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8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近几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利用诸如VR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观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都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故宫博物院等富集文史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基于传统文化“IP”,通过与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器物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发酵,推出一批人们争相体验的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和更大影响,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最终呈现出既具备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进行“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伟大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长时间的冷战,这些历史事实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尽管如此,多数人愿意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五四新文学不仅改变了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而且,相当多的作家动手译介域外文学,使各种西方文化元素逐渐汇入中国文学的表述体系。这开辟了汉语白话文学的新阶段——“现代文学”。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同时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相反,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人们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恰恰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儒冠儒服、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的机器节奏响彻生活的每个角落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例如“意境”“情景交融”乃至“天人合一”——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概念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以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在一个群雄争霸、风起云涌的时代,“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全部借助数字技术。
B.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C.《经典永流传》《国家宝藏》等运用数字技术将中国元素与时尚表达结合起来,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
D.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方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目前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的观点。
C.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字里行间包含了对二者的褒贬评价。
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各举一例并进行简要分析。
5.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在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如何传播、如何创新发展?
2022-12-0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产业是指以生产和提供语言产品为主的行业,可分为语言教育、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语言艺术、语文能力测评等。这些行业都是将语言作为加工对象,以提高消费者语言文字能力(包括第二语言)为最终目的。

语言产业是典型的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具有低耗能、无污染、科技附加值高等优点。语言产业不但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服务语言生活的社会效益,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产业。在新一轮的智能产业浪潮中,信息技术在传统的语言企业转型升级当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促进语言产业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信息科技正在孕育、孵化新的语言产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正在为语言产业带来无限机遇和挑战,改变了竞争格局。谷歌最新产品Duplex”已经能够使用一种完全自然的人声,在各种实际的生活环境当中进行自主流畅地交流,语言产业不断向科技化、智能化、产业化迈进。比如,人机自然对话技术突破了传统语音技术范围,产生了智能问答、在线客服、自动导航、医疗教育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为日常生活应用打开了广阔空间。将新的语言技术和传统工业产品如耳机、音响、手表、眼镜、教育机器人乃至家电相结合,促进传统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万物终端的产业调整,从而实现跨领域的竞争。经过科技升级和改造产生的语言产品,科技附加值更高、盈利能力更强、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传统的语言企业可借助信息科技发展为集语言智能、语言教学、语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信息科技培育新的语言产业模式。信息技术对传统语言产业进行互联网+的升级和迭代,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比如,纸质本《现代汉语词典》因其权威性、规范性、科学性广受青睐,但也存在体积大、页数多、查询慢、不便携带等缺点;而开放编辑的互联网电子词典往往涉及侵权,并且是对其他词典的复制和拼接,缺乏规范性和权威性。规范词典的融媒体智能出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融媒体智能出版将传统辞书的权威性和互联网的智能便捷性有机结合。将传统的辞书转变为语言学习工具、知识增值工具、知识服务平台,充分整合传统辞书企业和新兴互联网企业的优势,打造精品互联网辞书。

信息科技为语言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生态。产业结构升级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路径。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未来会出现智能密集型。信息技术堪称工业革命的顶峰,人工智能则可能超越这个顶峰。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语言教育产业的生态系统,带来产品形态、盈利模式、产业链条、教育模式的全面升级,语言教育也经历了从线下到线上,从直播到定制的发展阶段。信息科技的进步也能为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新的智能工具和解决方案,如针对视障群体的无障碍阅读,针对师资力量薄弱的偏远地区的人工智能语言教师等。信息技术和语言教学深度融合能够帮助语言教师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更好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高效的语言教学。深度知识追踪通过语音识别、课堂学习效果即时检验等方式,在收集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为用户的学习过程建模、分类,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流程体验。智能时代,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开发者、管理者,依托新兴技术因材施教,回归教育本质。

