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记者:要在守正创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李敬泽:传统文化深入人民生活,与人民是一种如盐在水的关系。我们虽不一定深读古籍,但孔子的教诲、庄子的风姿已潜移默化影响我们。传统文化的真正活力不仅仅在书柜里,也在人的心里、人的生活中,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骨子里、灵魂里。

当代之传承发展,就是守着我们文化的根基,对新的问题作出解答和回应。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看待世界与人生的重大问题上有着独特的关切和独特的方向。我们随时准备着迎接新的考验,并在不断地回应中,把道路走得更宽广、空间更宏大。

守正,就是不要忘记我们的来时路。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记忆,更是一个人生和文化的方向。传承文化,不管怎样,都不要失去这个内在的方向感,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就像河水会遇到高山、高原一样,记住自己的方向感,每一代人做出自己的创造,去冲开一切,去往新的空间。

记者:文学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作为一位文学工作者,您觉得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李敬泽:文学在中华文明构建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文里文明这个词,指的是光,是照亮四野的。指文字、文章,用文字来书写世界,是文明的根基和起始点。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建立意义,就是从对世界的书写开始的。

中国人的道、中国文化的道在文理里。这个是广义的,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学。韩愈说文以载道,正是这个意义。文学在我们的文明中,对建构我们的情感、认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有人不常读文学作品,但文学的影响仍在,它丰富我们的底蕴、增添我们的色彩。

记者:站在作家的立场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家何为?

李敬泽:新时代,文学肩负着神圣的责任,正在迎来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时代作家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代审美追求进行创作。要守正创新,捕捉新的语言、人物和形象。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人类文明,学习借鉴优秀文明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作,展现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

(摘编自肖姗姗、李志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文学有关——专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

材料二: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精髓,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有历史的纵深,还充分彰显了当今的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视经世致用。《周易》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朱熹注释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无形的道和理不是虚无,而是通过一定的器物来表达和承载。道器不离,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文以载道,实际上讲的就是道器不离的关系。体用关系是与此相关的另一对基本范畴。道和体都是根本的东西,是经世而不能改的始终如一的根本道统,但是都必须通过现实的具体的器和用的方式来承载和彰显以致用。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得以延续,一个根本原因是我们从来没有背离或抛弃道统,这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根脉。而这个道统的基本特点就在于经世致用。经世的东西能够经世,在于它能够变通、与时偕行,能够面对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为我们的存在提供文化智慧,中华文化的传承过程就是中华民族道统的一个返本开新的过程。我们的文化事业不能够脱离这个道统,又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形态。

我们要续写中华文明的旧邦新命,就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而要担负这个使命,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格,也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充满青春活力,永葆真理的力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之道同样如此。体用贯通,告诉大家理论和实践不能脱节、道理和现实不能分离,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和马克思的真理在当代中国就成了我们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遵循。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就是把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和唯物辩证法的逻辑,在革命性实践中不断改变着主客观世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从而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摘编自董振华《深刻理解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独特视角,让我们能够以独特的关切和方向看待世界与人生的重大问题。
B.文学承载着文化积淀,它可以影响人的情感与认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有重要作用。
C.道统可以经世致用,所以它能够变通,能够灵活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持续为现实世界提供指导。
D.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密切相关,它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书本里,也在人民的生活、生命里。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代人敢于创造,冲开一切传统,去往新空间,追求全新的文化形态。
C.坚持体用贯通的道统,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根脉,能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延续。
D.只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事业不脱离道器不离的道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能返本开新。
3.下列选项不属于“两个结合”具体体现的一项是(     
A.央广总台响应党的号召,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打造了一批展现城市历史面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作品。
B.郑州歌舞剧院从隋代乐舞俑获得创作灵感,编导了表现盛唐时期审美风格的古典舞《唐宫夜宴》。
C.陕西安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民俗、村规民约、家规家训中,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体系。
D.上海市在城市治理中坚持“以民为本”,把昔日的“工业锈带”杨浦滨江改造成了“生活秀带”。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恰当的一项是(     
内容        思想理念特征之一具体含义二者关系
中华民族文化理念道器不离道:抽象的道理道、体是根本,通过器、用来承载、彰显以致用。
器:具体的器物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体:世界观方法论
用:实践生活
A.道器不离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中最基本的特征。
B.“文以载道”中的“道”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文学。
C.道器不离与体用贯通分属两种思想,相关性较小。
D.脱离了器、用的道、体是无法彰显以致用的。
5.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该如何创造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请结合两则材料概述。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只是想换换口味,吃点别的东西。

