传承中形成系统治国理论。
D.把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交理念运用于国家治理,会成为传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结合中国现实提出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接着提出三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观点。
B.文章在论证时兼顾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讨论当代制度建设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
C.文章多次引用儒家经典,目的是论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我国制度体系建设的关系。
D.文章既肯定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价值,又指出要有所创新,体现出其思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与制度互为依存,文化能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制度体系承载文化价值理念。
B.修齐治平理想造就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国家第一、小家第二思想。
C.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注重法律约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D.《墨子》中“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思想与结尾段表达的意义相通。
2022-11-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賡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B.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一律拆除。
D.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
4.依照材料二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

5.近日,我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最近,一份“教育培训班鄙视链”的名单在网上热传。马术班、竖琴班、国际象棋班等相对冷门的课程,处于“鄙视链”的顶端,而常见的兴趣班,比如钢琴班、书法班则被认为是“俗气”“廉价”的低层次课程。兴趣爱好本身并无“高大上”与否的属性,关键在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当一个兴趣培训班被赋予特殊的文化身份,其“光环”便逐渐形成了。“物以稀为贵”,越是罕见的领域,越有可能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不了解,而产生某种奇特的幻想甚至崇拜,反之亦然。

再者,便是文化话语权发挥的作用。可以看到,在这份“鄙视链”中,越“西方化”或者“国际化”的兴趣爱好,越有可能得到家长的追捧,比如国际象棋、马术、高尔夫等领域,被不少人视为“培养绅士淑女”甚至“步入上流社会”的捷径。这样想的人多起来,更多资本与优质人脉也就逐渐附着在相关领域之上,因此,一些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也要让孩子跻身其中。

在教育领域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家长们的强烈焦虑感虽然情有可原,却未必是理性之举。其实“鄙视链”背后,不乏攀比意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天赋的不同,真正的“通才”毕竟罕见,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的兴趣天赋与课程的实用性相结合。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其心理健康与长远发展并无好处。

(摘自黄帅《兴趣班“鄙视链”不过是另一种焦虑贩卖》,《中国青年报》2020911日)

材料二:

上兴趣班追求的应该是发掘爱好、掌握技艺、增长知识、收获快乐等,说到底是孩子的事,不应该掺杂太多成人世界的功利和势利。在一些人眼里,培养马术、高尔夫等兴趣爱好就是在为“成为贵族”铺路。殊不知,即便以西方人的眼光审视,真正意义上的“贵族”也并不在于会不会骑马、能不能打高尔夫球,而在于是否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比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崇尚道德修养和坚贞气节、高雅的审美意识和美学追求、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优雅的气质等。这些不是用钱能堆出来的,它必须以爱和责任用心浇灌。

(摘自李思辉《对兴趣班“鄙视链”不妨一笑置之》,《光明日报》2020917日)

材料三:

(摘自陈海峰《天眼查:我国今年前8月新增兴趣班相关企业超过6.7万家》,《中国新闻网》202091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那些罕见领域的不了解是某些兴趣培训班成为兴趣班“鄙视链”顶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B.受文化话语权影响,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进入有更多资金与优质人脉的兴趣培训班。
C.天眼查数据显示兴趣班六类项目发展并不均衡,其中艺术类数量最多,语言类数量最少。
D.兴趣班数量的多少跟经济是否发达没关系,山东语言类培训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就是例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长让孩子上兴趣班不一定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掺杂了成年人的功利因素。
B.进入“鄙视链”顶端的兴趣培训班也可能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带来负面作用。
C.强烈的焦虑感使家长们为孩子选择所谓的“高大上”的兴趣培训班,这是不理性的举动。
D.真正意义的贵族不在于掌握了什么冷门的技能,而在于具备许多不凡的精神特质。
3.这三则材料在报道兴趣培训班时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2-1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作为文学意象,还是作为文化现象,鲲鹏都是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的象征,成为特别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那么,在中国文学或文化中,鲲鹏如何由《庄子·逍遥游》中“有所待”的形象而转化为自由翱翔的象征呢?

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魏晋文人一面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一面又要越名任心,追求任诞逍遥。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因此,他们就渴望在庄学中寻找到一丝精神慰藉。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飞举的大鹏,就成了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对象。哲学内涵的世俗化,始于郭象。其《庄子˙逍遥游注》题解说,所有事物只要顺乎本性,称乎所能,且又符合各自差异的本性,就是一种逍遥。也就是说,鲲鹏翱翔云空,斥鴳悠游蓬蒿,在逍遥这一点上,二者是没有差别的。于是,本来“有待”的鲲鹏,也就成为“无待”的自由逍遥的象征了。而意象内涵的诗意化,则始于嵇康。其《卜疑》说:“夫如是,吕梁可以游,汤谷可以浴,方将观大鹏于南溟,又何忧于人间之委曲?”这里,“大鹏于南溟”是与“人间之委曲”相对立的意象,于是,大鹏也就摆脱了“有待”的羁缚,成为一种超越世俗的自由象征,这就将大鹏意象的内涵诗意化了。后来,阮修借助创作的《大鹏赞》中的鲲鹏意象,表达出自由、高远、超然的人生襟怀和自由精神,使之成为魏晋风度的一种诗意展示。