(摘编自李磊《语言产业,你了解多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产业是以语言为加工对象的行业,这些行业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第二语言水平。
B.语言产业是新兴的科技产业,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各国将会争相发展。
C.“融媒体”智能出版融合了传统辞书的权威性和互联网的智能便捷性。
D.智能密集型语言产业的出现,为语言产业带来了产品形态、盈利模式等的升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对语言产业进行界定,随后指出其特点意义,最后论述信息科技对其产生的影响。
B.文章以语言产业为核心进行论述,结构严谨,先总后分,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C.文章第三段提及人机对话技术,最终是为了论证信息科技能够孕育、孵化新的语言产业。
D.文章第四段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术语、观点变得较易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客服、交互式智能问答等能使用自然的人声根据实际自主流畅地交流,属于科技孕育出的新的语言产业。
B.经过科技升级和改造的语言产品,盈利及市场适应能力会更强,传统的企业可能发展成为综合性企业集团。
C.一些传统的纸质版的词典因体积过大、不便携带等,急需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否则将会被弃置。
D.人工智能语言教师能够解决以前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可以推知,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将会继续深入融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迄今为止,人类面对不断变异和进化的各种病毒,也只能在不断的挑战和应战中成长。诚如历史学家成康·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深刻指出的,人类宿主和病原体之间经过长期互相调适后,会产生一种能让双方共容共存的相互适应模式,而技术和知识,尽管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大部分疫病经历,但就本质上看,仍然没有也从来不会,把人类从它自始至终所处的生态龛中解脱出来,此种认识,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兴涛,陈鹏《细菌病毒概念最初传入中国》)

材料二: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终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跳了出来,给黑暗中摸索的课题组一抹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什么古人用绞汁?是不是加热破坏了青蒿里的有效成分?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屠呦呦说。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1971年10月4日,在190次失败后,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摘编自屠呦呦《一提青蒿素眼睛就亮,曾扛住190次失败》)

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日前发布《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教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这份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充分肯定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贡献,有助于推动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世界传统医学更深入地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好保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整体观、治未病等思想,体现着深厚的中国哲学、中国智慧,彰显着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更广泛的认可,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传承数千年中国智慧、历久弥新的中医药,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辉,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福祉不断作出贡献。

(摘编自郑汉根《推动中医药为全球抗疫作出更大贡献》)

1.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中医蕴含“天人通合”的哲学思想,中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突出效能,都属于珍贵的文化遗产。
B.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
C.中医药智慧成果颇丰,比如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已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
D.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提高血流的剪应力,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人类宿主与病原体之间关系,《瘟疫与人》一书中认为,技术与知识终有一天会把人类从病毒中彻底解脱出来。
B.世界卫生组织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救治新冠肺炎中的重要贡献,意味着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将发挥主要作用。
C.如果屠呦呦课题组没有查阅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提取青蒿素方式就难以改变,抗疟效果也就不明显。
D.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维护中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与和平相处不断作出新贡献。
3.屠呦呦为什么能成功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正影响着整个国际格局和秩序的演变。要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我们必须建构全面的、透彻的、强势的话语体系,以中国人的眼光和话语来观察和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世界。

“文明型国家”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可以解构西方话语对中国的主流叙述并揭示中国崛起的一些规律,更有利于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它甚至可以与西方主流话语进行对话、交锋乃至胜出。“文明型国家”指的是一个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即中国。有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就是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改革,带来经济总量的提高,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发展,它将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的各种理念及制度安排,最终被接纳为西方社会的成员。“文明型国家”的观点与此截然不同,它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代表了一种不同性质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逻辑。

延绵不断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种种特质使中国这个现代国家与众不同。中国拥有超悠久的历史、超丰富的文化积淀,中国任何一个方面,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我们古老文明形成的许多传统使得中国能融合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长处。今天的中国是带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孙子等伟大先哲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是带着五千年伟大文明并汲取了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之长而重新回到世界中心的。“文明型国家”的文明基因太强大了,如果这样的国家要被全盘西化的话,它必定走向混乱、分裂乃至解体。

中国是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崛起的,并继续以西方不认可的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因此而分外厚重和精彩。中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既学习了别人之所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特别是自身的许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所形成的优势,实现了一种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摘编自张维为《这就是中国:文明型国家》)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竞争,取得重要成果。这也让中国这一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较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同和点赞。但我国在世界上有时仍然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解决好“挨骂”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刻领会、努力实践,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人更好地了解一个进入新时代、展示新作为的中国。

国家形象的塑造要求增强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文者,贯道之器也”。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主动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展示中国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让国际社会更多地理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材料三:


(图片摘自《【新闻眼】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最新报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文明型国家”代表了中国与西方主流话语权的交锋和博弈,所以它必将有利于中国进行国际政治制度的比较和预测。
B.中国只有不断加大国际传播的力度,积极参与传媒市场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将中国形象呈现出来,进而赢得国际友人的认可。
C.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所以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必须着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D.中国主流媒体在各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尽相同,因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与发达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的认知度不同。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伴随文化的自信,如果当初中国不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而对西方亦步亦趋,中国的命运必定面临重大危机。
B.绵延数千年的古老文明是中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是它使中国成为了“文明型国家”,并最终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C.我国虽然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困境,并需要通过自塑和他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D.关于我国在海外的国家形象,一些研究已经能从传播受众、传播渠道等角度展开分析,为我国传播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3.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文明型国家”的特征。
2022-12-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1.下列对作品第一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2.下列对作品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有机融合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
B.降旗的仪式在港督府举行,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C.背景材料井然有序,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D.提到彭定康来到港督府,就引入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让人产生彭定康终将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3.对“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含义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B.作者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国殖民者的蔑视和嘲讽。
C.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的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
D.看似平静的叙述中蕴含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艺精品是一个时代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成果,它滋润人们的心灵世界。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重新塑造着文艺的创意创作、生产消费、传播接受和鉴赏评论,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

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传统文艺精品新的呈现形式,让我们在数字化情景下与之再次相逢,并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前段时间,央视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以弹幕版形式亮相视频网站,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观剧热潮。视频网站、弹幕观剧的加入为数字时代文艺精品传播提供了范例。再如近年来持续开展的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让荣获“文华大奖”“梅花奖”等重要奖项的优秀之作以及各剧种的保留剧目,借助网络平台赢得更加广泛的受众。更不用说,“数字敦煌”“云端国博”等项目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各地美术馆举办的网络美术展书法展,无不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在数字化时代的持久生命力。一言以蔽之,真正的精品不会过时,数字技术赋予文艺精品更多样的打开方式,为大众走近文艺精品搭建新的桥梁。

数字时代特有的技术和艺术手段、传播和欣赏方式、审美和接受心理,更孕育和催生新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创作者的重要使命在于以时代的方式捕捉、表现和丰富属于自己时代的美。数字时代的文艺精品应符合这个时代的技术特性,更应契合这个时代的美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反映和呈现社会生活,遵循当代语言语法,彰显时代精神气质,让人领略到人类文明行进到数字时代的新风景。

新媒介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艺精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崛起的文艺新类型。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形成了20余个大类型,200余种小分类。文学之外,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视频新品类层出不穷,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屡成“网红”,“数字舞台剧”等时有新作。而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为数字时代文艺创作提供无限可能。虚拟歌手、虚拟演员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人机共演的银幕、人机共舞的舞台正在出现,这些文艺现象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充满生气和新机,必将成为孕育文艺精品的沃土。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美学变革。数字技术在带给人新奇审美感受的同时,也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央视春晚节目《蜀绣》,把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舞美,令人耳目一新。数字技术赋能舞台美术,使之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舞台美学提供了新经验。同样,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影视作品画面更加清晰精致、音响效果更加立体震撼、视觉特效更加逼真华丽;相比于演员表演、实景拍摄等而言,影视后期制作的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极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内容和手法,拓展了美学空间。而依托数字平台观看造型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自由放大某个局部,也可以任意缩小整幅作品,同样推动着欣赏趣味和审美诉求的变化。总而言之,在“逼真感”“即时感”“互动感”“沉浸感”等数字时代耳熟能详、亲身体验的新感受背后,是一种喷薄欲出的新美学。

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应该跟上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前进的步伐。在充分发挥新媒介新技术优势的同时,把数字技术所给予人们的独特感受,变成艺术灵感和创意,融入作品内部,体现到叙事逻辑、情节冲突、人物塑造、场景营构等各个方面,将奉献出受众喜闻乐见、又具有长久价值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胡一峰《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

材料二:

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那就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经得起历史检验。

思想精深,不是简单、图解式地表述政治倾向和标语口号,它是艺术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古传诵,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台词被人牢记,就是因为它们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给人健康向上的力量。