为了解藜麦的种植情况,我去了秘鲁科尔卡山答,这里在印加时代以前就得到了开垦。藜麦是一种美丽的作物,拥有深红色或金黄色的巨大种球。在安第斯山的这片区域,人们在梯田上同时种植藜麦以及当地特有的玉米和马铃薯品种。“国外需求绝对是一件好事,”我的秘鲁向导杰西卡说道,“农民非常高兴,所有想吃藜麦的人仍然买得起这种食物。”她还解释了另一个好处。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利马人终于开始尊重我们这些高原人和我们的传统了。”玻利维亚西南部有一片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区域,那里到处都是盐湖和休眠火山。在那里,我看到了由藜麦资金支持的当地急需的开发和旅游项目。千百年来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自耕农开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投资。我在2017年4月听到的玻利维亚人对于该作物的唯一抱怨是,日益增长的供给正在拉低价格。玻利维亚的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两倍多,从2007年的5万公顷增长到2016年的18万公顷。马克·贝勒马尔后来对我说:“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结局,因为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在风景如画的科尔卡山谷,当太阳落山时,我问杰西卡,欧洲和北美的消费者是否应该为吃掉秘鲁人和玻利维亚人的食物而感到内疚。我可以猜到答案,但我想听到当地人的亲口否认。“相信我,”杰西卡笑道,“我们有许多藜麦。”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影响现实。在这个例子中,新闻工作者和博主出于高尚的理由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他们由衷地为一个贫困群体感到担忧,害怕狂暴的全球贸易风潮会危及这一群体的利益。我们很早就知道这一点:每个新手辩论者和犯错误的小学生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不过,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真相为沟通者提供了多大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我将它们称为“竞争性真相”。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藜麦适合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食用,并且由于其营养均衡,被美国宇航局认为是宇航员食物的理想之选。
B.“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中的“此”,指一些人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这一做法。
C.藜麦的大面积种植,让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也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
D.作者认为,尽管一些媒体引导消费者远离藜麦的做法值得商榷,但是其出发点却不是恶意的,他们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感到担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当一起事件超出了我们直接观察的范围时,有些人会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判断,形成对该事件的看法。
B.“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再度回升”,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蔡麦的需求量不再大幅增加,而藜麦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供给日益增长。
C.“新手辩论者都知道如何挑选最有利于自己的真相”,可见他们都选择有助于推进个人意图的真相,这些真相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可能会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居民造成真正的伤害。
3.下列不属于介绍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竞争性真相”的一项是(       
A.《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
B.《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
C.《卫报》使用了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黎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D.《独立报》2013年发表了一篇报道后,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4.下列对作者证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所采用的方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列举西方媒体对玻利维亚和秘鲁等藜麦种植区相关事例的报道来证明并批判“竞争性真相”的大量存在。
B.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来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
C.第三段作者亲自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对报道中的错误信息进行批驳。
D.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技巧进行类比,借助常规逻辑认知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线上与线下“二元结构”构成了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整体格局。两大批评阵地均十分活跃,它们特色各具却功能分殊,如不同传播路径让批评的影响力场域有别。基于网络媒体强大的整合力,两大批评空间的互动与融通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必然性,未来的网络文学批评尤其需要建强线上批评阵地,以更好地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念,增强网络文学批评的朝气和锐气,让人民大众成为网络文学审美及其评判的真正主体。

网络文学的线上批评一直都十分活跃而多产,且十分有效,批评的有限和疲弱仅适于线下批评,即由专业批评家所做的平面媒体发表、纸介传播的网络文学批评。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的“空间”落差,影响的不仅是批评本身的业态平衡,更影响整个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重新识辨网络文学批评的“线上与线下”问题,以助推外在的“空间区隔”走向内在的“批评交融”。