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鲲鹏形象发生了质的变化。李白创造的大鹏形象成为盛唐气象的审美呈现。李白创作的《大鹏赋》彻底改造了《庄子·逍遥游》中“有所待”的鲲鹏意象。一切神奇之鸟都“未若兹鹏之逍遥,无厥类乎比方”。至此,鲲鹏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文学意象,转化为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文学意象;由有限地发挥庄子描述的鲲鹏意象,展示魏晋风度的内涵,转化为以庄子鲲鹏为载体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审美意象,成为壮浪雄浑的盛唐气象的代表。自此之后,鲲鹏也就成为自由翱翔的象征了。

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也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是中国文本接受的一种独特方式。这种“何必不然”,或是断章取义,如《左传》记载的春秋时代的“赋诗言志”;或是引申说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借助晏殊、柳永、辛弃疾词,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或是自由创造,只是截取文学名篇的一个既定意象,按照文本审美表达的需求,自由创造。嵇康、阮修截取鲲鹏意象以抒情,是断章取义,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郭象对鲲鹏意象的哲学阐释,是引申说理,借《逍遥游》的阐释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李白的《大鹏赋》则是自由创造,在大鹏意象中,寄托一种激荡天地、冲绝桎梏、自由飞翔的襟怀。后代的大鹏意象,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是“误读”;就文学创作来说,则是审美创造。

(摘编自刘运好的《鲲鹏意象的“误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鲲鹏意象的内涵之所以在魏晋时期发生转换,或许与当时文人追求身名俱泰、任诞逍遥有关。
B.取材于《庄子˙逍遥游》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大鹏”仍不乏鲲鹏“有所待”的影子。
C.魏晋时期的阮修与盛唐时期的李白分别借助《大鹏赞》《大鹏赋》赋予鲲鹏意象新的内涵。
D.郭象认为鲲鹏与斥鴳虽有差异,但在顺乎本性、称乎所能的逍遥实质上二者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二三段以时间为序,阐明鲲鹏如何从“有所待”转换为自由的象征,并指出了转化的原因。
B.文章列举了不同朝代有关鲲鹏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逐渐完成的。
C.文章用李白《大鹏赋》与《庄子˙逍遥游》进行类比论证,强调鲲鹏形象在唐代发生了质变。
D.文章通过引用论证与举例论证,阐释了文本接受方式是鲲鹏意象内涵转换的重要原因。
3.下列文本接受类型,与李白创作《大鹏赋》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根据《华阳国志》中杜鹃啼血的故事,在《锦瑟》中写下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
B.曹雪芹根据《淮南子》中女娲炼石的故事,在《红楼梦》中虚构出“通灵宝玉”的情节。
C.戴望舒根据李璟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在《雨巷》中塑造了一个如丁香般的姑娘形象。
D.关汉卿根据《汉书》中孝妇冤死的故事,在《窦娥冤》中虚构了窦娥发的亢旱三年之誓。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B.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一味地克隆复制,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D.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因此环境、生活改变了,习俗、文化也随之改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流失严重,就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C.中国大多数农民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D.在中国乡村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其他人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科学布局乡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C.对于农村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避免给村民带来危险,可以进行维修或拆除。
D.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农忙时节有时需要相互帮助,设置农场不能距离住宅太远。
4.依照材料二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

5.近日济南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接受过科学教育的现代人,一谈到“天”,可能想到的就是头顶上的那片天空,那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或者自然。这个“nature”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孔子在讲到“天”的时候,除了“自然之天”,还有其他两个意思:“命运之天”和“德性之天”。

中国人经常感叹一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来自《论语》当中孔子的学生子夏。这里说的“天”,就是冥冥当中似乎有一种主宰我们的力量,它法力无边,让我们无法摆脱,只能通过《易经》算命占卜去知晓天机。这是“命运之天”。

还有一种“德性之天”。有一次,孔子带领一帮学生去宋国,在大树底下操练周礼。宋国的大司马(就是国防部长)桓魋很讨厌孔子,派人将大树砍倒,要加害孔子。孔子连夜离开宋国,学生为老师捏了把汗。孔子很自信地说:“老天将实现仁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这里说的“天”,就是一种有德性内在品质的天。因为从周代人开始,就认为天的本性是有德的。所以老天将德性赋予了孔子,让他去人间实践天德。

孔子心目中的“天”,既是自然的,又是有德性的,又能主宰人们的命运。中国人的“天”,与西方人的“上帝”观念有点相似,但天没有上帝那种人格化的特点,也不是造物主。最重要的区别,在西方,上帝的意志与人的意志是对立的、冲突的,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受到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意志,偷吃人生的智慧果,结果人就有了原罪。但在中国,天与人之间并没有一条绝对的、严格的界限,天道就是人道。中国人喜欢讲天地良心,人的内心“小宇宙”与天的“大宇宙”竟然是相通的!“大宇宙”的天道可以通过人的“小宇宙”的爆发,得以在人间实现。