放眼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作品,都弥漫着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精神”。在美国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就深刻折射了美国的价值观——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关爱生命、恐惧与厌恶战争等。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精品创作的最强音,自然是应有之义。

艺术精湛一般要看三个要素:人物、故事和细节。充满独特个性的人物是文艺创作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作品的得失成败。电视剧《亮剑》深受老百姓喜爱是因为李云龙式的“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于亮剑”的形象刻画得有血有肉。故事是决定文艺创作成败的关键因素。细节比故事更难找,而它又是更能反映真实生活的。

制作精良,要精益求精,绝不能胡编乱造:要“讲究”,绝不能“将就”。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演员表演要到位,场景、服饰、道具、灯光、音乐等也要用心制作,精美耐看。精品还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否则,那只能是昙花一现。真正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多少年后还能反复播放,才能称得上经典。

(摘编自朱虹《文艺精品十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数字技术赋予人们的独特感受转化成艺术灵感和创意,融入作品内容,是可以打造出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的。
B.当今时代的数字技术可以赋予传统文艺精品更多的呈现形式、传播方式,使之更契合当代人的审美和接受心理。
C.网络文学作为新媒介推动下崛起的文艺新类型,用户规模大,品类丰富多样,因善于融合新技术,充满生气和新机。
D.文艺精品能启迪思想、滋润心灵、陶冶情操,需要有精良的制作,如一部好的电视剧,要讲究演员表演、后期制作等,是一个时代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人们更注重“逼真感”“即时感”等种种感受,反映出数字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新奇的审美感受,也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奠定了美学基础。
B.年轻观众追捧以弹幕版形式亮相的央视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反映文艺精品始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重新塑造文艺的传播接受。
C.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折射的美国价值观,是文艺作品制作精良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艺作品会弥漫着该国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精神”的文化现象。
D.电视剧《士兵突击》和《亮剑》没有简单、图解式地表述政治倾向和标语口号,所以能够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刻画出有血有肉的形象。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艺术精湛”这一文艺精品评判标准的一项是(     
A.小说《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生动鲜明地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是一曲普通劳动者的赞歌。
B.电视剧《大江大河》:呈现了以宋运辉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跌宕起伏,叙事宏大。
C.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重视细节的严谨和专业,其中《夺冠》部分高度还原了八十年代的元素,比如带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连环画等。
D.水下舞蹈《洛神水赋》:后期制作突出清晰精致的画面、空灵婉转的音效和娉婷袅娜的视觉特效,呈现出“难以置信的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5.数字时代,某些流量明星人气旺盛,粉丝众多,号召力强,但往往因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乱象频发。请结合材料简析流量明星该如何打造文艺精品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将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文章从大数据时代背景出发,探讨如何平衡人类记忆与遗忘的方式,论证了遗忘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带来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
C.文章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把论证逐步推向了深入。
D.文章通过分析“被遗忘权”的重要性,提出了面对数字化记忆霸权的唯一抵制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只有掌握“被遗忘权”才能自由删除个人有关数据,除非数据有合法的理由被要求保留。
B.由于海量的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变得困难,遗忘却成了常态。
C.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客体掌控,而是被选择和构建关于每个人的数据。
D.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能够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其他人对自我的定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遗忘权”的出现除了能够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遗忘的权利,还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B.“隐私权”相比“被遗忘权”能让人更加积极自主决定个人信息的“去留”。
C.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因此在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2022-12-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周易·家人·彖辞》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这是男女居处隔离规范的思想基础。后世的思想家在论述男女关系时,每每流露出这一思想的痕迹。《内则》说:“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入,女不出。”这大致说出了男女的不同活动范围。古人还经常引用《周易》来论证这个理论。从一些细微的地方,如饮食、洗浴、出行等也可以看出两性的隔离,《内则》说,“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外内不共井,不共滔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入内,不啸不指,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行以烛,无烛则止”。另外,由居处的隔离推延至言论上的隔离,如“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外言不入于捆,内言不出于捆”,它指男子事务不让女子知道,这与早期社会中常见的“男子会社”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里,为了保守属于男子的秘密,女子很自然地就被排斥在外了。