网络文学既然是“在线写作”“在线阅读”,当然就会有“在线批评”;而在线就是“直接在场”,它能够对网络创作和网文阅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后来又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坚持加强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与发现、提升中国经验,创新文学批评理论关系密切。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于广大网络写手有普及文学创作常识的作用,促使他们提高文学创作与创新意识;同时作为评家自己,也可以通过及时的文学批评锻炼艺术感悟力,在文学文本与文学接受者之间起到中介、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以增加接受者审美快感的强度和深度。”

另一种批评存活空间是为传统学人更熟悉的线下批评,即由批评家在平面媒体(书报刊)发表的网络文学批评,或者是由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术社团机构组织的网络文学研讨活动和理论批评会议。这一批评空间不仅享有行政、学术、传媒之话语权力,还背靠千百年文学传统的观念积淀,理论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和批评范式。仅就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史而言,从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到陆机的《文赋》、严羽的《沧浪诗话》、钟嵘的《二十四诗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已经体系化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批评理论学科,并植根于传统文学批评家的观念图式,成为他们的思维工具。

不同媒介及其传播路径不同,让网络文学批评的影响力场域有别。

不同传播路径带来的影响力范围和对象不同,让线上批评与线下批评对网络文学的干预效能大相径庭。一般而言,二者之间功能效应上区别有三:一是“大与小”不同。线上批评对网络文学的实际影响力更大、更直接,也更有效,网民的点赞和吐槽,粉丝的段评与发帖,能引起网文作者、作品经营者和市场消费者的重视和关注。相比而言,线下的专业化批评对于线上的从业者来说,影响力要小得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不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订阅、打赏及收藏、热话等各项流量指标。二是“深与浅”不同。线上批评影响力大,但表达浅白,学理浅显,其影响多是在具体的现象层面,如评说作品的人设创意、情节桥段、细节场景、情绪情感等,说得简短直接、通俗易懂并语带褒贬,这与线下学术性批评讲究的深刻、透彻、逻辑谨严是大为不同的。三是“长与短”不同。在这方面,线下批评就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专业化批评追求思想的高度和理论的深度,其影响力比起直观的点评会更为长久,更具文学观念的时空穿透力,甚至当一种网文风潮过去以后很久,对于它的理论解读作为一种“史”的剖析或“论”的建构,依然留存在文学发展史上,而不是像线上网民就某一作品的点评跟帖那样,一旦时过境迁便消弭于网海、化于无形。

(摘编自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线上与线下”识辨》)

材料二:

如果说,20年网络文学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爆发式增长、“马鞍形”上扬之路,网络文学批评则是在低调起步、艰难前行中日渐发声的。尽管与繁盛的创作相比,批评的滞后和微弱有着鲜明反差,但小众的批评话语依然在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快速崛起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的成就和不足都已成为20年网络文学发展的一部分。

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看,20年网络文学批评主要由三股力量构成:一是关注网络文学的传统批评家,特别是那些关注文学发展、回应现实问题的批评家,他们以学院派的身份或职业批评家的眼光看待新兴的网络文学,及时调整思维聚焦,敏锐地面对新兴媒体中的文学发声,构成学理化批评最具实力的一派。第二股力量是面向文化市场的媒体批评者,它们主要由记者、编辑、作家和关注网络媒体的文化学人构成。这类批评者善于从媒体传播的角度,在网络文学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文学现象,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行导向性文化点评,或者以敏感的“新闻鼻”将其纳入某个“议程设置”予以舆论引导,以形成广泛的文化关注。还有一类是文学网民的在线批评,批评主体是关注并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的态度型网民、跟风追读型粉丝、论坛灌水型刷屏者、创作与评论的交互型聊友、匿名上网的评论型鉴赏者,甚或作为文学幕后推手的商业型“马甲”、“水军”等。这三股力量各有其阵地,又各具其功能,虽角色不同却彼此互补,共同打造了20年网络文学批评多维互动的开放式格局。

许多传统批评家视网络文学批评为“小道”和边缘,不屑于介入,年轻的学者还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传统的观念中,网民的声音在评论界得不到重视,他们的点赞或吐槽往往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职业批评家习惯于在传统媒体特别是学术理论刊物发表成果,不屑于网络发声,无形中失去了批评与创作即时互动、彼此交流的契机,回避了批评对创作的干预力量,削弱了批评对文学现实的敏锐回应功能。