“天人合一”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外在的“天人感应”,西汉的董伸舒很喜欢讲这个东西。人间有什么灾祸,比如洪水、地震,一定是人得罪了老天,皇帝于是要赶紧下罪己诏。另一种模式叫“天人相通”,明代的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良知与天是相通的,天理与人心就是同一个世界。

(摘自许纪罪《什么是“天人合一”》)

材料二: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在他们的诗文、书画和乐舞中传达着对天人合一真理的体悟。王维在那“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鸟鸣涧》)一类的山水诗中传达了人景相依的情怀: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也在物我为一的感受中提升着自己的心灵境界:程颐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秋日偶成》),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中国艺术理论中源远流长的所谓“情景交融”,正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和延伸,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艺术作品既源自自然,又参赞化育,造于自然,以笔补造化。陆游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指优秀的作家体自然之道来创作作品。刘熙载《艺概·书概》云“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认为书法艺术以源于自然为基础,立天以定人,但还当由人复天,笔补造化。

刘勰所谓“神与物游”,提出在创作活动中人与自然的交融汇合。苏轼的“身与竹化”,石涛的“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等,说的正是审美欣赏和艺术构思活动中的天人合一。朱庭珍亦云:“作山水诗者,以人所心得,与山水所得于天者互证,以心体天地之心,以变穷造化之变……造诣至此,是为人与天合,技也进于道矣。”这些都在说明艺术乃人体天道,天人合一的产物。

自然山水关乎人的心灵,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境界。自然山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的心灵便在自然山水的流转之中获得陶冶。山水之间既是思想的天地,也是性灵的乐园,故人们寄意云水,息心山林。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恽格《瓯香馆画跋》说:“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都在说四时之景,与人的身心相互对应,故人能在自然之景中产生共鸣。因此,中国艺术把自然视为安顿心灵的家园和艺术灵感的渊薮。

总之,“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独特特征。钱穆认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从中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思想方法。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其精华与糟粕杂糅着,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未来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审美和艺术活动服务。

(摘编自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天”有自然之天、命运之天、德性之天三层意思,材料二中的“天”主要指自然之天。
B.中国人的“天”与西方人的“上帝”观念既相似又不同,西方的上帝与人是对立的,不会合一的。
C.艺术作品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交融汇合的产物,艺术创作一方面源于自然,另一方面又能弥补自然的不足。
D.作家、艺术家如果在创作技巧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自然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谈到“天人合一”,材料一侧重于哲学角度,材料二侧重于艺术审美角度。
B.古人认为“命运之天”无法摆脱,但可以通过算命占卜去知晓天机并由此改变命运。
C.古典诗歌创作讲究“情景交融”,追求“意境”,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D.“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天人合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刘勰《文心雕龙》:“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
C.梅尧臣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D.陆游诗云:“挥毫但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述思路。
5.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顺利交会对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入问天实验舱,中国空间站建造跨出关键一步。问天实验舱作为我国首个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在太空能开展哪些实验,备受关注。

空间站能提供长期的微重力、辐射等特殊研究环境,方便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模块更换和维修维护。“空间科学是引领我们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探索人类如何在地外生存,或是研究生命起源等,必须在外太空来开展相关实验。”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王珂说。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吕从民介绍,问天实验舱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4个领域方向规划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已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生命生态实验柜将开展拟南芥、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揭示微重力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代谢的影响。“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基础的物理学和宇宙学规律,同时通过生物、医学、材料学等研究提升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为人类未来走向深空而做一些知识和技术上的储备。”

(选自《问天实验舱将要展开哪些实验研究》)

材料二

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发布会举办。问天实验舱设计师赵黎平解密,由问天实验舱带到中国空间站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已经“满月”。目前,拟南芥幼苗已长出了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但是相比于在地面,太空植物的生长速度还要慢一些。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并获得水稻培养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HONORS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分析比较此两种模式植物在空间环境中开花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网络的变化,解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选自《中科院科学家解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植物全生命周期实验》)

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如何利用植物保障人类在地外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成为空间生命科学最为关注的问题。近十多年来,随着重返月球、登陆火星、建立月球或火星基地成为人类空间探索的重要目标,建立以植物为基础的空间生物再生生命支持系统,成了新的研究热点。在过去60多年中,科学家们对于在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培养实验。早期人们的空间植物培养实验主要目标是如何在空间环境中养活植物,使其能够萌发、生长、开花和产生种子,如今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了。

(节选自《到太空“种”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样品拟南芥和水稻是此次空间实验的模式植物,主要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为太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B.为了实现太空植物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这一目标,科学家们早期曾对空间植物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C.带到中国空间站的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已经“满月”,虽然生长速度较地面慢,但长势良好,充分说明太空培育植物并不困难。
D.问天实验舱在4个领域方向部署了10余个研究主题,立项40余项科学项目,并且陆续开展微重力条件下高等植物培养的实验。
3.结合三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各自的报道侧重点。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