性别隔离还表现为男女“授受不亲”。这一原则最先见于《孟子·离娄上》,《礼记·坊记》则从礼制的层面对“男女授受不亲”作了规范。前面我们在谈到两性初期教育时,已经知道“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坊记》所说还可以看到这一原则在现实中的强大束缚力和贯穿两性始终的精神,其中说:“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这是就常时、常事而言,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礼制又有特殊的规定。《坊记》就说:“礼,非祭,男女不交爵。”《内则》所言与之相类:“非祭非丧,不相授器。”从《内则》所记女子的教育中我们看到,女子可以“观于祭祀”,可以“礼相助奠”。也正是在祭祀时,男女才有合法接触的可能。非礼即为越礼。

男女之防,著于叔嫂。礼书中特别对叔嫂之间的接触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如《礼记·杂记》:“嫂不抚叔,叔不抚嫂。”《礼记·曲礼》:“叔嫂不通问。”《礼记·奔丧》:“无服而为位者,唯嫂叔。”考《仪礼·丧服》,家庭同辈成员如兄弟、兄弟姊妹、娣姒之间,死后皆有相应服制,唯叔嫂无服。古代人死大殓,哭者必以手抚尸,而《杂记》所说是人虽死,彼此不得接触。淳于髡与孟子的问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男女之“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中,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者,权衡也,权而得中。在遵循礼制精神的同时,可以对礼的某些教条作出变通,这在孟子看来,并非越礼之举。但淳于髡与孟子的对话正好说明了在正常的情况下,“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还是应该遵循的。可见,这种观念在当时来说,仍然对两性的接触有着规范作用。

(摘编自肖发荣《“男女有别”观念探源》)

材料二:

Oswa l dSpeng l er在《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亚普罗式的(Apollonian),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亚普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这两种文化观很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这两套精神的差别也表现在两种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里。

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恋爱的持续倚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亚普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在社会结构上,因之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家族代替了家庭,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男女有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思想家有关男女关系的论述直接遵循了《周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的思想。
B.早期社会,为了不让女性知晓男性的事务,“男子会社”成了当时常见的社会组织形式。
C.《内则》所言“非祭非丧,不相授器”,意思是说在祭祀和丧事时,男女就可以直接接触。
D.男女之防,著于叔嫂。日常生活中“嫂不抚叔,叔不抚嫂”,叔嫂之间禁止任何肢体接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引用孟子与淳于髡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对礼法的某些教条作出变通处理。
B.材料二在论述浮士德式的恋爱时,通过与友谊的特点的对比,突出了“恋爱是不停止的,是追求”的特点。
C.从浮士德文化观来看,两性恋爱不以实用为目的,不是为了结婚生子,而是生活经验和生命意义的创造。
D.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亚普罗式的,它追求稳定,拒绝破坏,所以它不欢迎激动的、热烈的感情。
3.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现代社会的生育率持续走低、离婚率不断升高等均可看出我们的社会在由传统的亚普罗式向浮士德式转变。
B.男女的结合基于异,在此基础上求相互充分了解是困难的,而且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愈深。
C.没有推陈出新,恋爱便难以为继,恋爱追求的是过程。“恋爱是一项探险”便是对这一观点的形象表达。
D.乡土社会为了社会的稳定,对两性不仅在生活上而且在心理上加以隔离。这是对个性的抹杀,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4.材料二是怎样论述归结出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原则特点的?请简要阐述之。
5.试用“亚普罗式”“浮士德式”这两种婚恋模式,简要分析《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
2022-12-0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样读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要读懂《乡土中国》,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作者却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及一套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需要我们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作深刻的研究,认清乡土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如果能清楚乡村建设者们的主张和学说,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

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乡土中国》属于论述类文体,这是由本书的写作目的决定的。它不是一本文学类的作品,而是一本以论述为主的学术专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篇文章,是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这些文章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来分析,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把握这一特点。

为了读懂《乡土中国》,我们还需要对这本书的写法做一些认识,它最大的写法有些什么呢?其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即从生活中的事例讲起,逐步分析这些个别现象的特点以及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归纳出自己的结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文章中多有体现。

比如《无讼》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形态中维持社会治理的方式,围绕讼师(律师)在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作论述,判断划分出了礼治社会和法治社会对打官司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从而得出结论∶都市社会,法律必不可少,律师地位很重要,而在乡土社会里,的发生,则是社会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人们凭借心中的良知,就可以处理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可以维持和谐的社会治理。