(摘编自欧阳友权、张伟颀《中国网络文学批评20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批评由线上与线下“二元”构成,二者存在的“空间”落差影响整个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
B.网络文学的在线批评,不仅对广大网络写手、批评家自己有积极意义,对文学接受者也有重要的影响。
C.因媒介及其传播路径的不同,线上线下文学批评对网络文学的干预效能必然有大小、深浅、长短之别。
D.与文学创作相比,小众文学批评具有滞后性,但其成就和不足都已成为20年网络文学发展的一部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友权强调识辨网络文学批评的“线上与线下”问题的重要性,因其有利于助推外在的“空间区隔”走向内在的“批评交融”。
B.线下学术性文学批评因讲究深刻、透彻、逻辑谨严,所以不会影响文学作品的各项流量指标,对线上从业者的影响自然是微乎其微。
C.20年网络文学批评的三股力量是根据批评主体身份划分的,它们彼此互补,共同打造了20年网络文学批评多维互动的开放式格局。
D.两则材料都肯定了传统批评具有成熟的思维和学理,其在网络文学批评中的地位无比重要,但依然不可替代更具活力的线上批评。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相一致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批评队伍也在逐步壮大,而一度作为有着深厚学养积淀的文学批评家队伍曾一度显得有些孤芳自赏。
B.线上、线下的两种批评都只是整个批评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都必须切身地参与到网络文学创作活动和消费环节中去,共同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繁荣发展。
C.网络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相比,其创作主体趋向泛化和虚化,这种差异使得作者在网络上可以尽情挥洒热情,使网络文学成了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学。
D.网络文学批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拥抱主要在两种角度:继承中国文学传统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形式和网络文学评价标准对传统精英文学评价标准的部分接受与容纳。
4.两则材料涉及哪些媒介形式?它们在网络文学批评中各有什么优势?
5.为了网络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线上与线下“二元结构”的有效互动以实现二者的互补融通?请结合文本给出你的建议。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10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节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在全国13个省(自治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19647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的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1.甲、乙选文中画线句都列举了具体的数字,有何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2.结合甲、乙选文,简要分析在屠呦呦、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身上共同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一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黄振萍《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人读书完全不同,现代社会读书仅仅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
B.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C.作者认为读书要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不存在古今之变的,因而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主要阐释了读书能使人“学以致用”这一观点的必要性,且以此为据批判了不善于读书的“两脚书橱”。
D.明代,读书人为了科举求官,从小就接受反复的训练,读书的方法已不再贯彻“经世致用”的思想。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木叶就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这当然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事实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而不肯放弃木叶,这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这一字,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易让人想到繁茂的枝叶,而则易让人想到树叶脱落,也就是说,本身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签者也在此。而作为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因此常被排斥到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离《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这里又还需要说到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尽管在这里是作为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引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选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从概念上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在诗歌的形象思维中,两者却有较大区别。
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木”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
D.艺术形象领域里的一字之差几乎是一字千里,需要我们在阅读、鉴赏中去发现和品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歌》中的“木叶”形象,不仅为后来诗人钟爱,而且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句,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的特点,却没有体现“木叶”的干燥之感。
C.“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D.古代诗歌中,遇见“树叶”时一般都简称“叶”,这不仅仅与诗人们追求文字的洗炼有关。
3.下列诗文不能论证材料中“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的一项是(     
A.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
D.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庾信《哀江南赋》)
4.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脉络。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异性,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存在着鲜明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典悲剧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因而多数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从而损失个体自主意识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而西方悲剧中的多数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他们总是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在悲剧创作中则表现为“哀而不伤”。中国古典悲剧中的许多作品都具有“悲欢离合”的情节特征和苦乐相错的表现手法,往往有一个“欢乐的尾巴”,以“团圆”结局。如《窦娥冤》《赵氏孤儿》《娇红记》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而西方悲剧,特别是古希腊悲剧,则强调“庄严的风格”在悲剧作品中的统一性,倾向于情节的发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毁灭而告终,从而在死亡中给悲剧盖上真实性的最后印记。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著名的内心独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剧冲突的严峻、残酷和不可调和的特征。

第三,与西方以帝王贵族为主人公来揭开悲剧的历史不同,中国古典悲剧在早期就表现出贫民化的倾向。“偏于琐屑中传出苦情”构成中国早期悲剧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贫民化倾向在后来的《窦娥冤》《琵琶记》和《桃花扇》等优秀的戏剧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悲剧论的开山者,所界定的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必须是名声显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腊悲剧中的主角多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角色,也都出于名门望族。在西方的一些戏剧理论家看来,悲剧和喜剧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模仿帝王贵人的行动,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动。

(摘编自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有删改)

材料二:

在西方文化中,人没有完全把自我同自然割裂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的关系,人处于神的主宰之下,人性和神性的对立是戏剧中主要的对立形式。在这种对立中,人性有了对于人类的全面的覆盖性。也就是说,西方人观念中的“人性”不仅仅是人类中哪一部分人的性质,而是所有人都不能没有的性质。人的各种悲剧的最深的根须不是仅仅扎于人的自身,更扎于超人间的神的意志的存在。在人之外有一个更巨大的力量制约着人、人的命运和人的发展,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人的自由性是在人的悲剧性抗争中获得的。这是感受和理解西方所有悲剧性作品的一种基本的观念。哈姆莱特的悲剧不仅有哈姆莱特的过错,不仅有他母亲和国王的过错,更有哈姆莱特根本无法超越的诸种无法直接感知的原因;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不仅由于她和渥伦斯基的道德情操上的缺陷,更由于存在于人本身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她的悲剧不仅是她的悲剧,也是所有女性的悲剧,甚至还是整个人类的悲剧。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和自然是绝对分离开来的,人与神的关系不是戏剧的主要关系。在儒家文化中,人是一个完全自足的系统,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可以靠人的努力完全得到解决,人的所有悲剧都是由人的过错造成,而非社会因素。人应当为自己所有的缺陷而担负罪责。所以,中国的悲剧不具有真正的超人间的因素。

西方悲剧体现贵族性,多以皇家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角。中国古代戏剧则是平民的戏剧,主角一般是弱小善良、无辜受害的小人物。贵族是强者,强者是有力量的人。强者重进取,重竞争,反抗道德束缚,因为他们不需要道德的保护,道德的保护限制着他们的力量的发挥。平民是弱者,弱者是没有力量的人,他需要道德的保护。因此,西方的悲剧是强者与强者的冲突,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或社会意志的冲突,是力量与力量的冲突。中国古代戏剧的冲突是道德与非道德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只有弱者才有可能是悲剧主人公,强者都是悲剧的制造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的悲剧就没有悲剧性。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主动损害别人的人,应该获得自己正常的、平静的幸福生活。而悲剧主人公是道德的,是没有损害别人的人,但他却因别人的不道德的行为而失去了这样的生活。不论他的冤情有没有获得最终的昭雪,他的悲剧都已构成。尽管悲剧主人公反抗的不是神的意志、宇宙的意志、社会的意志,但他们同样反抗着自己的悲剧命运。他们是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的。这种悲剧同样唤起观众的悲哀的情绪,同样加强着观众对一种悲剧精神的渴望,同样能起到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当然,它的悲剧精神的发展是受到平民意识的局限的,是不可能提高到真正的人性的高度的,其悲剧精神的内涵相对薄弱。