其次,我们还要对《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做一些分析。《乡土中国》有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述,比如讲到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或讲述一个案例的时候;但讲到某种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时,的确是有些艰涩难懂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我们要紧扣文章的标题来读,因为文章的标题是全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提炼。比如在《血缘与地缘》一文中,开头一段先讲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的权力,第二段则论述生育是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作者写这些,一是为了论述清楚乡土社会血缘的特点   二是为后文写地缘的特点作铺垫,因为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它们之间必然有本质不同的地方,地缘社会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大方向。

至于论述方面,作者通常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纵的方面是作者的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方面则是对事实与案例联系的综合与分析,有时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述更加丰富有力,往往在横的方面展开过多,导致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这时我们要注意回顾前文的论点,并与之进行对照,看看其论点是平行的还是推进的。这样来读,也就不难理解内容了。

(摘编自戴庆华《怎样读懂(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针对中国人“愚、弱、穷、私”四大痼疾,提出要依据中国乡土社会的地域特点及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来进行治理。
B.《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论著,共有十四章,它不属于文学作品;虽以论述为主,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C.《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论著,有时语言通俗易懂,如文中所讲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案例,形象生动,有文学性;但文中也不乏晦涩难懂之处。
D.《乡土中国》阐述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血缘是维持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展开,主体部分从时代背景、文体等多方面阐述了读懂《乡土中国》的具体方法。
B.本文运用例证法,举《无讼》一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在写法上有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结论的特点。
C.文章在分析《血缘与地缘》时先概述其首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再概括作者写这些的两个目的,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D.《乡土中国》在论述方式上通常纵横交错,纵的是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是对事实与案例的综合与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全书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
B.《乡土中国》在论述时有时往往横的方面展开较多,读者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不对文章前后对照就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C.在乡土社会里, “讼”的发生是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 因为乡土社会里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
D.《乡土中国》一书,结合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质,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对推进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乐之邦”,民族音乐根植于中华大地,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密码。近年来,民乐的创作、演出、传播呈现出新的时代气象,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接受度持续提高。这既反映了文化自信的增强,也给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民乐守正创新,要立足优秀传统,发民乐之“正声”。对民乐真正的自信,来自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敬重。中华文化讲究艺术意蕴,民乐的魅力在于独特的韵味、真挚的情感和艺术的感染力。音乐表达是诠释者与聆听者的“磁场”共鸣,其内心感受与审美认知蕴含在作品的意境中。

创新,应当是在尊重艺术自身规律基础上的求新求变。在新媒介环境下,舞台声、光、电和服、道、化等手段的融入,很迅速地就在感官上将民乐节目包装出耳目一新的效果。对于形式创新,一方面可以尝试、探索,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走入误区,不能把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作为民乐创新的审美取向和评判标准。独特的音韵格律,讲究听觉和味道,音色丰富、旋律性强是民乐的优势,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为了“炫技”而“炫技”。

体现自身特色,是民乐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几年民乐创作、传播的大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扶持民乐发展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域性强的民间传统乐种、各地不断涌现的民族管弦乐团,要守住自身特色,不要盲目跟风。比如,江浙沪地区的丝竹乐队、苏州评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就很好地发挥了自身特色,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摘编自《守正创新,奏响民乐好声音》)

材料二:

随着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传统音乐文化也开始以一种新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并实现几何式增长的传播态势。最初,一些对传统文化影视作品感兴趣的用户将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影视作品进行二次创作,逐步打开了传统音乐传播的短视频市场。慢慢地,传统音乐的传播不再是单一地依赖于影视作品,而是走向了自由化创作道路,关于传统音乐的短视频内容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景象。此外,一些专业艺术机构以及专业艺术人才开始入驻短视频平台,通过创作颇具创意的短视频宣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传播和接收信息,而短视频“短”的特性使受众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观看。传统音乐作品在碎片化的传播下节约了受众的时间成本,受众在短时间内即可观看完一个视频作品,而这也正契合了当代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不仅满足了受众对娱乐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然而,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开放性,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不再都是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导致视频作品质量良莠不齐。首先是由于专业能力的欠缺和表现手法的局限,很多作品并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其次是作品的同质化问题,当一个传统音乐作品获得了一些关注后,其他受众便纷纷跟风模仿,创作大量与其类似的视频作品,这就导致视频内容越来越缺乏创新性。另外,一些恶搞、低俗的传统音乐相关作品也频频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严重影响传统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传统音乐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也存在着大量侵犯版权的行为,一些受众在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对传统音乐进行复制或者大规模改动。这类行为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传统音乐形象的扭曲,也会影响传统音乐未来的创新发展。