(摘编自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悲剧的美学品格和西方悲剧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是因为中西方之间在民族精神方面存在差异。
B.西方悲剧注重情节的发展一悲到底,往往通过主人公的死亡结局来展现戏剧冲突严峻、残酷、不可调和的特征。
C.在中国的悲剧中,人的悲剧是由人的自身原因造成的,而西方悲剧中人的悲剧则都是由神的意志造成的。
D.中国悲剧中的冲突是弱者与强者的冲突,只有弱者才可能成为悲剧主人公,西方悲剧中的冲突双方则都是强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时都谈到了儒家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但二者论述的目的并不相同。
B.中国悲剧中的人物没有个体自主意识和反抗精神,他们无法摆脱现存总体秩序的束缚。
C.中国古典美学强调“中和之美”,许多古典悲剧作品都程度不同地渗透着喜剧的因素。
D.在西方观念中,人没有左右自己全部命运的自由性,在儒家文化中,人则能解决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中国悲剧创作“哀而不伤”的特点的一项是(     
A.《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了家族安宁,不得不双双殉情,最终变作蝴蝶相伴而飞。
B.《牡丹亭》中杜丽娘对柳梦梅倾心,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最后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
C.《雷雨》中所有矛盾集中爆发后,周萍开枪自杀,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发疯,周朴园独自在悲痛中忏悔,只有大海得以出走。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为了报复李甲的背叛,将珍宝尽数抛入江中,以投江维护自己的尊严。
4.根据两则材料及下列中西悲剧对比一览表,对中西方悲剧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对比类目西
悲剧的人物多以平民为主多以贵族为主
故事类型孝道、爱情、冤案宫斗、爱情、夺权、复仇
指导思想传统伦理道德基督教义
正义的伸张别人的帮助自己的奋斗
社会观相信命运、因果报应重批判精神
主人公形象忠孝、善良完美型非完美型
主题类型忠、孝、节、义情爱、妒忌、背叛
A.中国古典悲剧多书写反映孝道、爱情、冤案的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比较曲折离奇。
B.西方悲剧主人公多对现存秩序不满,以挣脱现存秩序束缚为目的,体现出重批判的精神。
C.中国古典悲剧的主题类型多为忠孝节义,表明它深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D.西方悲剧塑造“非完美型”主人公形象,易于展现人性,表现情爱、妒忌、背叛等主题。
5.请结合《窦娥冤》课文及材料二内容,简要分析《窦娥冤》是如何体现中国古代悲剧的悲剧性的。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封建社会礼乐制度逐步走向解体的描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春秋中后期,铁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周室衰微,诸侯、卿大夫将王田变私田,国家土地所有的井田制逐渐解体。他们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统治,纷纷割据征战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仅如此,诸侯们僭用礼乐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由此,传统封建制度,比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遭到破坏,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诸侯、卿大夫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严重违反了当时的社会准则和规范,扰乱了天下安定的秩序。这是孔子所不愿看到并且想要去挽回的,所以需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有的解释为约束自己能使自己品行提升,从而达到“礼”;有的则认为,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私欲,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要恢复到合理化。孔子认为的“克己复礼”只是在阐述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而这里说的“礼”,就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现的各种礼仪规范。

“为国以礼”是孔子所赞同的治国方略。孔子对鲁君说,百姓是因为害怕触犯法条而受到严酷的惩罚,才会不敢犯事。在孔子看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能使“民免而无耻”;如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能使百姓“有耻且格”,即孔子认为用刑罚的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而应该用“礼”,从根本上使百姓内心知廉耻,从而他们会明白什么是是非对错,对社会有危害的事情他们便不会做。但在当时这样的背景下,孔子站在统治阶级角度提出的治国之道,显然是存在局限性的。当时的社会,战争动乱不断,百姓食不果腹,普通的民众每天只能有精力去想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样的乱世之下存活下去,因此很难再有余力心中存“礼”。并且对于“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提出,孔子也十分赞同,才提出使民“富之”,然后才能“教之”。这与他所提出的“为国以礼”存在矛盾,二者需要协调。物质方面的需求永远是坚实而难以撼动的基础,至少对于大多普通的民众是这样的。

(摘编自李欣妮《浅析孔子的礼治思想》)

材料二:

儒家的理想社会是礼治社会。在儒家那里,人有智愚之别,长幼尊卑上下应等级有序;所以,家族存在亲疏、尊卑、长幼的严格区别,社会关系中同样衍生出贵贱高低等差。礼是维持这些社会差异秩序,使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名分并使人自觉遵照执行的标准。“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制同异,明是非也。”礼的功能是区分并沟通家与国,亲与贵,尊与卑关系,是天之经、地之义的人伦化和社会化。

故孔子说人当“立于礼”,坚持“为国以礼”,“不知礼,无以立也。”“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正名”是为国以礼的起点,“君臣、父子”都要坚持严格的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各正名分国家制度才得以确立,社会才能运行有序。在孔子看来,礼调整着人与天地宇宙的关系,调整着人与人、个人与家庭,臣子与君主等一切关系;合乎各自的关系为礼,不合既是非礼。

但是,儒家并非不言法,“礼以道其志,刑以防其奸,礼、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礼是积极的规矩,刑是去恶的惩罚,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孔子不排斥刑罚:“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认为礼治才是安邦治国的基础,法律只是一种辅助礼治的工具。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者待之以刑”是说礼占据主导地位,但刑罚在社会秩序的维护上自有其特殊的功能,不是礼仪教化能够代替的,因此礼刑皆不可废。

孔孟荀子所说的礼,在统治秩序和道德秩序意义上是相同的。礼是安上治民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思想基础;礼是国家施政的标准,有礼则国家政治有轨可循,无礼则施政无准,家国昏乱。正因为如此,礼得到了国家强力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随着社会发展和礼的演变,礼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和强化。

(摘编自寇纪元、李森《春秋战国儒法之争——礼治与法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周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认为“刑”无法从根本上使百姓内心知廉耻并且明白是非对错。
B.因为诸侯、卿大夫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统治,纷纷割据征战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频频僭用礼乐,所以奴隶制社会走向解体。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坚持严格的名分,因为正名是国家制度得以确立,社会得以有序运转的重要条件。
D.家族关系中存在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区别,决定了社会关系中存在贵贱、尊卑、高低的区别,是天经、地义的人伦之礼和社会之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是相对个人而言的,“为国以礼”则是相对国家来说的,二者同时实施能恢复周朝的秩序。
B.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的实现与物质的保障出现了矛盾,所以他也赞同“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C.礼是安上治民的根本指导原则,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思想基础,礼只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治国”功用。
D.荀子认为刑罚在社会秩序的维护上自有其特殊的功能,不是礼仪教化能够代替的,礼治和法治同样重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孔子观点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B.“身有嗜欲,当以礼义齐之。”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礼治”和“法治”有何关系?
5.好的议论文应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材料分析。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B.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B.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C.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写草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寒烟衰草凝绿’却让王安石产生了古今兴衰之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乙同学说:“我觉得这几句诗词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2024-05-2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5G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现代戏曲这个概念有两重可能的含义:一是作为一个中性的概念,仅仅用于显示当代戏曲与传统戏曲形态有别,这里“现代”只是指其与传统的差异;二是作为具有价值内涵的概念,认为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行将被淘汰且必然被淘汰,因此要追求“进步”,使之演变为现代戏曲。如果在前一种意义上使用现代戏曲这个概念,它只是一种命名策略;但是在多数相关的论述中,“现代”都包含了对变化的鼓励与对传统的批评与否定。

从艺术角度看,在现代戏曲这个口号的背后,始终隐含着一个魔障,那就是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转化而来的文化达尔文主义——将自然界生物进化的模式平移到艺术的发展变化中,认为艺术也必将不断“进步”,新的艺术必将战胜和取代旧的,而且新总比旧好。在这种思潮的支配下,戏曲曾经多次遭遇死亡威胁,许多致力于戏曲“现代化”的人声称,如果戏曲在题材选择和思想意识等方面不做根本的改造,戏曲就将终结其生命,因为新社会的观众审美趣味变化了,传统戏曲“必定”会被时代淘汰。现代戏曲的倡导者就像传统戏曲命运的预言者,他们不止拥有“观众审美趣味变化”这个想当然地虚构出来的唯一利器。对传统戏曲各式各样的“历史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描述,在此前提下对传统戏曲各种弊端的激烈批判,都成为戏曲需要“现代化”的理由。

对传统戏曲的批评,也产生了不少影响,戏曲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当代戏曲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以广场艺术为主辅以少量厅堂艺术的多形态,向剧场艺术这单一形态的变化。相对隔绝、封闭的和性能单一的剧场成为戏曲呈现的主要场所。这样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城市里,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民营剧团在广场环境中的演出形态。戏曲的剧场艺术化包括戏曲演出功能的纯化,使之越来越变成可供艺术欣赏的精神创造,逐渐改变了戏曲被当成其他人类活动之附庸的现象。