(摘编自《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短视频传播研究》)

材料三:

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其发展的主体应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将高雅的艺术形式融入人民大众的欣赏需求中,否则,将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

民族音乐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创新动力。今天,在中国音乐“学院派”的创作理念中,很多作品还不成熟,还在探索和试验,还没有更多地考虑到群众的欣赏需求,特别是不顾大众倾听旋律的传统愿望,而执意用西方人的听觉习惯来改造中国民乐传统,它淡化了传统音乐中突出旋律美的优势和特点,这是多年来中国音乐在专业化创作上出现的通病。这类所谓现代派的探索性作品,不被演奏家所喜爱,也不被观众理解和接纳,掌声和鲜花往往只来自音乐圈内三五“知己”,成为典型的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时尚。作品上演之后,圈内人士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学术褒扬,这些原本不好听的作品被说成“多么富有创新精神”“多么具有现代意识”,甚至冠以“继承传统的现代典范”,进而被抬进无比庄严而神圣的高雅殿堂。久而久之,学习作曲的青年人误以为这就是创作标准,造成了在人才培养上的方向性问题,同时也形成了对民乐演出市场大众需求的导向性问题,制约了中国民乐的传承发展。

民族音乐古老而悠久,是伴随中国人生活了千百年的音乐遗产,而今天的某些民族音乐作品已缺少了过去传统中具有优美和典雅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以西方现代手法创制的新奇、怪异的风格,这类作品误伤了观众对民乐的热情,使民族音乐脱离了大众、远离了市场。由于新型音乐无法满足观众对当下民乐的认知热情,民族音乐演出市场自然就失去了大众影响力。

(摘编自《民族音乐的困境与出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乐节目焕发生机,与舞台声、光、电和服、道、化等技术手段的融入有较大关系。
B.民乐传播短视频的创作经历了由依赖于传统文化影视作品逐渐走向自由创作的过程。
C.短视频平台中民乐作品的相互模仿造成内容同质化,导致传统音乐文化的扭曲发展。
D.对某些现代派探索作品的无端吹捧影响了民族音乐的人才培养,也误导了大众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对民乐进行形式上的创新表达了鲜明的反对态度,显得理性而克制。
B.材料二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短视频平台对于传统民族音乐传播的优劣势。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新媒介对民乐发展的影响,分别强调创作和传播。
D.材料三提及的“困境”指民乐的大众影响力降低,无法满足观众认知热情。
3.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国风乐团自得琴社的视频作品《醉成都》以画卷的形式展开,画中人身着唐装,用传统民族乐器弹奏流行民谣《成都》,中间还加上了现代说唱元素。
B.《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集结了全国30多个戏曲剧种、70多个戏曲院团,近百名戏曲名家积极参与,通过戏曲精品佳作,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氛围。
C.在“新民乐国风夜”晚会中,节目组打破传统节目演绎形式,邀请美国歌手唐伯虎演唱,陈力宝吹响唢呐伴奏,演绎唢呐届的经典曲目《百鸟朝凤》。
D.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多年来率团上演了“摇滚评弹”“爵士评弹”,并将金宇澄的小说《繁花》改编成了评弹作品《高博文说繁花》在全国巡演。
4.三则材料,论述既着眼共同话题,又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5.《经典咏流传》是一档以“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的文化音乐节目。第三季以“大美中华”为主题,在经典传唱人演唱之前,经典鉴赏团成员康震老师在舞台特定区域结合AR对诗词背景进行解读。解析完成后,环绕舞台的水幕徐徐落下,诗词在璀璨的光影中倒映其上。经典传唱人“走进”水幕开启传唱之旅,使得唱响“大美中华”的舞台仿若成为一幅动态的诗词卷轴。请结合材料,分别从“守正”和“创新”两个角度来谈谈这档节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