戏曲的剧场化倾向还有另一个观察维度,就是戏曲舞台呈现的精致化。从创作到演出的每个环节都精心雕琢,力求完善,尽可能使之成为一个完美无瑕的有机体,这是当代戏曲作品包含着丰富内涵的新趋势。台湾地区戏曲学者曾永义提出过“精致歌仔戏”的口号,正是大陆当代戏曲演进趋势的隔空回响。传统戏曲固然在每个细部都不乏力求精致的努力,但是全面与始终如一的精致化诉求,却是近代以来戏曲转化为剧场艺术后的新取向。戏曲的演出氛围从自由松弛的表演和轻松散漫的欣赏转变为认真严肃的“纯艺术”,原有的民间性状是被刻意剔除了的。

在戏曲的当代演变中,最重要的变化还是对戏剧的整体性前所未有的强调。当代戏曲不仅在剧本的结构上注重戏剧的整一性,在舞台呈现上同样极大地提升了整一性;不仅编剧将一部戏看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整体,演员按整部戏的思维设计自己的舞台表达;在戏曲音乐领域亦是如此,全剧从每个唱段的唱腔到过门、幕间曲和情绪音乐等等,均经过认真设计,并有使之成为整体的强烈主观意识。

近代以来戏曲的演变,体现了编剧、演员、作曲(唱腔设计)和逐渐界入戏曲领域的导演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从广场艺术和厅堂艺术向剧场艺术的转化是根本,整体化是最为全方位的演变结果,至于这些演变是否具有现代品格,实关乎我们对“现代”的定义和理解。

(摘编自傅谨《“现代戏曲”与戏曲的现代演变》)

材料二:

过去对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走向的研究缺少对演剧体制历史考量和剧种特性的细致划界,因而导致当代戏曲发展呈现出濒危剧种现代化、地方小戏大戏化、戏曲艺术话剧化的弊端。传统戏曲、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戏改方针没有任何区分地在所有剧种中都加以推行,结果导致剧种特质的一律化、京剧化、话剧化。现在之所以要提出戏曲艺术未来发展的“还原生态、回归本体、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多重走向问题,其出发点就是要反思百年来戏曲变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首先对古代戏曲的审美特性重新加以确认,并从班社演剧体制上加以还原,对剧种历史的沿革、影响力、主要特征加以区分,从而真正确立不同剧种依据自身特性而自由选择发展的走向。这是重建戏曲生态的多样性的研究反思,是建立在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不可取代性的基础上的。

(摘编自邹元江《“戏曲现代化”焦虑与当代戏曲发展的未来走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现代戏曲”的“现代”有“对变化的鼓励,追求进步”的意思,并据此立论,提出并阐释了自己的主张。
B.现代戏曲的倡导者认为“观众审美趣味在改变”,他们描述传统戏曲的多种局限性,并对传统戏曲的各种弊端展开激烈批判。
C.近代以来,戏曲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因是传统戏曲对每个细部都力求精致,而当代戏曲则有着全面而始终如一的精致化诉求。
D.重新确认古代戏曲的审美特性,考量还原班社演剧体制、研究区分不同剧种的特性,是剧种选择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前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达尔文主义认为艺术的发展变化和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是一样的,必将不断“进步”,这是戏曲需要“现代化”的客观理论支撑。
B.戏曲剧场化倾向是戏曲现代化演变的根本,戏曲的整体性是最为全方位的演变结果,这些演变体现了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C.“还原生态,回归本体,政府扶持,民间主导”的戏曲艺术未来发展多重走向的理念,利于开拓或突破戏曲艺术当代发展瓶颈。
D.中国戏曲剧种丰富,应充分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和不可取代性,鼓励不同形式戏曲自由发展,促成戏曲生态的多样性。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刘崇景打妻》作为旦丑戏淋漓尽致地将楚剧极善于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特点载歌载舞地传递了出来,具有极强的与观众沟通的亲和力。”
B.“我国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说要让所有人穿着燕尾服进剧场看越剧,这同样形象地表达了她对戏曲精致化呈现的强烈意愿。”
C.“《秋江》的舞台上既没有船,也没有水,只有手持船桨作‘行船状’的演员。‘好看’是它的‘写’,‘行船’是它的‘意’。”
D.“经过河南豫剧三团几代创演人员轮流到朝阳沟村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的努力,豫剧《朝阳沟》成为“用河南话讲河南事”的现代戏曲典范。”
4.材料二指出,要“重建戏曲生态的多样性”,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重建戏曲生态的多样性”。
2024-05-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